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錦集九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錦集九篇

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1

廣東的春節前夕,廣東的千門萬戶家裏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年三十前三天。廣東的春節很熱鬧。

每家每戶家裏金桔象徵“大吉大利”。其實,現在人們所喜愛的,是它那小巧而豐碩的造型:一棵三四十公分高的小樹上,碩果累累,金光燦燦,還有那青枝綠葉相扶,確實逗人喜愛,置於幾座之上,確可玩味。與金桔同類的四季桔、金蛋果、硃砂桔等,同樣能起到這個作用,所以一般家庭只選購其中一種。春節還可以插水仙花。每年臘月初,,人們買回後,精心培植,透過對水溫和日照的調節來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閤家吃團圓飯時,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聲中依次開放,這情景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俗語說,“花開富貴”,這正巧取了個好兆頭。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香氣襲人,所以家家必備。廣東原住民也稱春節爲過年,農村進入農曆臘月中旬便作準備,如春年糕粉、做新衣裳、買新鞋新帽等。23日至25日叫“入年卦”,爲送竈君上天庭之日,有些家裏的人在竈君神位前燒香點燭,有的還備糖餅、茶果恭送,委託竈君向玉皇大帝報告一年來善惡行爲,並代爲本宅祈求賜福。婦女們開始忙着摘茶果(糕點)葉、洗傢俱等。這一天起,有許多禁忌,如不準說粗話、撒謊等。年三十(除夕)下午開始過年,貼門神、春聯、接竈君入宅,宰雞殺鴨,用三牲(雞、魚、豬肉,下同)、白米飯幾碗(配以筷子)、茶、酒等,插上香燭,拜祭天地、祖先。晚餐一家吃團年飯,外出家人無要緊事都要回來團聚吃飯。

年初一(正月初一)午夜零時,各家要到祠堂燒頭香,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上午飯吃素,以粉絲、紅棗、腐竹等爲菜餚,生菜肯定是要吃的,過去有錢人家還吃髮菜,取諧音發財。年初二,稱“開年”,開始開戒宰殺三鳥。同宗族的親友、鄰居等互相串門賀新年,給小輩們派“利是”。舞獅隊、麒麟隊也開始出動,到各村參拜,進行武術表演。年初四,是探親日,出嫁婦女紛紛回孃家探親。年初五,“出年卦”,雖然還瀰漫着新年氣氛,但高潮已過,人們開始新一年的工作或農事。 年一直過到元宵。元宵節俗稱燈節,農曆正月十五這天,有做湯圓吃的習慣。

廣東的春節真是熱鬧!

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2

快過龍年春節了,四周一派喜氣景象,人們帶着燦爛笑臉等着辭舊鐘聲敲響。媽媽準備着大包小包禮物,有菸酒、保健品、化妝品、土特產等等,嘴裏還唸叨着:“春節送禮可不能太寒酸,這是送給隔壁王大爺,這是送給李奶奶,這是送給——哦,對了,還要準備小孩們紅包呢!”她嘆了口氣,繼續說道,“這春節越過越沒有年味,過節就等於花錢,這樣節,不過也罷!”說這句話時候,她配上皺眉、嘆氣、聳肩表情,彷彿過春節是一件令人煩心事。這種表情不由讓我想起春節前幾天看到人與事。

那天,我坐在花園裏看書,呼吸新鮮空氣,面前來來往往走着形色各異人。忽然一陣高跟鞋踢踏聲打破了寧靜。“陳姐,聽說你今年春節買新衣服花了好幾千塊?”我擡頭看見一個穿得光鮮亮麗白領麗人,旁邊跟着一個衣着時尚女孩。估計那個女孩是在獻殷勤呢!只聽那位白領麗人說:“沒什麼,這點錢不算什麼,主要是逛街很累。”她話語中有掩飾不住得意。

膚淺!難道春節是買幾件新衣服就能打發事?這樣年還有什麼幸福可言?

