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有關家庭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彙總八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家庭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彙總八篇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

今天在西師附小聽了家庭教育講座,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人生課。而這門課程是需要全方位重視和成長的。作爲一個家長、一所學校甚至整個社會對下一代的培養都應該有一種責任心和關注度。而我們家長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地影響着孩子,作爲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在《親子共成長》中的一位專家就這樣說道:“不要做一個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並不是有了高學歷、有了好工作你就一定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我們做家長的要時刻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培養好孩子。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認爲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環境是最爲重要的因素,而家庭教育中的環境因素我簡單的把他們分了以下四個方面:語言環境;親子環境;個性發展環境;硬件環境。

語言環境:有一位專家提出了一個每個家庭都會有的問題: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作爲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中國的父母有一個很大的通病就是責備和懲罰。而且責備的話語往往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懲罰的內容也並不是和孩子犯的錯有任何關聯。比如經常會有家長說:“你看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你怎麼每次都這樣粗心?不許吃飯了。”這樣的話語是最傷害孩子的,也是亂貼標籤的一種傾向。孩子如果常常被這樣的話語評價批評的話,就會沒有了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所以說話的技巧很重要,引導的方向更重要。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首先要記住我們是希望他更好更優秀,所以千萬不能人身攻擊。教育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孩子,剛纔發生了什麼?你很傷心很難過對嗎?你覺得爲什麼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讓孩子思考後想出解決方法,並讓他認識到這樣的後果是不好的,充分讓他認識到自己失誤的原因即可。而並不是讓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因此語言環境造就孩子良好的身心健康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親子環境:父母應該有顆平常心,父母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凡是心態好的父母,身邊就會有一個快樂的孩子;心態不好的父母,身邊就會有一個障礙的孩子。無論孩子做出了什麼樣的錯事,考出了什麼樣的糟糕成績,作爲家長都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讓孩子在良好的親子環境下長大,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感恩,學會爲了報答而努力奮鬥,成爲高情商的人才。

個性發展環境:作爲家長,不可以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別讓虛榮心害孩子,別讓補償心代替了自己的平常心,給孩子勇氣,給他們自己的天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有他獨立的空間,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並不代表放縱。我們不能幫孩子一輩子,陪孩子一輩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留給孩子金錢、住房、汽車等等財富,不如教給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內力的發展,這樣才能讓他們受益一生。

硬件環境:作爲家長,應該不斷地學習、適應資訊化、網絡化、現代化、數字化的時代,因爲我們的孩子出生在新世紀,作爲新世紀的父母也應該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硬件環境,讓孩子能夠學習掌握探知手段和能力。更應該創造讓孩子們親自去體驗社會,探索世界的優良環境。

作爲家長我希望能爲孩子創造以上幾點環境,讓他能快樂健康成長。無論他將來是在事業上的成功人士還是平凡人士,只希望那是他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我會一同伴他成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2

“早上好,寶貝”!

“早上好,媽媽”!新的一天從問候開啓,江媽會和江江溫柔的親一下,有時在閉着眼睛聽到此問候,江江會迷糊中應一句。很多時候江江會懶懶的不肯起牀嘴裏念着:“我還想睡,我還想睡。”媽媽也總是回答:“媽知道你想睡,我們今兒回家就睡。”江江會慢慢的穿着衣服,媽媽也會象徵性的幫他穿只襪子。

有時江江會拿着緊剩的一塊餅乾問:“爸爸,你要不要吃,媽媽,你要不要吃?”我們的回答總是要吃啊,他會分成大小不一的三塊,還不忘提醒我:“媽媽你吃中的,別把大的吃了,那是爸爸的。”有時看到他特別不捨得還分享的表情,真的很開心,孩子會分享了。其實和小時候給他聽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分不開的,還記得那時的他還套了故事中的語句“融四歲能讓梨,江四歲能讓餅”總是在笑聲中讓我們家長成長,感恩我們的孩子!

前段時間在幼兒園學習了要幫家裏做力所能及的事,有時早上會盛好稀飯,用稚嫩的聲音說:“爸爸,這是給你盛的。”“謝謝!”順便誇他一下比以前進步了,更懂事了,學會關心人了,聽到表揚後會更高興的幫媽媽也來一碗。不要吝嗇我們的表揚,孩子的一點點進步都是一個大步,微笑的伸出你的大拇指!

