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學習計劃

最後一次飛躍之高三寒假複習計劃

最後一次飛躍:20xx屆高三寒假複習計劃

最後一次飛躍之高三寒假複習計劃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 試題

從23日開始,北京市中小學生正式放寒假。對於所有即將參加中高考的考生而言,寒假將是他們實現複習備考跨越式發展的最後機會。如果學生能利用好這段時間,意識到寒假複習的重要性,並根據專家建議進行有步驟有計劃的複習訓練,就能抓住機會爭取更大優勢。

“這個寒假,對於所有即將參加高考的考生而言,將是他們實現複習備考跨越式發展的最後機會。”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副校長李曉輝介紹,在假期之外,所有學生都是在學校裏按照相同步驟進行復習,想在成績上有突飛猛進基本可能性不大,但假期卻是學生的一段自主學習時間,如果學生能利用好這段時間,意識到寒假複習的重要性,就能抓住機會爭取到更大優勢。

複習要點

薄弱學科重點突破

李曉輝建議,考生首先應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一個大概判斷,分辨出優劣勢科目,同時針對薄弱學科在寒假期間進行重點突破。如果在假能重點解決2-3門薄弱學科,就能實現自己成績的明顯提升。

突破的方式有很多種。如可以對教材進行精讀、集中突破做題,或者是參加一些校外培訓,找老師進行鍼對性輔導等。此外,對於一些學習能力強、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可以利用假期開始接觸一些綜合性試題,特別是文綜、理綜試題。但這種練習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每天拿出20%的時間來做就可以。

教材、筆記缺一不可

除了對薄弱學科進行重點突破外,其他學科的複習同樣不能懈怠。考生應根據老師講過的主要內容,對照考試說明、講課的筆記、教材,三樣內容,進行知識的複習。

知識的複習有兩種,一種是重現,比對考試說明、看筆記,看教材,在腦子裏將所有知識重新過一遍。還有一種就是進行整理,按照學過的東西把自己想法加進去,構建一個知識體系。相比第一種方法,知識整理可能要難一些,考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操作,但知識更新上必須要做的除了看書,做題也很重要,透過練習加深記憶。李曉輝建議,學生在複習時應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假期中除了個別想突破的學科外,儘量不要找難題去做。

家長督促有的放矢

寒假複習中,家長也發揮着重要作用。首先,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分析應從哪個方面進行突破,也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假期學習計劃,並督促孩子完成這個計劃。

李曉輝強調,複習計劃一定是家長與孩子一起商量確定,應尊重孩子的意見。

複習技巧

語文:加強課外閱讀,側重練寫記敘文議論文

高考專家組分析,語文學習具備三個特點:一是開放性。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內容都離不開語文,只要有意識地學習,在生活的任何場合都可以學到語文。因而語文具有最便於自學的突出特點;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無情物。”不僅文章,就連我們民族的文字也個個充滿着感情色彩。教師帶着感情教,纔有可能教好;學生帶着感情學,纔有可能學好。三是靈活性。語文學科的知識體系不像其他學科那樣呈現線形或鏈條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語文學習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是很嚴格的。

學生可利用寒假加強課外閱讀,併力所能及地做些讀書筆記,書讀得越多越好,透過讀書積累知識,擴大知識面。寫有意義的論文。練一練鋼筆字,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

1.整理要點。逐一梳理第一段的學習內容,將“基礎知識”、“語言運用”、“古文閱讀”、“古詩鑑賞”、“現代文閱讀”等條塊的有關知識點、考查點連成“線”,形成“面”,構建牢固紮實的“知能”系統網絡。

2.補查缺漏。在全面系統複習的基礎上,安排3-4次綜合訓練,對訓練中出現失誤較多的問題進行補缺,單項突破,爲下複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3.強化識記。每天確保有半小時的時間背誦課文,進一步強化記憶。將“新考綱”要求背誦的39篇古詩文分爲若干條塊,對於背誦難度較大的文章,如《逍遙遊》、《離騷》、《氓》等,可分散在各個不同的條塊裏,做到篇篇過堂,並落實到筆頭默寫。已經熟讀會背的同學,可適當識記一些課外的名言名句。

