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傳承長征魂共築中國夢徵文3000字

當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犧牲小我的犧牲精神、多爲集體考慮的團結精神後,我們纔算真正的傳承了長征之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承長征魂共築中國夢徵文,歡迎閱讀。
 

  傳承長征魂共築中國夢

中國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這樣一個奇蹟:有一支軍隊,日均行軍37公里,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總共翻越了包括5條終年積雪的山脈在內的18條山脈,渡過了24條河流,穿越了11個省,佔領過62個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的封鎖包圍;在平均行進1公里就要壯烈犧牲掉3到4個人的情況下,包括休整和戰鬥在內的368天中,行進了25000裏。

這就是長征,即使在世界上,這也是絕無僅有的奇蹟。何況上述的還僅是紅一方面軍的數據,各路紅軍長征的總里程如果加起來,足有65000裏。

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是什麼樣的凝聚力,才能讓一羣人在周圍不斷有人犧牲的情況下堅定的並肩前行?又是擁有怎樣崇高的信仰和頑強的意志才能讓他們在那樣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一步又一步的走下去?

其實,很多紅軍戰士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說直接就是奔着解放人民、拯救國家去的。事實上他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思想也很簡樸,往往就是因爲親切感或者“跟着紅軍有一碗飯吃”之類的簡簡單單的理由才加入到行列中的。但是,隨着他們歷經一次次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苦心志、勞筋骨、餓體膚”的他們快速的成長着。逆境中,他們團結合作、互相依靠,甚至犧牲自己保護同志。在這樣一種氛圍中,每個人都能清楚的`感知到自己身上深深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很多老紅軍戰士當年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不怕死亡,就怕負傷掉隊”。這絕不僅僅是因爲一旦掉隊,會有何種悲慘的結局。

如今,很多當年在長征途中失散的老兵,極度迫切的渴望能證明自己參加過長征的事實。對他們而言,能否因此獲得政府的補助,並不重要,只要能被組織承認,就再無遺憾。

而沒有經歷過這一切的我們,僅憑一些從父母、老師、教科書那裏得來的關鍵詞,如:爬雪山、過草地、吃皮帶、吃樹皮、時常遭受飛機轟炸等,就想要去理解當時的情況、去理解戰士們的心情和狀態,其實是很困難的,往往停留在紙面上。我們看到了,它就是幾個字,過了一遍大腦,想象不出那些畫面和感覺,最終便又從大腦出來,字,依舊還是字而已。所以我們可能會不懂他們的堅持,甚至懷疑很多東西是爲了美化我軍形象而編造的、會質疑他們的思想高度。對於此呢,之前我也提到過了,他們在剛加入部隊的時候,可能的確是沒有什麼思想境界可言的。但是透過長征的鍛鍊,他們就自然而然的擁有了責任感,有責任感、有民族責任感其實也就可以說是意味着有信仰、有思想抱負了。 總之可以確定的是:這一切,絕不是什麼美化。

那麼,這樣一個奇蹟,或者說這羣創造了奇蹟的人,在八十年後的今天,究竟又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呢?最主要的,恐怕就是傳承下來的一種民族精神、一種長征精神吧!

我們知道,民族精神即是民族的魂,如果沒有它,那就是丟魂落魄,這個民族的人就會沒有精神。當然,這兩個精神並不是同一個意思,開個小玩笑,這充分說明了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你看,沒有精神就是沒有魂、沒有魂就會沒有精神,這整個邏輯下來,在一個詞有兩種意思的情況下,完美的就這麼接上了。

拋開玩笑話不說,那麼到底長征精神有哪些呢?

首先就是“犧牲”,犧牲精神。可以說,每個在長征路上的人,心底都萬分清楚:他們是隨時可能會失去生命的。我這樣說,可能有人還是感受不到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他甚至在平時的生活中是不能理解和相信“一個人會在明知隨時會犧牲的情況下始終堅持一件事情”的。但是在長征那時,這就是很自然的存在的。因爲長征已經是過去的歷史了,我想我也不需要去證明什麼了,因爲事實就是這樣嘛。

我敢打賭,當我方纔提到長征的犧牲,說到犧牲精神,大多數人想到的肯定就是犧牲生命這麼單一的事情,我剛纔所說的也就是這一個方面。但事實是,長征時,大家所犧牲的,絕不僅僅是生命而已,有時甚至是比生命還要重要的東西。

