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成語

澤的成語褒義詞有哪些

成語6.22K

請看小編提供的澤的成語褒義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澤的成語褒義詞有哪些

沐浴膏澤,mù yù gāo zé 沐浴;比喻身受潤澤;膏澤:恩澤。指身受別人的恩惠。

三江七澤,sān jiāng qī zé 詳細解釋詞語解釋sān jiāng qī zé ㄙㄢ ㄐㄧㄤ ㄑㄧ ㄗㄜˊ

三江七澤(三江七澤)

泛指江河湖澤。 唐 李白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洞庭 瀟湘 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 宋 陸游 《書懷絕句》:“未駕青鸞返帝鄉,三江七澤路茫茫。”

恩澤,ēn zé 君主恩賜惠及臣民,如雨澤潤物

是以愚臣徘徊於恩澤,而不敢自棄者也。——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

普施恩澤

惠澤,huì zé 惠愛與恩澤

深仁厚澤,shēn rén hòu zé 詳細解釋詞語解釋shēn rén hòu zé ㄕㄣ ㄖㄣˊ ㄏㄡˋ ㄗㄜˊ

深仁厚澤(深仁厚澤)

謂深厚的仁愛和恩惠。 宋 陳亮 《書<歐陽文粹>後》:“初, 天聖 、 明道 之間, 太祖 、 太宗 、 真宗 以深仁厚澤涵養天下蓋七十年。”《鏡花緣》第四回:“三十餘年,習以爲常。朕待此花,可謂深仁厚澤。” 郭沫若 《高漸離》第五幕:“我待你還要怎樣的深仁厚澤,你公然同奸賊們串通在一起,對我加以誹謗。”

袍澤,páo zé ldquo;袍”與“澤”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稱。長袍與內衣;後來稱軍隊中的同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詩經·秦風·無衣》

袍澤之誼

袍澤故舊

天澤,tiān zé 基本解釋

(1).喻上下、尊卑。語出《易·履》:“上天下澤”。 清 王韜 《中國自有常尊》:“然則 金 雖譎詐,其亦明於天澤之分者哉!” 嚴復 《論世變之亟》:“明天澤之義,則冠履之分嚴。”

(2).上天的恩澤。 唐 薛據 《懷哉行》:“我聞雷雨施,天澤罔不該。” 明 張居正 《賀瑞雪表》六:“天澤覃敷,大地晃瓊瑤之積;皇誠感格,元冬啓稼穡之徵。” 葉聖陶 《苦菜》:“短而肥的菊科的野草,是獨蒙天澤適存在那裏的。”

(3).謂天子的恩澤。 唐 王昌齡 《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詩:“賜慶垂天澤,流歡舊 渚宮 。”

芳澤,fāng zé 古代婦女潤髮的芳香油,泛指香氣

施芳澤,正蛾眉。——《列子·周穆王》

靧澤,huì zé 沐浴洗滌。 清 餘慶遠 《維西見聞記》:“男婦老幼率喜佩刀爲飾,不愛靧澤,衣至敝不澣,數日不沐,經年不浴。”

焚林竭澤,fén lín jié zé 詳細解釋詞語解釋fén lín jié zé ㄈㄣˊ ㄌㄧㄣˊ ㄐㄧㄝ ˊ ㄗㄜˊ

焚林竭澤(焚林竭澤)

焚林而田,竭澤而漁。喻只圖眼前利益。 清 黃宗羲 《明司馬澹若張公傳》:“竊恐焚林竭澤之後,能無魚驚鳥散之憂?”

順非而澤,shùn fēi ér zé 詳細解釋詞語解釋shùn fēi ér zé ㄕㄨㄣˋ ㄈㄟ ㄦˊ ㄗㄜˊ

順非而澤(順非而澤)

順從錯誤言行且加以潤飾。《禮記·王制》:“學非而博,順非而澤。” 孔穎達 疏:“順非而澤者,謂順從非違之事,而能光澤文飾。”《荀子·宥坐》:“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五曰順非而澤。” 王先謙 集解:“澤,有潤澤也。”《新唐書·竇羣柏耆等傳贊》:“ 孔子 所謂‘順非而澤’者歟,‘利口覆邦家’者歟! 耆 掩衆取功,自速其死,哀哉!” 嚴復 《救亡決論》:“鄉壁虛造,順非而澤,持之似有故,言之若成理。”

潤澤,rùn zé 雨露滋潤;不幹枯

寡人只望三尺雨足矣,他說久旱不能潤澤,又多下了二寸。——《西遊記》

使滋潤

用油潤澤輪軸

相濡以澤,xiāng rú yǐ zé 詳細解釋詞語解釋xiāng rú yǐ zé ㄒㄧㄤ ㄖㄨˊ ㄧˇ ㄗㄜˊ

相濡以澤(相濡以澤)