4.堅持練筆。作文訓練不能鬆懈,要認真寫好學校佈置的作文,側重練寫記敘文、議論文兩類文體的文章。練寫記敘文要進一步收集整理有關素材;練寫議論文,要特別注意“闡釋型”、“聯繫型”、“引申型”等類型的文章特點。

5.拓展閱讀。利用茶餘飯後的時間拓展閱讀,擴大知識面。尤其是選修歷史科目的考生,要抓住寒假時間,熟悉“新考綱”規定考查的10部中外名著的內容,瞭解梗概,明確考查要點,掌握有關題型,彌補以往課外閱讀的缺失。

[1]

高考語文備考應避免兩種錯誤傾向

高考語文複習,要避免兩種傾向:一是拼命做題目,以爲做得越多越好;二是不認真複習,以爲複習未必有用,指望“臨場發揮”。這兩種傾向都是僥倖心理的反映。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有的放矢,認真複習,突出重點,講究實效。河北昌黎匯文中學李林敬老師指出,尤其在即將展開的第二輪複習中,務必要做到“明確重點、難點;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近兩年來,語文基礎知識的內容比例減小,高考的重點在閱讀能力、語言表達和作文這三個方面。在複習中,考生一定要注意對這幾部分內容的複習。

快速有效的閱讀能力是應該着重培養的。應注重兩個方面:一是資訊篩選的能力,二是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學們要注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繫,瞭解文章作者的觀點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

語言表達題近兩年主要考查擴展語句、壓縮語段和選用、仿用、換用語句等能力,語言材料多來自現實生活。這類試題呈綜合性和開放性,很少孤立考查某一個能力點,答題需要一定的想像能力和聯繫能力。

作文複習主要不是聽老師講,而要靠自己寫,在寫作過程中提高審題能力,提高運用材料表達真情實感的能力。要關注當前社會在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方面發生的重大事件,積累寫作素材。

在第二輪的複習中,要加強對必考的古代詩文閱讀的複習。這部分內容的複習要堅持課本第一,效率至上。

1.用記憶、分析、比較等多管齊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課本中的各類古文知識。

2.抓好重點。要根據《考試大綱》的考查範圍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練程度對複習內容進行衡量,抓住每一個考查範圍中的重點。

3 學習規律.計劃性強。對複習的內容要做全盤考慮和分解,針對各知識點制定短期複習計劃。

4.方法靈活。比如利用零碎時間複習文言虛詞,會因分散而容易掌握。

5.精選試題。概括說,就是“選、讀、譯”。“選”的關鍵是精,應圍繞複習重點,如實詞、虛詞、表現手法等。選好後不借助任何輔助讀物自己去讀,有讀不懂的地方要善於“推導”和“藉助”,就是“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前後推敲,整體把握”。“譯”的關鍵是準確,要落實每一個詞。

總之,學習文言文,目的是能夠讀懂淺顯的文言文,瞭解文章的背景、寫作意圖、作者的觀點傾向以及佈局謀篇的特點等。

二輪複習中語文學科複習策略與重點

基礎知識、主幹知識之間的綜合運用近兩年來,語言知識和文學常識題比例減小,測試的重點在閱讀能力、語言表達和作文這三個方面。從考生個人語文知識掌握和語言能力的實際狀況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較多的是現代文閱讀和語言表達。第二輪複習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對這幾部分內容的複習。

現代文閱讀着重考查篩選和提取資訊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鑑賞和評價能力。這三方面試題的正確回答都以對文章的準確理解爲前提。過去的考生答不好題,主要不是文章讀不懂,試題不會答,而在於沒有處理好讀文章與答題的關係。因此複習時要特別注意找到依據不同類型文章的要素讀懂讀通文章的基本規律,進而形成運用文中語言材料組織答案的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應注重兩個方面,一是資訊篩選的能力,二是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平時所閱讀材料的內容大多是新鮮的,能否在短時間內瞭解和掌握更多的資訊與學習效率有很大關係,因此,快速有效地閱讀是語文學習應該着重培養的能力;閱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試卷中所佔比例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在閱讀練習中考生應該注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繫,瞭解文章作者的觀點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

