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古詩絕句

關於古詩的作文彙編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詩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古詩的作文彙編9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年少的我們總愛依依呀呀淺吟幾句優美的古詩。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是古詩的精美綺麗;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這是古詩的豪放壯闊;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古詩的超然。

古詩猶如美麗的彩虹散發着四季般奇妙的光芒。

我說,我們的古詩有着春天般的清新明麗。“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綿綿的細雨輕輕打落在水面上,魚兒們調皮地伸出腦袋,吐着泡泡。和煦微風帶來了一切美好的事物,燕子斜飛着,享受這美好。“春風又綠江南岸”,春天的到來,萬物都將復甦,風兒將那江南兩岸吹得美麗無比。美妙的古詩總能呈現出一幅幅清新的畫面,或淡,或濃,或雅,都是一種如同春天般極美的享受。

我說,我們的古詩有着夏天般的綺麗優美。“黑雲壓城城欲摧”,作者以濃厚的色彩來描繪戰爭來臨前的緊張,軍隊就好像大片片的黑雲一樣籠罩人心,似不能呼吸。“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的詞總能讓人讀出箇中滋味,那抹憂愁如同絲線一般纏繞心頭,越纏越緊,愁也就越來越深。卻也讓人不禁沉醉於他的憂傷,爲他的痛而痛。試問,這樣色彩濃厚的古詩,這麼讓人牽腸掛肚的古詩,難道不像夏天那般色彩鮮豔,讓人印象深刻嗎?

我說,我們的古詩有着秋天般的淡雅,明麗。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詩中總會透露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彷彿看到了一位神情悠閒的老者伴着一路的野菊花開,悠然而上。秋天的淡雅不正如此嗎?不事雕琢,不加粉黛,閒適安寧,給人一種淡雅明麗之感。

我說,我們的古詩有這冬天般的純潔高尚之氣。“不隨夭豔爭春光,獨守孤貞待歲寒”。這是王禹偁的正氣凜然;“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詩人的錚錚鐵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是李白的堅毅。古詩所呈現的是正義之氣,同樣如同冬天那般的純潔高尚。

我說,古詩是有魅力的,古詩的魅力是無所不在的。願人們都愛古詩,都盡情的享受着無與倫比的魅力。

古詩的作文 篇2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桃花綻開了笑臉,杜鵑花、玫瑰花、油菜花……都不約而同的開放了。

小朋友們來到菜田邊放風箏。一片金黃色的油菜花引來了幾隻小蝴蝶,它們聞聞這朵,嗅嗅那朵。好像在說:“小花,你可真香,真漂亮呀!”小朋友們看見蝴蝶連忙追上來,真如楊萬里所寫的“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

小草從地裏也竄出來了,長出嫩芽兒。一陣微風吹過,小草搖動着它微小的身軀,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地上長出了許多的小花,有紅的,黃的,紫的,藍的'……五顏六色,真是萬紫千紅總是春。

楊柳樹伸伸懶腰,從睡夢中甦醒過來,它施展了一下魔法。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我喜歡這如詩如畫的春天!

古詩的作文 篇3

自造酒鼻祖杜康醞釀出這等醇香美味的飲品以來,酒便成爲文人墨客筆下情感宣泄和靈魂寄託之物。因而它不僅可供人啜飲,而且還孕育了千百年的酒文化中華文化大觀園中一朵綻放着芬芳的奇葩。郭沫若先生曾煞費苦心地統計出,在現存的詩作中,言及酒的,李白佔17%,杜甫佔21%。可見,如果沒有酒,李杜的詩歌便少了些不同尋常的韻味,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也就少了些悠長的滋味,人世間值得回味的東西便乏善可陳了。

俗話說無酒不成席,今天,語文網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談談古詩文中的酒,希望對拓展同學們的學習語文有幫助。

縱觀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國士大夫嗜酒成癮的大有人在,所以自古以來,文人寫詩作文就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

