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2017年五四讓青春飛揚作文

“五四運動”告訴我們,青年人要有正義感、更要有責任感:小編收集了2017年五四讓青春飛揚作文,歡迎閱讀。
 

2017年五四讓青春飛揚作文

第一篇:五四讓青春飛揚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歌,迴盪着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飽含着瑰麗、浪漫的色彩。我說,青春是一團火,燃燒着奮鬥的激情,詮釋着人 生的價值。

1919年的5月4日,爲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爲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羣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爲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精神。在這種精神裏,有着青年人實現自身價值的夢想和信念,有着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與忠心。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發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虛度光陰,還是在拼搏奮鬥中向上進取?

“五四運動”告訴我們,青年人要有正義感、更要有責任感:“五四精神”昭示我們,青年人要有愛國心,更要有進取心。我們的青春應該是飛揚的,我們的人生應該是激情的。因此,弘揚“五四精神”不應只停留在口號上,更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在生活中,要注意行爲規範,着裝得體,展示青年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在學習上,要刻苦鑽研,勇於拼搏,彰顯青年人“捨我其誰”的豪情壯志。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曾這樣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世紀,是一個機遇與成功並存的世紀。在這樣一個寫滿希望的時代裏,我們怎樣做才能真正讓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雄於地球呢?對,做個有價值的人,而有價值的人生應該擁有:無怨無悔的昨天,豐碩盈實的今天,充滿希望的明天。

作爲新時代的中學生,弘揚“五四”精神,就要刻苦學習、勤奮鑽研,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高尚的道德素養規範自己的言行,用努力奮鬥和頑強拼搏的態度實現人生的價值,雖然我們可能沒有像周總理那樣“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情壯志,但在我們每個人都心裏,都不容置疑的鐫刻着作爲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能擁有一次青春,希望你們能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身的價值,希望你們能把僅有的一次青春奉獻給我們摯愛的的祖國。

同學們,讓我們拿出行動來,用激情,唱響人生最壯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繪就人生最瑰麗的生命畫卷!充實的人生,因爲青春奮鬥而更加美好;閃光的人生,因爲青春拼搏而更加絢麗!

第二篇:五四讓青春飛揚

有人說,16歲是花季,17歲是雨季。那15歲又是什麼呢?我說,15歲是青春飛揚的日子。在那青春飛揚的日子裏,我們老是懵裏懵懂,不知天高地厚,在那青春飛揚的日子裏,我們有說不出的無奈,在那青春飛揚的日子裏,我們有說不出的執着與衝動……

在青春飛揚的日子裏,我們第一次體會到了生活的份量,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價值,第一次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明白了“論成敗,人生豪邁”的真理。

親愛的朋友,你知道嗎?要想明白生活的本質,就必須學會感受生活。

生活是一首歌。聽,那是愛的交響樂奏響了生命的旋律,溝通了人們的心靈。

生活是一幅畫。看,它真實的展示了人們欣欣向榮的生活,還豐富了我們的人生記憶。

生活是一杯酒。時而酸,時而甜,時而苦,時而辣。令人暈頭轉向,如癡如醉。

生活是七彩陽光。當寒冬拖着他疲憊不堪的身體離去的時候,溫暖的春天便邁着輕盈的步伐來到了人間的每一個角落,她將帶給人們的禮物——“七彩陽光”灑下地面。這時候,人們就高興地走出家門,感受春天帶給他們的喜悅。看,小朋友們跳着,笑着,像一匹匹駿馬一樣在縱情馳騁着,使原本沉睡的大地立刻恢復了生機。

然而,在那個青春飛揚的日子裏,我們卻演繹着一個又一個的衝動與無奈……

籃球場上,我們班的隊員們好幾次都因爲衝動而犯規,唉!這也許就是“衝動的懲罰”吧!