語言表達題,近兩年主要考查擴展語句、壓縮語段和選用、仿用、換用等能力,語言材料多來自現實生活甚至中學生的作文。這類試題多呈綜合性,很少孤立考查某一個能力點;多呈開放性,答題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和聯繫能力。

作文複習主要不是聽老師講,而要靠自己寫。在寫中提高審題能力,提高運用來自生活中的材料表達真情實感的能力。同時要關注當前社會在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方面發生的重大事件,積累寫作材料。

在第二輪的複習中,也應加強對必考的古代詩文閱讀的複習。本部分複習要堅持以下幾條原則:

1.課本第一

吃透弄熟。各項知識構成一個前後緊密聯繫的有機整體,要透過點線面結合,記憶、分析、比較等多管齊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課本知識的網絡結構和深層含義。

抓好重點。考前要複習的內容面廣量大,後期複習沒有必要每點平均用力,學生要根據考綱的考查範圍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對複習內容進行衡量,抓住每一個考查範圍中的重點知識。

2.效率至上

計劃性強。考生對複習的內容要作全盤考慮和分解,針對各知識點制訂短期計劃。

方法靈活。如利用零碎時間複習文言虛詞,因分散則容易掌握。

精選試題。概括說,就是“選、讀、譯”。“選”的關鍵是精。選好後不憑藉任何輔助讀物自己去讀它,有讀不懂的地方要善於“推導”和“藉助”,就是“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前後推敲,整體把握”。“譯”的關鍵是準確。

總之,學習文言文,目的是能夠讀懂淺顯的文言文,瞭解文章的背景、寫作意圖、作者的觀點傾向以及佈局謀篇的特點等。

新高三暑期計劃:數學複習着眼點要高

放假了,高二學生開始盤算利用高考前最後一個暑假好好補一下數學,卻不知從何入手?多年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的馬蘭軍老師提醒,複習的第一步:着眼點要高。

理清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只有數學概念掌握清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才能正確。數學概念學習包括:數學定義、數學公式、數學定理等內容。重在概念形成的過程,有些學生對數學概念學習不重視,只是簡單地讀一遍就草草了事開始做題,目的是想透過問題練習,去鞏固概念,這是不可取的,應該在先掌握正確概念與方法的基礎上,然後去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概念一般分爲:歸納定義、概念剖析、概念應用等。

1 .在歸納定義時要自己去總結,透過自己去嘗試、去概括,總結出現象或問題中最本質共性的東西,可進一步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不能用老師的講授去代替自己思維活動;

2.一般來說引出嚴格概念之後,還要去回顧體會知識形成的過程,進行概念剖析,如概念或定理的條件是什麼、關鍵詞是什麼、結論是什麼、不滿足其中條件結果又如何、如何將概念或定理的文字語言轉化成數學語言或數學符號來表示等等,這是一個對知識形成過程強化的過程;

3.最後根據概念找出一些真對性的問題,學生自己去判斷去討論,應用概念解決問題,以達到強化鞏固概念,掌握概念的目的。

強化數學問題中的通理通法

1.數學問題的選擇,在整體上應體現數學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要求,特別要重視問題儘可能多方面地反映學生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於課本上的問題,要清楚教材上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或困惑,要及時問老師或問同學搞清楚,不要積累問題,從而在學習過程中選擇更好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2.注意多樣性、趣味性、層次性、可選擇性和可行性,既有覆蓋面又突出教學重點,題量適當,有易有難,形成坡度;要善於整合,善於將不同的知識點有機地聯繫起來,提高自己聯想、類比、遷移的能力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如:三角與向量的整合,向量與解析幾何整合,數列與函數的整合,資訊技術與數學整合等等。

3.對於所選用的習題,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自己認知發展水平,合理配置,適當組合。問題的選定要有代表性,要注意問題的延伸,或變式或推廣。

4. 對具體的數學問題,可能有特殊的解決方法;而對於這一類問題,我們所強調的是通法,只有掌握了最通用的方法,才能達到通一法而通一類的效果。如:求曲線上的點到一條直線的最近距離,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各有各的特殊解決方法,但也有一個能同時解決的方法,利用平行線及切線的方法。

強調通法,並不是不考慮特殊的方法,有時候特殊的方法很有效,從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和認識問題的規律來說,學生要學習掌握的是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而不僅僅是開啟一扇門的鑰匙。

