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八年級下冊作文集錦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八年級下冊作文集錦7篇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1

從一出生,我們剪斷了在母體內維持生命的臍帶,但仍留下了維持感情的臍帶。

一瞬,十幾年過去,我們已不再是當初的摸樣。

母親,本是烏黑柔亮的頭髮,今日卻已有了白絲;我,一秒前還在滿地的蹣跚,一秒後,卻已收起了稚氣,而迎來的是成熟。

彷彿一秒前,我還在對母親撒嬌,非要讓母親在暴雨天去買一個沒必要買的香芋派。

彷彿一秒前,我還不聽母親的話,不好好走路,非要跑着,上蹦下竄,爬上爬下,不小心一摔,一身的傷疤,臉哭成了花貓。

彷彿一秒前,我還哭着鬧着不讓母親去上班,只要母親一答應帶我一起去,就立刻穿好衣服,擦乾臉,一扭一扭的拉着母親一起去上班。

彷彿還在一秒前,還因爲沒有拉好母親的手而走丟,在大街上哭着,不一會兒就見到了一臉焦急的母親,急急地撲上去,不肯鬆手。

彷彿一秒前,我還在遠離母親的寄宿制興趣班上課,母親一見到手裏拿着白乎乎的饅頭,連一點菜都沒有吃的我,心酸的流下了分別甚久的思念的眼淚,一臉的十萬個不願意讓我去那。

彷彿只過了一秒,卻早已時光流逝而不見。

無論在何時,在何方,只要一想起自己最愛的母親,總能流下一些思念對方的眼淚。

血與親情,被感情的“臍帶”所連接着,從未剪斷。時光,可以磨去母親的青春,增加了她的皺紋,增添了我的成熟,改變了我們的容貌,卻磨不去對母親的那一種存在,磨不去母親對於我的那一種愛。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2

探究是一切的基礎,是生命的本質。我們應該善於探究身邊的科學,科學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師,莫測:科學就像五彩的萬花筒,千奇百怪:科學一位多藝的表演者,向展示着科學的火花……

小時候,我看見小鳥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也想像小鳥一樣飛,可是怎麼也飛不起來,姑姑家有一對鳥的翅膀,我想鳥兒是有翅膀纔會飛,我用翅膀不就可以飛起來。可是,這是不可能的。於是,我便想知道鳥兒爲會飛。

詢問,觀察、上網……我知道了鳥兒爲會飛。

鳥類的身體外面覆蓋着輕而溫暖的羽毛,羽毛保溫作用,而且使鳥類外型呈流線形,在空氣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於飛翔,飛行時,兩隻翅膀上下扇動,鼓動氣流,就會巨大的下壓抵抗力,使鳥體向前飛行。

鳥類的骨骼堅薄而輕,骨頭是空心的,裏面充有空氣,解剖鳥的身體骨骼還可以看出,鳥的頭骨是完整的骨片,身體各部位的骨椎也癒合在一起,肋骨上有鉤狀突起,互相鉤接,強固的胸廓,鳥類骨骼的獨特的結構,減輕了重量,了支援飛翔的能力。

我在鳥類身體中,骨骼,消化,排泄,生殖等器官機能的構造,都趨向於減輕體重,飛翔能力,使鳥能克服地球吸引力而展翅高飛。

探究身邊的科學,的造福於人類,造福子孫後代,它無處不在。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3

天堂法庭正在進行一項特殊審判。三名被告分別是科技界赫赫有名的瓦特、萊特兄弟、愛因斯坦,原告卻是三位凡夫俗子。天堂觀衆雲集,過道被塞得嚴嚴實實,把偌大的法庭擠得水泄不通。

狀告瓦特

“帶原告、被告上庭!”上帝重重敲了一下法錘,“原告有何冤屈,請從速講來!”

原告哭喪着臉說:“上帝,我原本是位安分守己的農夫,只是有一天趕着毛驢去集市,一不小心,那隻鐵皮怪獸無情地從我瘦小的身軀上碾過,接着我就見到了你。那怪獸的製造者就是他——瓦特。”原告的臉上佈滿淚水,哽咽着,再也說不下去。

上帝陰沉着臉問瓦特:“被告,你有何申訴?”

