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四年級語文作文三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四年級語文作文三篇

四年級語文作文 篇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習作5:“××的自述”,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習作例文《小鬧鐘》和《小溪流的自述》片斷的閱讀提示。第二部分是學生的兩篇習作片斷。第三部分是習作要求,要點有二:一是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紹一個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要求寫得具體生動。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透過讓學生比較對鬧鐘的不同介紹,感知自述的形式,並在層層深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寫好自述形式的習作。

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小鬧鐘》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斷,學會用擬人化手法介紹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方法,並領悟到這樣寫的好處。

2.領會本次習作的要求,採用“××的自述”的形式,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具體、生動。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課件

學生:每人帶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初讀例文,感知寫法

1.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2.幻燈出示課本中的小鬧鐘插圖,教師口述介紹《小鬧鐘》。

3.議一議:老師的介紹和你的介紹有什麼不同?引出“自述的形式”。

4.教師小結:把小鬧鐘當作人來寫了,像這樣的寫法,叫做“自述的形式”,(板書:自述),也就是以第一人稱“我”來介紹自己的特點,這樣可以使文章更生動,更有趣。

【透過學生說、聽、議,組織學生交流感悟,明確本次習作片斷最值得學習的是讓被介紹的事物開口說話,自己介紹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形式”來介紹熟悉的事物,使文章生動有趣,讓學生在交流中感知自述的寫法。】

二、研讀例文,學習寫法

1.學習例文《小鬧鐘》。

(1)其實,老師介紹的《小鬧鐘》就在你們的書上,請同學們翻開書第99頁,默讀例文《小鬧鐘》,想想:它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自己的?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生:介紹了小鬧鐘的大小。

師:請你讀一讀描寫的句子(學生讀)。

師:寫小鬧鐘的大小就是介紹它的外形(板書:外形)。

生:還介紹了小鬧鐘的顏色是天藍色的。

師:寫小鬧鐘的顏色也是介紹它的外形。

生:介紹了小鬧鐘的時針、分針、秒針,調節時間的旋鈕和改變報時音樂的操縱桿。

師:這是介紹小鬧鐘的構造,(板書:構造)還有哪句話也介紹小鬧鐘的構造?

(學生讀:“在我的頭頂,有一處精緻的小房子,上面有精美的花紋,看上去像是古代帝王的宮殿。”)

師:小作者看到鬧鐘上精緻的小房子,就聯想到古代帝王的宮殿,這是作者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板書:展開想象)。

生:還介紹了小鬧鐘的作用,它可以到點報時和定時鬧鈴(板書:作用)。

師:在介紹小鬧鐘的作用時,用了幾個這樣的詞,請大家認真聽,老師來讀這些詞,你覺得這些詞用得怎麼樣?(師讀:告訴、伸出、拿着、敲、唱)

生:交流。

師:用擬人的手法,展開了想象,把小鬧鐘寫成了會說、會動、會唱的人,使文章顯得形象生動。

2.學習例文《小溪流的自述》。

(1)指名讀《小溪流的自述》,其餘學生邊聽邊想:《小溪流的自述》這篇文章又是怎麼寫的?

(2)學生交流。(板書:心理)

3.教師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兩篇例文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紹自己熟悉的事物時,是從事物的形狀、結構、作用、心理等方面去寫。那是不是介紹一個事物,這每一個方面都要寫到呢?對,我們要抓住這個事物的一兩個或兩三個方面的特點去寫,把它寫得具體、生動。(板書:抓住特點)

【透過學生細讀、思考、交流以及教師的點撥,使學生明白: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紹自己熟悉事物的時候,可以從事物的形狀、色彩、結構、功能以及心理、願望等方面來寫,寫的時候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

三、明確要求,練寫自述

1.明確習作要求。

學生齊讀書上第100頁習作要求。教師強調:今天要用“自述的形式”介紹事物,就是要把這個事物當作“我”來寫。

2.開拓選材思路。

(1)師:在我們身邊,除了你今天帶來的東西以外,還有哪些熟悉的事物?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歸類板書。如:玩具、家用電器、學習用品……

3.指導寫作。

在這麼多的熟悉事物中,你準備選哪個熟悉的事物寫?打算從哪些方面來寫?(學生之間交流)。

4.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拿出作文紙,趕快拿起手中的筆,替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一個事物寫個自我介紹吧。注意寫的時候不要看別人的,也不要說話,一個勁地往下寫,遇到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從親身體驗中選擇材料,組織材料,發揮想象,進行合理的、大膽的寫作,讓學生從中自由發揮。寫作的時間完全交給學生,教師不多說一句話。這段時間看似寂靜,實際上是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活動都高度緊張的時刻,是決定這節課能否收到效果的基礎。】

四、賞讀習作片斷

請兩位學生分別上臺讀自己的習作,師生圍繞習作要求來對照習作,共同評改。

(如果學生是寫帶來的物品,交流時可出示物品進行指導。)

