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小王子》主要內容概括

課文1.87W

學會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幫助學生又快又準地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小王子》主要內容概括,歡迎檢視。

《小王子》主要內容概括

《小王子》主要內容概括

小王子是一個來自其他星球、有童心的一個孩子。他住在一顆和一間房子差不多大的小行星上。某天一粒玫瑰種子飄落到他的星球上,並且生根、發芽、成熟。要知道,小王子以前從來沒見過玫瑰花!他對這朵有些虛榮玫瑰花很好奇,並且對她唯命是從。但三小王子當時還太小了,並不明白她虛榮背後的愛意。他並不明白那一種愛,心卻受了傷。於是,小王子決定離開她,離開這個星球。他先後訪問了六個行星,各種見聞使他陷入憂傷,他感到大人們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個點燈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覺得他可以與自己做朋友。但點燈人的天地又十分狹小,除了點燈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個人。

而在他拜訪的第七個星球,便是地球。不巧的是,小王子降落的地方是撒哈拉沙漠,所以起初他並沒有碰到人類。他遇到的第一個生物是一隻毒蛇。但是小王子是純潔且善良的,蛇並沒有傷害他。隨後,小王子遇到一隻小狐狸,小王子馴服了小狐狸,和他交上了朋友。小狐狸把自己心中的祕密——肉眼看不見事物的本質,只有用心靈才能洞察一切——作爲禮物,送給小王子。用這一個祕密,小王子在撒哈拉大沙漠與遇險的飛行員一起找到了生命的泉水。在此之後,小王子繼續着地球的旅行。不知什麼時候,小王子想回到自己的行星,回到他魂牽夢繞的家,於是他便回到了之前在撒哈拉降落的地點。在這裏,他碰到了因飛機故障而降落在撒哈拉的飛行員,並與之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而在交流之中,飛行員也瞭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最後,小王子在蛇的幫助下死去,心靈重新回到他所在的B—612號小行星上。

拓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方法

一、題目擴展補充,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透過題目我們能捕捉到很多資訊。題目擴展,即在原來題目的基礎上增加一些修飾性的詞語,如:誰、怎麼了、結果如何。把題目所要表達的意思用一兩句話描述出來,使題目更加具體,從而快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例如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和時間賽跑》一課,作者是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運用題目擴充法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如:誰和時間賽跑,結果如何。透過提示,學生知道是小作者林清玄和時間賽跑,養成和時間賽跑的好習慣。用這種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方法簡單,易於操作,效果突出。

像《遲到》《飛奪瀘定橋》等一類寫事的文章也可用題目擴展補充法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提煉關鍵詞語,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把文章分成幾個部分,再把各個部分的意思相連起來的內容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簡單、最直接、最常見的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也有人稱之爲段意合併法。提煉關鍵詞語就是在歸納段意的基礎上再加以概括提取。

例如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釣魚的啓示》一課,透過初讀可把課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講一個晚上,詹姆斯和父親一起到船塢釣魚。第二部分講由於距離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的時限,父親要求詹姆斯把釣到的大鱸魚放掉。第三部分講這件事給詹姆斯的啓示。把這三部分段意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但是這樣概括略顯冗長,因此,可以在段意相連的基礎上提煉出:“釣魚,放魚,啓示”三個關鍵詞,並組成一個句子。則本文主要內容就是詹姆斯釣魚又放魚,並從中得到了啓示。

關鍵詞語具有動一個詞語就能牽動全文的提綱挈領的功效。釣魚、放魚、啓示三個詞語是全文843個字的高度凝練概括。

三、找出中心句子,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中心”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事物的主要部分”,文章的中心應該是文章寫作內容的集中體現,作者所選擇的材料也是爲中心主題而服務的。因此,中心句是能體現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子。

《海底世界》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十單元“奇妙的海底世界”中的一篇主體文章。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一個問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麼樣的嗎?”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要部分,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具體生動、有序地描述了海底的聲音、動物、植物、礦物,展現了一幅神祕有趣、色彩鮮豔、生動活潑、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圖。最後一個自然段指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這句話是全文的總結句,也是中心句,又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中心句,有時放在文章的.開頭總起,有時放在文章的末尾總結,有時在文章的中間起過渡作用,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抓住人物關係,梳理文章主要內容

記敘性的文章是由各種人物及人物的活動構成的。主要人物的活動則是爲了突出中心內容而特意安排的。抓住課文中主要人物的關係和活動進行提煉也是一種概括主要內容的辦法。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普羅米修斯》一課,課文中出現了幾個比較長的外國人名字,如:天神普羅米修斯、主神宙斯、太陽神赫利俄斯、大力神海格力斯……初讀課文時,教師先讓學生畫出課文中提到的幾個神仙,一一把他們請出來,並指導把這些人名讀通順,讀得順順溜溜。其次,讓學生簡要說說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根據課文中幾個人物的關係概括出:普羅米修斯爲人類取火,受到了主神宙斯的嚴懲,太陽神赫利俄斯及仙女們同情他,大力神海格力斯救下了火神普羅米修斯。再接下來的步驟是去掉次要人物,根據主要人物間的關係,學生輕而易舉地說出文章主要內容是普羅米修斯爲人類取火,受到了主神宙斯的嚴懲。

《井底之蛙》《爲了他的尊嚴》《一枚金幣》這類故事性較強的課文也都適合抓住主要人物的關係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五、觀察文中插圖,猜想文章主要內容

小學語文課文圖文並茂,插圖形象直觀有趣味。圖文結合是教學時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插圖往往也蘊含着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結合插圖,看圖推想文章主要內容。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體育主題”單元有一篇主體課文是《學弈》,作者孟子。教材配有文言文、譯文和一幅插圖。插圖色彩明快,簡單有趣。透過觀察,學生說出圖意:有兩個人和一位老者在學下象棋,一人神情專注,認真思考,另一人卻眼望它處,三心二意。學生只要說出圖意,就可大致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

標籤:概括 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