有時小傢伙會說我要喝水,媽媽會笑着對他說:“你是在命令媽媽嗎?”“媽媽,請你幫我倒下水好嗎?”江江一改語調,江媽也會告訴他,媽媽很樂意幫忙。有時喝好水後半天沒反映,江媽會對他說:“少爺,謝謝啊!”似乎反映過來了:“媽媽你搞錯了吧,應該是我說的,謝謝你,媽媽。”“下次應該接過水杯的時候就說謝謝哦。”我們都笑了,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找到樂趣,其實孩子比我們的接受能力強多了,習慣就成自然了。

家裏準備了一個儲蓄罐,是讓他用來幫助別人用的,讓他想投幣的時候念“願意爲需要幫助的人奉獻一份愛心”有時在外面看見路邊老人乞討,江江就會問我們要一塊錢,爸媽都會欣喜的拿給他,有時會去路邊買點食物給他們,告訴他做個善良的人,做個有愛心的人很重要。他總是會“哦哦”的應着,雖不知道他懂了多少,他的行動足以證明!

江江有很任性的時候,他有次把東西掉地上了,就是不肯撿起來,生氣的我們就打了他的屁股,讓他站到了門口,一直站到他同意回來撿爲止。當我蹲下來對他說:“對不起,媽媽不應該打你。”江江委屈着說了句“沒關係”,眼淚就出來了。在聊天的時候問他:最不喜歡爸媽什麼?江江會告訴我:打人,也許我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可孩子意識到了,有很多時候家長比孩子還任性,我們需要向孩子認錯,給他們正面的力量,媽媽也會做錯事,並不是只有江江會做錯哦。

孩子是我們家庭的天使,他給我們一次次的機會學習,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灣,它既是遮風擋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飛理想的錨地,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鏡子,文明禮儀從自己做起,在愉快的氣氛中對孩子進行啓蒙,創造一個和諧尊重,理解信任,感恩寬容,禮貌微笑的氛圍,讓孩子飛的更高更遠,讓我們一起重視家庭文明禮儀教育,讓我們把自己一家的幸福變成大家的幸福,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慚愧。在此次與我的孩子關於“家庭教育”的交流過程中,我們意識到我們這些家長總是在教育孩子應該如何如何,卻並沒有真正做到以身作則。

就拿我們教育孩子要“尊重別人”來說,我們總是在要求我們的孩子尊重我們,因爲我們是家長是長輩就一定要尊重我們,卻完全忽視了我們也應該尊重我們的孩子這一點,以致於經常出現的對話情況就是“怎麼回事,你怎麼跟大人說話的?大人教你的‘尊重別人’都忘了嗎?”“那我的感受呢?我的感受就不重要嗎?”“你是小孩子,你就應該聽大人的話”。

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後,再回想這些過往的對話,無地自容。我們拿着道德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卻不拿這些標準來要求自己,這樣的對話是永遠都不可能平等的,不能平等也就不會有正向的溝通和交流,這樣的家庭教育又怎麼稱得上是教育呢?純粹是君王與奴隸的對話罷了。

幸好我們這次給了孩子和我們家長自己一個正視家庭教育的機會,要不是這一次真正平等相待的交流和溝通,我們的孩子晃眼就長大了,他會因爲沒有我們給他的正確的方式而影響其一生,他會帶着原生家庭的陰影在世界上走一輩子。想想過去我們的教育方式,我們自己都有些後怕,要是不及時改過來的話,那跟我們上一輩的家長給我們的教育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不正是希望自己不要成爲自己的父母而生養孩子的嗎?最後卻重蹈覆轍,又走了父母走過的老路,把孩子教育成一個不快樂的小孩。

透過這一次與孩子關於“家庭教育”的交流,我想我們往後的家庭教育應該會大有改善吧!但習慣是可怕的,我們還真的挺擔心,時間長了又走回到老路上去,忽略我們孩子的感受,讓他們的心智甚至都無法獨立成人。我想我們作爲家長的有必要時刻提醒自己,到底是要孩子聽我們的話,還是讓孩子成長爲一個出色的大人,如果讓孩子聽我們的話,那太輕鬆了,輕鬆到等孩子長大後,什麼事情都要我們來操心,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自己的奮鬥。爲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我想還是得把讓孩子成人當成我們教育的核心,而不是讓孩子聽我們的話。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4

