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禮儀常識

品茗中的禮儀及關於茶葉的傳說介紹

(一)鞠躬禮:分爲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種。根據行禮的對象分成“真禮”(用於主客之間)、“行禮”(用於客人之間)與“草禮’(用於說話前後)。站立式鞠躬與坐式鞠躬比較常用,其動作要領是:兩手平貼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彎腰,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彎腰到位後略作停頓,再慢慢直起上身。行禮的速度宜與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現不諧調感。“真禮”要求行九十度禮,“行禮”與“草禮”彎腰程度較低。

品茗中的禮儀及關於茶葉的傳說介紹

在參加茶會時會用到跪式鞠躬禮。“真禮”以跪坐姿勢爲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着地,兩手指尖斜對,身體傾至胸部與膝蓋間只留一拳空當(切忌低頭不彎腰或彎腰不低頭)。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行禮”兩手僅前半掌着地,“草禮”僅手指第二指節以上着地即可。

(二)伸掌禮:這是品茗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禮節,表示“請”與“謝謝”,主客雙方都可採用。兩人面對面時,均伸右掌行禮對答。兩人並坐時,右側一方伸右掌行禮,左側方伸左掌行禮。伸掌姿勢爲:將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邊,四指自然併攏,虎口稍分開,手掌略向內凹,手心中要有含着一個小氣團的感覺,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顯得輕浮。行伸掌禮同時應欠身點頭微笑,講究一氣呵成。

(三)叩指禮:此禮是從古時中國的叩頭禮演化而來的,叩指即代表叩頭。早先的叩指禮是比較講究的,必須屈腕握空拳,叩指關節。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演化爲將手彎曲,用幾個指頭輕叩桌面,以示謝忱。

(四)寓意禮: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禮儀動作,最常見的有:鳳凰三點頭。用手提壺把,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向來賓鞠躬三次,以示歡迎。高衝低斟是指右手提壺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開水壺提升,此時水流如“釀泉泄出於兩峯之間”,接着仍壓腕將開水壺靠近茶杯口繼續注水。如此反覆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斷流收水。

雙手迴旋。在進行迴轉注水、斟茶、溫杯、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迴旋。若用右手則必須按逆時針方向,若用左手則必須按順時針方向,類似於招呼手勢,寓意“來、來、來”表示歡迎。反之則變成暗示揮斥“去,去、去”了。

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

斟茶時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話說:“茶滿欺客”,茶滿不便於握杯啜飲。

[品讀《茶經》]善有惡報的變態潛規則

《茶經》裏有一個發生在東晉元帝時期的故事。當時,安徽壽縣有一個老太太,每天一大早就提着一個罐子,裏面裝上茶水,上街去賣。生意特別好,從早到晚買的人絡繹不絕,但是罐子裏的茶水卻始終不減。收攤後,老太太就把賣茶得來的錢發放給那些沿街乞討的孤苦窮人。人們都感到很奇怪。後來,當地有關部門就派人把她給抓了起來,送進了大牢裏。到了夜裏,老太太提上賣茶水的罐子,從監獄的窗戶飛了出去。

原文這樣記敘:“晉元帝時,有老嫗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所得錢散路旁孤貧乞人。人或異之。州法曹縶之獄中。至夜老嫗執所鬻茗器從獄牖中飛出。”

茶道精神不乏樂善好施、扶危救困的優良傳統,而且源遠流長。《茶經》所引的這個數千年前的神話傳說不過是滄海一粟。遠的且不說。清末民初,舊京社會底層生活悲慘,無家可歸、流落街頭、朝不保夕、奄奄待斃者比比皆是,凍餓而死陳屍街巷,已是人們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對這種餓殍載道的現象,老字號吳裕泰的老東家、京師茶行公會會長、徽商吳錫卿每逢隆冬仨月就在東北城一帶開辦臨時粥廠,支棚搭竈,每天早晨施捨熱粥每人一碗,此舉雖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窮苦民衆的悲慘命運,但是對於那些在風雪嚴冬中缺衣少食流浪街頭的窮人來說,得此一碗熱粥也許又能多挺過一天,賴以苟活度過冬仨月,從“鬼門關”上闖過來。諸如此類的善舉,在茶人吳老先生身上還有很多,以至於,在他身後,除他個人名下的公司股份資產外,竟無其他恆產和財富,僅有薄蓄而已。

