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古詩的中考滿分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可分爲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的中考滿分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的中考滿分作文

古詩的中考滿分作文1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經典古詩文傳承下來的是先人對人生處事的態度,做法和對文化的理解。人們在學習古詩文時,大多喜歡品味詩人在詩中描繪的優美意境,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情感。但我讀古詩文喜歡揣摩不同詩人在同一地方留下不同的令人回味無窮的千古佳句。

在面對沙漠奇異景觀時,王維在塞上留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宏偉壯觀的句子。范仲淹在此則感嘆“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奇異景觀。我隨着詩人的腳步,閉上眼,眼前彷彿出現詩中描述的景象。我能夠領略詩人當時的心情,感悟詩人不同的情感。

在煙雨下的西子湖,蘇東坡曾讚歎“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美麗,楊萬里則留下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生機,而在此時我撐着傘走在西湖邊,它的美麗讓我驚歎,在風中搖擺的荷花如粼波盪漾的湖水,都使人在不在意再看幾眼,因爲這煙霧籠罩下的堤岸散發着別樣的美麗,這明滅可見的景色,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領會,只有自己跋涉纔會發現瀲灩湖光在煙霧下的多姿。

在三峽奔涌而下的江水前,李白在這裏吟詠“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豪邁,而酈道元更是記下了“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的奇特。這裏,半壁是文人墨客纏綿的情懷,半壁則充斥着紛飛的戰火與硝煙。

在這些古詩詞中,我們讀懂了詩中的含義,讀懂了作者的心緒,更讀懂了它對我們的啓發。在這裏有一心要報效朝廷的蘇軾,也有“不爲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更有思想豪邁的李白……他們就是古詩文中不同的精彩。

古詩的中考滿分作文2

中國的古代文學就如一顆明珠,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人們的生活。千古詩詞,從周至今,詩與詞都是在歷史洪流的裹挾下滾滾奔瀉,走向成熟。千古詩詞,歷經歲月的磨練,依然華風不減,這兩朵奇葩,燦爛奪目,芬芳絢麗。

從詩經到楚辭,從漢賦到巍晉,南北朝民歌,詩都在以向上的趨勢蓬勃發展。到了唐朝,詩彷彿受到了良田沃土的栽培,春風雨露的滋潤,就如雨後春筍,迅速發展。

李白的自飲自酒,終於繪出了一幅最終不得志的政治藍圖。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是何等悲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即滄海,又是何等豪情。世不懂我,也只能拿出一杯老酒,繼續那騎馬似乘船的飄蕩浪跡生活。

我曾用“象牀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而感到無比傷哀。秋風吹過無丈原,代表了蜀的逐漸滅亡,又回想當年的“鐵馬雲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營春”,又怎能不生感慨呢?在詩中我能夠看到唐的由盛轉衰,一個個詩人的內心世界。

同樣,我還喜歡光臨兩宋盛景,體驗宋詞的絕妙之處。“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每個字都深懷思念之情。“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又是字字現真情。

宋詞,足以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它織成了無數美麗的錦繡,是其風格永不改變的經典。詞人敢於抒發自己的情感,真摯的描寫更爲其錦上添花。柳永、晏殊、秦觀、蘇軾……偉大詩人的相繼出現,更爲宋詞的色彩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

千古詩詞,千古全傳唱。它們所代表的已經不再是詩人,而是詩詞的中華魂。千古詩詞,千載流傳,在歲月的沉澱中,它們大放異彩,令人着迷。

燦爛奪目的千古詩詞,我們慢慢捧起來,來一段毫無喧鬧的精神旅程。

古詩的中考滿分作文3

喜歡愛國詩的豪放和悲壯,田園詩的“安祥”和哲理詩那短小精悍。願陪伴陸游“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安詳和幽靜,自己身臨其境,彷彿看見了遠處村莊上的裊裊炊煙;“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相信,在那個冬夜裏陸游對他的晚輩的警示以及對後世的深遠影響,還有他對國家的忠心和他的一腔報國之志;“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你那不屈的意志值得後人尊敬。

年中,六月二十七日,西湖岸邊。“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當時,雖然下起大雨,也無法阻擋蘇軾對西湖的眷戀,“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體現了無論晴天還是雨天,西湖的景色依然美麗,自己還是對西湖戀戀不捨。無論如何,不論他身在何地,自己都可以自娛自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雖然他此時有對家人和家鄉的思念,但是他不會因爲官場上的競爭失利而放棄生活,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樂趣,不得不讓我敬佩。

有豪邁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何等的豪邁和氣度;有清麗婉轉如“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豪邁中又有對家人和家鄉的思念;“我寄愁心與明月,隨軍直到夜郎西”這句話寄託了自己對友人的`思念,讓我看到了豪邁時詩人的景象,也有離別時的情愁,這裏,我看到了一個多情的人。

感謝你們寫下的詩,讓中華文化更加燦爛,你們的人格教會了我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感謝你們,照亮我們前行的光芒。

古詩的中考滿分作文4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題記

是書,使我胸襟開闊,豁達開朗;是書,使我目光遠大,志存高遠;是書,使我心曠神怡,如坐春風。

我認爲讀書是一種樂趣,並不在於作者告訴你什麼,而是因爲讀書使我積極思考。在書裏,你的想象任意馳騁,你的思考有可能比作者的文筆更好,更詳細,這樣你不僅能從書中瞭解世界,而且能體驗作者的生活。

我從小就喜歡古詩,從古詩中能領略不同的情感。讀杜甫的詩使我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我領悟官場的腐敗,讀酈道元的詩使我陶醉於山水之中。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看似寫了小石潭的清幽美妙,實則是爲了描寫作者被貶失意的孤寂淒涼的情感做鋪墊。文章處處寫景,又處處滲透着作者的感情,使我時喜時憂。

劉禹錫的《陋室銘》表達的是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的高潔傲岸的情操,含蓄地反映主人寧靜淡泊的心境,高雅脫俗的情懷。採用虛實結合、襯托、類比、對偶、比喻等多種藝術手法和修辭手法,熔情、理、事、人、景、物於一爐。

周敦頤的《愛蓮說》使我感同身受,該詩歌頌了他不與惡勢力同合污、純正堅貞的高尚人格,讓我明白不慕榮利、恬靜寡慾的生活態度和耿介孤高的品性。

李商隱的《無題》也深深感動着我,讓我看到了他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和執着追求。

白居易的《觀刈麥》讓我看清了當時社會的腐敗,揭示了當時租稅剝削的沉重和農民生活的痛苦。

我喜歡坐在窗前,迎着月光,手捧一卷書,默默地看,靜靜地品,感受作者帶來的情感,讓自己身臨其境,與作者融爲一體,去享受這份唯獨地美。

在品讀古詩時,我會思考,會想象,在作者的詩詞中,暢遊一番,體會它帶給我的樂趣。在讀詩、品詩的過程中,我可以學到多種知識,每當讀一首新的詩詞時,我便收穫一份新的知識,我心中的快樂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標籤:中考 古詩 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