在家庭教育方面,透過這幾年的生活與實踐,陸續把點滴感悟寫下來,一則如實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二則希望與家長們交流,共同提高。我認爲,夫妻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應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夫妻合作協調。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則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嚴格要求,不溺愛,誠實,不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錯誤之後,一方嚴厲批評,也許當時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接受,另一方則在私下和言悅色地指出孩子的錯誤所在,並說剛纔爸爸或媽媽嚴厲地批評你因爲太愛你了。正所謂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這樣一唱一和,孩子自然會從內心深處接受批評,承認錯誤。

2、把禮貌教育貫穿始終。禮貌是當代社會文明的基本標誌。禮貌教育一定要從生活小處着手,首先父母要身體力行,爲孩子做好榜樣,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文明習慣。其次,必要時適當給予孩子指點和教育,切記,不要說的過多,讓孩子反感。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教育孩子早睡早起,適當鍛鍊身體,絕不能熬夜;其次,飲食科學,不要偏食和吃的過飽,也不能營養過剩。讓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人的健康、學習、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4、講究原則,不能溺愛孩子。高爾基說:愛孩子是連母雞都能做到的事情。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愛。孩子長大以後發展的結果各不相同,從小到大家庭的影響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滿足就哭鬧,父母心痛,於是就滿足,其實這正助長的孩子的不良品質。其實,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經不應該,不滿足就鬧,更是錯上加錯。當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時,家長應堅決拒絕,孩子也許就不那麼哭鬧了。孩子的哭

鬧往往是家長態度的助長結果。

5、排除或減少來自祖輩的干擾。中國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溺愛孩子,是一個普遍現象。如果不住一起最好,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輕的父母也許會操更多的心,因爲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還要教育老人,而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難度往往更大。

6、教孩子學會寬容和大度。多鼓勵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與孩子交往中,鼓勵孩子懂得謙讓、寬容和大方在。可以讓孩子邀請朋友到家裏做客,家長就熱情接待,這樣能讓孩子學會熱情待人,同時家長的熱情也讓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裏搞亂而不讓孩子的朋友來家裏,更不能對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樣會讓孩子很丟面子,讓自己在朋友中擡不起頭,同時也疏遠了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7、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勞動觀念和吃苦精神。現在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多數青少年不會勞動,沒有吃苦精神,缺乏責任感,可以說99%的原因都來自家庭教育。讓孩子吃的好,穿的好,不勞動,過度保護,這都是孩子沒有責任感、不愛勞動、不能吃苦的根源。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5

萬事德爲先,孩子的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種道德行爲的規範。學生的孩子的教育問題不但是學校的,同時它又是家族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家庭孩子的教育的施教着,正是透過家庭孩子的教育,家長將良好的品德、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孩子。爲孩子今後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礎。我覺得,做好家庭孩子的教育,關鍵應該根據孩子的特徵“對症下藥”。

孩子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純真無瑕,分辨是非能力差,同時有着極強的好奇心,極強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對孩子施教,作爲家長絕不能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善於引導,想方設法激發孩子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葉聖陶說:“孩子的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化爲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於本能,一輩子也用不完。”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在平時必須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比如寫作業時,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不能邊做邊玩;自己的'作業自己檢查,自己對自己負責,家長不得當老師;家長必須注重錯題原因分析,不得只盯着分數。這樣,讓孩子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好的學習習慣,可事半功倍。

二、講究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

作爲家長應放下架子,和孩子交朋友,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主體,和孩子交流盡量低下身子,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語言。多用“我們”,少用“你應該”等等,即使是批評,要讓孩子能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因爲孩子的心靈很脆弱,如果家長經常教訓孩子,勢必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不敢親近你,同時還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愛聽你的話,就連學校也怕去了。

三、家長要注重言傳身教

作爲家長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家長言語要文明舉止要得體。因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對孩子成長影響深遠。當然,對於孩子我們要有極大的忍耐力和足夠的耐心對待孩子。切莫在工作中遭遇到的煩惱時,把孩子當成發泄桶,作爲家長是不能亂髮脾氣的,只能是不厭其煩地說服孩子的教育,最多也只能溫柔的說一聲“你再這樣,我真的生氣了”,然後還是耐心地引導,說服。

四、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做爲家長要想方設法善於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動、貪玩,但是隻要他們感興趣的事,他纔會真正認真去學,認真去做,自覺去做。對不感興趣的事,他們死活都不願去做,趕鴨子上架在孩子們身上行不通。只有善於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愉快地、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平時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遊戲等,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真正的做到“樂學”。

