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糉子的小學作文(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通用10篇)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1

又是一次端午節,媽媽特地從超市買來包糉子的材料。

媽媽在廚房裏準備材料,只見她把糯米浸泡在水裏,等到它變得軟一些;把五花肉切成一塊一塊,往裏面撒上許多的鹽和醬油。便叫我和沈康怡一起出來包糉子。

開始包糉子了。我把箬葉捲成一個錐,往裏倒入糯米,沒想到糯米從一個洞裏又漏了出來,沒辦法,只好重包,終於轉成了一個像樣的錐,往裏倒入糯米,用箬葉把糯米包起來,可卻記不清下一個步驟,便稀裏糊塗地把葉子捲成一團,看起來根本不是一個糉子,而像是一團紙張,然後,我用棉線把糉子綁得緊緊的。再看看沈康怡包的糉子,包的比我還差,而且是四個邊的什麼東西,葉子也零零星星的,時不時還會掉下一點點的糯米和水,我生怕米粒會全部掉光,弄得全部都不能拿來吃了,心血不就全部費東流了嗎?於是,媽媽幫了她一下,把沈康怡包的糉子折了重包。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2

今天放學,我迫不及待的想早點回家,因爲今天奶奶要包糉子咯!

早上奶奶說下午等我放學,她要包糉子。她買了些糉葉,從市場買了大大的肉,還有芋頭和蝦米乾等。

回到家,奶奶已經把要包的肉啊,芋頭啊,蝦米幹啊,切好煮好,準備工作已完成,奶奶見我回來,就說:“好了,現在我們開始來包了!”我太高興了,我看了奶奶包了幾個,我也躍躍欲試,我挑了2片小一些的葉片,學着奶奶的樣子包了起來,雖然包的有點鬆,但我還是成功的包好了,我開心極了!

我們包的糉子真好吃!我的奶奶真是厲害,我封她是“糉子大王”!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3

端午節的早上,我和媽媽一來到廚房,第一件事情就是快一點包糉子。

我們準備好了材料,開始了包糉子。首先,把葉子先洗一下,洗的乾淨一點,再把肉餡、綠豆餡、紅豆餡拿出來,把糯米拿出來,我們先從一堆糯米里面摘出多一點糯米,把糯米做成三角形,先用磨輪在糯米上磨來磨去的,把糯米做成平的,在用手把糯米做成一個三角形,第一步做完,再在做好的糯米里隨便弄上一個大窟窿,把肉餡放進去,其實這一步做了還沒有好,在把水到在糯米上,把水在糯米上攪拌的均勻,使每一個地方都有水,然後,在把葉子包在糉子的外面,使糉子不會軟,我們這樣只是最方便的,想要好吃就要放好多材料,纔會好吃。

做完糉子以後,把一個個做好了的糉子往鍋裏放,這樣過一會兒,就可以吃了。我在旁邊耐心等待,因爲糉子的糯米太多了,要使裏面的也熟,必須需要時間,我等得不耐煩了,直接把鍋蓋開啟,看見了外面是熟了,但是,裏面確實白白的,我關上鍋蓋,等了一會兒,糉子出爐了,我非常高興,終於能吃到自己包的糉子了,看見媽媽包的和我一點都不一樣,我就大口大口地吃着我自己做的糉子。我會覺得非常的快樂和幸福感。

第一次做糉子的我,雖然有一些不會,有一些做的還不對;有一些地方和媽媽不同,但是,我會一次次的做熟,懂得這個做糉子的竅門,使自己不停留在第一次做的一樣。也許對我來說做糉子是一種快樂,做糉子可以給你知識;可以給你竅門;可以給你方法。在做糉子的同時,自己也在認真的學習,吸取媽媽做糉子的真理。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4

盼望已久的端午節到了,我又可以吃糉子了!一大早我就對爸爸說:“爸爸,今天我要親手做幾個糉子。”爸爸說:“雨停了,人倆就去外面做,好不好?”“好!好!”我樂得一蹦三尺高!雨停了,我和爸爸來到了賣糉子的地方。爸爸拿起二片糉葉,說:“先把糉葉捲成小鬥。”我聽了,也照着去做,把糉葉捲成小鬥狀,“再用勺子舀些糯米放進去,”我連忙挖了幾小勺進去,“用糉葉把糯米包住,用繩子把它牢牢地綁住”,爸爸接着說。我也試着去做,可它一點兒也不聽我的話,我汗水都急出來了。終於被我給綁好了!我說:“完工”。一個糉子被我給做出來了!