課堂上,兩位同學爲了一道數學題爭得面紅耳赤,這就叫做衝動詮釋着執着——那份求知的執着。

在青春飛揚的日子裏我們要奔跑出自己的人生,我們要在青春飛揚的日子裏揮灑我們的激情,演繹我們的精彩。

第三篇:五四讓青春飛揚

當我還處於童年時代,腦子裏從未劃過“長大”這個字眼,總以爲12年的時光如環繞地球的一圈圈赤道般漫長無垠。但當我一步步跨過12年的光景,捧着那印有78張笑臉的畢業留影,那本厚厚的畢業證書,那紙初中錄取通知書,才恍然明白,原來自己已不知不覺地告別童年,步入青春。從此我便少了一個節日——六一兒童節,但擁有了一個節日——五四青年節。

青春,我輕輕喚着它的名字。隨着初中生活的延續,它正一步步向我走來。

量化,伴隨我登上新的高度

量化,什麼意思?當我第一次接觸這個字眼,不禁心生疑惑。揣着充溢在內心的疑惑,我細心地聽着老師的講解。終於明白了它的意義,心中卻狂瀾依舊——它可是個“重量級人物”,學習、生活,處處離不開它。它有很高的權利,竟能和期末綜合素質評定“拉幫結夥”。我那顆爭強好勝的心爲它而舞動,腦中只有一個念頭——將更多的它包攬!

知道量化分偏愛學習,我就在那個僅有一個多月的寒假中閉門苦讀。窗外鞭炮聲陣陣,身爲高音歌唱家的它噼裏啪啦地傳遞着過年的喜悅,牽住了太多人一年來壓抑在心底的情愫,卻牽不住我的心。經過大腦每天的高速運轉和一個個腦細胞的“前仆後繼”,我終於消滅了那本分量沉重的數學練習冊。我想,上課時,我就可以學得更輕鬆了。假期後的那段緊張生活,果然印證了這句話。

我將那顆心磨得和繡花針一樣細,小心地避開試卷上的一個個“陷阱”;認真地做好每一次值日;積極地參加老師爲我們推薦的校外競賽。爲了將更多的量化分收入囊中,我決不會讓掙分的機會從我的指尖流走。

一學期的初中生活,就這樣被我有意義地抓住。經過自己、同學、老師的全面評定,我的綜合素質等級鎖定了“A”。雖然它只有短短的3畫,但在這個等級的'背後,有着一段太長的拼搏道路,在這條坎坷的路上,刻着堅定的一步步,灑遍了奮鬥的汗水。

這,也許是量化分伴隨我登上的第一個高度了吧。但我不會侷限於眼前的風景而停滯不前,我將繼續邁着堅定的一步步,勇往直前!

刻苦學習,迎來了回報

當我一腳邁入初中的大門,就感覺肩上的書包猛然沉重了許多——每天由小學的六節課增至八節課,在晚自習要忍受着飢餓,解開一道道題的堅固枷鎖……

每天中午,臨時佈置的作業剝奪了那寶貴的午休時間。每當夜深人靜,我常常讓檯燈超負荷工作,只因作業的難度和繁瑣。我竟習慣了這種“折磨”人的生活。我漸漸認爲自己是“形散神不散”,雖然每天身心疲憊,但思維總是指引我做一件件事,並盡力將它做好。我深知:不付出,回報怎會來敲我的門?

或許是太多的付出打動了回報,讓它不請自來了。當我在學習上續寫輝煌時,我總忘不了,那個瘦小的身影,在學校一絲不苟,在家中奮筆疾書。再沉重的負擔,也未能壓彎她的腰……

社會實踐,做個新時代初中生

還記得那次的“萬里長征”,初一年級全體師生迎着春風,行走於大街小巷。不知跑過了多少個紅綠燈路口,走遍了多少條不知名的街道,雙腳與地面來了多少次接觸,但目的地只有一個——鄭州烈士陵園。

這路程,對於十二三歲的我們來說,確實不是個小數目——單程就是5千米。但在這一路上,沒有一聲怨天尤人。大家忘記了雙腳的腫痛,忘記了滿身的疲憊,忘記了凹凸不平的道路,只因革命先烈的精神使我們忘卻了一切,堅定不移地朝着神聖的領土逼近。

還記得開學前的軍訓,整天的“魔鬼訓練”令我們的雙腿彷彿長時間被醋浸泡,無力支撐沉重的身軀。還記得在八中基地,一切行動聽指揮。在逃生樓,我們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但仍聞着嗆鼻的煙味,在無邊的黑暗中迷茫地掙扎,最終從四樓逃離到安全地帶。在綠茵場,我們挑戰着心理和意志的極限,爲訓練的活動交上了完美答卷。還記得……

但,我們不都是堅強地挺過來了嗎?在一次次社會實踐中,我們磨礪了自我,漸漸蛻變爲擁有新風貌的新時代初中生。

青春,青春,我在召喚你。我看見了,你向我走來,如此朝氣蓬勃、樂觀堅毅!

啊,青春,你在五四的天空中飛揚!

標籤:飛揚 青春 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