總之,對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教育,我們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6

孩子對是非的辨別能力較差,做錯事是難免的,生硬的教訓、批評可能會令父母和孩子的關係鬧僵。這時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細緻地跟他講道理,指出孩子的錯誤行爲,說明由於他的錯誤行爲而破壞了規定,或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強調他必須對錯誤行爲的後果承擔責任,進行補救。並且向孩子明確表示自己對謊言的態度,希望他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等等。

孩子做了錯事,父母不可聽之任之,一定要認真處理。必須向孩子嚴厲指出: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能去做的,並要根據孩子錯誤情節的嚴重性給予必要的懲罰,讓孩子體驗到做錯事後所引起的不愉快,從而牢記教訓。對孩子故意的破壞性錯誤不能任其發展下去,要認識到孩子的不良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所以教育也需要一個較長過程,不能性急,幫助孩子逐步明白道理,學會自尊、自律。例如對於孩子某些不良行爲,父母可透過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語言刺激,來減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爲的頻率,比如:目光注視(以冷峻的目光較長時間的注視孩子)、距離控制(逼近或遠離孩子)、輕微的懲罰(拿走孩子喜愛的物品),這樣會使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爲產生內疚和羞愧,從而減少和消除不良行爲發生的次數。

如果寶寶做錯了,就要鼓勵他勇敢地承擔責任。如揚揚把蘭蘭的玩具弄壞了,那麼媽媽要讓他明白,是由於自己的過失才造成這樣的後果,並幫助寶寶承擔責任,陪他一起去買玩具賠給蘭蘭並且向她道歉。勇於承擔責任的寶寶是受歡迎的,可以爲自己贏得讚許、信任、朋友等。這樣的好處一是使孩子擺脫自我中心,知道外部世界並不總能爲所欲爲;二是讓他遭受必要的情緒挫折,體驗到後悔、難過、害怕是什麼東西,三是讓他學會協調自己與環境的關係。

讓孩子自己提出補救的辦法。這將促使孩子對自己的行爲進行更多的思考,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假若孩子提出的辦法不恰當,你可以再提出一些補救的辦法來引導他。要求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爲進行補救的最終目的,是教給孩子發展自己內在的約束力。一般說來,孩子學東西快,忘得也快。要有效地運用補救的辦法改變一個孩子不守規矩的行爲,必須不止一次地強化它。要在不同的情況下耐心地、再三地強化它。特別是對那些學得較慢的孩子或情緒上易受到干擾的孩子,更需要較長時間的幫助。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7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爲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爲中心,適應能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爲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着認知能力和行爲能力不和諧性、不同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形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爲習慣,如果任由這一情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爲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3~4歲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爲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爲習慣,必須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爲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爲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意義。

一、堅持“做中學”,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爲習慣。

1、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練習對幼兒能力的提升、習慣的養成十分重要。經驗告訴我們:“會自理的孩子是做出來的,不會自理的孩子是寵出來的。”“做”要尊重幼兒的自主,如果總是怕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採取包辦代替,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自主發展權,只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和膽小退縮的個性,不利於幼兒的正常發展。因此家長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動手操作,在操作中建構良好的行爲習慣。

2、透過重複訓練對幼兒強化教育

一個人的良好行爲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自由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覆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幼兒來說,重複訓練尤其重要。如有的幼兒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櫃的習慣,家長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收拾整理的習慣,並多次重複訓練,使孩子6養成不用提醒玩完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

3、透過聽故事,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和入廁習慣

午餐是一日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孩子們在用餐的時候,有的桌子上撒滿了米粒和菜,有時候地板上到處都是,媽媽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對於小班的幼兒,如果採取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肯定是不行的。別急,告訴您小竅門,孩子對故事很感興趣。我們就可以採用故事的形式進行嘗試,利用睡覺前的一段時間,天天給孩子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讓孩子懂得吃飯時不能掉米粒。有的孩子經常小便在牀上,針對此現象,您可以給孩子講《小豬尿牀》的故事,幼兒從生動、形象的故事中,受到了啓發,懂得睡覺前要及時上廁所,纔不會尿牀的道理。有的孩子很難入睡,可以透過欣賞歌曲“9點鐘靜悄悄”,逐漸使孩子養成9點要準時睡覺的好習慣,平時注意觀察,要抓住一切可表揚的機會,督促和鼓勵孩子。促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

