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古詩絕句

關於古詩的作文600字彙總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的作文600字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古詩的作文600字彙總六篇

古詩的作文600字 篇1

小時候,我還不懂事,並不知道所謂的月亮是什麼,只知道當夜深人靜時,天空中會出現一個既像大大的盤子、又有點像月餅的東西。

每當我擡頭仰望天空,想着“嫦娥奔月”、“牛郎織女”時,媽媽就會告訴我:“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這時,我會稚氣地問:“白玉盤長啥樣呢?”媽媽總是耐心地告訴我:“咱們客廳不是就有嗎?它滑滑的、亮亮的、白白的。”

這時,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用手摸摸腦袋。

我讀詩一定始於某個夜晚。因爲李白的《靜夜思》,是我會背的第一首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媽媽教我讀時,我一頭霧水,並不知道爲什麼詩人要“舉頭望明月”。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月亮代表思鄉。看到月亮,彷彿就回到了家鄉。

詩人仰望月亮,就是在思念家鄉。

後來,我又讀到《月夜憶舍弟》中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才徹底明白詩人杜甫那種思念家鄉、迫切回鄉的心情。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讀到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時,我總感覺這首詩就像一幅春花秋月的水墨畫,美輪美奐,令人震撼。

而現在,我在讀白居易的《長恨歌》,詩中處處可見“月亮”的蹤影。比如,“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兩相對照,不正把唐玄宗思念愛妃的心情寫活了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感動了我,也讓我對白居易的詩頗有興趣。

漸漸的,我對詩詞更有興趣了,詩中的故事彷彿越來越多,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告訴自己,要輕叩詩歌的大門,走進詩詞的世界,探索中華民族詩歌的奧祕!

古詩的作文600字 篇2

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文言文太過枯燥。唯有古詩詞,我打心眼兒裏喜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滿腔的熱血,那豪情壯志,我欣賞,我敬佩,我說要向杜甫學習,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發,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後,一覽成功的喜悅!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悵,我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細賞古詩詞,皎潔的月光灑下悽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捨”的原創。哦,可愛的古詩詞,領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古詩詞攬入心中。閱讀後,便刻入了我的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就任其消散。化爲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有了?一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絃。風又瀾起,我的心扉不散。”

從古詩詞中,我學會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學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葉孤帆,風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會我要堅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順。我有古詩詞,我會穩坐我的小船,爲夢而揚帆。“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小草尚此堅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此。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初一:程凌曉

點評:小作者體會到了古詩獨特韻味,看到了別樣的美麗。但是結構層次可以更清晰些,語言表述也可以更優美。

古詩的作文600字 篇3

中國五千年悠久文化,產生了許多的文字與文體,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鍊的便是詩歌,一首詩,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古詩散發出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

讀詩,讓你成爲一個有內蘊的人。王維的詩中有畫,明明只是讀詩,眼前卻常常表現一幅幅畫面。“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並沒有新奇的結構,奇特的想象,絢麗的情思,有的只是平淡如水,近乎白話的語言,可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使人一遍又一遍的去讀去品。其實,做人何嘗不是這樣呢?追求名利,跟隨潮流,讓自己金光閃閃,其實只是爲了掩飾自己空白而又自卑的心罷了。一個真正自信的,有才華的人並不需要這些外在的修飾,他僅僅是站在那裏,就有一種讓人折服的氣場。“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內而外的。所以。讀詩,讓我們成爲一個有內蘊的人吧!

讀詩,讓你成爲一個灑脫的人。時光易逝,一生幾十年彷彿一眨眼就過去了,人於世光,如蚍蜉於天地,滄海之一粟,有時難免會產生一些傷懷。這時去讀一讀李白,蘇軾的詩,去品味詩中的灑脫人生。“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狂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他們活得隨性,沒有爲世俗所累,難道不是這樣嗎?人生短短數十載,如果不能活得充實灑脫盡興,豈不可惜?讓我們做一個灑脫的人吧!

讀詩,讓你成爲一個正直的人。現在的人,少了一份“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決心,多了一份利慾薰心的貪婪,少了一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堅持,多了一份溜鬚拍馬的奉承;少了一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俱歡顏”的博愛,多了一份自私的貪心。所以,讀詩,讓我們成爲一個正直的人。

古詩,就像茶一樣,初入口只覺苦澀,但卻有綿長的回味,期中蘊含了無數做人的道理,需要仔細品讀,這大概就是古詩的魅力吧!

