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中秋節初三隨筆作文8篇

中秋節初三隨筆作文1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中秋節初三隨筆作文8篇

中秋節的月亮總是那麼圓那麼亮,就像人們手中那甜甜的月餅,久看不厭,久吃不膩,還是那麼地令人回味無窮。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爲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纔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這到使我想起了那個月宮孤棲的嫦娥,那一個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的神話傳說。也許這一則略帶悲劇色彩的傳說在於流傳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帶進了這一輪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人們無論再怎麼忙,也一定要趕回家和家人吃團圓飯。讓人奇怪的是:在中秋節,人們爲什麼都會做同樣的事呢?就爲一家團聚?對!親人在一起的時間是珍貴的,中秋節的意義正是團團圓圓!

在祖國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親人不能團聚,有多少戰士守衛着祖國的邊疆,保衛着祖國的領土,在我們度過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時,他們卻不能與家人團聚,只能將他們的相思之情寄與明月,讓明月之光傳遞到家鄉,表達對親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便將思念之情寄與廣寒宮中的嫦娥,讓她帶給親人祝福—平安,使親人快樂幸福的度過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個不眠之夜。望着圓圓的月亮,即使遠在他鄉異客,也會感到節日的歡樂。

每當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潔的月光像在地上鋪了一層白霜,圓圓的月亮高高懸掛,身邊不時還有幾朵雲彩,秋風瑟瑟,徐徐地吹着小風。在這樣悠閒的環境下,能與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談談最近的生活,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裏。我也睡覺了,圓圓的月亮伴着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中秋節初三隨筆作文2

秋雨打翻了顏料桶,於是楓林層林盡染,紅彤彤的一片,煞是壯觀!五彩顏料一路翻滾,山林就疊翠流金了,蘋果染紅了臉,梨搶去了黃色,手忙腳亂地給自己塗上,卻不料塗上了“雀斑”,稻子看着笑彎了腰,還沒等它說話,自己也被染成了金燦燦的一片!

秋欣喜地看着,唱起豐收的讚歌,於是溢滿桂花芳香的空氣裏滿滿的全是喜悅,中秋在這個時候也如約而至了。中秋是個團圓的節日,每到此刻,在外的遊子都要想方設法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共慶豐收的喜悅,祭拜月亮,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繼續團團圓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的明月醉了多少詩人的心。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的月亮滿載着天涯海角人們的祝福和期盼,爲親朋送去祝福和思念。

仰望天空,我也在期盼月亮的出現,已經很晚了,可是月亮卻遲遲沒有出現。難道嫦娥抱着玉兔去天宮赴宴了嗎?想到嫦娥衣炔飄飄穿行於雲端,我不禁啞然失笑,那只是神話而已。

思緒隨着微風飄向海邊,飄向那個中秋明月夜。

小小的我和哥哥在沙灘上“搶”月亮,飛奔的我們都認爲月亮跟自己跑,可是我跑不過哥哥,不由得撅着嘴停下來。

爸爸把一個盆遞給我,我一下子扔一邊了,生氣地說:“我不撿鵝卵石,我要月亮。”那是出發時,哥哥帶的盆,他要撿鵝卵石。

“月亮,月亮,快到盆裏來。”爸爸笑着說。

我恍然大悟,拿起盆舀起半盆水,月亮果然到盆裏來了,水波輕輕地盪漾,月亮在水裏看着我笑。海浪輕輕地涌來,一個不小心,我跪坐在水裏了。緊緊地抱着盆,我興奮地大喊:“月亮!哥哥快來看月亮,月亮在盆裏呢!”

哥哥聞聲而來,我緊緊地抱着盆,生怕哥哥搶走。盆的邊上有兩個小洞,可以用繩子把盆吊起來野炊。我央哥哥去找根繩子來,我要拉着月亮走。哥哥無奈沿着臺階去車上拿繩子。很快哥哥就取來繩子,繫住盆,我就鬆手了,盆浮在海面上,我牽着盆小心翼翼地走,一邊走一邊說:“滿月,滿月,我有一個願望,請給我一個棒棒糖,我要給我的爸爸吃。”

“哈哈,滿月,滿月,不要跟落湯雞走。”哥哥看着渾身溼透的我笑嘻嘻地說。

我狠狠地瞪哥哥一眼:“滿月!滿月!我有一個願望!請給我一個癩蛤蟆,給我哥哥抱。”想想哥哥好像不怕癩蛤蟆,我趕緊說,“錯啦,錯啦,請給我一個大螃蟹,給我哥哥拿,讓大鉗子夾死哥哥的手!”哥哥不會捉螃蟹,經常被螃蟹夾的哇哇大叫。我忍不住得意地笑起來。

“隨便吧,你這個野丫頭就適合扔到野人谷!真有這個地方,我去過,你可沒去過。”哥哥故意神祕地說,“野人谷真的有野人!你把盆讓我拉着,我就告訴你野人什麼樣!”