4、和孩子玩扮家家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

家長們可以用雪碧瓶做可愛的瓶娃娃,讓孩子用筷子給瓶娃娃餵飯吃;提供玩具娃娃,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系蝴蝶結,穿鞋子等,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也會變濃厚。孩子透過給娃娃餵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鍊,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還可以把家中的玩具集中搜集好開展遊戲“玩具商店”,孩子透過買賣玩具,逐漸養成了把玩具放回原處的好習慣。在與您的遊戲中,孩子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着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促進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形成。

1、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着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2、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不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獨立能力。所以我們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裏,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透過具體、細緻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幼兒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如學習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牀鋪等。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學會了很多生活自理本領,不知道您能不能說出?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造了很好的鍛鍊機會,無形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作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3、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的原則。鼓勵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次,我們建議家長訂閱《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雜誌,並定期組織家長來談談自己的育兒經驗,反饋閱讀家庭教育文章的心得,加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用心地向書本學習,用心地向他人學習,用心地向孩子學習,用心地進行教育反思。“學、思、行”三者相結合,探索育兒規律,成爲教育孩子的行家裏手。我們還積極引導家長在家中統一家庭成員間的認識,統一教育方法,在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的過程中嚴格要求,反覆強調,各種規則不斷地得到強化和補充,使幼兒能夠堅定不移地朝目標去努力。如:溶溶小朋友對進餐不感興趣,胃口不好食慾差,進餐時注意力分散,常常將飯菜含在嘴裏或吐在碗內。經過幼兒園的教育孩子在進餐習慣和進餐時間上都有了進步,但孩子在家中仍要外婆喂。我們及時與家長聯繫,希望家長配合並能和幼兒園一樣地要求孩子,不無故遷就,在家中堅持讓孩子獨立進餐堅決不喂,而對孩子進餐時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漸漸地孩子在家和在園一個樣了。家長的教育觀念在逐步改變,他們不僅增強了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認識到這項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4、勤督促,多提醒,使孩子在寬鬆的家庭環境中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一個孩子的良好行爲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主動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覆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孩子來說,重複訓練尤其重要。如:有的孩子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原處的習慣,家長就要有意識地督促孩子進行收拾玩具的練習,,而且多次重複訓練,使幼兒養成不用提醒玩完玩具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

總之,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時時做個有心人,從各個環節入手,採用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8

2、積極配合學校,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督促,需要引導,讓孩子養成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3、堅持課餘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

除學校的作業外,我們爲孩子制訂了學習、鍛鍊的計劃,如背詩詞、描紅、閱讀、奧數、英語、舉亞鈴、游泳、跑步等內容,按學期、週末交替進行。孩子的記憶力強,背詩詞很有優勢,在背的過程中給他講解意思,背了會忘,需要不斷複習,現在我的孩子能背二百多首古詩詞了,平時他偶爾也會引用一下,並且很得當,我們也感到很欣慰。奧數不僅僅是鍛鍊孩子的運算能力,更多的是思維邏輯能力,有些題型他花好長時間才搞明白,覺得難度有些大。在背詩詞和做奧數方面是他父親給他施加了壓力的,有時難免會吃鞭子,當然我並不主張打孩子。

孩子喜歡聽故事,我們要求他自己去看書,我在圖書館給他借了一些讀物,有的他一天就看完,說很有趣,還給我們講故事情節,我們表現得很感興趣,告訴他看了其它的再講給我們聽,有的書他一頁也沒看完,我也不強迫他,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可以提高他對閱讀的興趣。假期有時帶他去圖書館,我發現他很喜歡,拿這本書看看那本書翻翻,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是很有益處的,能增長不少知識。

知識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4、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們工作過程也需要不斷學習,我們在家都喜歡學習並能長期堅持,不管書本知識還是網絡知識,我們有意識地在家中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這樣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學習。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家長自我提高的過程,大人也有很多的不足,爲了教育好後代,我們努力校正自己的行爲,不斷完善自己。大人的一言一行,無意中會引導孩子對其注意,進而模仿、嘗試。所以家長要率先垂範,從自身做起,平時做人做事都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使孩子的品德與智力良性發展。

5

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習和考試,如何使孩子身心健康地走向未來,這纔是很關鍵的,現在獨生子女問題、孩子看電視、玩遊戲、上網安全問題,孩子的任性、自私、性教育等問題,都有待老師、家長共同去尋找好的解決途徑。