今年“五一”前,我參加了《茶週刊》和北京老舍茶館一起舉辦的一場茶文化節。期間,老舍茶館正式宣佈了他們要資助雲南少數民族孩子上學的消息,在對老舍茶館尹智君總經理的採訪中,我瞭解到,他們從成立至今一直將社會公益事業放在公司工作的重要位置,每年都要投身各類公益慈善事業中去,資助雲南少數民族孩子只是其中並不顯眼的一件。但是,他們卻並沒有大肆宣揚這些,因此,對他們所參與和倡導的一件件公益活動,我們大多數人都知之甚少。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像老舍茶館這樣。不少聰明的人倒是從社會公益活動中發現了巨大的商機,於是一批批馬幫開始重走古路,一批批茶販開始在重走××古道沿線上搞起了他們最得心應手的茶葉拍賣活動,在一次次拍出令人咋舌的高價後,紛紛承諾會將所得款項用來捐建“希望小學”。儘管這樣做的出發點,多是製造新聞焦點,慈善也許只是個道具,活動的意義和價值跟前面我們所說的幾件慈善活動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假如他們真能像承諾中所說的,會將全部所得款項捐助給“希望小學”,即便這些人的根本動機不是來做慈善的,他們的行爲還是有益的,至少會有貧困兒童因此獲益,甚至因此改變了未來人生的面貌。

話題再說回賣茶的老太太。東晉元帝時期在整個兩晉期間算是政治比較開明的時期了,一個老太太沿街賣茶沒有招誰沒有惹誰的,有關部門卻要把她抓起來扔進大牢,難道賣茶水也犯法,這究竟是哪門子的法?

其實,賣茶本身並沒有錯,錯就錯在她賣了茶以後卻要把得來的錢發給沿街乞討的窮人。其中的道理,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已經道破了。孔子的學生子路在衛國的蒲邑做縣官,爲了防汛,他和縣民一起修建溝渠,子路見這些縣民勞作之餘還常常捱餓,很不忍心,就給他們每人一碗飯一碗湯。孔子知道了以後,馬上叫子貢去制止他。子路很生氣,跑來找孔子說理,他說:“雨季將來,爲防止暴雨成災,我和老百姓一起修堤築壩,老百姓多半缺糧飢餓,所以我要給他們口飯吃,可是您卻不讓我去做這種代表‘仁’的事情,您教導我們要有‘仁’的思想卻又不讓我們實施‘仁’的行爲,所以您的勸誡我不能接受。”孔子聽後說:你見到老百姓受餓了,爲什麼不稟告國君,讓國君開啟糧倉賑濟他們,卻拿出自己的糧食發放給他們,這樣做不就表明了國君不愛惜民衆,卻彰顯你愛惜民衆的美德嗎?你馬上停止發糧就什麼麻煩也沒有了,否則你一定會惹來罪名的。這是從《劉向說苑·臣術》上引來的,原文是這樣的:

子路爲蒲令,備水災,與民春修溝瀆,爲人煩苦,故予人一簞食,一壺漿,孔子聞之,使子貢復之,子路忿然不悅,往見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將至,恐有水災,故與人修溝瀆以備之,而民多匱於食,故與人一簞食一壺漿,而夫子使賜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也,由也不受。”子曰:“爾以民爲餓,何不告於君,發倉廩以給食之;而以爾私饋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見汝之德義也,速已則可矣,否則爾之受罪不久矣。”子路心服而退也。

這就是所謂的潛規則吧。難怪最近教育部的某位發言人在記者會後還要補充強調:“我們特別不提倡我們的媒體呼籲社會捐助貧困大學生。”你們媒體呼籲社會捐助貧困大學生,豈不是明我教育部之無惠,而見你們媒體和社會之德美?

