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春節》三年級作文3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三年級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春節》三年級作文3篇

《春節》三年級作文 篇1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牀上看春節聯歡晚會。

晚會終於開始了!最先映入我眼裏的是打鼓節目,打鼓的人跟着自己打的節奏點頭,有趣極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劉謙變的魔術了,它變了3個魔術;第一個是它在鏡子前放了一杯冰塊,然後請主持人董卿來檢查一下,查完了,劉謙拿出一杯咖啡倒入這杯冰塊裏,再拿出一根吸管放在鏡子裏的杯子裏,然後說:“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然後他就開始喝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就喝完了,大家使勁地拍手,連主持人也很驚奇說:“你再表演一次吧!我們大家都還沒看夠呢!”

時間過去得很快,終於到了倒計時,我坐在牀上大聲叫“10、9、8、7、6、5、4、3、2、1、0”我剛數完,電視裏的上面就撒下很多金燦燦、五彩的小條,主持人也高興地大叫,可惜外面的人放煙花的聲音太響了,我聽不見。

春節晚會太精采了,我只後悔去年沒有看到12點鐘才睡。

《春節》三年級作文 篇2

一聲聲清脆悅耳的鳥鳴,一縷縷柔和涼爽的清風,一絲絲燦爛溫暖的陽光。喚醒了沉睡已久的大地,這是個萬物復甦·春回大地的季節,充滿了對美好的憧憬,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我喜歡,這家鄉的春天。

家鄉的春天是美麗的。燕子抖動着輕盈的翅膀向着久違的大地飛來;柳兒在河邊對鏡梳妝,芳花吐蕾,千姿百態,嫩草發芽,惹人喜愛,河中的冰被這溫暖感動,用自己凍結着的臉龐舒緩一笑,隨之而來的是潺潺的流水,天空藍的透徹,淨化人的心靈和眼睛,雲彩配合着春天的來臨,不斷地變換這表情,使人們在那冬天寒冷的環境中繃緊的心絃放鬆下來。總而言之,這一切的一切都隨着春的美好釋放出自己最美麗動人的一面,構成了一幅千姿百態的迎春圖。家鄉的春天是恬靜的,它擁有着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家鄉的春天是釋然的,他有着生活的輕鬆和舒暢,家鄉的春天是獨一無二的。

這就是春天的.家鄉。

《春節》三年級作文 篇3

《宋書》中就有關於古時泉州鬧花燈的記載:“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泉州的花燈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賞花燈的習俗更是一直延續至今。市區裏大街小巷的大人牽着迫不及待想要掙脫着去花燈下細細觀賞的孩童的小手,而孩童手裏呀,則提着點了燈的小燈籠嚷嚷着,站在一盞盞花燈下驚歎着,歡呼着。

那一盞盞花燈形狀各異,其中有幾組花燈吸引了我的眼球:一組小精靈造型的花燈,那些小精靈手上各自拿着不同的南音樂器,體現了異域元素與泉州傳統文化相結合;一組使用舊衣物和廢舊鐵絲製成的漁女頭飾和漁女形象的花燈,體現了環保節約的理念和惠安漁女與潯埔漁女勤勞美麗的身影;一組在燈籠內膽裏放着旋轉的屏幕,上面放着泉州各地的風景

“歸騎不令歌吹歇,萬枝燈燭度花樓。”蔡襄在體驗了泉州的元宵後就寫下這句詩。人們跟着踩街的隊伍行走,人們擡着轎子和神在街上游走,彩車穿行在大街小巷。鄉下的男女老少啊也不缺乏活動,他們擡着轎子和神,在篝火旁跳躍着,歡呼着,半個村的村民們都提着紙燈籠繞着村落行走,花炮照亮着人們前行的路。

春節的味道,瀰漫在廟宇的煙霧繚繞裏,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裏,在爆竹聲聲裏,在阿嬤的親切呼喚中,在那孩童嘴裏忙不過來的年糕湯圓炸食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唯有用心感受,唯有置身其中地去參與,才能細細地品出那一番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