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成語

權時制宜的成語解釋

成語3.22W

發音:quán shí zhì yí

簡拼:qszy

類型:中性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根據形勢來處理

出處:漢·王充《論衡·答佞》:“人操行無恆,權時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撓。”

解釋:斟酌形勢隨機應變。

示例:人操行無恆,權時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撓。

有人問:“人的操行沒有永恆不變的,可以斟酌形勢制定適當的措施,因而誠實的人有時也會欺騙人,正直的人有時也會不公正。一個人斟酌形勢變化有所安排,前後行動可以不一樣;一件事爲了適應需要,對周圍的人可以說不同的話。儒者的書上記載,權宜之計不止一種。現在用平素一貫的言行來考察他們,不是不符合實際情況了嗎?”我說:賢者有權宜之計,佞人也有權宜之計。賢者實行權宜之計,後來有好結果;佞人實行權宜之計,也違反常規,但後來得到壞的結果。所以賢人的權宜之計,是爲了公事爲了國家;佞人的權宜之計,是爲了自己爲了家庭。觀察他們所實行的權宜之計,就可以評論出賢人與佞人;觀察他們的動機,就可以說出邪惡與正直了。

有人問:“佞人喜歡詆譭人,有這事嗎?”我說:佞人不詆譭人。如果詆譭人,這人就是讒人。爲什麼呢?因爲佞人尋求利益,所以不詆譭人。如果對自己有利,爲什麼要詆譭他呢?如果不對自己有利,詆譭他也沒有好處。用計謀求得好處,用權術得到利益,利益和好處得到了,還要嫉妒別人與自己一起做官,然後危害別人。他們危害人並不詆譭人,而他們害人並不薄待人。他們稱讚人而危害人,所以人不知道;厚待人而危害人,所以人不懷疑。因此佞人危害人,人卻不怨恨他;害人,人遭災禍卻不仇恨他,這是因爲佞人隱藏自己的真情實意做得很巧妙的緣故。如果詆譭別人,別人也要詆譭他,弄得衆人不親近,士不依附,怎麼能得到社會的承認而從君主那兒取得利益呢?

有人問:“佞人不在一般人面前詆譭人,在郡將面前會詆譭人嗎?”我說:佞人是利用別人去欺騙郡將,而不在郡將面前詆譭人。這人又問:“那麼佞人是怎麼做的呢?”回答是:佞人要詆譭人,就先讚揚他;要危害人,就先安穩他。怎樣詆譭,怎樣危害呢?假如甲有高尚的操行特殊的.智慧,名聲顯赫,唯恐郡守召見詢問甲,扶植提拔超過自己,佞人想故意使他被廢置不用又不說他的壞話,就常常大加稱讚他。推薦甲的人很多,郡守將打算用他,去問佞人,佞人肯定回答說:“甲很賢能應該召見他。爲什麼呢?甲的意思是不想留在縣裏,過去聽他說過,聲稱希望進入郡府,在郡裏則希望進入州府,由於志向很高那麼操行就與一般人不同,只看遠處的人,那麼心思就不會關心近處。屈才而用他,他心裏不滿意,否則就裝病不幹;位低而使用他,就會傷害賢人,不這樣就會損害長官的威信。所以郡守因此失去名聲損害有聲譽的人,是喜歡把可作部下的人都當作部下的緣故。郡守自已能夠遷就他,任用他是可以的;自己估計不能夠遷就他任用他就沒有好處。”任用他,雙方互相不會有好處;不任用他,雙方互相不會有害處,郡守害怕甲的志向太高,就相信了佞人的話,於是放棄不任用甲。

問曰:“人操行無恆,權時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撓。權變所設,前後異操,事有所應,左右異語。儒書所載,權變非一。今以素故考之,毋乃失實乎?” 曰:賢者有權,佞者有權。賢者之有權,後有應。佞人之有權,亦反經,後有惡。故賢人之權,爲事爲國;佞人之權,爲身爲家。觀其所權,賢佞可論。察其發動,邪正可名。問曰:“佞人好毀人,有諸?”曰:佞人不毀人。如毀人,是讒人也。何則?佞人求利,故不毀人。苟利於己,曷爲毀之?苟不利於〔己〕,毀之無益。

標籤:權時制宜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