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2.84W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範文

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認識單雙數》是中班科學領域的數學活動。新《綱要》中提出:“教育教學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對周圍環境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認識單雙數是5~7歲幼兒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活動,同時由於該年齡段幼兒生活內容不斷豐富,可他們對單、雙數的實際意義並不理解,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爲了幼兒能正確處理生活中的有關單、雙數的問題,我構思了本節教學活動。

二、說幼兒

新《綱要》提出:“教師要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積極地、主動地去探索各種事物,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大班幼兒思維中已經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活動過程採用遊戲的方式灌溉,幼兒參與面比較廣,面向全體,激發幼兒的主動性。活動中,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由於幼兒生活背景和知識水平不同,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個別進行加強輔導。

三、說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着主導作用,我根據大班幼兒特點制定以下活動目標,分別爲:

1、幼兒透過操作及遊戲能較熟練地分辯10以內的單數、雙數。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幼兒在數學活動中的分析和總結能力。

3、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參加數學活動的樂趣。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幼兒在遊戲中透過親自操作,能分辨10以內的任意一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活動的難點是:幼兒能根據單雙數的排序規律,成功地解決遊戲中的一些問題。

四、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的進行活動,我做了如下準備:

單數或雙數的門票每人一張

課件 喜洋洋的短片

幼兒操作卡 每人一張

五、說教法

活動中我採取的教法有:愉快式教學方法爲主,創設情境,設計色彩鮮豔的課件,讓幼兒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新知。遊戲法:透過遊戲,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

六、說學法

活動中,幼兒學習方法有:

遊戲法體驗法:遊戲是幼兒的生命,讓幼兒在遊戲中感受學習的快樂。透過體驗加深和彌補幼兒對單雙數的不完整認知。

操作法:讓孩子們透過動手操作想一想、圈一圈、說一說,在動眼、動耳、動腦、動口中引導幼兒透過自己的體驗來探索新知,既活躍了幼兒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合作討論法:整個教學過程中,凡是幼兒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幼兒和幼兒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見解,做到了讓幼兒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七、說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採用了幼兒最喜愛的動畫人物喜洋洋來做匯入,喜洋洋要帶我們到動畫樂園玩你們高興嗎?它給我們每個小朋友一張樂園門票,因爲小朋友太多,我們必須按照門票上的號碼按單雙相應的車子來坐車。透過教師設定,這就需要幼兒必須知道自己手中的門票號是單數還是雙數了,從而引出本節活動的主題。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幼兒透過親自操作歸納出單雙數的特點。

這一部分內容裏,我注重引導幼兒觀察課件上的一些單數或雙數物品,探索單雙數的特點。之後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圈一圈,說一說,把自己的發現與同伴交流,分享。這時,會有的幼兒發現8是雙數,因爲兩個兩個的圈正好圈完,而其他幼兒可能圈的是7或其它數字,在教學設計中我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在幼兒說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彌補幼兒不完整認知。這樣幼兒的思維有序了,幼兒在動手的情景中,主動積極、自願地去探索和發現,以自己的方式獲得經驗,充分體現了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這比教師直接給予答案,更能使幼兒記憶深刻。

(三)遊戲固新知:

在這一環節遊戲由淺入深:先在自身找單雙,接着在教室中找單雙。接着玩遊戲:看到單數,就獨自站好不動,看到雙數,就找一個同伴抱抱。這個遊戲是活動的重點環節,它讓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進一步感受和表現單、雙數的不同之處。隨着遊戲難度加深,趣味性也更濃厚了,這一環節的遊戲使幼兒的情緒高漲,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明顯增強。

(四)幼兒透過親自操作歸納出單雙數的排序規律。

引導幼兒發現單、雙數的排列規律並清楚、正確地表述出來,是本次活動的難點。解決了這個問題,幼兒就能真正地掌握單數、雙數了。

老師出示1—10的數卡,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好,反扣在黑板上。遊戲由易到難地請幼兒操作數字:教師提出問題,激發幼兒興趣:

(1)誰能翻出所有的單數?準能翻出所有的雙數?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歸納出單數、雙數的排列規律;

(2)教師再次把數字反扣在黑板土:請幼兒翻出最小的單數;最大的單數:最小的雙數;依次增加難度。難點一個個的被攻破,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結束部分:

知道了單雙數,請拿好自己手中的票,按單雙號乘車,我們和喜洋洋一同去動畫樂園。

、活動延伸

可做相鄰數的操作材料,設定在區域活動當中。讓幼兒可在區域活動中鞏固單雙數的有關知識。

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2

一、活動設計分析

交集是數學活動邏輯思維能力發展中“集合”的一個基本內容,其中體現了數學邏輯關係中的包含關係。所以,交集的內容一般會放在大班年齡段來進行學習,因爲它必須在孩子建立了“集合”知識的基礎上。那麼有集合就必然有分類,透過分類的操作,讓幼兒理解物體屬性,體驗事物的共同屬性,利用求同和分類的技能,初步形成集合的概念並能對兩個集合元素進行比較,體驗集與子集之間的關係。

本次的活動是要是透過操作活動,讓幼兒學習交集分類,初步瞭解兩集合相交部分所擺放的.圖形必須同時具有兩個集合的特徵。讓幼兒在闖關遊戲中能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發展思維的敏捷性,同時能體驗在數學活動中參與遊戲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活動讓幼兒初步學習交集分類

感知兩個集合中具有共同特徵的部分就是交集。

2、幼兒樂於參與闖關遊戲

在遊戲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敏捷性。

3、分析

一般來說,幼兒在5—6歲時可達到初步的集合運算階段,表現在幼兒已能發現同一個物體往往具有不止一種體的屬性。但是,從孩子的學習接受特點來分析的話,需要透過不同的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從兩個集合中感知交集的存在,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無形的掌握了知識。所以活動的

4、活動重難點

透過不同的遊戲形式,讓幼兒感知、理解交集的含義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的內容教案上有詳細寫,那麼材料不方便說課操作,但是爲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活動的設計,我說課展示的內容,只能說是我把一些遊戲的玩法用圖片分析給大家聽,所以我就準備了一張展示圖。

四、活動過程

環節一,根據男孩女孩特徵,玩“聽指令”遊戲。在這個環節中,幫助幼兒初步感知,男孩女孩兩個集合。幼兒能根據教師的指令,對自身特徵的認識來完成遊戲,複習集合的內容,從中又提出了交集的問題。

隨意點幾個男孩問喜歡什麼玩具,再問女孩喜歡什麼玩具,過渡到第二個環節,利用男孩女孩喜歡的玩具,引導幼兒理解“交集”的含義。

教師介紹遊戲規則:

紅色綠色兩個圓圈,分別表示男孩、女孩喜歡的玩具的家,請每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圖片,將圖片分別貼在相應的家裏。和幼兒一起檢視男孩喜歡什麼玩具?女孩喜歡什麼玩具?透過幼兒的講述把各自相同的玩具重疊起來,並把兩邊相同的玩具放在兩個圈相同的位置處。發現有些玩具是男孩女孩都喜歡的,能不能爲這些玩具造個新家呢?如何造呢?把這個問題拋給幼兒,請幼兒利用提供的兩個紅綠圈幼兒探索尋找第三個家:兩個圈圈交叉,就會出現相交的第三個家。

小結

新家裏住的即是男孩喜歡的玩具,又是女孩喜歡的玩具,我們給這個新家起個名字,叫交集。交集裏住的必須既是男孩喜歡的玩具,又是女孩喜歡的玩具。

接下來第三個環節,老師組織語言,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今天,男孩、女孩都要比賽進行闖關遊戲,看看最後能闖過羅老師設計的遊戲的是男孩子多還是女孩多,勝利的闖關者,有獎勵哦!

環節三的主要目的是,透過遊戲,提升交集分類的經驗

1、第一關,玩圖形交集分類遊戲

幼兒身上貼着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圖形標誌,並按藍色、圓形、藍色的圓形三個特徵進行交集分類遊戲。數完三個數,所有的圖形寶寶都得找到自己的家,找完後,請下面的小裁判一起根據標誌驗證,幫助找錯家的圖形寶寶重新找對家,師生共同小結:新家交集裏住的即是圓形又是藍色的圖形寶寶,它就是藍色圓形。

2、第二關,玩數字寶寶找家的交集遊戲

(先小組再全體幼兒參與)

在地上規定兩個區域,放上標記:比5小、比3大,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數字判斷自己該站哪個圓圈裏?(造一個新家,4站在新家裏),進行此遊戲,只是內容從圖形遷移到數字,加以滲透鞏固。