多麼荒唐可笑又叫人嘆息的潛規則啊!這是多麼明顯的無稽之談,但是誰又能說得清楚這樣的荒唐事在歷史上重複過多少次了,誰又能保證這樣的荒唐事例將來不會再發生了?

茶葉和碗在吐蕃出現的傳說

此王(都鬆莽布支)在位之時,蕃著出現了以前未曾有過的茶葉和碗,詳細情形將在別處介紹,在此僅述其大概。某一個時候,國王都鬆莽布支得了一場重病,當時吐蕃沒有精通醫學的醫生,國王只能注意飲食行動加以調理。

當國王安心靜養之時,王宮屋頂的欄杆角上,飛來一隻以前沒有見過的美麗的小鳥口中銜着一根樹枝,枝上有幾片葉子,在屋頂上婉轉啼叫。國王看見了小鳥,開初並沒有注意它。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時,小鳥又飛來了,還和前一天一樣啼叫。國王對此情景不禁犯疑,派人去檢視,將小鳥銜來的樹枝取來放到臥榻之上。國王發現這是一種以前沒有見過的樹,用手摘下樹葉的尖稍放入口中品嚐其味,覺得清香。加水煮沸,成爲上好飲料。

於是國王召集衆大臣及百姓,說:“諸位大臣及平民請聽,我在這次病中對其他飲食一概不思,唯獨小鳥攜來的樹葉作爲飲料十分奇妙,能養身體,是治病之良藥。對我盡忠盡力的大臣們,請你們去尋找這樣的樹長在何地,對找到的人我一定加以重賞。”

吐蕃的臣民們遵命在吐蕃的各個地方尋找,俱未找到。大臣中有一名最爲忠心、一切只爲國王着想之人,沿着吐蕃邊境尋找,看見漢地有一片密林,籠罩紫煙,就前往該處。他心想:“那邊的密林之中,必定有這樣的樹木”密林的這一邊,有一條大河,渡不過去,卻隔着河望見那種樹就長在對岸林中。大臣想起國王之病,決心冒險過河。

此時忽然有一條大魚在他面前出現,遊過河去。使大臣看到河面雖然寬闊,但水深並不足以淹沒人,心中大喜,就沿着魚遊過的路線涉過大河。大臣到達森林之中,只見大多數都是小鳥帶來樹枝的那種樹,心想:“這必定是魚王顯現,爲我引路。”他歡喜不盡,採集此樹樹枝一捆。又思量道:“此物對我王之病大有效用,中間道路如此遙遠,若有人前來幫助揹負,或有一頭馱畜,豈不更好。”想到此處時,忽然有一白色母鹿,不避生人,跑到身前。大臣想:“此鹿或者可以馱載。”乃試驗之,果然如願,於是將此樹枝讓母鹿馱上一捆,大臣自己背上一捆,返回國中。路上跋涉,非止一日。一月之間,母鹿馱載,直送大臣到達能望見吐蕃國王宮城之處。

吐蕃大臣在此處召集民夫,將樹枝送到國王駕前。國王十分歡喜,對此大臣重加賞賜。國王療養病體,亦大獲效益。此後,國王說:“此種樹葉乃上等飲料,飲用它的器具,不能用以前有的瑪瑙杯、金銀等珍寶製做的瓢勺,需要找一種以前沒有的器具。聽說漢地的皇帝有一種叫做‘碗’的器具,可派人前去要來。”於是派出使臣前往漢地,漢地皇帝說:“我們漢地與吐蕃雙方多次交戰和會盟,爲利益吐蕃,我已歷次送去醫藥歷算、各種工匠,各種樂師,吐蕃並不記住我的恩德,因此不能將碗贈給吐蕃。若吐蕃自己有製作的原料,我可派遣一名製造碗的工匠前去。”