瓦特緩緩地站了起來:“親愛的上帝,他說的沒有錯。確有許多像他這樣的無辜的人死在火車的車輪之下,我爲他們祈禱。”瓦特聳了聳肩,話鋒一轉說道,“也正是火車的發明才使蝸居深山的人們有機會走出山溝,走出封閉;正是火車的存在,才使人們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化。世上的人們並沒有因爲事故而停止火車的使用,相反,火車的使用更加廣泛。從蒸汽機到內燃機,從電動機車到磁懸浮列車,上帝,這連我都是始料未及的,我也爲人類做了些許貢獻。”

上帝惶惑不解,一臉的茫然:“是實情,是實情。”

“上帝,他可是始作俑者,罪不容赦呀。”

狀告萊特兄弟

“安靜!”上帝敲了一下法錘,“帶第二對原告、被告!”

原告未等上帝開口,搶先說道:“我是死於20xx年9月11日世界貿易大廈的金融家。我要狀告萊特兄弟,是他們,是他們造的飛機要了我的命。兩架飛機像導彈一樣擊中大廈,我閉上了眼睛,‘上帝,保佑我吧!’話未說完,我就見到了您——上帝。”

上帝聽到他一口一個“上帝”,心裏很是愜意,臉上掛着微笑。

萊特兄弟眼見不妙,朗聲說道:“上帝,請你明鑑。飛機的發明,使人們的交通方式發生了質的飛躍,由陸地走向天空,既爲人們提供了迅捷便利的交通工具,縮短了世界距離,又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貢獻有目共睹。至於飛機被用作他途,你應該去找本·拉登。”結尾巧妙地轉嫁,令原告瞠目結舌。

“上帝,他要逃脫罪責,他是始作俑者,罪不可恕哇!”

狀告愛因斯坦

上帝伸了伸痠痛的肩背,正襟危坐:“帶第三對原告、被告。”

第三位原告拄杖而立,轉過身面向上帝,畢恭畢敬地鞠了一躬:“我是‘二戰’期間被核武器所傷的日本公民,今訴核武器的始作俑者——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如坐鍼氈,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我懺悔,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誤。本意是想快點結束戰爭,可誰知殃及無辜,給日本人民造成了極大傷害……”愛因斯坦蓬鬆的頭髮、疲倦的面容、虔誠的神情激盪着每個人的心靈。

“上帝,他僅僅懺悔是不夠的。他造成的後患無窮哇,世界現存的核武器,足可以毀滅人類十幾次,何止我們大和民族啊。車裂,車裂也不足爲過!”

“比我還狠啊!”上帝心裏暗想。

“我願爲此下地獄,若能以此換回人類理智的核利用。”愛因斯坦花白而凌亂的頭埋得更深了。

合議庭

在休庭期間,上帝和天使們進行合議。天使趁機把她們掌握的材料呈給了上帝,無聲地注視着上帝。上帝則專注着材料:

瓦特發明蒸汽機車,雖有人因此被火車壓死,但火車現在已成爲人類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

目前,核電站的發電量,足以抵上1000個煤發電站,雖發生過核泄,人類仍然越來越垂青核能。

藉助科技的力量,人類已經從地球到天空,從天空到太空,儘管和平號空間站已墜爲灰燼,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也夢斷太空,但中國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太空之旅已獲成功,國際空間站仍在繼續建設。

判決書

判決時,天堂法庭被圍得水泄不通。

“經合議庭合議,原告訴被告罪名不成立,被告當庭釋放。訴訟費由原告承擔。”

科學家們如釋重負地走下被告席。三位原告卻哭天搶地,大呼不公,並表示要繼續上訴,討回自己的公道。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4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源遠流長,名家輩出,名篇佳作卷帖浩繁,在中華文明中蔚爲壯觀。

小學到現在,我學過不少的古詩。古詩中的離別情緒,古詩中的春夏秋冬,古詩中的名勝古蹟……讓我感到驚歎。短短几十個字,卻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山水風光。李白的`,《行路難》其中有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只有短短十幾個字,卻表達了作者他即使仕途有所阻礙,卻依然對未來充滿堅定的理想。王安石的《登飛來峯》中的:“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寫出了他登上高山之塔,極目遠望的豪情滿懷。

有人評價唐代王維的詩和畫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像他的《竹裏館》一樣,“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獨坐、彈琴、長嘯、明月,讓我想到了這麼一個畫面。“一位詩人在竹林裏獨自彈琴,長嘯。夜靜人寂,與明月相伴的一個畫面。那麼的高雅、寧靜。

我喜歡古詩,體味古詩的離別情緒,山水風光。因爲它彷彿讓我經歷了一次旅行,讓我沉醉在其中,甚至讓我無法自拔,不醒來。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5