飲一杯恬淡的酒,在山水間暢遊。陶淵明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欲說還休,便於無形中將內心的悠閒自得融入到與世無爭的淡泊名利中。在俗世的喧囂中問君何能爾,貼切自然的一句心遠地自偏就回答了世人的疑問。這般情愫也正如歐陽修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從而尋找到了自身的快樂,因爲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飲一杯孤獨的酒,在人海中徜徉。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形單影隻,便於幻想中將內心的孤寂淒涼融入到浪漫恣情的夢境中。正因爲舉杯消愁愁更愁的人生苦短,於是乎詩人把鬱結已久的愁緒化解到極致夢幻的超現實當中,寄月抒懷,隨月歌舞,在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狂放之中痛並快樂着。

飲一杯傷離的酒,在送別時慰藉。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依依難捨,便於規勸中將內心的深摯情誼融入到臨別餞行的勸酒中。沒有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話別,也無需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絮叨,一杯酒、一句話便將真摯的友情瀰漫在那渭城朝雨之中,溫暖人心!

飲一杯豪放的酒,在壯行時激勵。王翰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一腔熱血,便於遐想中將內心的幹雲豪氣融入到歡樂暢飲的壯行中。生有何患?死又何懼?立志報國乃男兒本色,人生快意在葡萄美酒夜光杯中觥籌交錯。

當然,這酒還融入了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苦悶,沉醉不知歸路的歡快,酒酣胸膽尚開張的狂放,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的沉重就讓我們一起細酌這撩撥人心歷久彌香的美酒!

古詩的作文 篇4

小學六年裏,我們學過很多古詩,有詩仙李白的,詩聖杜甫的,還有辛棄疾的,李清照的……接觸得多了,我發現詩歌這種文學體裁實在是太奇妙了,讓人忍不住讚歎。

有的詩句中會靈活運用表示顏色的詞語,將一幅幅美麗的場景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比如“霜葉紅於二月花”“日出江花紅勝火”就是運用紅色將深秋美麗的景色描繪出來。“新梢漸變鵝黃色”“兩個黃鸝鳴翠柳”是用黃色生動地描寫出活潑的黃鸝。運用黑色的有“黑雲壓城城欲摧”,這句詩將黑雲滿天、壓抑低沉的氣氛描寫得是那麼逼真。“春來江水綠如藍”是用一江碧綠的春水錶現出江南水鄉的唯美。

除了上面的這些例子,古詩中運用顏色的句子還有很多。更奇妙的是,有些古詩並沒有明顯地使用表示顏色的詞語,但字裏行間卻又顯露出來,比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雖然沒有用到顏色,卻能讓人想象到飛雪漫天的情景。就像作文中,不提傷感卻又寫出傷感,不提快樂卻又表現出快樂。比如,“今天,我背上書包,走在路上,太陽是那樣的溫暖,小鳥爲我歌唱,小草向我招手”,這句話裏並沒有提到快樂,卻能讓讀者感受到快樂。

說到這裏,我不禁感嘆古人的知識真是太淵博了。古詩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靈活運用,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作文!

古詩的作文 篇5

這學期裏,我們學過了好多古詩,老師爲了檢驗一下我們學習的成果並督促我們再次溫習古詩,決定舉行一次古詩大賽。

比賽開始,激動人心的時刻已經到來了,老師宣佈比賽規則:首先同學們抽籤,簽上都寫着古詩題目,抽到哪個就背哪個,自己背不下來扣分,別人接着搶答背下來時加分,背不下來不扣分。

首先是孫齊承,第一首沒背下來,老師要扣分,一看,黑板上沒有分,大家都鬨堂大笑,再看看孫齊承呢?臉紅得像兩個大蘋果,突然,孫齊承“撲通”一下跪地大喊:“照顧好我七舅老爺,我不活了!”然後作撞牆狀,我們“拼命”把他拉住,可不能讓他駕鶴西遊哇!

然後再說陳藝文,由於她是老師最原始的學生,所以可以說倒背如流,如數家珍,所以呢,面對此情此景,我只能幹瞪眼乾着急啦!