我一邊做糉子,一邊聽爸爸計端午節的來歷。爸爸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了許多愛國詩篇,提出了很多治理國家的好辦法,可是楚王不但不聽,還把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後來,楚國國都被攻破,屈原非常悲憤,就投江了。人們爲了不讓魚兒傷害他的屍體,就包了許多糉子,投入江中餵魚。後來,人們就將屈原投江的日子定爲端午節。

這個端午節真快樂!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5

端午節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五月初五,每年的五月初五爲重陽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吃糉子,賽龍舟,一直是端午節遺留下來的民間習俗。相傳賽龍舟竟渡是爲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讓蝦魚蟹吃糉子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每年過端午節我們家都會包一些美味的糉子,如:肉糉子,蜜棗糉子,紅豆糉子等。包好後在在鍋裏煮熟,就可以吃了。香噴噴的糉子好好吃哦。我愛端午節!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6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二字最早出現在晉人周處[風土記]之中,在這一天中,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等。但就是這麼一個有着濃重傳統氣息的中國節日,也在文化侵略的大浪朝中成爲了犧牲品。自從上世紀末開始,日本、韓國等,就開始對中國這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化古國,進行了文化的侵略,大肆的在中國新一代青少年的之中放映他們的動畫與連續劇,透過電視來腐化新一代的國人的心身與精神,在這種情況小小的韓國已不滿足這種侵略的效果與速度了,於是在巴黎時間20xx年11月24日韓國與中國就誰是所有端午節的資格發生了爭執,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端午節的原產地中國竟沒有拿到是本國的非物質遺產的資格。

在這次事情的背後反映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中國人不注重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重視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統文化,反而感覺外國的東西好,這種崇洋媚外的風氣在青少年中十分的重,平時一說話就是國外的什麼動畫上地什麼人物的什麼事蹟,這讓人心裏十分不是滋味,難道中國的就不好麼?我不反對國外的東西,國外的東西是十分的吸引人,有些十分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但是我們也不能照單全收,我們要取其精華取其糟糠的去看,有選擇的去看。我認爲像什麼日本的[蠟筆小新]與[死亡筆記]這些就不是我們該看的,再像國的什麼愛情肥皂劇,這種我們青少年就應該少看,而像[冰河世紀]、[怪物史萊克]、[哈利波特]、[魔戒]等這些看看就無所謂了,因爲這不是文化的入侵,而像我所認爲的不能看的,我就認爲他多多少少的有一些文化入侵的因素。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糉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糉子葉,準備開始包糉子。我從來沒包過糉子,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糉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糉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着媽媽做,把糉子葉疊成一個漏斗。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糉子,可以在裏面放一兩顆小紅棗。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糉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糉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糉子葉把糉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糉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糉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糉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糉子了。先把糉子整齊地擺在鍋裏,把鍋簾壓在糉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着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糉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7

綜合課上,老師教我們做許多手工藝品。令我最難忘的數做“糉子香包”了。

當老師發給我們一人一張又細又長的紙條的時候,我們以爲又要寫對聯了呢!沒想到老師是要教我們做糉子香包呢!老師指導我們先把紙條折成一個一個小三角形,然後把“第一家的房頂”和第二家的房頂”挨着,在裏面塞上香料,便成一個“香兜兜”了。再用“第三個房頂”把這個“香兜兜”的口封住。最後用其它的三角形把這個用三個“房頂”組成的“糉子香包”一層一層地包起來。老師邊說邊做,津津樂道,我們也是興致勃勃地跟着老師一步一步的折,覺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折了老半天,卻連個糉子的形狀都還沒做出來,真是一籌莫展啊!看見別的同學都在請教會折的'同學,我靈機一動,去找老師。我興高采烈地走到老師身邊,老師一絲不苟地教我,我也是一心一意地在學。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在老師的“英明指引”下,成功地做出了一個“小糉子”。

接下來老師教我們在“糉子”上面繞線了——“先拿出毛線,沿着直角往下拉,遇到尖角繞半圈,遇到直角拐彎……”老師依然是那樣津津樂道,聚精會神地做着。瞧,同學們都在問老師,但老師還是不厭其煩地教着。我也想去請教老師,但卻躊躇不定,最後決定靠自己。是啊,這一次我要靠自己,靠自己纔是英雄!

我在座位上研究着,我左弄弄右擺擺,終於我成功了——毛線在我的“糉子香包”上像樓梯一樣一層一層、平平整整地纏了上去,形成的圖案真的不只是一點點好看哦!