吐蕃使臣將漢地造碗的工匠請來,在國王駕前將出使經過奏聞。國王說:“如此,我們還是自己製造。只是不知需要些什麼原料和工具?”工匠回答說:“原料上等的用寶石,中等的用石癤,次等的用白石頭也可以。”國王說:“如此,府庫中這三種原料都可供給。”工匠問:“碗的種類很多,不知要造什麼樣的?”國王說:“我想要造的.碗,應是以前漢地也沒有興盛過的。對形狀的要求是,碗口寬敞、碗壁很薄。腿短、顏色潔白、具有光澤。這種碗的名字因爲是以前吐蕃沒有時興的東西,依靠它又可以長壽富足,所以就叫做興壽碗,碗上的圖案,第一應是鳥類,因爲是鳥將茶樹枝帶來的。

上等的碗上應繪鳥類口銜樹枝的圖案。中等的碗上應繪魚在湖中游,下等的碗上應繪鹿在草山之上。比這三種再差一些的碗,其圖案和形狀由工匠自己隨意決定。”於是工匠分別原料的好壞、清濁,製成興壽等六種碗。按照國王的吩咐製成的三種,分別起名爲夏布策、南策、襄策。普通的三種,起名爲特策、額策、朵策。吐蕃叫做興壽的這各種碗,這以前在漢地也未曾有過。這即是茶葉和碗最初在吐蕃出現的情形。

盧仝與茶的淵源

盧仝,唐代詩人。盧仝好茶成癖,詩風亦浪漫,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傳唱千年而不衰,其中尤以“七碗茶歌”之吟最爲燴炙人口:“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盧仝的“七碗茶歌”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人們在煎茶品茗時,往往以此伴飲:“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北京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民國初年曾改爲茶社,門有一聯雲:“三篇陸羽經,七度盧仝碗”。當代一老書法家亦曾以“七碗茶歌”爲意,吟詠道:“嫩芽和雪煮,活火沸香茶。七碗蕩詩腹,一甌醒酒腸。”

陸羽著有《茶經》,而盧仝卻著有《茶譜》。陸羽被世人尊爲“茶神”,盧仝又被世人尊稱爲“茶仙”。

盧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亦廣爲傳頌,並被日本人演變爲茶道:“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茶聖”陸羽相提並論。

盧仝是在著名的“甘露之變”中遇害的,他死後,詩人賈島在《哭盧仝》中寫道:“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由此可見,盧仝這位茶仙,逝世時才四十歲。

至今,在河南省濟源市西北的九里溝,還有玉川泉、品茗延壽臺、盧仝茶社等名勝古蹟。

天下名泉之杭州虎跑泉

虎跑泉位於浙江杭州西湖西南隅大慈山白鶴峯麓的虎跑寺後,譽稱"天下第三泉"。如今,虎跑泉石壁上刻着"虎跑泉"三個大字,工力深厚,筆鋒蒼勁,出自西蜀書法家譚道一的手跡。

虎跑泉始於唐代,相傳在唐憲宗元和年間,性空和尚雲遊於此,潛心悟禪時,由大虎、二虎兄弟倆脫俗成虎,引南嶽衡山童子泉,在此刨地作穴而成,初名"虎刨泉"。"虎跑泉"是以後更名而來的。

其實,虎跑泉建於何時,至今尚無確切年分。但可以查到與虎跑泉相映成趣的虎跑寺建於唐代,初建時由唐憲宗賜名爲廣福院。唐大中八年(854)改爲大慈禪院,又易名爲大慈定慧寺。 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更名爲仁壽寺。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又更名爲法雲祖塔寺。後來,據明代宋濂《虎跑寺寺名並序》載,因緣於虎跑泉之名,稱祖塔寺爲虎跑寺。可見,虎跑泉名聲之大。

