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中考滿分作文四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滿分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中考滿分作文四篇

中考滿分作文 篇1

“轟隆隆,轟隆隆。”這是在打雷嗎?又是幾聲“轟隆隆,轟隆隆”,隨着一道霹靂,這時,我才明白過來,這是在打春雷啊。春雨伴着春雷,似在歡迎一個節氣的到來——驚蟄。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出走矣。古人稱動物入冬藏浮土中,不飲不食,爲“蟄”。當春天的第一聲雷響起時,冬眠的動物被驚醒,人們稱這天爲“驚蟄”。

雨水帶來朵朵春花,驚蟄一聲春雷,田家的清閒日子到了頭,春耕開始了。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一般爲12℃~14℃,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大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大忙季節。真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驚蟄是一個有趣的節氣。驚蟄到來時,有驅蟲害的習俗。驚蟄雷動,蟄蟲“驚而出走”,一些害蟲出來禍害人間。各地有很多不同的除蟲儀式,江浙一帶用掃帚掃蟲,湖北有“射蟲日”,客家人吃“炒蟲”,這個“炒蟲”不是真正的蟲子,而是煮帶皮的芋子,或者是炒豆子、炒米穀,以示驅蟲健康的意思。

驚蟄在二十四節氣裏是最富有詩情畫意的。“春日載陽,有鳴倉庚”。春風和煦,陽光燦爛,倉庚從一條枝椏跳到另一條,唱着“春來到”。“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在此時綻放,樹枝上掛滿嬌豔欲滴的粉紅,像害羞的姑娘用輕聲細語說着“春天快樂。”白玉蘭穿着雪白的衣裳,既樸素又清雅,報告着春天的訊息。

“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紫紅。九九江南風送暖,融融翠野啓春耕。”驚蟄的雷聲奏響的是春天的第一樂章。

中考滿分作文 篇2

據說今年鄱陽湖特別缺水,現在是歷史以來都沒有出現過的旱情。雖然清明節那時的鄱陽湖也有點缺水現象,但是還是非常有魅力,站在鄱陽湖堤岸上將無際的湖景一一覽無餘。我們不僅能站在鄱陽湖畔細細感受春日陽光的溫暖,欣賞陽光沐浴下的美麗鄱湖,還親自走進農田看油菜花,聞泥土香。我們挖野花,吃農家飯,真是其樂融融啊!

夢迴鄱湖,波光粼粼的湖水滋潤着四月的`嬌陽,湖光美景讓我們沉醉其中,踏入田圓,遙望着收穫心裏充滿着喜悅。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陽光普照着大地,悠悠的小草一片,鮮豔豔的紅花綻放,樹上的枝頭已發芽。春天了,到處可以聞到花的香味。黃黃的油菜花,金燦燦的迎春花;紅通通的杜鵑花,還有淡淡的桃花?。那些嫩嫩的黃、新穎的綠、淡淡的粉、優雅的白…那些泛綠的樹枝,和煦的陽光、溼潤的泥土……滿眼是春的氣息,讓人愜意無比;讓人陶醉;讓人無限感動;春天裏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我們一頭扎入美麗的大自然的懷抱,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沁入心脾,傾聽着萬物甦醒、小草抽芽的聲音,貪婪地享受着春的味道。全身輕鬆了許多,心情出奇般的愉悅。我愛春天那種盪漾在春風中的溫馨;我愛春天裏濱紛色彩衝擊視野的感覺。綠水青山間品嚐各種具有田園芬芳的美味…我們尋找春味,尋找開心,尋找…分享踏青、分享快樂!

春風徐徐,輕輕吹拂着我額邊的頭髮,心裏無比快樂!側望着身旁婀娜多姿的xx,似乎也有了點綠的新意。柳尖那嫩嫩的綠,似乎在告訴我;生機勃勃的春天來了!洋溢着溫馨的春味。走在路上,看到那堅強的小草又憑着它那頑強的毅力破土而出,在牆腳下安家了,用它那嫩綠嫩綠的顏色,毫無保留地裝飾着美麗的春天,聞到了一股濃濃的春香!春天確實太美了!春天永久地留在我心間,現在想想心裏還是那個美啊!