不過,我也毫不示弱,不論誰背,我只要會背,一律搶答,所以我的分數一點點增加了,看着我馬上要超過陳藝文,我不禁欣喜萬分,當時有一首古詩叫《憶秦娥。秋思》,我正揹着,突然卡殼了,當時我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眼看都要背下來了,可就差一句——倒黴呀!就是因爲這首詩,結束後,陳藝文第一,我屈居第二。不過有獎品,很漂亮,我也很喜歡。

這場激烈的比賽,讓我懂了,只有辛勤地付出,纔有甘甜的收穫。

古詩的作文 篇6

政治失意,仕途受阻,成爲文人墨客千古不絕的浩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從來就不曾瀟灑過。

但一些人是幸運的。李白、劉禹錫和蘇東坡的詩文裏,兼濟天下的使命感並沒有消磨於壯志難酬的扼腕之中,反倒是一種豁達開朗的情懷躍然紙上。

天寶元年,李白離都當官,唐玄宗並未重用李白,加之受到佞臣的讒言污衊,他難忍其辱,懇請唐玄祖放他還山。與其說是自願退仕,毋寧說是被皇帝賜金放還,排擠到朝廷之外。於是,李白背上行囊,出走廟堂。李白二十年來的入世之夢瞬時灰飛煙滅,其中的艱辛又怎能輕易釋懷?李白憑天縱之才謀得小吏之職,頓感行路之難。一腔意氣化作茫然,他便著下《行路難》一詩。寶劍出鞘,揮向何方?杜甫曾評價李白“未就丹砂愧葛洪”,說他歸隱避世也是徒勞。就這樣,在處處逢難,舉步維艱之際,李白的仕途生涯決定再續。希望重燃,仰天一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筆鋒陡然一轉,錚錚鐵骨在久居暇荒之後,再次讓世人看到了骨子裏就有的豁達樂觀之情懷。

劉禹錫在政治上失意後,感慨時事之變遷,依舊曠達逍遙。時值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劉禹錫遭貶。路經揚州城,遇到了老友白居易,宦海生涯如風吹草蓬,他鄉相遇,該當暢敘別情。白居易爲劉禹錫鳴不平,劉禹錫自然應作詩答謝,於是誕生了傳世佳作《酬樂天揚州處逢席上見贈》。這首詩在他身後的一千多年裏,溫暖了無數人。當政治抱負無處施展,蒙受不白之冤時,我更偏愛劉禹錫的憤世嫉俗、泰然處之。千帆過盡,萬木逢春,如同寒冬的一抹斜暉,即使不熾熱,卻也讓人相信身後的豔陽天,一代詩豪終究是在文壇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座標,也終是一身浩然正氣,活得灑脫自在!

蘇東坡在世人眼中,亦是幾分豪氣幾分俠義。他一生宦海浮沉,數次被貶,奔走四方。那一夜,他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正值中秋。當時他被貶密州,由於政治立場不同,與弟弟子由數年未見,甚是想念。面對明月,蘇軾心潮洶涌,由矛盾苦悶,力求超脫到積極達觀,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個性氣質展現於世人面前。詞中對苦難的傲視和對痛苦的超越幾乎是前無來者,後無古人。蘇軾一生風雨,過眼雲煙,我行我素,泰然處之,他把別人眼中的苟且居然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真正是:蘇軾一出場,就驚豔了整個大宋。

斯人已去,此三人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他們留給我們的,是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纔是萬古不朽的。他們的詩文,窮盡了曠達的風骨,窮盡了豁達的情懷。只願字斟句酌,隨他們一起遊走其間。

古詩的作文 篇7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自小我們便學習“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而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是我無意中看到的王維《雜詩》。

詩的大意是:您從故鄉來,應該是知道故鄉的事情,您來的時候路過我家綺窗前,看到那株梅花開了嗎?王維寥寥幾句詩便表達出了遊子在外,他鄉遇同鄉渴望知道故鄉情況的急切心情。雖然我還小,不懂長久在外許久不見故鄉的心情,但是這短短的幾句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爲什麼王維不問家裏的父母親現在情況如何,不問故鄉有沒有什麼變化,單單隻問了綺窗前的梅花是否依舊還會開放。很久之後的在電視節目上看到專家的解讀,我才明白這其中的深意。

交通不發達,資訊難以很快傳遞的古代,在外漂泊多年的王維啊,已經很久沒有家裏人的消息了,好不容易遇見故鄉人,急切的想知道家裏的情況,可是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滿腔疑問最終化作一句“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看似非常不相干的問題來給自己一個定心丸。

