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熱門】春節的小學生作文合集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小學生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春節的小學生作文合集六篇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1

除夕之前,奶奶和二嬸嬸爲大家的五臟廟,因而準備烹煮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精美美食。但是由於精美美食要洗、切和煮,所以後來我和媽媽就去幫忙。

哇!一盤盤美食上桌,香味讓人垂涎三尺。”開動!”在奶奶的一聲令下,大家迫不及待的把香噴噴的食物塞到口裏。吃完圍爐飯後的重頭戲就是發紅包啦!發完紅包後,大家邊看着電視,邊喝着飲料,過一個快樂的除夕夜。

初一早上,我們起個大早,因爲爸爸要帶我們去”花開餐廳”以及夜市玩。到”花開餐廳”,大家都在外面看歌手唱歌,我卻跑去後面的可愛動物區;裏面有高傲的孔雀,還有”可怕”麝香豬呢!調皮的我跑去拔草喂麝香豬,喂到一半時,突然,”吼!”一聲,宛如寧靜的天空突然發出一陣響雷,我趕緊跑走,回到爸媽的身邊。接下來,就是去夜市吃東西啦!吃完“阿竈伯”羊肉湯後,我們就邊塞車邊開車回家。這次的春節過得很有趣,也使我獲益良多,讓我見識到可愛的麝香豬也是很”可怕”的。希望下次過春節也可以這麼有趣。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2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掛上了燈籠,還要一起吃團圓飯,發紅包。。。。。。。。。。。總之,每家每戶都洋溢着節日的氣氛。

今年的春節,我起的最早,因爲我想跟表哥一起放鞭炮。我們來的院子裏。將一串鞭炮點燃,發出了“噼噼啪啪”的聲音。一陣春風吹來,將節日的氣氛帶給了千家萬戶,我捂着耳朵,向南邊望去,看見許多的人家都在張貼春聯、掛福字。這讓我“詩興大發”,自言自語地背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在街上,總少不了原來的傳統。你看,街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紅燈籠,燈籠上有許多謎語,哥哥告訴我,再猜這個謎語時,就叫“猜燈謎”,作文600字《難忘的春節600字作文》。其中有一條謎語吸引了我的注意?“孔雀東南飛(打字一)“這讓我想了很久,孔雀又往東,有往南,那是什麼字呢?想了半天,我腦袋都要想”炸“了!只好把我那猜謎表哥叫來,他立馬說出了答案,”孫”。他對我說:“把“孔”字的東面飛去,留“子”,把“雀”字的南面飛去,留“小”,合起來就是‘孫’”。我聽了,真佩服原來發明謎語的人啊!猜燈謎真有趣!

猜完燈謎後,我們來搗亂麻辣攤上,在那裏吃的多數是跟我同齡的孩子。我也跟着湊熱鬧。“老闆,來兩串年糕!”“好嘞!”過了一會,兩串香噴噴的年糕上來了,我和哥哥大口大口的吃着,小攤上洋溢着濃濃的年味。

春節真是有趣,讓我“吃飽“,”看飽',“玩飽”了。我感受到了節日的氣氛,也讓我瞭解了我們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3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在廣州生活了十幾年,自然也對這裏的風俗瞭如指掌。我覺得廣州的春節不僅有着獨特的風俗,而且還分外熱鬧。

除夕前一天,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準備除夕夜團圓飯的飯菜,還得進行一次大掃除,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除夕夜,到處都瀰漫着過年的氣息,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準備着這一年中最豐盛,且最有意義的團圓飯。飯菜端上來了,桌面上有魚有肉,各具特色的廣州名菜盡收眼底:紅燒豬手,黃埔蛋,燒鵝……應有盡有。吃飯時,大人們聊着這一年中的趣事與下一年的'計劃,孩子們也不甘示弱,聊得熱火朝天,不過他們聊的一般都是吃飽飯後玩些什麼?去哪放鞭炮不會被大人發現?總之,此時每家每戶都過着一年中最幸福,韻意最深的時光。

吃完團圓飯後,老人家開啟電視,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年輕人負責洗碗,貼春聯,小孩子們這時是最開心的,他們用大人給的錢去街上買新年禮物,買燈籠,買沙炮,一邊走,一邊玩了起來。

