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高一歷史課說課稿

說課稿1.81W

高一歷史課說課稿(一)

一、說教材

高一歷史課說課稿

1、教材分析

《"五四"運動》是新編九年制義務教育歷史教材中國歷史第二冊也就是中國近代史第六章第一節的內容。"五四"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啓下的革命運動。它上承辛亥革命即舊民主主義革命,下啓"五四"運動以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因此,本節課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這一節學好了,將爲學生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打下堅實的基礎。又因爲本節課抽象名詞概念較多,與歷史課所具有的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有所差別。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應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一問題。

2、教學目標

(1)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內容及歷史意義

這主要是依據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繫和學生情況確定的。因爲"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新文化運動解放了人民的思想,爲"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所以理解新文化運動對於更好地理解"五四"運動的背景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2)掌握"五四"運動的過程及歷史意義。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遠影響的運動。無論是從其歷史地位,還是從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上來看,都需要學生掌握。這是由於"五四"運動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決定了的,而"五四"運動的重要性在歷史意義中得到了最精要的詮釋。

(3)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歷史教材中有許多德育教育的題材,而"五四"運動正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品質的典型教材。如果在歷史教學中不利用好本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那麼,歷史教學將變得毫無意義。

3、教材重難點

重點是理解"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因爲"五四"運動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過程上,而主要體現在它對中國革命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上。所以,"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在教材中顯得十分重要,因而定其爲重點。

難點是"五四"運動爲什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因爲這一個問題具有抽象性,理論性較強,它既同舊民主主義革命這一段歷史知識結構相聯繫,又同新民主義革命的知識相關聯;還由於初二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的其抽象思維能力不夠成熟,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因而定其爲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我所授課班級成績處於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歷史有興趣,課堂上動手動腦積極,但由於本節課涉及一些較抽象、理論性較強的歷史概念,估計他們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爲此,我準備採用以下千種教學方法:

1、歸納法:因爲本節課需要理解的抽象名詞概念較多,而採用歸納法符合心理學上知識的接受是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由個別到一般的過程,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

2、情景教學法:其理論依據和操作過程在講述"五四"運動過程時有具體闡述。

3、對比法:對於一些抽象的名詞概念,採用對比法,既適合學生思維所保留的知覺和具體的特性,又能滿足他們脫離兒童期後其抽象思維能力有所發展的要求。透過對比所形成的強烈反差,可以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但同時要注意啓發對比。

4、討論法: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讓他們發現彼此思維中的閃光點,並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根據教學直觀性原則及我校實際情況,配合以上教學方法的實施,我使的教具有:

1、"五四"運動歷史教學地圖

2、小黑板

3、摸擬"五四"使運動中使用的宣傳旗和宣傳單

三、說教學過程

知識的學習過程是這樣一個過程:1展示新知識(以舊知識作爲引起學生注意,激發興趣的切入點,易於新知識的接受)2理解新知識(以舊知識作爲基礎,將新知識納入舊知識體系中,從而組合成更新的知識體系)3保持(新知識體系的形成,還需要進一步的簡化、修正、排列、組合,以便更好地儲存在大腦中)4運用(即利用新的知識去獲得更新知識的過程,表現爲解決問題,創造發明等。)

結合本節內容的學習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四步教學程序:

第一步,複習舊知識,匯入新課,這一步只需2分鐘。

"同學們從1840鴉*戰爭以來,中國人民飽受外國列強的侵略在屈辱面前,中國人民沒有低頭,反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抵抗,請同學們列舉出來"(在學生們列舉出後,教師總結),指出"這一系列抗爭都失敗了,但到了本世紀初,中國人民最後選擇了共產黨,最終把中國人民的抗爭引向了勝利,而這一切都開始於‘五四’運動。"這樣,在學生學過的抗爭史這一系列舊知識找到了切入本節新知識的切入點,而且形成了對比效果,有利於新知識的接受。