[1]

高三生物一輪複習方法巧點撥

新學期開始,高三學生將迎來生物學科的第複習。由於高一高二階段學習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比較零散,很多學生對其概念、規律、原理等理解不清,不能靈活應用,導致成績不佳,到了高三綜合學習階段感覺更加吃力。其實,高三生物複習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以下這些方法和技巧可供同學們借鑑。

-每天30分鐘讀課本

由於理綜試卷中生物試題量較少,知識覆蓋面較窄,考查內容偏少,因此很多學生不重視基礎知識,只是一味做題。實際上大綱要求的知識點都是高考範圍,所有的知識點上都有可能出題,而每道試題不外乎是某一知識點或幾個知識點的再現。因此在第一輪複習過程中,要紮紮實實地將基本概念、規律、方法、技巧落到實處,認真閱讀教材,聽老師的講解,作好課堂筆記,結合複習資料,對基礎知識加深理解,準確掌握知識的內涵和外延,融會貫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規律、方法和技巧“爛熟於心”。

學生要養成每天(大約30分鐘)閱讀生物課本的習慣,來加強基礎知識記憶。基本概念及理論的複習在整個生物複習中起着奠基、支撐的作用,如果不過關,後面的綜合複習就會感到障礙重重。從近幾年看,基礎題仍佔主要地位,做好了基礎題就拿到了基本分,失去了基礎題就失去了一切。

-抓住生物三大重點

在全面複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重點“攻堅”,突出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通常都是學生難於理解的內容,做題時容易出錯的地方。

分析近幾年的高考生物試題,重點其實就是可拉開距離的重要知識點。要走出“越基礎越重要的知識越易出錯”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外,還要對作業、考試中出現的差錯,及時反思,及時糾正。

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和遺傳變異,這三部分知識是高中生物三冊書的“靈魂”,也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複習這部分知識時學生要特別留心,可以結合複習資料,分析涉及到的題型,並查閱自己經常出錯的題型,進行歸納總結。

-培養實驗設計能力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點和永恆的主題。學生在複習時要注意理論聯繫實際,注重與生物科學相關的生產、生活實際以及生物科技發展的熱點。

生物學本身是一門實驗性的科學,因此生物實驗一直是高考試題必考的內容。從近幾年的看,理綜Ⅱ卷至少一道生物實驗設計題,所佔分值還比較大。這部分試題是考生失分較多的地方。因此,一輪複習時,學生還應結合考綱熟練掌握課本實驗,做到活學活用,培養自身的實驗設計能力。

高三生物複習備考四大策略:有序備考

複習不僅是一個回憶和熟練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在高考備考複習中,教師引導學生應用何種方法進行復習將直接關係到學生能力的提升。結合近年來的高考,從高考理科綜合卷分析報告看,考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1)基本概念不清;(2)設計實驗能力不強;(3)試題閱讀理解能力弱;(4)文字表達能力差,或稱爲六個“不夠”:審題不夠仔細,書寫不夠規範,基礎不夠紮實,思維不夠靈活,表達不夠清楚,實驗不夠重視。事實上這幾個方面透過複習策略的調整,是會得到很大程度改進的。下文結合考綱,淺談高三生物科的複習備考應對策略。

