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成語

不屈不撓的成語解釋

成語2.51W

【漢字書寫】:不屈不撓

【漢語注音】:bù qū bù náo

成語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撓不詘(屈),遘閔既多,是用廢黜。”

【成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重在體現意志頑強,決不屈服退縮,常與“再接再厲”連用。

【不屈不撓的意思】: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惡勢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縮,表現十分頑強。

【不屈不撓的近義詞:百折不回、堅忍不拔、百折不撓、視死如歸、堅貞不屈、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不屈不撓的反義詞:卑躬屈節、奴顏婢膝、卑躬屈膝;

【不屈不撓的故事】

漢成帝時期,丞相王商爲人實事求是,剛正不阿,敢於向惡勢力作鬥爭,後人用“不屈不撓”評價他。有一年京城長安傳出謠言說大水要衝進城了。漢成帝的舅父大將軍王鳳聽到風聲信以爲真,勸漢成帝躲到船上去。大臣們隨聲附和,只有王商極力反對。他認爲大水進城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如果皇上帶頭上船,百姓們更是像驚弓之鳥一樣,會惹出麻煩。漢成帝派人調查,果然根本沒有大水。皇帝很讚賞王商力排衆議的膽識,對王鳳驚慌失措的表現十分不滿,王鳳對王商懷恨在心。後來王鳳的親戚琅呀太守楊彤玩忽職守,王商堅持罷免了楊彤的官職。王鳳更加怨恨王商,卑鄙地誣諂王商,漢成帝最終聽信讒言,將王商革職爲民。

【不屈不撓例句】

清.頤瑣《黃繡球》第二十九回:“教皇捉了他回,他在堂上不屈不撓,定歸開出信教自由的理數。”

孫中山《建國方略.知行總論》:“間有不屈不撓之士,費盡平生之力以求得一知者,而又以行之爲尤難,則雖知之而不敢行之。”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十二章:“反動派的氣焰異常緊張,而魯迅堅守革命陣地,不屈不撓地和惡勢力搏鬥,爲新社會催生,一直戰鬥到死。”

【不屈不撓造句】

他是一個不屈不撓的傢伙,在我跟他患難與共的`這段時間,他的性格給我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

明知道寡不敵衆,仍然堅持鬥爭,不屈不撓,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體現出來的持之以恆的偉大精神。

標籤:成語 不屈不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