我半信半疑地把繩子遞給哥哥,哥哥拉着盆就跑,月亮從盆裏灑出來,在水面盪漾,遠遠地傳來哥哥的笑聲:“野人就是你啊。”

浪花一陣陣涌來,把水裏的月亮扯碎了又扯圓了,蟋蟀突然奏起小夜曲,一陣微風吹來,我忍不住打個哆嗦。遙遠的天空月亮看着我掩嘴偷笑。

落湯雞一樣的我,小辮子也散開了,着實狼狽。我被爸爸的大襯衫包裹起來,爸爸抱着我沿着臺階向馬路走去,趴在爸爸的肩膀上,感覺好溫暖,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呵呵,什麼時候再去海邊看明月呀。月亮彷彿也想起了海邊的我,從雲彩裏慢慢地悠閒地露出笑臉。“滿月滿月,你好嗎?我有一個願望,請你把我的祝福送給千里之外的親朋,祝他們佳節快樂,永遠幸福美滿!”

中秋明月夜,我沐浴着月亮的光輝沉沉地睡着了。

中秋節初三隨筆作文3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於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這天剛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裏聚餐,慶祝生日,共度佳節。

來到酒店門口,譁!那裏人山人海,連泊車的位子都沒有了,人們把酒店都圍了個水泄不通。幸好我們預先訂好了四張桌,看到整個飯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歡樂景象,我心裏特別高興,盡情地品賞着各種各樣的海鮮和名菜。

吃完晚飯,我們就到海濱泳場看花燈。這時,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氣特別好,九點十五分,我們來到目的地時,沙灘上已經燈火輝煌,遊人如織了。我們沿着沙灘一邊觀賞一邊向前走。走進大門,“奇燈異彩耀水灣,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對聯則提醒遊人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此賞月的大好時光。進入泳場,只見偌大的泳場裏到處都是火樹銀花,奇燈異彩。遊人的歡歌笑語此起彼伏。沙灘上三五成羣的珠海人擺開鍋碗瓢盆,搞起燒烤;有的在沙灘上鋪開塑料紙,放上月餅、飲料等等,圍在一起,對月舉杯;有的人還手拉手跳起舞;熱鬧無比。

今天晚上的花燈令我大飽眼福,真是流漣忘返。當我們懷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圓圓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們的後面。

中秋節初三隨筆作文4

今天是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據說中秋吃月餅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曬的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爲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老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取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懷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拋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衆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衆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不想讓藥落入壞人蓬蒙的手裏,於是一口塞在了嘴裏。嫦娥即刻飛到了月亮上。后羿回到家裏,侍女告訴了他這件事,后羿很生氣。他很思念妻子,於是在後院裏擺上她最愛吃的月餅,遙祭嫦娥。從此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祈求平安,團圓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中秋節初三隨筆作文5

中秋節也稱爲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在廈門,每逢中秋佳節臨近,大街小巷便會傳出博餅時骰子撞碰瓷碗的悅耳叮噹聲。每年中秋節晚上,我們一家人就會圍成一圈,進行博餅。

我家博餅的獎品豐富多彩,一秀是一粒石榴;二舉是一顆花生或者一粒葡萄;三紅是一個蘋果;四進是一個梨;對堂是一個火龍果;狀元是一袋月餅。看着這麼多獎品,我真希望晚上博餅的時候多博一點兒。

晚飯後,我迫不及待地和媽媽一起把獎品擺了出來,終於可以開始博餅啦!我拿起骰子搖了幾下,就扔進碗裏,“哇……”我竟然扔了一個狀元!一下子就把那一袋月餅搶了過來。沒過多久,我的運氣很旺,一秀、二舉、三紅、四進、對堂和狀元的獎品我都有。博着博着,後來三紅、對堂的獎品都被拿光了,我們有規定,三紅、對堂、狀元的獎品是可以搶的,但只能搶上一家的。又經過幾輪的角逐,所有的大獎品都歸入我和奶奶的袋中。看着我滿滿一袋的戰利品,我心裏樂開了花。

在一片歡笑聲中,我們結束了這次的博餅,我很開心。但美中不足的是:今年,因爲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忙,所以沒能回來和我們一起共度佳節。有句古詩說得好啊:“每年佳節倍思親”我希望明年的中秋節,我們能全家一起共度佳節博餅言歡。

中秋節初三隨筆作文6

中秋那天,我放學回到家,媽媽告訴我說,她在路上,看到廣場上擺了許多桌子,估計今天晚上有晚會看。

我回到房間,抓緊時間做作業,因爲媽媽說做完作業才能去看晚會。我飛快的揮着筆,終於在媽媽做好飯之前把作業寫完了,我高興得沒法形容。爸爸回來了,我們一家開始吃晚飯,我問爸爸去不去看晚會,爸爸說去,我樂得臉上笑開了花。