最後下課了,我也在下課之前把我自己做的糉子香包交給了老師。這節課,我親手做出了一個糉子香包,似乎親身體驗了過端午節的快樂!看來,過傳統節日,還真的需要自己動手,親身體驗,方能體會其中的無窮樂趣啊!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8

星期天,我和媽媽去雨花客廳參加“包糉子、做香包、慶端午”活動

等所有小朋友都到齊了,吳老師安排大家做好。首先,吳老師發包糉子所需要的材料:糉葉、糯米和繩子。接着,吳老師就請一位老奶奶教們包糉子:第一步,選2-3片糉葉,把這些糉葉錯開摺疊,用上面的糉葉壓住下面糉葉即可。第二步,把糉葉摺疊成漏斗形狀。第三步,在這個漏斗中先放一小半糯米,糯米和漏斗持平即可,太少了糉子很癟,太多了包不住。第四步,摺疊糉葉,把糯米全部包住,用棉線纏繞糉子4-5圈,繫上活釦,吃糉子的時候方便解開。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步驟認真的做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一隻糉子在我的手裏誕生了。接着,我又包了第二個,第三個......

包完糉子後,吳老師叫我們休息一會兒,又開始教我們做香包:首先,將布塊反面對摺,將針從底部穿出,縫上珠子和吊墜。再將布塊的兩邊縫上,上面留5釐米左右先不縫,然後在這個地方縫上繩子。這樣,繩子往兩邊拉就可以收緊成一個口袋。最後,將布塊翻到正面,在裏面放上乾的艾草,最後把口收緊,香包就做好了。我拿着香包左看右看,真是愛死了!

今天真是豐富多彩的一天啊!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9

我國有很多傳統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有初五,一到那一天,人們的愛好是吃糉子和賽龍舟。我是喜歡吃糉子。糉子有自己包的,有的是一商場買好的。糉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有綠豆味、有蜜棗味等等。每一種我都喜歡,你知道爲什麼要吃糉子嗎?這是爲了要紀念屈原。吃糉子,我們全家還會到河邊看賽龍舟,龍舟可有趣了,每隻龍舟的船頭都做成龍頭的樣子,真是名副其實。

糉子和龍舟是端午節的好朋友,所以我喜歡端午節。

做糉子的小學作文10

端午節要到了,我們呢,只會吃糉子,不會做糉子,這有什麼用呢?所以,啊哈哈,本大小姐要上陣做糉子。別不信任我,雖然我不會做飯,可這小糉子總難不到我吧!我左思右想,不能按照原來的那些做糉子的方法去做,那樣太土了,要有些創意才行,要得與衆不同。怎麼做呢?這該怎麼辦纔好?痛苦啊!想了一個多小時連一點頭緒都沒有。我癡癡的望着廚房……誒,有了!趁爸爸媽媽都不在家之時,我偷偷摸摸跑到廚房,跟個賊一樣。拿起少得可憐的糯米,怎麼辦?不夠。我可是要做一個巨無霸類型的。算了,掏點米出來。米和糯米攪拌在一塊兒,湊合湊合,渾水摸魚就過去了。洗好來拿去蒸。接下來……額……哦,對了,要加陷。加什麼好呢?我喜歡吃——紅燒肉,加點紅燒肉。OK,剛好今天上午還有吃剩的紅燒肉,真是天助我也呀!光加紅燒肉太單調,要使它看起來好,吃起來香,那就再加點……蟹肉。哇哈哈,這做出來都不知道是個啥。不管那麼多了,偷偷摸摸從鍋裏拿出一隻煮熟了的螃蟹。先解剖了它,把肉都挖出來。不錯不錯!全是葷的,來個素的吧。加一個……不知道。可是我悠悠忽忽從冰箱裏拿出了個芥末醬,擠在了那堆餡料中。當我回過神來時已經晚了。擠都擠了,豁出去,誰怕誰,反正我自己心裏明白,我做的東西誰敢吃……這米不知不覺熟了,從鍋裏拿出,看了看,還可以。把米攤平,把拌好的餡料放進去,裹吧裹吧才發現拿什麼來包?棕葉?上哪找去啊。我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乾脆去公園摘個荷葉回來。

十五分鐘過去了……洗乾淨荷葉,把米放在荷葉上——好奇怪的感覺。用繩子綁住。大功告成,馬上拿到鍋裏去蒸!一會兒的功夫,糉子熟了。我迫不及待想嘗一口。慢慢開啟來,拿起一雙筷子,夾起一點,嚐了一口……我……我……我……嘔,真是“好”吃到了極點,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味,我幾千幾萬個味蕾都沒嘗過這玩意兒。不過,想吃的歡迎來品嚐!

標籤:通用 小學 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