我正鄙夷地想着,忽然有一個尖銳聲音傳入了我耳朵:“老公,你去給局長送燕窩了沒?禮物可不能送太寒酸,你是否能升遷就靠這次啦!”過了一會兒,又聽見,“媽那邊我來解決,就說我們工作忙,沒時間回去吃年夜飯。”這聲音陣陣刺痛我耳膜:春節本來就是一家團聚,收拾一年心情日子,可總有人放棄與家人團圓機會,讓老人獨守空房!

面前走來一位咬着棒棒糖小女孩,她拉着爸爸手,來到我旁邊坐下,她向爸爸問道:“爸爸,春節不是要打年糕、包餃子、放鞭炮嗎?爲什麼我都沒看到啊?我們剛學了一首古詩,說‘總把新桃換舊符’,那桃符又是什麼東西啊?怎麼什麼都沒有啊?”一連串問題使爸爸神色變得尷尬:“這……爸爸也不太清楚,改天再給你解釋吧!”

難怪,作爲一個家長連中國春節習俗都不知道,如今孩子怎麼能體會得到那些老一輩人春節心情?

我無奈地嘆口氣,收起書,站了起來,望着對面馬路上川流不息人和車子,店面裏張燈結綵佈置,好不漂亮!但這熱鬧氣氛下,人們卻沒有過春節心情。這樣節日,就算用法律定下來,也只是徒有虛名而已。如今那些被時代洪流捲走人們,根本不明白春節意義!

“恭喜你發財……”忽然手機鈴聲響了起來,那邊傳來奶奶激動欣喜聲音“卉卉,這幾天來奶奶這裏住吧!這裏親戚都想你,大家一起樂一樂!”我捧着手裏書,只聽自己無奈地說道:“不了奶奶,我還有很多作業要做……”“哎!”奶奶失望嘆息聲重重捶在了我心上,隨之而來是陣陣忙音……

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3

今年春節,我有幸回到了相別8年的家鄉──湖北,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了盼望已久的新年,這一次的團聚我似乎更瞭解了家鄉的民風民俗,同時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紹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爲三節,以過年最爲隆重,從臘月初八起,一直準備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東西爲最多,如曬“凍米兒”。燙豆糕兒、打“糯米粑”等等,豐富極了!特以凍米、豆糕、糯米粑最好吃。準備過年食物,女性負主要責任,男的以清理債務爲重點。應收的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財納福,過一個快樂新年。可貧窮人家是:“三十的躲貓兒,初一的大擺手”。意思是:過年怕債主逼債,到處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爲從三十夜到元宵節。債主決不能向債務人討錢,可以放心大膽了。年夜飯這個名詞,在湖北稱“年飯”或“團年飯”,時間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說的話要吉祥如意,爲了防止兒童口不擇言,特在廳堂上張貼“不禁童言”或“百無禁忌”的紅紙條兒。飯畢,長輩發紅包、晚輩收壓歲錢,晚間禁例大開,閤家同樂。燈火齊明,通宵達旦、謂之守歲;東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開大門,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節,家裏來了許多親戚,在團圓飯時,大家都忙於敬酒,說些祝賀的話語,坐在旁邊的我,總覺得很不自在,吃過年夜飯,他們都忙於應付着發來的手機短信,直到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大家又坐在沙發上享受着晚會的節目,時不時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後時間不早所以就上牀睡覺了,想到這裏,我頭腦裏突然冒出一個從來沒思考過的問題:除夕夜我們能做的最溫暖的事情是什麼?是啊,傳統的年俗的確非常吸引我們,但是現在看來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樂彷彿都被現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頓團圓飯,發發紅包,看晚會,每年春節都是同樣的程序,每次我都等着盼着新年的到來,但是等它過去了,卻又覺得平淡無奇,沒有多少值得回味。雖然這也很溫馨,但我總覺得少了些更樸實的東西。

春節的基本意義,就是,在一年中只有這個時段很多人才有機會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團聚,所以我希望春節能夠在中國逐漸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原有樸實,美好,溫暖的樣子。

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4

春節到了,萬家團圓,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喜氣洋洋。我還穿上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穿上新鞋。媽媽說:“孩子快點吃,吃完了,我帶你去外婆家拜年。”一聽說去拜年我高興得跳了起來。我去外婆家的路上看見了有許多人帶着禮品,有的開車,有的走路,每個人都喜笑顏開的。