猶言相濡以沫。 清 曾國藩 《廣東嘉應州知州劉君事狀》:“噓枯養瘠,相濡以澤。”

福澤,fú zé 基本解釋

(1).猶福祿。 宋 張載 《西銘》:“富貴福澤,所以大奉於我,而使吾之爲善也。” 明 吳承恩 《壽潘母楊孺人六袠序》:“夀考福澤,天之所司,而不可必也。” 魯迅 《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我的胃的八字不見佳,向來就擔不起福澤的。”

(2).猶恩澤。 明 方孝孺 《希董堂記》:“使富貴而事功昭乎時,福澤加乎民,君子固有取焉。”

近義詞

福氣、福分

膩澤,nì zé 基本解釋

細膩光潤。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石類·石》:“擔中有一白石子,膩澤可愛。”

同澤,tóng zé 基本解釋

《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脩我矛戟。” 鄭玄 箋:“澤,褻衣近污垢。”後以“同澤”用於軍人相稱或借指軍事。 清 孫枝蔚 《北山》詩:“山中還仗義,同澤見斯人……戰士從來苦,誰曾達紫宸!”中國近代史料叢刊《辛亥革命·關於南北議和的清方檔案》:“我輩同澤有年,敢不忠告?”

脂澤,zhī zé 基本解釋

(1).脂粉、香膏等化妝品。《韓非子·顯學》:“故善 毛嗇 、 西施 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新唐書·王鉷傳》:“帝在位久,妃御服玩脂澤之費日侈。”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邵女》:“ 金 一見,喜形於色,飲食共之,脂澤花釧,任其所取。”

(2).潤滑有光。《列子·湯問》:“沐浴神瀵,膚色脂澤。”

(3).使富有。 明 袁宗道 《明吏部尚書汪公墓誌銘》:“倉場,利孔也,而主者率蘧廬其官,而脂澤其家。”

震澤,zhèn zé 基本解釋

湖名。即今 江蘇 太湖 。《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厎定。” 晉 李顒 《涉湖》詩:“ 震澤 爲何在,今唯 太湖 浦。” 清 方文 《梅墩雜吟》之二:“ 震澤 多良友,招尋日不虛。”

鋭澤,ruì zé 猶細潤。

兌澤,duì zé 基本解釋

(1).猶潤澤。

(2).特指帝王恩澤,仁政。 五代 劉兼 《春晚寓懷》詩:“一承兌澤蒞方州,八度春光照羣樓。” 宋 王禹偁 《故商州團練使翟公墓誌銘》:“今上嗣寶,圖行兌澤。”

逢澤,féng zé 基本解釋

(1).古澤藪名。在今 河南 商丘 南,古 睢水 所積。 春秋 宋 地。

(2).古澤藪名。在今 河南 開封 東南。 戰國 魏 地。本 逢忌 之藪, 惠王 廢以賜民。公元前344年 惠王 會 韓 宋 衛 魯 等諸侯及 秦公子 於此。《漢書·地理志》作 逢池 。《水經注》又稱 百尺陂 。上承自今 中牟 南東流的古 魯溝 水。東北流爲 新溝 注入古 渠水 。 唐 宋 時尚見於記載,今已堙廢。

邀澤,yāo zé 基本解釋

猶邀恩。 清 袁棟 《鬼神篇》:“淫祀希邀澤,祝史勤禱祈。”

黝澤,yǒu zé 基本解釋

濃黑而有光澤。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嘗見其曉粧時,髮長委地,黝澤如漆。”

沛澤,pèi zé 基本解釋

(1).沼澤,水草茂密的低窪地。《管子·揆度》:“燒山林,破增藪,焚沛澤,逐禽獸。”《公羊傳·僖公四年》:“﹝ 桓公 ﹞於是還師濱海而東,大陷於沛澤之中。”《孟子·滕文公下》:“邪説暴行又作,園囿、污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2).指古代 沛邑 的大澤。傳說爲 漢高祖 斬白蛇之處。 漢 班彪 《王命論》:“ 唐 據火德,而 漢 紹之。始起 沛澤 ,則神母夜號,以彰 赤帝 之符。” 唐 駱賓王 《上齊州張司馬啓》:“鹿走 周 原,輔 秦 圖而興霸;蛇分 沛澤 ,翼 唐 運以基皇。”

(3).盛大的恩澤。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六十餘年,幽枉無訴,宜沾沛澤,用慰泉扃。” 清 張遂辰 《屯房行》:“風雷雖行沛澤遠,氓愚無知或驚喘。”