迎夏日的朝陽,心懷激昂的夢想,我隨旅遊團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暌違已久的張家界。這裏風光如畫,如入仙境,留連往返之處,竟有點樂不思蜀了。在衆多優美的景色中,讓我念念不忘的當金鞭溪與黃石寨莫屬了。

金鞭溪,全長7。5公里,“久旱不斷流,久雨水碧清”它沒有九寨溝的神祕幽深,也沒有黃河長江的博大浩淼,卻自有一種小家碧玉的溫婉。溪水清涼透徹,毫無城府地展現在我們眼前。透過清亮的水,溪底的鵝卵石和山峯樹影相映成趣,真是“奇峯險壑千幅畫,鳥語花香一溪詩”。溪水當前,我們個個歡呼雀躍,所有紳士與淑女風度都顧不得了,紛紛脫下鞋襪,盡情地與山水契合在一起。清冽的溪水滌盪了夏日的悶熱,我們這一羣人彷彿回到了天真爛漫的童年:相互嬉戲着、打鬧着,漫天撩潑的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一串串晶瑩閃亮的珍珠,歡快的笑聲沸騰了金鞭溪。我們心中只有一種與自然與山水相濡以沫的渴盼!我多羨慕水邊清香蔭影裏那一棵靜謐的小草,永遠溫柔而又無怨地感受着這溫潤如玉的流水……不遠處,有一塊巨石橫臥水中,激起水花飛濺,光潔如玉,我欣然枕着青石,一切塵間擾攘、一切煩愁憂慮,都似乎隨着清泉流遠……

沿溪而上,兩岸的蒼森將它的曲線刻印在我們的視線中,一直延伸到天盡頭。我站在那兒,莫名地爲這片深遠的綠色感動,它保留着浮躁的塵世中多少樸素的溫暖?

迎面而來的幾名挑山工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那微彎着的肩上壓着的是一塊約百八十斤重的青磚,直見他飛汗如雨卻又健步如飛。我看着腳下的路,全是青磚鋪就,一級一級延伸到很遠很遠……每一塊青磚上承載了多少大大小小的腳印?每一塊青磚上又蘊含了挑山工多少汗水與辛酸?這樣想着,頓覺腳下的青磚不是青磚,而是碑石。

黃石寨的遊覽又別是一番開闊的境界了。乘坐纜車的驚險與我們的尖叫還是作爲保留版本讓我們這羣參與者津津樂道吧。高空鳥瞰自是別有一種滋味在心頭:山是刀削斧鑿的鐵骨諍諍的山;樹是在巖壁裏生長出的堅強傲立的樹;天是明朗澄淨一碧如洗的天。一伸手彷彿可以觸及的白雲在我們頭頂悠然飄過,讓人引發遐思無限。久居城市的我們好久沒見過這麼純淨的天空了,不禁張開雙臂,與它來了個並不實在的擁抱!登高凌遠,千峯疊障,綿延起伏,我們陶然在這片濃濃的綠意裏,沉醉不知歸路了。有心急的同事,趕緊拿起手中的相機,只聽見咔嚓咔嚓的按動快門聲,留下了一張張如同小花貓樣的笑臉。薄薄的相紙拍下的是剎那,可留在我們記憶裏的卻是永恆!

旅程很短,三天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回憶卻很長,當我們開啟心靈的窗戶,重溫張家界的美好時,微笑一定會停留在我們的眼角眉梢。

別了,美麗張家界!它日有暇,我定當重訪,重訪張家界的美麗!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6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題記

見慣了唐詩中嬌豔嫵媚的牡丹花,再跌入宋詞的滿紙愁容,竟是欣喜,像在那皓月當空的黑夜,與對面一身白衣袖袂飛揚的輕狂少年的對飲,看他吹簫舞劍卻一瞬十年,墜入宋朝暮秋,對面的墨衣男子揮毫紙上,笑容桀然但眼裏的憂鬱如秋釀醉人,他負手執筆,那宣紙翻飛,字跡清秀恍人心神——晏幾道。