遊戲規則

幼兒身上貼一數字卡片,並按大於2,小於4,既大於2又小於4的特徵進行交集分類遊戲。這次是邊驗證邊請圈兩邊的小朋友回位置,只剩中間交集中幼兒,爲了下面的幼兒便於觀看和理解。遊戲形式與上一個大同小異。

環節四,分組玩桌面操作遊戲,鞏固對交集的理解。

能爲提供的動物、圖形寶寶、日常用品,按一定的標誌找家。

五、活動特色

1、過程遊戲化

教師在活動的設計過程中,考慮了活動內容的特點,注重了孩子的學習特點,所以以闖關遊戲爲活動的主線索,充分調動大班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讓孩子在“玩中學”,讓幼兒真正地做到“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爲知識儲備”。

2、活動內容的安排層次分明

從複習集合的內容,到感知、理解交集的概念,最後是運用多種形式把相關的交集分類的經驗運用到解決數學問題中。

3、操作性強

爲了減少幼兒在學習中的難度,教師爲幼兒提供實物和圖片,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反覆嘗試按不同的要求分類、集合、感知交集的意義。反覆遊戲中,可以幫助幼兒在多次嘗試錯誤的過程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物體的分類,有助於幼兒將其外部動作轉化爲內容動作。在遊戲的過程中,也便於老師瞭解幼兒的學習情況,如果在遊戲過程中反覆出現錯誤的幼兒,可以在活動延伸的操作環節,進行個別的指導。

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3

一、說教材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數學來自於生活。等分是生活中的一個數學活動,探索性強,操作性大,在平日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的活動中,幼兒已經接觸過這方面的內容。本次活動,適當選用幼兒熟悉的實物,如蘋果、圓餅、細繩等,先啓發幼兒透過操作,自己去探索發現,然後反覆比較,充分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讓幼兒自主探索對不同形狀物體和實物進行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實現認知的平衡,獲得發展。

二、說活動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大班孩子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並理解其意義。

2、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三、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爲幼兒準備了:

熊媽媽圖片,熊寶寶圖片兩個,狐狸圖片,水果刀一把,蘋果、餅乾、果盤、毛線段、各種圖形(心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爲:掌握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種方法。

教學難點設爲: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原來的圖形大於等分出來的任何一部分,等分出來的部分小於原圖形。

2、等分後的每一部分一樣大。

3、等分的次數越多部分越小。

五、說教學方法

1、主要運用故事引入法和引導啓發式教學。利用《笨笨熊》的故事引入課題,並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及時引導,並啓發他們向教學目標思維。

2、幼兒主要運用嘗試操作法、比較觀察法、探究認知法。

利用嘗試操作法引導幼兒理解二等分與四等分的意義。

利用比較觀察法突破難點,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利用探究認知法掌握二等分與四等分的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爲了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講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容出示圖片。(故事內容略)

講完故事設計問題:假如請你幫忙,你怎樣分大黑和小黑才高興呢?

2、指名讓4—5名幼兒進行操作,並把操作結果放置於果盤中,然後教師小結並指導,可能出現的現象:有的幼兒分的一樣大,有的幼兒分的不一樣大。

3、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選出上述幼兒二等分的作品爲範例,引導幼兒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二等分就是分成兩塊,兩塊一樣大。

教師小結:我們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小的兩部分就叫二等分。

4、教師示範分蘋果,鞏固幼兒對二等分意義的理解,引導幼兒比較觀察,突破難點,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設計問題並小結:

原來的蘋果和分出來的蘋果比比看誰大誰小。(原來的蘋果大,分開的蘋果小,即整體大部分小)

把分開的蘋果放在一起比比看怎麼樣?(分開的蘋果都一樣大)

5、利用毛線段和圖形啓發幼兒探究:你有什麼方法把這些物體二等分嗎?幼兒操作,教師小結:要把圖形先摺疊後切開。

6、在幼兒掌握二等分的基礎上,學習四等分:設計問題;一個正方形你能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嗎?你怎樣分?

讓幼兒操作,然後教師指導並小結: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四部分,就叫四等分。

7、比較二等分和四等分的結果,突破難點

取兩個一樣大的蘋果,讓幼兒一個二等分一個四等分,分完後各取一塊,進行比較,設計問題誰的大,誰的小?讓幼兒理解“分的次數越多,部分就越小”的意義。

七、活動延伸

學習兒歌《餅乾》,鼓勵幼兒晚上和家長一起做分餅乾或分蘋果的遊戲。

我的課說完了,請領導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以便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