一會兒,我和媽媽到了外婆家,我看見外婆,連忙走過去說:“外婆,祝你健康長壽。”外婆笑了,摸摸我的頭說:“你真懂事,真有禮貌。”說完,外婆從口袋裏拿出一個紅包給我,我雙手接紅包,高興地說:“謝謝你外婆。”然後我和表兄弟表姐妹們去玩,媽媽和爸爸進外婆家的房子裏聊天。我們去外婆的空地去玩放鞭炮,我還帶來了一架賽車,我控制賽車一邊跑一邊叫,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逗得表兄弟、表姐妹捧腹大笑。直玩到中午,吃了團圓飯纔回家。我對爸爸說:“今天我玩得很高興,還逗得表兄弟、表姐妹捧腹大笑呢,今天我很高興。”

啊!過年可真好呀,我喜歡過春節。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曆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爲過農曆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裏,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準備辭舊迎新。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爲“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5

山西的春節,在臘月就開始了。臘八一到,家家熬臘八粥,接着買皇曆,麻粘兒,是山西民間特產,用芝麻與糖做成的,孩子們最愛吃。

過了臘月二十,進入節前最忙的階段,山西諺語:“二十三,打發竈君上青天;二十四,寫呀麼寫對子,二十五,擦摸打掃笤卒;二十六,黑的白的蒸啊兩不鹿;二十七,關住門門洗了局;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啊壇壇打酒酒;角兒(角兒就是餃子)捏啊三不鹿。”

小年到了,山西人傳統要祭竈,祭竈多在黃昏之時舉行,先把竈餅、芝麻糖等物品供奉在竈王爺像前,然後在像前點三柱香,一家老小要給竈王爺磕頭,再把芝麻糖到火上燒成稀,糊住竈王爺的嘴,再把草料扔到廚房頂上喂“天馬”。然後把竈王爺像揭下來,一邊焚燒,一邊祈禱。之後,燃放鞭炮爲竈王爺開路。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起來,吃起來酥脆香甜。

大年三十到了。炒冷葷,蒸扣碗,拌餡包餃子,都是要乾的事情。男人們貼對子,門神,女人們擺供品,燈瓜瓜,也就是桌燈,大年的燈是通宵的,不能熄。

晚上,各處都是放鞭炮與花炮的,大人們放“大禮花”,一道金光衝上了天空,竟然變出了一顆顆紅寶石,紅寶石邊上還壤着黃色,美麗極了,緊接的道道金光變成了五顏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玫瑰花,有的像菊花,接着炮彷彿如流星一樣過來,孩子們一般放竄天猴,一下就飛上天的那種,還有小蜜蜂……接着又熬年守歲。

子時一到,鐘聲一響,第一件事情就是開門上香,據說這是旺香開門,誰家早點,誰家就預示一年興旺,第二件事情則是上廟上香,越早越好,商號一般是掌櫃的去,衣帽整齊。

大年忌諱多,語言上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如餃子破了得說“綻了”。

初一不管男女老少都要給長輩磕頭拜年,互贈禮品,還要祭祖拜神。

傳統正月初五不出門,所謂破五。正月初七稱爲人節。

一直到正月十五,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家家戶戶吃元宵,元宵是一種甜而不膩、膾炙人口的民間小吃。尤其是孩子們,特別愛吃。

最重要的是還要掛花燈啊!從十四到十六,每晚都開,處處張燈結綵,五顏六色,花燈樣式很多,數不勝數。有動物的,有猜謎的,有宮燈,如意燈,飛機式的燈,料絲燈,玻璃燈,走馬燈……形形色色,異彩紛呈。

孩子們與大人們都要放煙花,毫不遜大年三十的炮火。

從十四到十六,連續三天各縣、各村都要組織大大小小各種樣式的匯演,有民間藝術,晉劇,有古老樂曲,有代表喜慶的演出,有代表幸福的演出,還有古老傳說的。

一直到正月十七,春節結束了,但還留着濃濃的年味……

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6

中國的節日實在是太多了,月月有節日,年年都慶祝,這生活可真是豐富多彩啊!對於我來說,我最喜歡,也最看重的節日,是春節。春節代表着農曆新的一年的開始,是全國人民值得慶祝的日子。所以每逢寒假我鐵定要回老家河南鄭州過春節,和親人們在一塊過節總是更好的。

