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七年級牢記歷史愛我中華徵文600字

1931年9月18日,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對瀋陽城進行炮轟,到1945年9月9日,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在這場歷時8年的抗戰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餘萬人,財產損失6000億美元。

七年級牢記歷史愛我中華徵文600字

激烈的戰爭,炸燬的房屋,無辜留難的老百姓,不難想象出在中國人民抗爭紀念館裏那巨形浮雕上人們眼中的憤怒,是他們奮起反抗的前奏,人們毅然舉起武器的決絕,證明着華夏着頭雄獅覺醒了,中華民族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從小就知道日本侵略中國的很多事蹟,原以爲不會有很多觸動,但是真正走到館內,看到一處處復原景觀重重地撞入了我的內心,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膚淺和無知。

步入館內,展廳內威嚴的巨幅雕塑,不同主題館內展出的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照片,一件件見證歷史的文物,強烈的激盪着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駐足在三維模擬場景前,似乎又把我們帶回到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東北抗聯、保衛華北、地道戰、狼牙山五壯士、臺兒莊大捷、楊靖宇、趙一曼、放牛娃王二小,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一個個雕塑無一不向我們講述着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看到日軍向八路軍投降、看到在南京舉行的投降簽字儀式、看到遠東國際法庭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十個甲級戰犯全部處決,包括中國人恨之入骨的東條英機,南京大屠殺的發動人之一,心裏那種恨恨的感覺才稍稍得以平復。

從紀念館出來,我們又參觀了舉世聞名的盧溝橋。盧溝橋上的石獅,彷彿在無聲的像我們講述着74年前的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拉開了中華民族8年抗日戰爭的序幕。 盧溝橋畔的槍聲引燃了整個中華民族抗日的聖火。中國人飽受了過多劫掠和滄桑,失去了太多尊嚴與自信。只因我們一時的落後列強便用血與火來教會我們認識什麼叫屈辱,什麼叫殘忍,什麼叫蹂躪,什麼叫不平等。

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着刻骨銘心的記憶。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它讓我們時時刻刻銘記着那段歷史。

站在寧靜的橋面,望着橋下緩緩河水,追憶往昔炮火連天的歲月,感知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