家庭教育心得(愛孩子就要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對於許多初爲人父人母的人來說,又是一個現實的難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寓於日常生活中。家長毫無掩飾的言談舉止時時刻刻被孩子模仿,這種模仿對孩子的品格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在漫長的時間裏毫無感覺地完成的。家長好的教育導向,往往能夠造就一個孩子美好的未來。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 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

我覺得孩子的習慣有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過來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在一夜之間讓孩子糾正所有的缺點是不切合實際的,要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比如:我女兒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養成了事事都以自己爲中心的思想,不肯去幼兒園等等,當時做爲家長我們很着急,真的不知道怎麼對待她的,那時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就是不管用的,後來我多方面查找原因,她說幼兒園裏有咬人的小朋友,還有不肯睡在幼兒園裏,反正是找一些可以不去幼兒園的理由。我首先和老師去溝通,在這裏我還要感謝陸燕老師,在她的配合和我的耐心開導下,孩子終於肯到幼兒園了,她不再排斥幼兒園了,而且現在有時還要求自己走去,兩年下來,讓我常常感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父母的成長過程。父母只有用寬容、平等的心去看孩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成長的問題與困難,才能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空間,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的童心.

二、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現在把我的一些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共勉。小的時候,我曾經問過她:你再大一點,喜歡做什麼?她說:我喜歡唱歌跳舞。所以小班暑假我就帶她去參加暑期跳舞班,當時他們班還有2個小朋友參加,我覺得應該不會怕陌生了吧,可是後來的情況還是讓我意想不到,一共3個月時間總共參加也沒有3個小時,當時作爲家長我也沒有和她溝通的,看着人家孩子都很乖進去跳舞,她就不肯進去,我很着急,一急打了她,每次去了都一樣,一次3節課,我就陪着她在外面坐3節課,到後來才知道原因,因爲剛開始孩子練習基本功時,腿很痛的,壓不下去,老師要求很嚴格,孩子膽小害怕老師,又不敢說,她不進去我還兇她,以致於有這樣的結果,興趣班快結束時,我才知道,當時不應該一味的指責孩子,現在說起跳舞她就反感,把孩子的興趣也弄沒有了,所以作爲家長,應該瞭解孩子的興趣,但更重要的是怎樣去培養,而不是強迫她做什麼事情,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我有一種強迫孩子的感覺,因爲我沒有了解孩子當時的感受,造成了現在的局面,所以作爲家長我們要尊重孩子,不能強迫孩子怎麼樣,她說不做這件事情可能有她的原因,我們要好好的和她溝通,聽聽來自他們的聲音,不要一味的打罵和指責。對於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三、 保持平常心,不互相攀比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是指孩子的本性,即性格、愛好、接受能力、認識能力、遺傳基因、家庭經濟環境、家長工作特點、文化程度、道德修養、生活經驗等各個方面,同時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發展取向,在成長過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僅是幼教老師的問題,更是父母的問題,如果攀比,不僅累了大人,也傷了孩子。

許多家長可能都有體會,與親朋好友在一起都會互相詢問孩子的情況。比如:在幼兒園表現怎樣、在家吃飯乖不乖、飯量如何等等。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人家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那麼乖,回到家裏,我就要求孩子也要這樣,但是不但沒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越來越差,連續兩次以後,我開始反省自己,檢討自己,從此,我再也不與別的孩子比了,這樣急功盡力,既傷了孩子,也傷了自己。

四、 父母的教育思想要一致,寓教育於故事中,寓教育於生活中。

由於小時侯接觸的人羣比較固定,孩子怕生,不合羣,中午不肯與小朋友一起睡覺,上學時緊緊保護自己的衣服、圍巾,不肯交給老師保管,熱了不肯脫衣服,在加上小孩子普遍生病的較多,孩子的問題真的太多太多,也很難講清道理,怎麼辦?首先,父母要理性的面對,不急不躁。我們相信總有辦法,有能力教育出一個思想行爲健康、合羣、有能力的孩子,爲此我們也少不了翻書、取經,從3-6歲孩子發育特點、性格特點及需求出發,採取“疏導”的方法,而非“堵截”,讓她慢慢的轉變,讓孩子的特點轉變爲優勢,同時,從兒童故事入手,說明故事的意義,讓似懂非懂的孩子有一點點模糊認識,慢慢的引導,對於不合羣、怕生,我們儘量利用休息時間出去走走,玩玩,讓她多適應一些陌生的場合,學會處理與陌生小朋友的關係,基本上有效果;對於不肯睡的問題,透過交流與瞭解,原來是怕衣服被弄丟,找到了原因,就對症下藥,透過“小恐龍看病”等故事講了小動物生病的痛苦和她自己所犯的錯誤,講了脫衣睡覺的原因,同時,與老師及時交流,互相配合,最後變的很好了