這一天,長輩們還要給晚輩們紅包,聽說這意味着一年都富富裕裕。除此之外,這一天晚上,男女老少都不準睡覺,大家都要守歲,快活地玩上整一夜,盼望着美好的新一年到來。

元宵是春節的尾聲,也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這一天,大家都要去賞花燈,無論大街小巷,處處張燈結綵,這些花燈形態各異,上面印着許多五花八門的圖案,五顏六色的花燈將廣州城裝扮成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另外,大家還要在這一天裏吃湯圓,據說這意味着全家幸福安康,團團圓圓。

就這樣,春節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可大家都還沉浸在新年熱鬧的氣氛中,大人們念念不忘地回單位上班,孩子們依依不捨地回學校上學,一切又平靜了下來。廣州雖然是城市,但並不機械化,它也是有自己的節日風俗的,尤其是熱鬧非凡的春節。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4

今天是春節,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在北方包餃子卻是最重要的習俗。這個春節我是在姥姥家過的。姥姥一家是地道的北方人,年三十夜裏包餃子,午夜十二點吃餃子是東北人的習俗。沒錯姥姥家是東北人,儘管他們現在住在陝西,但還保持着東北人的過年習俗。

吃過晚飯一家人坐在客廳看春晚,嗑瓜子, 吃零食,閒嘮嗑。9點左右姥姥就開始張羅包餃子了。大姨擀餃子皮,姥姥包餃子,我也想包餃子,於是我包了一個挺着“將軍肚”的餃子,但它的肚子破了。在姥姥耐心的指導下,我終於包了一個像模像樣的餃子,步驟是:1、在餃子皮上放一塊兒餡兒。2、把餃子皮對摺。3、捏緊邊緣的地方。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做好了!我開心的向大姨展示着我的成果。

餃子包完了,就要放煙花了。我抱着一大袋煙花走出門口,拿着打火機點燃引線,“嗖”的一聲,煙花一朵朵飛上天空綻放開來,絢麗多彩。

美味的餃子、絢麗的煙花……伴隨我度過了這個美好的春節。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5

對於中華民族而言,再沒有什麼節日能比春節更讓人夢繫魂縈、銘心刻骨,它以其神聖、隆重、喜慶、吉祥的濃郁特色,在人們心中打下牢牢的情結。這無與倫比的厚重情結,在漫長悠遠的歷史長河裏,仿若一根風雨不蝕,亙古……

對於中華民族而言,再沒有什麼節日能比春節更讓人夢繫魂縈、銘心刻骨,它以其神聖、隆重、喜慶、吉祥的濃郁特色,在人們心中打下牢牢的情結。這無與倫比的厚重情結,在漫長悠遠的歷史長河裏,仿若一根風雨不蝕,亙古不朽的碩大紅飄帶,維繫着泱泱華夏的繁衍生息,連結着百姓的幸福與苦難。當歲月的腳步聲又一次震響於年末歲首之時,年關已倏忽而至。我在神聖的期待裏翻撿着關於春節的陳年記憶,也在溫暖的盤算中尋覓着關於年關的諸多話題,由此衍生出一連串的思索。

隨着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大,國門的洞開,各國文化的交流,人們逐漸關注起西方節日來,如聖誕節就早已閃亮登場於我們這片古老而煥發活力的大地。儘管“洋節”來到中國,卻衝擊不了中國傳統節日,“過大年”,它依然沒有失去其永恆的光澤,揮舞紅綢、打着腰鼓而扭秧歌,舞雄獅從來都沒被淡漠;紅爐圍坐、張燈結綵而爲除夕守歲的光景總是令人倍覺溫馨。一個古老悠久的節慶,以其極爲強盛的民族性而經年沿襲,綿延不絕,沒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泯滅它的存在。即便世間長久流傳着“年關難過年年過”的說法,然而不論是孩提的“過年”所向往的歡樂,還是成人的“過年關”所滋生的微妙情感,都不可能動搖人們對過年的浪漫憧憬與慎重思謀,這便是春節的無限魅力。