睿澤,ruì zé 基本解釋

皇帝的恩澤。 唐 劉禹錫 《代謝貸錢物表》:“天光下濟,睿澤曲流。銜恩未酬,居寵彌懼。” 宋 岳飛 《謝講和赦表》:“念此艱難之久,姑從和好之宜。睿澤誕敷,輿情胥悅。”

深山大澤,shēn shān dà zé 形容深邃的山野和廣闊的湖澤。引申爲遠離城市的窮鄉僻壤。

施仁佈澤,shī rén bù zé 給人以仁德和恩惠。

駿澤,jùn zé 基本解釋

深厚的恩澤。 清 方履籛 《萬壽恭頌序》:“於是復普駿澤,施大賚,播嘉禮,廣錫類。”

雚澤,guàn zé 地名。澤中蘆葦叢生,因以爲名。 春秋 時 鄭國 的一次奴隸起義即在此發生。地在今 河南省 中牟縣 。《韓非子·內儲說上》:“ 鄭 少年相率爲盜,處於 雚澤 。” 陳奇猷 集釋:“疑澤多萑蒲,遂以爲名。”《左傳·昭公二十年》作“萑苻之澤”。

妍澤,yán zé 基本解釋

美好潤澤。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六:“即如 太史公 文,譬之神龍行天,雷電恍惚,而風雨驟至,百昌萬物,承其汪濊,皆各有生動妍澤之意,此豈可以句字求之!”

淖澤,nào zé 基本解釋

溼潤。《素問·經絡論》:“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 王冰 注:“淖,溼也;澤,潤液也。謂微溼潤也。”

英文翻譯

1.【醫】moist and smooth

霈澤,pèi zé 基本解釋

(1).雨水。 唐 杜甫 《大雨》詩:“風雷颯萬里,霈澤施蓬蒿。” 宋 蘇軾 《祭常山神文》:“若時賜霈澤,驅攘蟲災,以完我西成之資。” 清 孫枝蔚 《插秧》詩:“皇天憫老農,霈澤滿前溪。”

(2).喻恩澤。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詩:“共望 漢 朝多霈澤,蒼蠅早晚得先知。” 宋 范仲淹 《鄧州謝上表》:“迺宣霈澤,以安黎元。” 明 方孝孺 《郊祀頌》:“霈澤是施,大賚是庸。”

(3).特指對罪犯的恩赦。 唐 元稹 《彈奏劍南東川節度使狀》:“所犯雖經霈澤,莊田須有所歸。”《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元年》:“方合正典刑,而遽逢霈澤。”

 遼澤,liáo zé 基本解釋

泛指 遼 東沼澤地區。《舊唐書·閻立德傳》:“十八年,從徵 高麗 ,及師旅至 遼 澤,東西二百餘裏泥淖,人馬不通。”《舊五代史·外國傳一·契丹》:“ 契丹 者,古 匈奴 之種也,代居 遼 澤之中。”《遼史·地理志一》:“ 遼國 其先曰 契丹 ,本 鮮卑 之地,居 遼 澤中。”

沐澤,mù zé 基本解釋

蒙受恩澤。 明 李東陽 《明故封大中大夫陝西布政司左參政樑公墓誌銘》:“﹝ 樑直軒 ﹞尤嗜義,婣戚婚葬,視力爲給,旁及鄰里,多飲惠沐澤焉。”

餘澤,yú zé 基本解釋

(1).指大水澤。 唐 韓愈 《海水》詩:“一木有餘陰,一泉有餘澤。”

(2).指遺留給後人的德澤。 宋 曾鞏 《皇妣昌福縣太君吳氏焚告文》:“維先君先夫人積德累善, 鞏 獲蒙餘澤,備位於朝。” 宋 王安石 《寄題思軒》詩:“萬屋尚歌餘澤在,一軒還向舊堂開。”

周澤,zhōu zé 基本解釋

恩寵。《韓非子·說難》:“周澤未渥也而語極知,説行而有功則德忘。”《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引此文, 司馬貞 索隱:“謂人臣事上,其道未合,至周之恩未霑渥於下,而輒吐誠極言,其説有功則其德亦亡。”

 渙澤,huàn zé 基本解釋

謂帝王的恩澤。 前蜀 杜光庭 《中元衆脩金籙齋詞》:“或幽陰尚滯,渙澤未霑;或嗣續已無,奠羞多闕。” 宋 司馬光 《除皇弟頵制》:“迨盛儀之具舉,方渙澤之誕敷;錫加號以記功,進崇階而敍位。”