虎跑泉水純淨甘冽,譽稱"天下第三泉"。不少文章說它出自唐代張又新和陸羽之口,其實,在張又新的《煎茶水記》和陸羽的"二十品"宜茶好水中並無記載。它首見於清代徐珂編的《清稗類鈔》,其內談到清乾隆( 1736-1795)品評各地名茶,鑑別"通國之水", "以質之輕重,分水之上下",經測定:"京師海淀鎮西玉泉爲第一,而中泠(泉)次之,無錫之惠泉、杭州之虎跑又次?quot;。從此,虎跑泉才享有"天下第三泉"之殊榮。

虎跑泉名聲在清代進一步遠播,與龍井茶在清代的崛起也有一定關係,尤其是清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五次臨幸龍井茶產地,併爲龍井茶捉筆吟詩,如今在西湖龍井村的老胡公廟前還留有18棵御茶,相傳是當年乾隆皇帝採過茶的地方。如今四周圍以護欄,視爲御茶。加之,杭州又有乾隆"敕封"虎跑泉。如此一來,"龍井茶,虎跑水"便成了杭州的"雙絕"。據清代《內務府來文·巡幸及行宮》載,乾隆南巡,由地方"支應"泉水,入山東用濟南珍珠泉水,到江蘇飲鎮江金山泉水,去浙江汲杭州虎跑泉水。

由於杭州有一泓美泉,一品佳茗,自然是"龍"(龍井茶)騰"虎"(虎跑泉)躍,相得益彰。 近代著名文學家郭沫若1959年2月遊虎跑泉時,在品茗之際,曾作詩一首:"虎去泉猶在,客來茶甘。 名傳天下二,影對水成三。飽覽湖山美,豪遊意興酣。春風吹送我,嶺外又江南"。詩中,將虎跑泉的來歷,用泉水沏茶的快感,以及其地的人文景觀說得一清二楚。其實,虎跑泉良好水質的形成,是與它周圍的生態環境分不開的。這裏三面環山,形成一個馬蹄形窪地,終使虎跑泉水終年不息。加之,周圍岩層系石英沙組成,使得涓涓流水,清澈無比。另外,泉水中還含有許多有益身體健康的礦物質,使虎跑泉成爲一種很珍貴的冷礦泉水,難怪五洲四海的朋友,來杭州時,總喜歡喝上一杯龍井茶、虎跑水。

茶道源於中國又失於中國

飲茶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朝時就率先將茶飲作爲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當時社會上茶宴已很流行,賓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動中,品茗賞景,各抒胸襟。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

目前飲茶的習慣已風靡全球,東西方各族裔對茶文化都不再陌生。然而中國古人喝茶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感受。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當時寺院僧衆唸經坐禪時,皆以茶爲飲,清心養神。

宋徽宗趙佶也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爲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爲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到日本,從此日本纔開始遍種茶葉。到明朝時,千利休把日本茶道精神概括爲“和、敬、清、寂”,又名日本“茶道四規”。他要求人們透過飲茶進行自我反省,彼此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修行的目的。

在韓國,由於受儒家思想影響很大,朝鮮茶道引入了儒家“中正”的思想,提出了“清、敬、和、樂”或“和、敬、儉、真”這樣的韓國茶禮。

然而由於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別是中國古人把茶道和修行融合在一起,很難用幾個具體的字來概括中國茶道精神。現代有人提出中國的茶德應是“廉、美、和、敬”,也有人主張“理、敬、清、融”或“和、儉、靜、潔”或“美、健、性、倫”。

現在大陸人品茶,除了感官上的品味刺激外,很少有人能感受到佛教圓通空靈、道教之幽玄曠達、儒家文雅含蓄的意境之美了。

標籤:茶葉 品茗 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