普普通通的問題滿含在外遊子的思鄉情,寥寥幾句傳遞最深沉的感情,雖然簡單,但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古詩的作文 篇8

詩,是我們閱讀中必不可少的。我們體會詩的那優美,那純潔,那浪漫……而我,卻在讀詩中體會到了“春”。

“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沐浴着春光,順着春天的足跡,我懷着深切的希望又來看春。

春天是充滿綠意的!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伴着和諧的春風,萬物恢復了以往的生機,“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小草破土而出,卻淡淡的,猶如剛剛出生的嬰兒身上的毛髮,一派朦朧的清麗;“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楊柳發出翠芽,茂密的森林也變的一片綠色。

春天是朦朧的。“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的到來引起了一場綿綿細雨,她像一根根晶瑩剔透的銀線,把春天連到了大地,把春天連到了人間。“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春天的雨是朦朧的,她迷亂着人的眼睛,只有晶瑩的露珠浸透着人的心,把春天的消息撒向人間。

春天也是活潑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明媚的春天裏,魚兒躍出水塘,燕子順着微風,雙翅滑破天際。“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春天是一副萬花筒,是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春天的活力,那麼富有生機,表現在千物萬物。小草努力的將自己的身子穿出泥土,展示着自己翠綠的身姿。“老樹着花無醜枝。”大樹發出新芽長出茁壯的身子,露出了自己茂密的綠葉,小魚兒爭相跳出水面,呼吸着春天的空氣。多麼美好,和諧的一副多彩畫呀!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池塘邊的垂絲海棠開出了粉豔豔的花,一束,一撇,一枝,猶如滿樹緋紅的雲,輕巧可人,那麼美,美到令人忍不住屏息來觀看。風過無痕,可是卻吹落了許些花瓣,隨風飄落,打着一陣輕旋巧落進碧波中,散入池塘,像個粉色的小船,飄呀飄,搖啊搖。

春天是綠的,春天是朦朧的,春天也是活力四射的,生機勃勃的,她綠的鮮明,朦朧幽美活力中顯出幾分生氣共同展示出春意盎然的多彩畫,多麼美的春啊!

這就是詩中的春:朦朧而又清晰,給人清爽和愉悅的享受,隱約中充滿了希冀。

古詩的作文 篇9

街燈已上似游龍,忽逢一夜月光寒。前塵過往,明月照亮天涯,獨看一場繁華!淚伴月,思念隨風,潸然淚下。

常說,須臾間,流光易老,紅顏易憔,歲歲年年人不同,花似花落影何從,年華虛晃,徒留人間滄桑。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一曲淺詞,述一世傷悲,凝聚千言,難識道離別。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不想讓自己去思念,可卻難以話離別。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紫衣青衫挽,相擁淚雨下,癡看紅顏去,再也不復返!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有何處,可與她訴說那幾經離愁,那淒涼悲傷,徒留一人獨自細細酌嘗。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千載萬載如影,萬代春秋隨風,又有誰知相逢不相識的痛,那時,早已灰塵滿面,鬢髮如霜,你我相隔兩望,只不過徒增悲傷罷!

“夜來幽夢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溼了眼,溼了裳,溼了孤城的彷徨。沒想到還能入夢還鄉,你,獨坐窗前,食指繞紅線,擡纖纖玉手,爲已梳妝,塗胭脂香氣,“我”,早已迷惘。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兩人靜靜守望,萬語千言,千言萬語,卻不知該如何道訴,只有相對無言,望那淚落千行。恍若那無垠大海的平靜,卻實則早已在無盡的埋藏。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時光如水,永遠承載着看不穿的回憶,如微波盪漾,最美不過夕陽紅,最美在折柳離別後,可在那皓月當空,墳山松下,卻是與妻子思念年年,肝腸寸斷的地方。

那所謂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山盟海誓,等到的是什麼,不過是一曲離愁罷!

微波淺蕩,賞一輪明月,嘆古往今來,一地相思兩處閒愁,落花飄入蝶池,剪不斷思念,數不盡哀愁,傾然而下!留一人傷悲……

標籤:彙編 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