對於急着從外地趕回老家的人來說,拿到火車票或飛機票是最重要的事,這是你過春節的第一步,在如今春運票務繁忙之際,這一步也顯得尤爲重要。回到老家後,高高興興,和親人見面,等待着春節的到來。

我個人覺得,春節的第一個訊號就是鞭炮。自從鄭州解除了對鞭炮的禁令,到處都會有人放鞭炮。所以呆在家裏開着窗戶總是一件心驚膽戰的事,因爲鞭炮的聲音太響了,而且你又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響,突然“砰”的一聲,總會把你嚇一跳。更不要提什麼“砰”地一聲讓你驚魂未定時又來了一聲“砰”,比之前的一聲還響,你肯定不敢在開着窗戶了。如果外面行走,那會更響,更嚇人。不知不覺習慣了之後,也不怕了。不過這也不是一件壞事,畢竟這代表着春節即將到來啊,高興點吧。另外,在春節前後,我們總會收到大大小小的紅包。對於很少多人來說,這都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開學後,同學們總喜歡互相交流,問來問去,最後得出誰拿到的錢最多,誰最少。

到了春節那天,大家高高興興吃頓年夜飯,然後圍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有時候被小品相聲逗得哈哈大笑;看到了雜技表演,便發出一陣陣驚歎。到了晚上12點,當電視裏主持人“倒計時5、4、3、2、1!”後,四周鞭炮聲驟然響起,一直持續至少要一個半小時,聲音響到連電視的音量放到最大都聽不見。這一夜總是一個不眠之夜。早上出門,地面全被紅色的鞭炮紙覆蓋,簡直找不到一個地方沒有鞭炮紙。隨後大家走街串巷,到鄰居家問問好,拜拜年,開始在門口貼春聯。似乎新的一年就這樣開始了。

我喜歡春節,喜歡那一夜不斷迴響的鞭炮聲,喜歡那一頓年夜飯,喜歡春節聯歡晚會,喜歡春節帶給我的一切。過了春節,我們又要在新的一年裏,不斷向前,不斷進步,不斷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篇章。

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7

春節怎麼過?媽媽說現在時興旅遊過春節。聽上去真不錯,我趕忙問媽媽去哪旅遊,媽媽卻對我說是“塘灣三日遊”,我馬上明白了,原來是去外婆家呀!

因爲外婆家小年夜要過年,所以全家提早駕駛着汽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往外婆家。(也沒超速啦。)

很快就到了外婆家,我剛開啟車門想下車,他們便笑着迎了過來,於是我就忙着跑過去跟他們打招呼。正在這時,忽然聽到外婆的聲音:“妹妹,來的正好,今天過年,來磕個頭吧。”於是我便奔了過去,連磕了三個頭之後,外婆又問我:“今年考得怎樣?”我就迫不急待地從衣兜拿出金燦燦的金牌遞給外婆看,外婆看了看,就從衣兜裏拿出了準備好的一個大紅包遞給我,並叮囑我要繼續努力,大家都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我暗想:來年我要考得更好!不知不覺,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除夕夜的晚上,我們吃完年夜飯。哥哥拿出了他的“寶貝”。“哇!是鞭炮耶!”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桌子上擺滿了鞭炮,有大的,有小的,有長的,有短的,有胖的,有瘦的,數也數不清。哥哥拿出了一根棍子,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根鞭炮,再仔細一瞧,是叫飛毛腿的鞭炮,哥哥把它放在地上擱好,又拿來打火機點燃後,馬上撤離,可是過一會,一點動靜也沒有,我想是不是啞炮呀?正打算過去看呢,這時“砰”的一聲,嚇得我心都蹦出來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被陣陣鞭炮聲吵醒了,牆上的掛鐘在“滴答滴答”的走着,屋外傳來“踢踏踢踏”地腳步聲,樹上的鳥兒“嘰嘰喳喳”,棚裏的'雞喔喔地叫個不停,鄰居家的黃狗汪汪叫,圈裏的山羊咩咩叫,熱鬧極了,突然聽到哥哥叫我:“走,咱們去田野裏玩吧!”我聽後一溜煙地就跑下牀。吃完早飯,一縷陽光從東方升起,哥哥在前面帶頭,我則在後面跟着。田埂非常地窄小,只容得下一個人走,踩上去軟軟地,溼溼地。田的這邊成片的桃樹上結滿了花苞,哥哥說一棵樹上要結200多個花苞,一個花苞一個桃,那這成片的桃樹要結多少個桃子呀,算也算不過來!那邊是個菜地,看上去綠綠的,長滿了青菜,捲心菜,白菜,草頭,大蒜,好多呀。我們從這條田埂走到那條田埂,走着走着,我一不小心被石頭絆了一跤,我本能的爬了起來,發現褲子上弄髒了,我就隨手拍了幾下,繼續前進,哥哥還在前面跑,我還在後面跟着跑,跑着跑着,跑累了,回家了。