中考滿分作文 篇3

【作文題目】

出發,可以說是人生常態。一種期待,一次召喚,一個承諾……凡此種種都可能成就一次出發,讓你去經歷,去收穫……

請以“記得那一次出 發”爲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②除詩歌、劇本以外文體不限;③不要少於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現(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滿分作文】

時間兜兜轉轉,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的夜裏,風有些微涼。

路上一個行人也沒有,可以說“萬徑人蹤滅”,驛路邊的房子稀稀疏疏,只有幾家還亮着燈火,泛着豆黃的微光。

一間窄仄的驛站臥房裏,蘇軾獨坐在牀上,牀邊落滿灰塵。他左手輕捋着長長的須,右手拿着筆,時而落筆紙上,時而又懸筆空中。夜,漸漸深了,油燈也越來越暗,他挑了挑燈芯,但最終似乎仍不滿意。還是吹燈睡覺吧,他脫掉了身上長衫,躺到了牀上。

外面如水的月光流進了房子,將蘇軾的思緒拉長,又拉長。他思緒氾濫,想家?想親人了,還是想朝中的君王了?他難以入眠,不禁感嘆道:“月亮啊月亮,你來做什麼?是來嘲笑我這孤零零的貶謫之人嗎?”他又翻了個身,面對牆壁,可隨即又翻了過來,看着透過碎碎窗紙的皎白的月光,輾轉,再輾轉。過了好久,他驀地坐了起來,自言自語道:“月亮啊月亮,是不是現在只有你能與我作伴?太好了,謝謝你陪我。既然難以成眠,那就還是出去,陪你走走吧。”

月亮漸漸高了,高過了路邊的古槐樹,就連蜷縮的老烏鴉也睡了。這裏的確靜啊,這裏沒有可以與他共同遊樂的人。“知音難覓,辜負皎月啊!”他思來想去,還是去出發找尋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老朋友吧。於是,他徑直朝承天寺走去。

張懷民也沒有睡。

兩人一同漫步於承天寺闊大的院落裏。月色落滿整個庭院,如同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淨無雜塵。啊,這原是高天明月下竹子柏樹的影子,在這寺院的積水中彷彿縱橫交錯着水草,還不時的晃動搖曳,而他們,恰如遊弋於水草中的魚兒。

他們漫步於院落,步履輕輕,雜語絮絮。時間過得真快啊,一晃月在中天了。看着這如水的月光,望着移動的雙影,東坡不禁脫口而出:“哪一個夜晚沒有皎潔月色?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不過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罷了!”張懷民也輕吁氣了一口氣,應聲說道:“人閒如影,皎月如日,只是光涼了些啊!”說完兩人相視一笑。

的確,宏覽大宋王朝,能不汲汲於名利而又能從容流連美景的人,真的不多啊!那個承天寺深夜,那一次出發尋友,帶給蘇軾的不僅僅是交談的快樂,更是一份舒心,一份難得的豁達,或許多年以後,他還會記得那次出發吧。

難忘那一次出發,難忘蘇子的豁達灑脫,難忘蘇子的純淨與質樸。

中考滿分作文 篇4

在一個書聲琅琅的清晨,一襲白衣,風度翩翩的李白走近了我;在一個月滿西樓的夜晚,衣帶漸寬,憔悴瘦弱的我走近了李白。

初識李白,是那首響徹千古的思鄉之曲。“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情繫千載,從此,我與李白有了解不開的情結。

在六朝金粉、隋代笙歌匯聚而成的大唐盛世,李白是一個神話。他胸懷大志,腳踏長安,在天子腳下寫下了屬於他的傳奇。“酒人愁腸,三分嘯成劍氣,七分化作月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好一個桀驁不訓的李白!“力士脫靴,貴妃研墨”,你無奈地書寫着“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唐宮廷豔曲。終於有一天,火山噴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你又甩袖而去,散發弄舟,留下了一個亙古流傳的神話。

李白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它的不屈權貴、敢於直諫的精神深深影響着我: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何止英雄千千萬!淺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者有之,高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者有之,疾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者有之……華夏民族,有着數不清的英雄豪傑!也許有人會說,李白不會舞槍弄刀,不能血染疆場,憑什麼能讓你景仰崇拜呢?歷史不會忘記:在大唐那個太平時代裏,在盛世那個逢迎年月中,像李白一樣天子面前一臉正氣權貴面前一腔蔑視的人能有幾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像李白一樣在朋友落難之時傾全力相助的人能有幾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像李白一樣在遭遇困難和挫折時仍豪氣不減的人又能有幾個?歷史告訴我們:很少,少得屈指可數。

在虛度光陰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碰到困難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意志消沉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李白的詩句永遠吸引着我,李白的思想永遠激勵着我。在每一個花開花落,每一個陰晴圓缺,我都會想起李白,走進李白的世界。李白是“詩仙”,也是曠世名人。

標籤:中考 四篇 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