釵澤,chāi zé 基本解釋

首飾和潤髮之脂膏。 漢 馮衍 《與婦弟任武達書》:“唯一婢, 武達 所見,頭無釵澤,面無脂粉,形骸不蔽,手足抱土。” 宋 陸游 《山房》詩:“戒婢無勞事釵澤,課奴相率補陂塘。”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四和林卿韻》詞:“富有圖書,貧無釵澤,不似 安昌 列後堂。”

祿澤,lù zé 基本解釋

俸祿和恩惠。 明 李東陽 《明故監察御史張君墓誌銘》:“至有冒名匿罪以幹祿澤,君率同官極論之,詔黜其尤者若干人。”

浚澤,jùn zé 基本解釋

深澤。《六韜·戰車》:“殷草橫畝,犯歷浚澤者,車之拂地也。”浚,一本作“ 深 ”。

滂澤,pāng zé 1. 大雨。 唐 僧鸞 《苦熱行》:“不發滂澤注天下,欲使風雷何所從?”

2. 比喻浩蕩的恩澤。 唐 閭丘均 《爲益州刺史賀赦表》:“皇歡載紆,滂澤時降,洗滌逋穢,洽潤資生。”

順比滑澤,shùn bǐ huá zé 順比:順着別人的意思;滑澤:言語圓滑。用圓滑的語言,順着人家的意思說。

夢澤,mèng zé 基本解釋

即 雲夢澤 。 唐 李白 《<大獵賦>序》:“ 楚國 不過千里, 夢澤 居其大半。” 明 岑徵 《湘潭晚春寄耒陽胡使君》詩:“東風緑遍 章臺 柳,夜雨寒生 夢澤 雲。” 清 魏源 《過洞庭》詩之四:“瞥眼 君山 失,吞胸 夢澤 涵。”

藪澤,sǒu zé 基本解釋

(1).指水草茂密的沼澤湖泊地帶。《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爲而已矣。” 宋 蘇轍 《民政下·第三道》:“及行天下,覽其山林藪澤之所生,與其民之所有,往往與古不類。” 明 劉基 《寄贈懷渭上人》詩:“我如野鳥貫藪澤,絡以羈鞿知必踠。” 章炳麟 《訄書·原人》:“莙藻浮乎江湖,魚浮乎藪澤。”

(2).猶淵藪。喻人或物薈聚之處。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風流藪澤》:“ 長安 有 平康坊 ,所居之地……時人謂此坊爲風流藪澤。” 明 袁宏道 《鄭母節行始末》:“ 巴陵 ,賈藪澤也。”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二:“ 維揚 本鶯花藪澤。自昔 新城 司李,狎主詞盟; 紅橋 冶春,香艶如昨;浮湛宦轍,代有名流。”

(3).猶草野。《後漢書·郎顗傳》:“若有德不報,有言不醻,來無所樂,進無所趨,則皆懷歸藪澤;修其故志矣。” 晉 葛洪 《抱朴子·窮達》:“邈俗之士,不羣之人……或抑頓於藪澤,或立朝而斥退也。”

 貊澤,mò zé 基本解釋

獸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毛篇》:“貊澤,大如犬,其膏宣利,以手所承及於銅鐵瓦器中貯,悉透,以骨盛則不漏。”

陂澤,bēi zé 基本解釋

湖澤。 漢 桓寬 《鹽鐵論·貧富》:“夫尋常之污不能溉陂澤,丘阜之木不能成宮室。” 宋 王安石 《三聖人》:“以聖人觀之,猶 泰山 之於崗陵,河海之於陂澤。” 清 陳維崧 《應天長·紅友約餘輩重遊石亭》詞:“寺橋閣雨,山館弄晴,重遊向時陂澤。”

漁澤,yú zé 基本解釋

(1).可供垂釣的水澤。 唐 王昌齡 《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詩:“酒肆或淹留,漁澤屢棲泊。”

(2).謂不留餘地地蒐括。 清 魏源 《次韻前出塞》之五:“卮竭還漁澤,駑敗方侈勛。”

遒澤,qiú zé 基本解釋

美好而有光澤。 唐 劉禹錫 《論書》:“今夫考居室必以閎門豐屋爲美,笥衣裳必以文章遒澤爲甲,評飲食必以精良海陸爲貴,第車馬必以華輈絶足爲高。”

滎澤,yíng zé 基本解釋

(1).小水貌。《韓詩外傳》卷五:“故盈把之木,無合拱之枝;滎澤之水,無吞舟之魚。”

(2).古澤名。《書·禹貢》“ 滎 波既豬” 孔 傳:“ 滎澤 波水,已成遏豬。”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汴水》:“昔 禹 於 滎澤 下,分 大河 爲 陰溝 ,出之 淮 泗 。”參見“ 滎波 

標籤:褒義詞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