夜幕降臨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外婆家。

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8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爲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涌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爲什麼呢?原來,這是爲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麪條,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從初一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爲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裏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開工一般在初六之後,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的放煙花,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裏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爲大家現場書寫並贈送春聯,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着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她)們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春節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9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有琴棋書畫四門藝術,有宏偉的古代建築萬里長城和故宮,還有傳統節日春節和元宵節······而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就是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在春節將要來臨之際,大家都忙碌了起來,沉浸在了喜悅之中。逛街的人來來往往 ,有的在置辦年貨,有的在買新衣服,還有的在買五顏六色的煙花······人們把各種各樣的貨品都買全,家裏琳琅滿目。

除夕夜時,我們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先嚐試包餃子,媽媽先給我示範了一遍,然後我把餃子皮裏包上餡,捏住口,再把兩隻手重疊,大拇指捏住邊,往裏一擠,就包好了。雖然第一個不是很好,但是接下來的餃子包的就比較好了。

接下來我就學習擀餃子皮,我一手拿着面劑子,一手拿着擀麪杖擀餃子皮。我轉動着面劑子,擀麪杖在不停地擀。可擀麪杖在一會兒就歪向一邊,我只好把擀麪杖扶正,再繼續擀。可是我費了好大力氣才擀出的麪皮,都是中間薄的麪皮。爸爸告訴我:要把面壓扁,然後手轉一下擀一下,擀時不能擀過面的一半。我聽了爸爸的話,接下來擀的麪皮就好多了。

零點時,家家都燃起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大年初一早上,爸媽領着我去親戚家拜年,得到的壓歲錢任由我支配。中午,大家在一起吃着飯,聊聊天,喜氣洋洋的。

春節是一個美好的節日,我真喜歡春節呀!

篇五

今年的春節,我們一如既往地回到了奶奶家,可現在爺爺的病還沒有好,他每天都要去醫院裏輸液,沒空做飯,所以,今年的年夜飯就由我爸爸掌勺。我打不了他的下手,只好給媽媽幫忙——貼對聯。

奶奶家在鄉下,牆是磚露在外面,上面有塵土,不能用膠帶貼,得用漿糊。我“眼神兒”不好,不能貼對聯,媽媽便分配給我在對聯後抹漿糊的任務。

接到任務後,我立馬執行起來。我先搬了一張桌子擺在院子中央,把春聯放在桌上,細心地將漿糊塗滿,尤其是邊緣。不然貼不上,罪魁禍首可就是我了!我一張張塗好,一張張給媽媽遞過去,媽媽則細心貼好,“工作”井井有條地進行着,就如同“傳送帶”一般。真是“人心齊,泰山移”啊!不一會兒,“貼對聯工作”圓滿完成了,我和媽媽看着滿院的大紅春聯,就好像畢加索在欣賞自己的名作一般,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我覺得,不論我們長多大,走多遠,都應該常回家看看老人,也應該爲他們做一些事情,這纔算“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