第二步:展示並讓學生理解新知識,這一步需要25分鐘。

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我引導學生去回顧袁世凱復闢和北洋軍閥復古的史實,運用歸納法說明一切反動勢力都是利用思想專制來達到其統治目的的。指出,要推翻反動勢力,就要向封建傳統思想展開猛烈進攻,由此展開分析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並讓學生比較前後兩個時期的差異。得出:新文化運動起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爲"五四"運動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關於"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書上沒有集中分析,在學生找出"五四"導火線後,我巧妙設問:"中國自鴉*戰爭以來遭受那麼多侵略,爲什麼這一次反響那麼大?"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去總結"五四"爆發的大背景,有助於學生把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培養他們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能力。

講述"五四"運動的過程時,我採取了情景教學法。選一名學生扮演領袖,四名扮演參加"五四"遊打的學生,領袖期發傳單、旗幟,並領導羣衆大呼"五四"愛國口號。遊行完畢後,又扮演罷工領袖,率領工人罷工,體現"五四"運動的兩個階段。透過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創設一定的歷史環境,再現了"五四"運動的一個場景,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感受歷史。由於在扮演過程中,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積極參與,必定會在頭腦中留下很深印象,而且使他們願意上歷史課,樂於上歷史課,克服厭學情緒。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有較強的理論性。在分析其"反帝反封建"性質時,主要是引導學生採用史論結合的方法,聯繫"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五四"運動中的口號來分析,學生就比較好理解。然後讓學生對比"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的異同點,而不同點就是"五四"運動的"新","新"在廣大無產階級作爲獨立的政治力重登上了歷史舞臺。同時指出,"五四"運動爲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條件。從而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又爲下一節課的進行埋下的伏筆。

第三步,鞏固練習階段,大概需要10分鐘。

首先小結本節課主要內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起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爲"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基礎。"五四"運動則是在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後爆發的,前期在北京,以5月4日遊行爲主,到了6月3日以後中心轉移到了上海,主要以工人運動爲主。"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兩年後,中國誕生了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了".此小結使學生把兩個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繫弄清楚了,並再次強調了重難點。

然後是基礎知識題的訓練,目的是讓學生加強新知識體系的構建,爲隨時提取所學知識作好運用上的準備。

第四步:運用階段,需要8分鐘。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歷史教學必須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本節課正是一個好時機。在本節課最後時間裏,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今天我們該怎樣繼承和發揚"五四"愛國精神?學生們的討論必然要涉及到他們現實生活和理想,老師再加以正確引導。這就使"五四"愛國品質遷移到學生的精神領域中去,引導他們的人生。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和世界觀。

四、說板書

"五四"運動

一、新文化運動 爲"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五四"運動

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分析大背景

2、過程 ① 5.4 —— 學生爲主力——北京

② 6.3後——工人爲主力——上海

3、歷史意義(重點):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難點)

依據:① 採用了板書實用性的原則。

② 揭示了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繫。

高一歷史課說課稿(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義和團運動》,它選自人教版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第八節,是該節的第一節課內容。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從內容上,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抗爭史,本節課內容是農民階級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舊式農民運動的終結。它上承本章的民族危機而出現,它的失敗又開啓了下章民族資產階級革命的新篇章,因此,從結構上,它又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生能瞭解和掌握反洋教鬥爭的發展;義和團運動興起、發展、高潮、失敗的全過程;清政府對義和團態度的變化。

透過教學,讓學生初步培養閱讀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初步學會分析圖片、史料,培養"論出史出"的能力;透過合作探討方案,初步培養小組合作學習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採取自學—設問—引導—探究—總結的模式進行教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的教學,培養學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感;對義和團運動的"扶清滅洋"口號的學習,以史爲鑑,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的思想;而義和團運動的失敗,讓學生再次認識"農民階級無力救中國"的道理。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

確定依據:"扶清滅洋"口號是義和團運動的基本主張,也是農民階級在民族危機情況下的救國主張,是農民階級侷限性的表現,也是導致其失敗的重要原因,它貫穿本節課內容的始終。

教學難點:清政府對義和團策略的變化。

確定依據:高一年級學生正處於歷史思維能力的形成期,思維能力還不強,對清政府由"剿"到"撫"再到"剿"的政策缺乏完整的掌握,是學生較難分析和掌握的問題。

二、說教法

1、教法選擇:

本課的教學方法以師生互動爲主,透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爲"導演",學生爲"演員".