古詩的作文600字 篇4

詩人們登山望海,賞花觀鳥,詠春悲秋,用他們凝練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喚起我們美好的情懷。早在我蹣跚學步之時,我便在背古詩。每一篇佳作讀起來都抑揚頓挫,琅琅上口。

詩中,充滿着從容閒適。

深秋時節,樹林中迴響着泉聲與鳥鳴。遠處,梅堯臣興致勃勃地走了過來。山路上並沒有其他行人,他在趕路之餘欣賞着千姿百態的山峯。山間,鹿羣在溪流旁飲水。高樹上,一隻熊正笨拙地爬樹。行走之中,山峯正隨着觀看角度的變化而變化着。雲外傳來了一聲雞鳴,彷彿在告訴他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才能見到人家。梅堯臣遠離世俗來感受大自然的美麗,便寫下了《魯山山行》。

詩中,充滿着離情之感。

在楊花落盡,杜鵑聲聲的時節,李白的好友王昌齡被貶龍標。龍標十分荒涼,李白很擔憂,揮筆寫下《聞王昌齡適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帶給遠方寂寞的朋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他將自己的思念託付明月。另一旁,李商隱望着窗外的大雨,低聲吟道:“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明明是今日離情,卻設想未來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訴今日離情,將情之深沉表達的淋漓盡致。

詩中,充滿着愛國豪情。

在一個深夜,風雨交加,愛國詩人陸游儘管年老體衰,閒居鄉下,卻仍然盼望着爲國效力。詩人睡夢中彷彿正在戰場上激烈拼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愛國赤子之心,由此可見。詩人杜牧乘船在秦淮河岸停泊,從附近酒家隱隱傳來歌女吟唱《玉樹後庭花》的歌聲,詩人無限感慨。“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諷刺了不顧國事艱難,只顧自己享樂的上層人物。

詩詞如此奇妙,她從靜止的文字變成跳動的生命,留下淡淡餘香,芬芳我三百六十五天的分分秒秒。

古詩的作文600字 篇5

小時候,外婆教我一字一句地背誦唐詩。她總會用她那溫柔細膩的聲音,將詩意講給我聽,我的腦海裏便浮現出一幅又一幅美麗的圖畫。這畫中有生機勃勃的春,有綠葉婆娑的夏,有天高雲淡的秋,有瑞雪紛飛的冬,有”感時花濺淚“的憂傷,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念……

外婆教我的第一首詩就是《春曉》。外婆說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外婆一字一句地朗誦着,我一字一句地跟讀着。漸漸地,我在腦海裏勾勒出了這樣一幅畫:詩人一覺醒來,聽到處處都有鳥雀在啼鳴。夜裏的風雨,使花落滿地。我又把想象和詩句融在一起,跟着外婆讀了第二遍,第三遍。詩人愛春、惜春的思想感情,我便懵懵懂懂地明白了。

我就這樣一首首讀了下來,讀了很多描寫春天的古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哦,這兩句詩我懂得。我在野外見過這樣的情景:桃竹相依相襯,紅綠掩映。一江春水中,鴨兒在嬉戲。江水回暖,它們首先感知到了。走在桃竹之間,望着江水、鴨羣,該是多麼愜意呀!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兩句我也懂得,讀着,我彷彿也到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多麼令人心馳神往!

朱熹有一首《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兩首詩不都把春光寫活了嗎?

漸漸地,我讀詩讀出了興趣,有時會將兩位詩人所寫的同一類型的詩放在一起做比較,找出異同,也關心起詩人的身世際遇,和寫作背景,我因此增長了不少知識。

茫茫詩海,”春“令我陶醉。

古詩的作文600字 篇6

由古至今,古詩三百首一直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驕傲。每一個國家都十分羨慕,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漸漸把這些中國人的驕傲——古詩,忘記了。雖說小學課本上也有古詩,但是,一本書上又有幾首古詩呢?有些人,雖然還記得一部分,例如:春曉、鵝和一些幼兒園小朋友都會的古詩外,那些含有深刻道理的古詩有誰會記得呢?人們不但不記住這些傳統的文化,還把這些含義深刻的古詩改寫,就拿“望廬山瀑布”這首詩來說吧,一些不理解古詩含義的人,居然把這首詩改成這樣:日照烤爐升香菸,雞鴨魚肉在眼前。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兜裏沒有錢。雖然我剛剛聽時也覺得挺好笑,但是笑過後,我卻覺得這簡直是侮辱了古詩,李白把這首詩寫的那麼好,那些人卻把飛流直下的瀑布水比喻成口水,就算不是侮辱,也噁心。

這些人只是初級性的改寫,有一些不良少年,還把古詩的詞改的不堪入耳,完全是對小學生的身心進行影響,把好學生都教壞了,差生更加不用說。如果他們把古詩的詞改掉,但是也是含有教育意義的話,我是百分之百的贊成,因爲那些古詩都是古文,一般人很難理解;但是改成現代文後,對人們理解也有好處。可是那些可惡的人,不僅僅把古詩的詞改了,而且改的並不是對我們有益的。這種行爲是不可以原諒的,他們改掉古詩是對我們中國的古代文化的藐視,對我們中國古代文化的不敬。難道這些人可以饒恕嗎?

對於這種人,我們不應該理睬他們,更加不能學習他們。聽到他們說時,應該對他們進行批評,不應該笑,這樣會使他們更加猖狂,繼續爲得到那種沒用的虛榮而繼續改寫古詩。所以,我們不僅要從自己做起,還要告訴別人,不要這樣做。讓古詩“變味”的機會再少一個。

我希望古詩不要繼續“變味”了!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可以目睹我們中國的文化,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來爲這偉大的傳統文化而驕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