一、未雨綢繆,合理有序

一進入高三階段,老師應首先認真研讀當年考試說明,明確考試範圍、能力要求,同時把當年全國各地高考試卷對照考試說明逐題分析弄清每一題所考查的知識點、能力要求及問題情景、命題形式等;並與往年試卷作對比,弄清高考常考的主幹知識點、高考變式題背後有沒有改變的根本性東西。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制定複習計劃。主要分爲三個階段:選修新課學習、章節複習和專題複習。一輪複習側重基礎知識的全面鞏固,構建單元知識結構,重點梳理單元內知識脈絡。二輪複習根據本學科知識內在聯繫,把必修選修三冊教材共十四個單元分七個專題,側重跨章節知識聯繫的構建,強調綜合分析、知識遷移能力的形成。三輪複習側重於課堂限時訓練和綜合模擬訓練。讓師生做到心中有數,有章可循。第一輪複習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夯實基礎。在複習中,應靜下心來把生物課本梳理一遍,加強和鞏固對知識的理解,並及時解決有疑問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自己構建一些知識網絡,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變課本知識爲自己的學問,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另外,對基本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實驗設計應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思路,這樣遇到具體的實驗題型才能臨陣不亂。第二輪複習不是“炒剩飯”,而是要在第複習的基礎上進行總結、綜合和深化。第二輪複習要明確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分散在各章節的有聯繫的知識點進行整理,以體現知識間的本質因果關係和整體性,即進行專題複習。第三輪複習主要是迴歸課本,梳理基礎知識。看糾錯本,加強記憶 學習方法。檢視自己曾經出現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思維方式的偏差,解題規範的疏漏,錯誤集中的點作爲訓練重點,有目的地精選一些材料進行訓練,不讓同樣的錯誤在高考中重現。

二、夯實基礎,強化能力

學習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抓基礎,對生物學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實驗操作的基本過程等基礎知識要逐一弄清,達到融會貫通、熟能生巧的地步,從而應加強對“雙基”的強化訓練。在複習中,要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繫,將所學知識先串成鏈,再織成網,使知識結構化、網絡化,將所學知識濃縮其中,瞭解各知識點在知識體系中的具體位置,清楚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講究知識的梳理,注重掃描,加大知識的外延。如複習到細胞分裂,可結合高中階段所學過的分裂方式(二分裂、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比較複習。又如,關於DNA的結構與複製,如果只有DNA的雙螺旋結構的印象,鹼基互補配對等零散的知識,就證明沒有形成知識結構。而能夠知道DNA的結構包括DNA的化學結構、空間結構、結構特點及具體內容;DNA的複製包括概念、複製時期、條件、過程、特點、意義和差錯結果,並將這些知識羅列起來,就形成了知識結構。知識網絡是在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找出知識的內在聯繫而形成的,正如交錯的食物鏈形成食物網一樣。例如,上述關於DNA的結構和複製的知識結構,再把它和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遺傳規律等聯繫起來,就形成了一個知識網絡。

三、講究方法,聯繫實際

[1]

名師指點高考學習方法:每晚複習確定一個主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說起來高三一年的複習,實際上從現在算起只有9個多月、不到300天的時間。爲此,考生也應該重視日常每天每週的複習安排。

在高三一年的複習中,應注意合理安排每一天的複習時間。其實,在緊張的複習過程中,每天可供考生自己利用的時間並不多,其中最長的一段時間大約就是每天晚飯後至睡覺前的三個小時左右。能否利用好這段時間,是高三複習成敗的關鍵。

-確定精準目標

李林敬老師的建議是不要在一個晚上把所有學科全複習到,這樣做只會不分主次、自找麻煩。李老師建議大家在一個晚上專攻一門到兩門,抓住重點,集中精力,以爭取達到較高的學習效率。比如在高三每天晚上覆習時,週日定爲生物日,週一定爲數學日,週二定爲英語日,週三定爲物理日,週四定爲語文日,週五定爲化學日,週六則好好休息、放鬆。每晚集中精力複習一門功課,長期堅持,效果不錯。

-建立知識網絡

經過高一、高二兩年分章分節逐步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知識,但這些知識是零碎的,不成體系的。高三複習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將這些散亂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建立起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形成知識體系和網絡。

知識網絡中的內容不是一盤散沙也不是所有知識的拼盤,而是一個相互間有清晰邏輯關係的整體,其中的每個知識點都有特定的位置,都可以透過不同的連線與其他各知識點聯繫起來。

在一輪複習建立知識網絡時學生應首先立足於各章節,每一章節的知識有其自身的結構,同一章節的知識聯繫相對而言更緊密一些,具有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在第一輪複習中,應在弄清各章節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基礎上,掌握各章節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解知識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繫,建立起本章節的知識網絡。

在一輪複習的基礎上,到明年三四月份二輪複習時,學生在形成章節知識網絡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跨越章節的內容之間的聯繫,建立某些板塊知識的網絡結構。

以網絡形式建立前後知識聯繫,有助於學生紮實地掌握知識點,有助於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快速、準確地提取相關知識,加快解題速度,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