依據: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學生的心理特徵,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分析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體做法:

(1)、採用問題教學法

從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角度出發,圍繞本課的重點、難點設定了若干材料、問題,並將材料、問題貫穿於教學之中。學生透過閱讀資料、分析探究、小組討論,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2)、談話教學法

教師提供背景資料,設定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以平等的地位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透過談話的方式,引導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三、學法

1、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學生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學習的方法和習慣還有待養成。因此我認爲高一年級應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學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現中學歷史課程現代公民教育的本質。

2、學法指導

(1)、自主探究學習法

在課前,給學生預習資料,上課時教師扮演學生領路人的角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並自我總結,形成知識結構。

(2)、比較學習法

對重要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培養學生的比較思維意識,學生在比較中鞏固知識,培養能力。

(3)、歸結法

由於歷史知識的過去性特徵,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橫向、縱向聯繫至關重要,讓學生有聯繫意識,掌握聯繫學習的.方法。

高一歷史課說課稿(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宋元時期三省六部制的變化;秦漢選官制度的內容,科舉制;秦漢、隋唐、明清監察制度的內容。

如何理解三省六部制的標誌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科舉制作用的變化;正確評價古代的監察制度。

過程與方法:

問題匯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究精神;設定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充分調動其積極性;透過認識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培養學生一分爲二看待歷史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三省六部制的學習,借鑑其長處,做到古爲今用;透過學習,瞭解當前我國不斷深化政治改革的必要性;透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科舉制度是中國對世界人才選拔制度的突出貢獻,從而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不斷創新。

教學重點: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演變,科舉制。

教學難點:監察與諫議制度。

【教學過程】

一、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1、 秦漢的中樞權力機構(秦——三公九卿,西漢——中朝)

師:在上一節課裏我們已經瞭解從秦朝開始,皇帝位於全國權力金字塔的頂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時的中樞決策機構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之間相互配合,相互牽制,避免了大權旁落局面的出現。從秦朝開始,中國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在這一體系中,一直存在着皇權與相權的矛盾,這矛盾處理得好,就能使國家安定,百姓安樂,處理不好政局就容易出現動盪。在秦朝以後,中樞權力體系隨着皇權的不斷加強而不斷變化。

漢承秦制,西漢時一開始繼續沿用三公九卿制度,但到了漢武帝時,爲了提高皇帝的權威,於是起用一些級別比較低的官員作爲他身邊的辦事人員,這些官員直接對皇帝負責,形成宮內的決策班子,號稱"中朝",這樣就使得以丞相爲首的中央政府機構"外朝",淪爲了執行一般政務的行政機構。(展示圖片)

東漢的尚書檯取代了三公,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檯改稱尚書省,另外設立了中書省和門下省,但還沒有規定各自具體的權力和職務,因此它還不是正式的中樞權力機構的組成部分。在這一時期,是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階段。(展示圖片)

2、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確立

師:到了隋朝時,三省六部製得以正式確立。

隋朝和秦朝都是結束分裂、建立統一的王朝,結果也同樣相似,都是二世而亡。但這兩個朝代在歷史上所起做的貢獻都同樣不可磨滅,漢承秦制,唐承隋制,都是明證。隋朝的創制是圍繞着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的重建而展開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唐承隋制,到了唐時,三省六部製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展示圖片)

內容: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尚書省下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中書省的中書令、門下省的侍中,尚書省的左右僕侍都是宰相,他們的辦公地點就在政事堂,在政事堂工作的人,除了這些宰相外,還有其他官員也會參加政事堂會議,如參知政事、參知機務等,他們也是宰相。

三省六部的職權及執行程序:

中書省是決策機構,就軍國大事,重要官員的任免等事項替皇帝起草擬旨(這就相當於我國現在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門下省負責審覈中書省起草的詔旨,有認爲不當者可以駁回,甚至將其封還,因此一道詔書的頒發或執行,需由中書省和門下省在政事堂上達成協議才成;尚書省就是接受決議的最高執行機關,其下六部的職能大致與我國現今政治制度中的國務院類似。

(舉例)假設唐朝時,黃河出現了水患,皇帝認爲有必要興修水利以絕後患,於是令中書省的官員在政事堂會議上對此進行討論,決定出來後,透過中書令的審覈裁定,送給皇帝畫敕,皇帝都同意了,那就可以開始動工了嗎?當然不是,還要送到門下省去複審,同意了,這時才能交由尚書省去貫徹實行;假如不同意,那就得退回重擬了。

作用:

1)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爲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

2)(更重要的是,此時皇帝不能獨裁,宰相同樣不能獨裁)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有利於加強皇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得到完善;對後世影響深遠。

3、 宋的"二府三司"和元的一省制

師:經過唐末五代的激烈社會變動,貴族政治徹底崩潰,到了宋朝時,新的的官僚政治體制取而代之。

在唐朝時,相權雖然受到了牽制,但仍然"事無不統",擁有行政、軍事和經濟權,這樣一來,容易動搖或威脅皇帝的地位,因此到了宋太祖趙匡胤時,採取一系列措施來分割相權。(展示圖片)

三省長官基本不參與政事,增設了同書門下這個部門,其長官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是宰相,參知政事爲副宰相,這樣一來,相權就被分得很散;

在軍事權力上,宋太祖一手策劃了"杯酒釋兵權"的喜劇,用高官厚祿作爲交換條件,讓石守信等將領交出兵權;另外,設定了樞密院,剝奪了宰相的軍事權。宰相的政事堂和樞密使的樞密院合稱"二府".

財權由"三司"(度支、鹽度、戶部)掌握,三司號稱計相,意思是主管財政的宰相。

這樣我們就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宋朝時進一步削弱相權,形成了君主獨裁體制。政事堂管政治,樞密院管軍事,三司管財政,三權分離,互不相知,一切都要透過皇帝,這就意味着皇權這次在與相權的博弈中,又取得了勝利。

師:從課本的材料可以看到元世祖採納了高鳴的建議,在中央實行一省制。(展示結構圖)根據材料總結出:

原因:這跟元朝的統治疆域十分遼闊有關,統治地區一廣,自然政務也就繁雜,爲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強對國土的管轄,因此縮減三省爲一省,保留了中書省,六部也歸入了中書省。

設問:元朝的一省制加強了皇權嗎?

生:沒有。透過一省制,相權得到加強,皇權和相權的這次博弈中,相權取得了勝利。

設問:在中央集權體系中,哪一體制下的宰相權力最大?

生:元朝

師:影響:到了中後期,相權過重,不時捲入統治內部的鬥爭,甚至左右皇位的繼承,引起政局動盪。

設問:不同時期的中央集權體制的變化,說明了什麼?

生:說明在皇權與相權的激烈的爭奪過程中,皇權逐漸取得上風,皇帝越來越成爲中樞權力體系的核心。

師總結:四個時期中央集權制度的變化,其實質是:皇權與相權的爭奪;

總的趨勢是:皇權逐步加強。

二、選官制度

西周:世卿世祿

戰國:軍功爵

秦、漢初:沿襲軍功授爵的制度

漢武帝:舉薦模式——察舉、徵辟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舉制度

1.西周——魏晉南北朝的選官制度

過度:同學們聽過"公務員"這個詞嗎?他們是國家正式的政府官員,現在想在政府擔任個一官半職,都要透過公務員考試,經過筆試、面試、體檢等層層篩選,纔有可能成爲政府裏的一員。說不定哪天我們在座的同學也有這樣的經歷成爲我們的公僕。那麼古時候的政府官員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師:現在我們就從西周開始,回顧官員是如何產生的?(演示圖片)

