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停水,讓思緒飄飛初二敘事作文

相信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敘事作文,敘事作文的”六要素“是指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那麼問題來了,敘事作文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停水,讓思緒飄飛初二敘事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停水,讓思緒飄飛初二敘事作文

炎炎夏日,太陽盡情地烘焙着大地。剛回到家,我便衝向洗手間,想衝去滿頭的大汗。我迫不急待地開啟水龍頭,雙手接着水,任憑那流水穿過手指之間。然而水流越來越小,直至一滴水“啪”的一聲,落在掌心,便再也不見下一滴水珠鑽出水籠頭,我伸出還滴着水的手將水龍頭反覆“開關”了幾次。終於,我明白了我正面臨着停水“危機”。

我用半溼的毛巾擦乾了雙手與臉頰,回到店裏,開啟空調與音響,《藍色的多緇河》的樂曲伴隨着冷氣,慢慢地滲入我的心裏。我坐在躺椅上,閉上了雙眼,腦中竟莫名地浮現出一片乾涸的土地。我想起了幾天前我看過的報紙:鄱陽湖春夏連旱,河牀見底。湖邊的良田因爲缺水而裂開了小腿粗的裂縫。災區的人們要到數百里之外,才能挑到混着泥土的水。我又想起了江南地區自古以外就有“魚米之鄉”的美名,如今,連這塊氣候溼潤的土地也飽受旱災的折磨。去年冬天以來,橫山水庫的水位持續在低位,不能保證城區居民供水,以至於居民在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喝到這水質較佳的生活用水。不難想象,我國其他地區缺水的情況又會如何呢。

我不願去想,也不敢去想。我願意活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厚友誼之中;我願意活在“飛流直下三千盡,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恢宏氣勢之中;我願意活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優美情調之中。然而殘酷的現實,不得不要我們面對。就說說環繞在我們城市周圍的那片湖水吧。還記得小時候,每當傍晚時分,我就和父母一起去湖邊散步。水印襯着天,綠與藍融爲一體。不時可以清晰地看見,湖水裏有兩三條魚兒結伴遊過,調皮地戲着水,撥弄起一圈圈的漣漪。那曾經是一幅多麼優美的國畫啊。現在由於進入工業化時代,化工廠大量地排放着廢水,污染了河流,湖水都失去了以前那麼好看的碧綠,變得黑沉沉的.了。甚至在污染嚴重之處,水面上經常漂着死魚,老遠都能聞到一股臭味。魚兒越來越少,我也很久沒去湖邊散步了。

正在我胡思亂想之際,猛然聽到大鐘敲了五下,不知不覺已到傍晚。我想:水應該來了吧?我來到水池邊,開啟了水龍頭。只見泛着淡淡鐵鏽色的水流了出來,然後越來越清澈。“嘩嘩譁”歡塊的水聲頓時將喜悅傳遞給了我,當時我覺得這流水聲簡直是最美妙的樂曲了。而在平時,這只不過最普通不過的聲音。是因爲今天的失而復得,才更能感到彌足珍貴的吧!我突然間彷彿有了什麼感悟,迅速地關上水龍頭。

水,是生命之源。大家都能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也隨處可見“珍愛水資源”之類的公益標語、廣告。但我們是不是真的珍愛它了呢?什麼氣候變暖,什麼旱災澇災,人類對環境的污染是不是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呢?如果每個人都懂得保護自然資源,何來那麼多的“天災人禍”。無非是個別人爲了自身的利益,就忽視了環境是整個人類的立身之本。朱熹的詩中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要使河流清澈,必須要從源頭流來活水。而我更要說,水流能保持清澈暢通的根源,就是每個公民對於水資源實實在在的保護。是每一次的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污染。正如明代哲學家王守仁所倡議的“知行合一”。我們知道應該怎麼做,就得付諸於行動。

讓我們從現在起一起開始行動吧!珍愛生命之水,共建生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