春節文化已由單一變得豐厚,由傳統走向新潮。人們從過去的放鞭炮、貼春聯、張燈結綵,轉向外出旅行,遊覽名山大川;轉向參加主題PARTY慶典活動。同時,人們也開始將傳統的闔家團年,轉向到飯店包席守歲;即便拜年,許多人早開始用電話問詢、手機短信、Call機傳呼以及發E-mail等手段,將傳統的團拜與逐門逐戶的恭賀新禧取而代之。此外,以辭舊迎新爲主題的歌舞晚會、朗誦會、音樂會、書畫展示會,愈來愈受到人們推崇和青睞。所有這些,不僅增添了傳統佳節的氣氛,而且以其日漸濃郁的文化含量折射出富有時代氣息的特色。

但不變的是春節對於所有炎黃子孫,無疑是共同的吉祥福祉。不論是飄泊海外,遠涉重洋的遊子,還是羈旅他鄉、輾轉遷陟的兒女;無論是掙扎底層、孤陋寡聞的草民,還是高官厚祿、養尊處優的貴人,心裏無不揣着對春節的眷戀,無不懷抱着對過年的珍視。一句“每適逢佳節倍思親”的詩,該凝結人們心頭幾多深情!一俟年關迫近,跋涉於迢迢旅程的人們,那種星夜兼程的匆匆行色,那渴望鄉關的殷殷目光,無一不是因春節這根幸福絲帶所牽動所濡染。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像我們這樣對春節飽含深情,曠世持久,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像我們這樣對春節無比虔誠,歷久彌堅。

春節,是親情的高度凝鍊,又是催生慾望的時辰。寄託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團圓。此時此刻,就連鐵窗之中的囚徒,也會萌生對大牆之外的家的深深掛念。在年關,許許多多人的心中便有形形色色的慾望悄然升騰:有的期待時來運轉,把憂傷與苦痛拋棄;有的渴望開年大吉,將理想與希冀化爲現實;有的暢想宏福齊天,能有貴人保佑平安、萬事順遂。因而久別的希望重逢,分離的希望團聚,貧窮的希望富有,卑微的希望平等,痛苦的希望幸福,憂傷的希望和美,農人希望豐收,工人希望上崗,窮人希望發財,我希望順利考上重點高中……人們似乎把所有人氣與運氣和機遇一古腦的託付給春節。哪怕是畫餅充飢,望梅止渴,人們也對春節充滿無限的眷戀。因而春節盛滿了慾望,春節催生着慾望,人人夢想乘着這不無吉祥的慾望之船抵達美滿如意的彼岸。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的笑聲被晚風吹到很遠的地方,這笑聲飽含着激情和對祖國的春節祝福,她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久久地迴盪着!我祈願大家在“牛”轉乾坤、辭舊迎新的日子會有一輪火紅的朝陽照耀億萬人的頭頂,讓它的赤熾掃除每個人心頭的陰霾,燃燒起本不該褻瀆的純潔嚮往與不倦的信念……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 篇6

正月初一的早上,我正在熟睡中。突然,一陣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我驚醒了,“啊!新的一年開始了,先找一找爸爸、媽媽給我準備的紅包吧!”我開心地說,我在枕頭底下摸呀摸,裏面不僅有兩百塊錢,還有兩片年糕;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爲什麼要吃年糕呢?我換上新衣服,跑到廚房,看見媽媽正在煮湯圓和餃子;“媽媽,過年爲什麼要吃年糕啊?”我帶着困惑問。媽媽回答說:“吃年糕就是步步登高的意思啊!”“原來是這樣啊!”我笑嘻嘻地說。這時,湯圓和餃子已經煮好了。吃着湯圓和餃子,我又問:“爲什麼要吃湯圓和餃子呢?”媽媽耐心地解釋道:“餃子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彎彎(萬萬)順,象徵萬事如意。湯圓也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大圓寶,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

吃完飯,爸爸媽媽給我和爸爸佈置了一個任務:貼春聯和福字。爸爸把春聯按在門上,我當指揮:“不對不對,往左邊一點點。對,這裏剛好!”爸爸把春聯用透明膠粘起來,然後又很快貼好了福字;之後,該去給長輩拜年了,我們首先去爺爺、奶奶的家。爺爺、奶奶不僅給我壓歲錢,還給我糖吃……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媽媽,爲什麼要拜年呢?爲什麼長輩要給小孩子壓歲錢呢?”媽媽說:“拜年表示對長輩的尊敬,長輩給壓歲錢是因爲長輩愛護晚輩呀!”“原來是這樣呀!”我說。

說着,就和爸爸媽媽一起說說笑笑的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