【透過賞讀習作片斷,學生參與評價、修改,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教學反思

1.例文引路,感知寫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自述的形式是四年級學生學寫習作的一種新形式。對新知識的學習,本課教學沒有采用“填鴨式”,而是讓學生先興趣盎然地介紹事先帶來的小物品,再聽老師對例文《小鬧鐘》的介紹,然後比較師生的介紹有什麼不同?從而引出“自述的形式”。教學中透過學生說、聽、思,組織學生交流感悟,讓學生在交流中感知自述的寫法。這樣的教學,既讓學生輕輕鬆鬆就學會了寫作新知識,也克服了學生畏懼習作的心理。

2.例文引路,學習寫法

“例文是最好的示範”。透過兩篇例文的學習來探究內容,瞭解例文如何進行“自我介紹”,使學生明白: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紹自己熟悉事物的時候,可以從事物的形狀、色彩、結構、功能以及心理、願望等方面來寫;介紹時用上了哪些好詞好句。從而明確自我介紹”時不但要把內容說清楚,還要把句子寫具體、生動。如此層層遞進,無形中把寫作方法滲透到交流之中,充分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3.例文引路,自由表達

葉聖陶說過:“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透過例文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寫作是生活的需要,幫助學生開啟寫作的思路,讓學生明白可寫的事物很多後,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認識事物,明確不同的事物要抓住它們不同的特點來寫;鼓勵學生自由、有創意地表達,並激發想象。課堂中學生願寫、會寫、樂寫,寫出了自己的童趣、童情,從而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能力。

蘇教版中年級段“習作訓練”大都安排了“例文”。例文有助於學生在理解與表達、學習與運用之間架設起一座橋樑,從而降低起步作文的難度,讓我們恰當地用好例文,努力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四年級語文作文 篇2

親愛的老師:

您好!

首先我想對辛勤教育我的老師說一聲謝謝。是你們的辛勤教育才有了我們的茁壯成長。

我們家住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我在房間的窗戶上便可以看到學校的辦公樓。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學校的燈差不多都熄滅了,唯有辦公樓裏班主任那間辦公室的燈是亮着的。我彷彿能夠看到老師您那疲憊的身影在燈光下認真備課的情景。老師,我多想對那時的你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即便已經到了該休息的時候您依舊在辦公桌上爲我們批改作業。您像親愛的母親,那樣和藹、可親。每當我做錯了事,您用親切的話語,使我改正錯誤。給我身軀的是父母,滋養我靈魂的是辛勤的老師。

老師,我想感激地對您說:謝謝您對我的諄諄教誨,每當我犯錯誤時,您那一句句肺腑之言,讓我懂得了許多,自從你來到我們身邊,您就如慈母般地關懷我,讓我們在您的

關懷下茁壯成長。您的教誨,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您那循循善誘的教導,如甘泉般滋潤着我們乾涸的心田。這時我才真正懂得了什麼是用心良苦。

老師,我想對您說:您那雙眼睛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和支援。瞧您那雙清澈的雙眼,我們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您的視野,也正因爲您這雙美麗的雙眼,使我們改變了不專心的壞習慣,您眼中鼓勵的目光,讓我們明白了許多,肯定了許多。您嚴厲的目光注視過我,體貼的眼神關注過我,每一次的無聲話語銘記在心,時常他會冒出來激勵我,激勵我努力學習!

但是,張老師,每當你生氣的時候,我們總是感到有點害怕。你講的課也不那麼入情深刻了,我們也聽得不是那麼入耳了,班裏陰沉沉的,一點兒生氣也沒有。你開心的時候,同學們十分活躍,各抒己見,學習氣氛也十分濃。你知道嗎?你的笑對我們有多麼重要呀!請你今後少生氣,生氣對你的身體不好!

老師,我想對您說:謝謝您的教導,謝謝您爲我們的付出。

四年級語文作文 篇3

今天,第一節課是語文課,我們大家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迎接着老師的到來。一會兒,老師來到了教室,說:“今天,我們來學一學31課《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說到恐龍,我們都喜出望外,別提多高興了。呵!恐龍!是我們男孩子最喜歡的動物了,比如:威風兇猛的霸王龍和遲鈍的馬門西龍。

隨着老師的講述,一個個疑問在我們心中升起。恐龍!咋還會飛呢?還有它和鳥類又有啥關係呀!教室裏一下子像熱鍋上的螞蟻沸騰了起來。老師又說到,同學們,你們知道以前的恐龍是現在的什麼動物嗎?霎時間,教室裏頓時安靜了下來,一雙雙好奇的眼睛都望向了他們的偶像。沒有人說話,更沒有人敢去回答。過了兩三分鐘,老師自己回答到:“以前的恐龍就是現在的小鳥呀”!

啊!這種聲音已經在教室裏傳開了,大家都張大着嘴巴你望着我,我看看你,不會吧!我們都不敢相信老師的話了。

課堂在深入,老師在耐心地講解,讓我們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原來早在十九世紀英國學者就發現恐龍和鳥類在骨骼結構上極爲相似,而二十世紀未期,我國遼寧西部發現的儲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也證明了恐龍鳥變的事實。

晚上回家,我又和爸爸開啟網絡查找了更多關於恐龍進化與脫離同類的相關文獻,讓我對恐龍鳥變的事實有了更多的瞭解,難怪說,‘’日讀一本書,勝行萬里路‘’。我想在今後的學習生涯中,我要閱讀更多的書籍。這樣我就能在有限的生活圈裏,學到無限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