吃完晚飯,我們就走出家門去廣場了。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後來,爸爸看了一下手錶,說:“時間不早了,我們快點走吧!”於是我們加快了腳步,很快,我們就走到了廣場。那裏已經全部佈置好了。我看到廣場中間放着一排排整齊的'桌椅,上面放着各種水果:桔子、香蕉、蘋果、柿子,還有瓜子。當然,桌子上還少不了放着月餅。廣場周圍圍了一根白線。白線那裏還站着幾位民警。他們在放哨,維持秩序。房子上掛了一盞又一盞燈籠。走道上都擠滿了人。啊,好熱鬧啊!

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處地方,站在那裏等着晚會的開始。導遊領着各地遊客入席了。外地的遊客來得還真不少,有新加坡的、香港的、馬來西亞的……

過了好久,晚會終於開始了。這時,臺上出來了一男一女兩個主持人。他們先向遊客問好,然後說了一段話,最後宣佈武術表演開始。只見一位表演者兩腳一翻,雙手握拳,一陣拳打腳踢,一套武術便表演完了。觀衆們立刻鼓掌表示讚賞。接着表演的是舞單刀,只見那單刀揮舞起來好象只有一個影子。不一會兒,單刀表演結束了。接着,上場的人有表演舞雙刀的、有表演舞金箍棒的、有表演雙打的,那舞金箍棒的可真是絕了,那個人大概四十出頭,是一位有點年紀的人。他拿着金箍棒舞動轉圈,又在身體周圍轉圈,竟然用一根細小的手指轉動那根金箍棒。他的表演博得了觀衆一陣又一陣的熱烈喝彩聲。

武的玩完了,又來玩文的。主持人說:“光臺上精彩還不夠好,臺下也要來點兒精彩的纔算好。”說着他請兩位遊客來了一個男女合唱。接着,一個遊客上臺唱了一首《十五的月亮》。接下來臺下觀衆中有些人上臺去表演了一個大合唱。

最後,投資總裁親手抽出了一、二、三等獎,還有一個特等獎。發獎後,由一些阿姨們表演了一個她們精心準備的舞蹈《大豐收》。這一個快樂的晚會在音樂聲中落幕了。

回家的路上,因爲剛纔站太久,我的腳有點麻又有點痛,但想到看到這樣好看的賞月晚會,就覺得值得了。我想以後如果還有這樣的機會我還是會去參加的。

中秋節初三隨筆作文7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到有人問,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辛棄疾

是夜,月色清涼如水,獨坐窗前,深藍色的天空被窗櫺劃成幾塊,顆顆繁星散落在那皎潔的上弦月周圍,很美,美得讓人無法呼吸。在月的周圍,絲絲縷縷的雲輕輕地飄着,好似嫦娥飄逸的秀髮,舞動的絲帶。

月,你可知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衷情於你,千絲萬縷的情思寄託於你,思念存想沉醉於你,你不禁勾起人們無限的遐思……古往今來,你一直是無數文人墨客常吟不衰的精品,是天涯遊子肝腸寸斷的寄託,是歸心似箭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知音。

孤寂時有“舉杯邀明月”,憂鬱時有“舉臂呼明月”,思念時有“舉頭望明月”。不知不覺中,月盛載了太多的盛譽,含蓄,柔美,飄灑自如。李白呼月作“白玉盤”,蘇軾比月爲“嬋娟”,月光似乎凝滯了人們心中所有的情絲。

的確,自古以來,花前月下吟月者甚多: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吟出了沒落皇帝內心的孤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道出了對手足親情的摯愛;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抒發了遊子對回鄉的渴望;朱淑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則寄託了對天下眷侶的深情祝福……無數詩句在我心中涌起。

我凝望着月亮,此時,她是那樣的悽美,高傲地俯視着人間的悲歡離合。

月光,依舊如水,地面披了一層銀紗,窗櫺鍍了一層白金,神奇與美妙並存於腦間。透過深邃的夜空,好似看到廣寒宮的冷氣奪人,好似看到嫦娥的冰清玉潔,好似看到月桂樹的傷痕累累,又好似看到蘇東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周幽王在清幽的月光下,用淚拍擊出最憂傷的旋律,最絕望的輓歌……

無論是深情纏綿的訴說,還是精靈古怪的問題,你都值得我細細口味,慢慢思索。

如水的深夜,獨倚窗櫺,在清涼如水的月光中,閉合雙眸,靜靜的遐想……

中秋節初三隨筆作文8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爲秋天邁着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着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着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我每年都買杏花樓的月餅,那裏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裏嫩,年輕人對它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因爲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着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