就像《紅樓夢》裏的賈寶玉一樣,晏幾道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他是家中最小的兒子,得到了父親格外的寵愛。5歲時,父親就叫他背首詩,晏幾道倒是不怯場,開心地跑上來,拍着小手,張嘴就唱:“酒力漸濃春思蕩,鴛鴦繡被翻紅浪。”賓客們一愣,宰相家的小公子竟然愛背柳永的豔詞,個個面面相覷、哭笑不得。這也難怪,晏幾道生來就在綺羅脂粉堆中長大,珠圍翠繞,錦衣玉食。“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繫玉樓人,繡被春寒夜”,他每天的生活就是跌宕歌詞、縱橫詩酒,根本不知農事,哪知世事艱難呢?他富貴時是相國公子,白衣裘馬花中過,遊走,花枝不沾水。父親晏殊死後,一切便恍若隔世,樹倒猢猻散,曾經的相國府無人問津。適才年少的晏幾道就已體會到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人情涼薄,這也註定了小山令的愁苦,那是生活沉澱下來的,無法擺脫的情懷。

猶記得晏幾道那句“幾回魂夢與君同”,與“當年拼卻醉顏紅”有異曲同工之妙。他沉湎於回憶,直到那天他再見到當年的一位舊識歌姬。他從不直接吐露想念,但那纏綿繞骨的思念卻倦倦不離,在夢中撓人心尖。他是多情的,卻也從不爲出賣顏色,輕意爲人,輕分羅帶。再見那女子,已是時過增境遷,她爲他一舞水袖起落間,舞畢,也舞畢了他長長的半生,再難重修圓滿。他爲她寫“落花人獨立,微西燕雙飛。”超越了一般的男歡女愛,只是淡淡表露我的心跡,人都有各自的路要走,我註定要去遠方,而你也許不會跟我四海爲家,那麼就此別過吧,過自己的生活,嘗自己的苦果。

若宋詞是一潭春水,那晏幾道的小令便是那一汪清水中亭亭的蓮,含苞欲放、張馳有度,生活給予了晏幾道的才情,也在小令的消亡下愈顯殘酷。有人說晏幾道的轉身,拉上了一整個時代的幕布——小令的時代。此後便是柳永的長調漸入江湖,晏幾道的離開,是小令的消亡。想想也是如此,畢竟在之後的歲月裏,再沒有人能夠與他一起被提及,再無人寫“春來還爲個般愁,瘦損宮腰羅帶剩”的感傷,再無人寫出“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的無奈,也再無人寫出“彩袖殷勤捧玉鍾”的流連。那是晏幾道所特有的,輕易模仿不來的醉人憂鬱。像一個再好的戲子,從未感同身受,也不可能演出戲中角色的人格。

有人說晏幾道癡,不知利用父親的關係,不然也不至於生活窘迫,何必苦苦追求那一個輕狂的名號,最後留給歷史的不過一個失意的背影。我則不然,你要你的平平淡淡長命百歲,我要我的壯烈燃燒詩意流浪,沒什麼不好,選擇不同罷了。就像晏幾道的癡狂,是他留在這世間的,永不消逝的不朽瑰寶。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7

誰在窗兒上守望

今夜無月,那邊窗櫺上,誰在駐足守望,守望心中惆悵,瞬間心跳的感覺;守望內心彷徨,接近死亡邊緣的窒息;守望心中的他,情意繾綣的情感。

今夜,註定無眠。“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千年前,李清照在守望,守着她和丈夫的最後誓言。她是那麼肝腸寸斷,刻骨銘心,好似赴湯蹈火,奮不顧身。她爲何義無反顧,因爲丈夫答應過她,他會回來。然而一年又一年,遙遙無期。

辛棄疾在守望。“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他在守望邊關,盼望上場殺敵,守望祖國統一,守望內心男兒自強之心,只可惜,他始終沒有盼來。

李煜在守望。一生把自己交給藝術,“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守望靈魂深處的自由,內心角落的平靜,可又怎容他,只怪自己身不由己,一輩子在遙望,卻始終望不到彼岸的自由境界。

今夜無雪,那片草地上,誰還在守望?守望使人心碎;愛人的一聲承諾,望冬日早些過去,春暖花開,望宇宙無垠,神祕莫測。

今夜,不同尋常的夜。

今夜寂寞,失戀的人在守望。內心柔軟的角落在滴血,在經歷了相識—相愛—分開後,內心最初最純潔的地方已佈滿灰塵,心已不再爲誰動,守望的人最終還是沒有來,是愧疚,還是正和另一個人在另一片草地上相望?今夜,註定心死。

曾經是誰在唱“洛陽城旁的老樹根”,這像回憶般延伸;是誰在唱“前朝記憶度紅塵,傷人的不是刀刃”;是誰在承諾和你在一起,是誰在愧疚“對不起,我愛你”。時間衝不走回憶,就像漏斗從不因爲外界阻撓而停止流動的步伐。

今夜,誰在窗兒上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