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厲行節約我先行小學作文

篇一、厲行節約我先行小學作文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唐詩,告誡我們要勤勞儉樸,厲行節約,要我們從就小養成節儉的良好習慣和品格。“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厲行節約我先行小學作文

觀察我們的周圍,浪費現象就在身邊,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亮着的電燈、整個整個被扔掉的饅頭、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和米飯。溫家寶總理曾經說過,在中國,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億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費一點資源,加起來就非同尋常,如果每人節約一點資源,加起來就是一筆巨大財富。所以說,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爲一種習慣和風氣。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並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節約反而成了小氣被人笑話,節儉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爲習慣”、“讓節約成爲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把節約落到實處,對於我們學校,我們家庭,甚至我們社會都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篇二、厲行節約我先行小學作文

節儉一詞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司空見慣的,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爲新世紀的青年應把這一寶貴精神財富儲存併發揚光大,使我們的節儉意識得到昇華與提高;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滿幸福;使我們的企業更加充滿活力、充滿希望。

我們深知中國是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在我國物質資源相對不多的前提下,發揚節儉精神顯得更是舉足輕重。據現狀分析我國人生活的溫飽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於是乎許多人在現有基礎之上似乎已經滿足,甘心在原地作踏步運動,他們認爲中國地大物博,面對着“博大”的資源可以大肆地浪費。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企業是難以持續發展的。觀察我們的周圍,浪費現象就在身邊,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亮着的電燈、吃剩被扔掉的饅頭、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等等。在中國,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億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費一點資源,加起來就非同尋常,如果每人節約一點資源,加起來就是一筆巨大財富。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爲一種習慣和風氣。所以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如果能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入手,做到勤儉節約,我先行,以實際行動把節約落到實處,對於我們公司來說,那也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厲行節約,我先行;就是要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爲榮、鋪張浪費爲恥,拋棄“家大業大,浪費點兒沒啥”的思想;就是要在作風上艱苦創業,要捨得吃大苦、耐大牢,把艱苦奮鬥當成有效發展的助推器,把勤儉節約當成戰勝困難的傳家寶。

厲行節約,我先行,就是要不斷學習,總結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實踐證明,在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善於學習、善於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身能力的人將會跟上資訊時代的步伐;善於學習、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的企業將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盛不衰。作爲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四公司員工,我會抓住點滴時間,刻苦鑽研業務技能,向精細管理要效益。

厲行節約,我先行,就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節約一張紙:少用紙巾、紙杯、雙面使用打印紙,提倡使用手帕、少用抽紙。節約一滴水:避免大開水龍頭,用後及時擰緊水龍頭,避免長流水,見滴水龍頭,隨手關閉;提倡使用臉盆洗臉、洗手。節約一度電:電腦啓動或後,半個小時內繼續要用最好不要關,因爲重新啓動會浪費大量電資源;照明儘量使用節能燈;光線不足時,需要開燈時能用一盞,不開多盞;杜絕白晝長明燈,做到人走燈熄。節約一粒糧:儘量少去餐館就餐,在外就餐要文明用餐,減少糧食浪費。

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積極行動起來,從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幸福安康;我們的企業就會永葆活力、持續興旺!

篇三、厲行節約我先行小學作文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着的電燈;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裏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爲什麼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爲習慣”、“讓節約成爲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纔會永遠美麗富饒!

篇四、厲行節約我先行小學作文

節約,是人人都熟知的字眼兒。在洗手池的上方,我們時常能看到這樣一句話:節約用水;在電開關的旁邊,我們總會看到一張紙貼在牆上,紙上寫着:隨手關燈。每天,也許在不經意間,我們就會被這些話所影響。但是,如果沒有這些話,我們還會去節約嗎?我想,一定會的。

很小的時候,我常常一放假就住在姥姥家。姥姥和姥爺都是十分勤儉節約的人。

那天,我又住在了姥姥家。正巧,姥姥正在洗衣服。姥姥坐在小板凳上,洗者大盆裏的衣服。好不容易姥姥把衣服洗完了,可盆裏那一大盆的水,姥姥卻始終不倒。那時候的我好奇心特別強,看姥姥總不倒水,就顛兒顛兒地跑了過去,仰着頭問姥姥:“姥姥,大盆裏有這麼多洗完衣服的剩水,爲什麼您不把它倒掉呢?”姥姥笑着撫摸着我的頭,親切地說:“乖孩子,姥姥告訴你,現在咱們國家淡水資源非常少,如果我們不節約用水,那以後咱們的後代就沒水用了。”

“哦。”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不過“節約用水”這四個字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裏。從此,我也懂得了節約用水。

水資源是寶貴的,那麼電呢?雖然我們可以發電,但它仍然需要我們去節約。

我們的生活中幾乎離不開電。

天黑了,我們需要用燈去照亮,否則屋裏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見。而使燈發亮的不就是電嗎?一開啟電視,各式各樣的節目讓我們隨便看,它可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機器。可我們都知道,電視的後面有許多電插頭,看來沒有電,我們就不會看到電視上那各式各樣的節目了。現在的通訊發達了,有點什麼事兒,打個電話給對方,就把什麼事都辦妥了,多方便。可是如果電話沒電了,那它不就成了擺設,我們也不再方便了嗎?