就比方說,當初長征路上留下的許多紅嫂,時至今日,有的已經八九十歲高齡了。她們始終在苦等自己的丈夫歸來,可這一等就是幾十年啊。 她們的丈夫犧牲了家庭和生命,她們則犧牲了青春與歲月,何況還有那苦等幾十年的感情,這都不是用單純的犧牲生命可以來衡量、來描述的。

除了犧牲精神,當然還有團結的精神:“一個指頭沒有勁,十個指頭捏在一起力量就大了”。紅軍能夠創造出長征這樣的奇蹟,除了大家抱着隨時犧牲的決心外,團結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而且這個團結的精神還應該包括了同甘共苦的意味在裏面。一個隊伍想要團結,首先這個隊伍的領導者就必須能夠做到與同志們同甘共苦,而我們紅軍顯然做到了這一點。指揮員身先士卒在當時是常態;進階將領和普通戰士的死亡比例也是歷史罕見;很多大家今天熟知的元勳,當時都險些餓死、累死。還有大家較爲熟知的事件,彭德懷殺馬:他的戰馬隨他出生入死,被他視之爲戰友,可是爲了救同志們,他便把馬殺了分食,結果忍不住流下了傷心的淚水。這也能從一個方面反映出當時官兵一體的那種凝聚到極致的團結精神。

上述兩種精神就是我所理解的長征給我們留下的最重要的兩種精神,其他精神在具有這兩種精神後,就會被包含在內。

比如,吃苦耐勞的精神當然是少不了的,而且完全不必我來多說,大家就已經很確信紅軍是絕對具有這種精神的。那爲什麼不重點說這個精神呢,其實不只是因爲大家都已經清楚的知道它了,也是因爲只要有犧牲精神和團結精神,那人自然就會變得能夠吃苦耐勞、勇敢奮進。

這就是很簡單的道理,一個願意犧牲自己的人、一個和整個組織團結一致的人,他當然能夠和這個整體一同吃苦、一同進退,不然又怎麼能說他具有團結精神、怎麼能說他具有犧牲精神呢?

透過以上這些梳理,我們明確了長征傳承下來的是什麼,那麼現在我們要解決的,就是在不斷傳承的過程中,如何去運用它。我們說傳承傳承,並不是我們每天不斷去說:要敢於犧牲、要團結協作、要吃苦耐勞,這樣就算作傳承了的。如果我們不去理解它到底是什麼意思,或者說理解僅僅停留在這幾個漢字上,平時不去以它來要求自己、不去實際應用,那能算的了傳承嗎?

如今,我們走在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就是共築中國夢的路上。這條路,同樣也是一條“長征路”。我們要走好這條路,也就勢必要吸取當年長征的經驗、真正傳承我們的長征精神。

其實,相比於那時的長征,如今的我們是無比幸運的,因爲在我們發揚犧牲精神時,既不會犧牲我們的生命,也不會犧牲我們最爲重要的東西:親情、愛情。我們所需要犧牲的,可能只是一些不應取得的、損人利己的利益,或者是一些過於自私的思想。你也許要犧牲掉一些時間去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約束自己有損文明的行爲、幫助他人,也許要犧牲掉一些“隨心所欲、爲所欲爲”。這是我們想要共同富裕所產生的對每一個個體的要求,這樣的犧牲,是每個人都完全可以並且應該做到的。說到這裏,當然也會有像見義勇爲之類的特例,它可能需要我們犧牲的更多,但是,見義勇爲的前提必須是量力而行,如果你不會游泳卻要去救落水者,那我們其實是不提倡的。而且,平時需要我們見義勇爲的時候實在太少,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遇到那種使你有生命危險的情況。就算遇見了,比方說我們去跳水救人,如果自己犧牲了,救援成功,那麼對於整個社會來說,保護一個個體的同時失去了一個個體,並沒有什麼改善;可一但自己犧牲的同時還救援失敗了,同時失去了兩個個體,那肯定是不值當的。所以我們最該提倡的見義勇爲,其實也就是幫忙報警,並且,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儘量用智慧去援助。

除了犧牲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團結精神,它延續到今天,那就是要求我們每個人不能太自我,要能團結合作,要有凝聚力。實際情況是,讓一個多爲別人考慮的時候,他可能會有些不以爲然。所以說,我們要求的是讓每個人多爲集體考慮,因爲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只要讓他明確這一點,他就會從內心去認可。

當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犧牲小我的犧牲精神、多爲集體考慮的團結精神後,我們纔算真正的傳承了長征之魂,才能在這條新的“長征路”、也就是共築中國夢的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