孩子的事,每天都精彩無限,每天又都會讓你哭笑不得,積極主動地從她的一言一行中發現問題,則又是我們觀察她的一種方法,現在,基本上能說出每天學校裏發生的事情,我們家也給小傢伙發“小紅花”“小蘋果”,要得到獎勵,就要彙報自己在學校的優點、缺點、在家調皮、發脾氣及幹家務等,實行了一段時間,要她每天都有是非對錯的概念,思想上和行動上產生一定的自律行爲,孩子也很積極,表現也好多了,交流也增加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家孩子從小體質較弱,打針較多,她稍微懂點事情的時候,爸爸就教她“打針時看着阿姨的針,只扎進去一點點,痛一下就好了,打了針病就好了”,從此,孩子打針、打吊都主動伸手,積極配合,從這點上我們也懂得了,孩子雖然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小毛病,但是“孺子可教”,只要教之有道,有合適的方法、環境,再加上耐心、細緻地觀察,每一點細微的進步及時鼓勵。“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要花工夫下去,總會有新收穫的。在這裏還要強調父親和母親的教育同等重要的。

細心觀察,善於思考,也給了我們處理一些突發事件的方法,“爆發”的情緒要冷處理,而且父母意見要絕對協調一致,不能妥協,等她冷靜的時候,儘量轉移她的注意力,當她高興的時候或有些事情表現好的時候,要及時表揚,順便翻一翻“老帳”,講一講道理,孩子往往能夠接受。

我們自從孩子出生到現在一直給她訂閱適合她年齡特點的書,當然也有我們大人看的書,比如:《幼兒教育》我們從她出生就開始訂閱,還有《3-6歲兒童成長特點》,還有《嬰兒畫報》、《幼兒畫報》,還有平時買的《經典童話故事》等等,現在大一點了,我們給她訂閱的是《大灰狼》,這本故事書也很好的,是月刊,每月一本,孩子看了不會累,而且新書來了他自己去取的話那個開心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笑容總也掛在臉上,書裏的內容她平時也能用上,比如:她過生日,我說送他一個禮物,然後買來了,沒有告訴她,後來她知道了,問我:媽媽你買來了,爲什麼不告訴我?我說:媽媽想給你一個驚喜,她說:媽媽,你和大灰狼一樣,把你的驚喜搞砸了,原來奶奶提前告訴她了,所以她說搞砸了,故事書中也有大灰狼想給烏龜夢夢一個驚喜,最後大灰狼自己說搞砸了,對於孩子,我們不能要求她做事情做到什麼程度,但是她自己是在慢慢的體會生活。

爲了讓孩子有一定的愛心,我們家裏還養了魚、烏龜、兔子,她每天都要看看她的烏龜,喂喂她的兔子。我們鼓勵她只有自己把自己照顧好了,才能照顧他們的。她就很聽的,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小動物。

孩子不是溫室裏的苗,遲早要面對陌生而複雜的社會,所以任何挫折和變故都要她慢慢適應、處理,而且不能讓她感覺父母什麼事請都爲她辦好了。

五、 不強迫孩子學習

我的孩子學習語言我不強調她學普通話還是本地話,但是我有個朋友就總也強調孩子學說普通話,最後孩子本地話不會說,普通話也沒有說好。

不強迫孩子學習,很自然的,孩子一天一天地成長,終於有一天她會看書了,會寫字了,會守規矩了,不知不覺地,孩子喜歡上了學校,喜歡上了閱讀,喜歡錶達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教育不急功近利,而是踏踏實實,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作爲我們,也與其他父母一樣,從撫養、教育、引導,一步步隨着孩子的成長在摸索,現在的小孩子一般都是以自我爲中心,而所謂的“家庭教育”就是要教會孩子知道世界上還有別人,雖然我們的孩子還有很多缺點和不足,但是我們的目標很一般,也很一致,不求其出類拔萃、技壓羣芳,只求其成爲自主、自強、能適應社會、對社會有用的、自食其力的、健康的、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