電燈、電視、電話,連名字都帶有電,可見電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麼的重要。如果哪一天,世界上不再有電,那我們豈不是要回到從前:照亮用蠟燭;娛樂只能在外面玩;傳遞個消息也要用書信傳遞?所以,即使是爲了我們自己,還不應該節約用電嗎?

如果說水和電都是珍貴的,我想,紙也不是可以隨便浪費的吧?

想必所有人都應該知道紙是用一棵棵秫米制成的,製造一定量的紙就要砍伐一棵樹木。等於說我們多用一張紙,森林就會減少一點綠。

記得我曾在街上看見過這樣一幕:

一個大概有七、八歲的小男孩兒手裏拿着一架疊好的飛機。可以看出來,紙飛機是用一張沒寫過幾個字的白紙疊成的。小男孩兒舉起飛機,猛地向前一扔,飛機飛出好遠,男孩臉上滿是得意。可小男孩扔出飛機後,似乎沒有要去撿的意思。我搖了搖頭,向着飛機走去。沒走幾步,發現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奶奶撿起飛機,並叫住了小男孩。老奶奶手拿飛機,和藹地對小男孩說:“孩子,這紙還沒寫幾個字,你怎麼就給扔了?”“這有什麼呀?一張紙才幾毛錢,我家有的是。”小男孩理直氣壯的說。“那如果紙用完了呢?”“再買唄!”“如果也賣完了呢?”“這……”小男孩無話可說了。老奶奶依舊和藹地說:“孩子呀,這些紙都是用那一棵棵大樹製造的,你浪費一些紙,就回少一棵樹。你希望樹都被砍光嗎?”“不希望!樹都被砍光了,世界得變得多難看呀!”“所以,你以後就不可以再這樣浪費紙了,想玩紙飛機,就用廢紙疊,好嗎?”“老奶奶,我知道了!以後我不會再這樣了,我還回告訴我們班的小朋友。”“恩,好孩子。再見!”“奶奶再見!”

看着老奶奶欣慰的笑,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現在,有多了一個懂得節約的人了。

地球上的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的,用完了也就完了。所以爲了我們的現在、未來開始節約吧。並且帶動身邊的親人、朋友甚至一個陌生的人,創建一個節約型社會。

篇五、厲行節約我先行小學作文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聖賢的生活十分節儉,經常穿粗布衣,吃粗米飯,喝米菜湯。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浪費的現象何嘗少呢?水龍頭旁,洗完飯盒,人走了,水卻還在嘩嘩地流;教室裏已是中午時分,電燈卻還在大放光……

在物質不富裕的過去,需要勤儉節約;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也不能丟到勤儉節約的品質。

穿了20年的睡衣

毛澤東主席一生粗茶淡飯,睡硬牀板,穿粗布衣,生活極爲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就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只有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幾張燒餅。

開滿海棠花的院落

周恩來總理居住在中海西花廳,過着簡樸的生活,自他住進來以後,不許裝修與翻新房屋及庭院。工作人員藉着總理出國訪問的機會,搶時間搞了點簡單的內裝修,更換了窗簾、洗臉池和浴缸。總理回來後見了十分生氣,將他們狠狠地批評了一頓。事後,總理語重心長地對聲邊人員說:“我身爲總理,帶一個好頭,影響一大片;帶一個壞頭,也影響一大片。所以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

老外也節儉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諺語是:“節約便土,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汗宮小廳堂和走廊上的燈,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讚歎。

地上的硬幣

爸爸下班回到家,看見兒子正在掃地正準備誇獎他,可是臉上的笑容突然不見了一絲不快浮現出來。兒子低頭四顧,想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可是找了半天,最後一臉茫然地問:“爸,怎麼了?”爸爸對他說:“你看到底墒的一角錢了嗎?”兒子不已爲然地說:“看到了,不就是一角錢嘛……

同學們,一角錢的確很少,可是,如果每個中國人都撿到一角錢,這一角將會變成多少?

鳥翼上的黃金

爸爸一時高興,把幾萬人民幣劃入了還在讀小學的兒子的賬上。從此孩子“牛”氣十足。在家裏,生活起居由保姆侍侯;在學校裏,值日、作業僱人完成,結果這位原來成績還不錯的孩子很快在學校裏存款成了第一,學習成績也成了第一—不過是倒數的。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一起勤儉節約,繼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