生:就是與宗法制、分封制相應產生的"世卿世祿"制度,到了禮崩樂壞的時期,宗法分封制逐漸崩潰,世卿世祿制度也逐漸被破壞了。

師:在戰國的變法和混戰之中,產生了新的選官制度,秦國的商鞅變法中就有一個獎勵軍功的措施(演示圖片)。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帝國以後,主要還是沿用傳統的軍功選任制。但是,"馬上奪天下",能"馬上治天下"嗎?很明顯,戰場上驍勇善戰的軍人未必是治國的良才,在《亮劍》裏邊的李雲龍顯然就是這麼一個人物。秦朝就是吃了這個虧,從軍人中選官,甚至發展到強烈排斥知識分子的地步,發生了歷史上駭人聽聞的"焚書坑儒"事件。

師:西漢初也還是沿用軍功授爵的方式,經過"文景之治",到了漢武帝時期,更是出現了我國古代的第一個盛世,在選官制度上漢武帝採用了適應和平年代的選官制度——察舉、徵辟。這是一種舉薦模式的選官制度。課本上有解釋。大家可以畫起來。

師:但是察舉容易造成用人權的下移,隨着時間的推移,舉薦人和被舉人容易結成小集團,出現"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嚴重衝擊中央集權統治。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了"九品中正制",這樣就更容易形成私人勢力集團。(演示圖片)

2. 隋唐的科舉制

過渡:隋朝統一以後,爲了改變長期以來士族控制地方政權的局面,隋文帝廢除了按照門第高低選用官員的九品中正制,改創科舉制,()開創了透過文化水平考試選撥人才的制度,後爲唐朝所繼承和進一步完善。

(1) 科舉制的產生、完善和發展

師:1)隋文帝時,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撥官員;到了隋煬帝時,設立了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

2)貞觀年間,以明經和進士爲主;開元年間,開始任用高官主持考試,以後成爲定製。

3)宋朝時,科舉制進一步發展,分爲三級(鄉試、省試、殿試),大大增加了錄取名額,爲更多讀書人進入仕途開闢道路,既進一步擴大了宋朝的政權基礎,又使得選官過冗過濫。

4)明清的科舉制,實行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

(2)科舉制的影響:

1.拓寬了政府選撥人才的基礎,爲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文人進入仕途開闢了道路,是一種相對公平的人才選撥制度,成功籠絡了讀書人,有利於鞏固統治,對維持政治和社會的穩定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2.科舉制具有發掘、培養人才的作用,爲官僚隊伍提高了素質較高的人才;

因此,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國家長期繁榮穩定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監察與諫議

(一)監察:針對官僚而言。包括監督和彈劾。

師:爲了維護國家統治機器的正常運轉,中央政府必須對各級官吏實行有效的控制,監察制度就是控制各級官吏的基本制度,

1. 監察制度的必要性(這是由於君主專制集權的需要,君主一方面大權獨攬,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百官進行控制):一是提高行政效率;二是防範官員胡作非爲、貪贓枉法的劣行。

2. 監察制度的形成過程:源於西周,初步形成於戰國,秦漢時期基本定型。

西周—在諸侯國設"監國",代表周天子監視各諸侯國,三監之亂

戰國—國君的祕書御史逐漸兼有監察的職能

秦漢—三公中的御史大夫

東漢—設定御史臺,成爲相對獨立的監察機關;在地方的13分設12名刺史和一名司隸校尉(管理王畿地方)。

(二)諫議:針對皇帝而言。監督皇權是否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師:諫議制度的歷史大概可以分爲兩個階段:建立和發展——漢至宋,元朝擱置到明清敗壞變質了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門下省就負責諫議和封駁,對皇帝的做法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

明清時,隨着皇權高度加強,對官員的監察達到頂峯,可是對皇帝的諫議機構就已經消失了。

明朝的監察機構名目衆多,在中央設有都察院,充當皇帝的耳目;都察院下設立監察御史,負責各方面官員的監察;另外還有六科給事中六科與六部相對應,對應吏部就叫吏部給事中,兵部就叫兵部給事中,等等。在地方上還有負責司法、監察的按察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