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成語

靡衣偷食的成語解釋

成語1.72W

發音:mǐ yī tōu shí

簡拼:myts

類型:貶義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富貴的人苟且偷生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韓信傳》:“衆庶莫不輟作怠惰,靡衣偷食,傾耳以待命者。”

解釋:靡:華麗;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示例:昔毛玠在朝,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

於是問廣武君曰:“僕欲北攻燕,東伐齊,何若有功”廣武君辭曰:“臣聞‘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若臣者,何足以權大事乎!”信曰:“僕聞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之秦而秦伯,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與不用,聽與不聽耳。向使成安君聽子計,僕亦禽矣。僕委心歸計,願子勿辭。”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聖人擇焉。’顧恐臣計未足用,願效愚忠。故成安君有百戰百勝之計,一日而失之,軍敗鄗下,身死泜水上。今足下虜魏王,禽夏說,不旬朝破趙二十萬衆,誅成安君。名聞海內,威震諸侯,衆庶莫不輟作怠惰,靡衣偷食,傾耳以待命者。

標籤:靡衣偷食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