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通用15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通用1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通用15篇)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1

今天下午5點20,我坐在電視視旁認真觀看《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它主要是圍繞着“成長與幸福”而展開的討論。我從中領悟到了許多知識,並深深印在了腦海裏,有的情節非常感人,那一顆顆小淚珠都忍不住流了下來。

首先,我學到的是自信。這是因爲臺上的一位老奶媽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他很不幸,剛出生時還沒有一個奶瓶大,並且連腿也沒有。但他卻自信地說:“雖然我是殘疾人,但這卻並不代表它會毀了我的一切。我相信,十年後的我一定會成爲一名演說家,站在講臺上爲大家演講!”真的,十年後他的夢想真的實現了,那天他坐着滑板來到了舞臺上,這裏所有的人都驚呆了。當時我就在想:這位偉大的演講家,用自信造就了幸福,那我們爲什麼不行呢?

接下我們要做一個熱身操。先來搓搓手,然後再打幾個響指,接着拍拍腿,最後輕輕拍幾下手。你可能會感到很奇怪,爲什麼要做這些動作呢?其實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當許多人聚在一起,做同樣的動作,你會看到,奇蹟發生了——搓手的聲音彷彿是風在呼哮,響指的涵意是一陣風颳過,小雨已開始淅淅瀝瀝下了起來,漸漸,拍腿聲已告訴我們,雨越下越大,最後的拍手聲就代表着大雨滂沱。這讓我想起了那條諺語: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它讓我懂得了團結就是力量!

接下來的一個小遊戲更讓我懂得了什麼是付出與奉獻。遊戲的規則是這樣的:每一們小同學都拿一個長長的大勺子,看誰能把中間籃子裏的水果藉助勺子用手拿出來。可是,大家最終的結果不是這個掉了就是那個沒拿到。最後一位男同學想到了一個好方法:每人都先舀一個水果,然後讓別人去拿自己的,那麼你自己也可以拿到別人的了。所以多一份付出就代表多一分受與幸福。

當然,開學第一課的內容還多着呢,總之,它讓我深有體會!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2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弟弟一起看了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節目,名字叫《開學第一課》。這是我第一次看這樣的節目,很好奇也很期待。果然,這個節目真的讓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節目一開始,主持人就把我最喜歡的功夫明星成龍請了上來,他因爲工作的關係沒能親自到場,透過視頻給大家分享了他的星路歷程,他真的是很努力的一個明星呀,爲了在熒幕上呈現出最真實的效果,每一個鏡頭都親力親爲。我很佩服他並決定向他學習努力不不放棄的精神,他還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任務,就是徵集中國冬奧會的吉祥物,我很喜歡畫畫,我準備在空閒的時候畫一個吉祥物。主講人還有一名攝影家叫解海龍,他透過鏡頭逆轉了好多小朋友的命運,愛心鑄就希望,知識改變命運。我以後要更加努力的學習,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還有珠心算冠軍王桐晶,十二年的訓練生涯中算過的卷子,能鋪滿100間小學教室,哇,那是多麼大的任務啊,她讓我知道了,成功唯有努力和不放棄

。新東方的董事長俞敏洪是媽媽一直給我講的教科書,他在臺上講的經歷我也記憶猶新,他的成功也是不放棄和努力。還有C919大飛機試飛成功,它的總設計師吳光輝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夠創造出新的奇蹟。還要無殼蛋生雞——小茶缸,揭祕了它的“成長記”讓我認識到了科學改變未來。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作爲中國量子力學的泰斗,自述了大學考了三次才考上的經歷,選擇了“笨鳥先飛”,加倍努力,不斷前行。在科學的道路上獲得了重大突破,爲國家和世界貢獻了傑出的成果。還有王源,他才十八歲就已經參加了聯合國青年論壇,真的是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透過看這個節目我作爲青少年要想這些成功人士學習,努力不放棄是現在我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情,我也有夢想,我也要用我的實際行動去實現它。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3

八點啦!一開啟中央臺,帥氣的“TFBOSS”映入眼簾,用娓娓動聽的音樂唱響《開學第一課》,用婀娜多姿的舞蹈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這次《開學第一課》講述的是先輩們長征的故事,讓先輩們爬雪山、過草地時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鼓勵着我們新一代的孩子們。

二萬五千里長徵,從江西到陝西,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長征猶如一座豐碑,屹立在中華人民偉大的史冊上,成爲中國人民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柱。

胡正先爺爺告訴我們如何光着腳爬雪山,在艱苦卓絕的情況下,無論如何都要完成上級交給他的任務。樑天文爺爺告訴我們楊政委對他如同父親般,爲了新中國而壯烈犧牲,他千方百計要尋找楊政委的兒子,尋找革命的種子。賀捷生奶奶告訴我們,在長征的路上他的父親賀龍對她大愛如山,在打仗衝鋒的時候,把襁褓中的孩子丟了,擔心孩子的安危而自責。耿瑩奶奶告訴我們長征路上,她父親耿飈得了瘧疾,時冷時熱如同冰火兩重天,站都站不穩,可是當聽到要打仗,他一躍而起直衝戰場,這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你們聽說過先輩們在長征的路上,一天只吃一顆黃豆,忍着餓,頑強地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徵。

看着先輩們的英勇事蹟,淚珠在我眼睛裏涌動着,情不自禁地爲他們鼓起了掌聲,我腦海裏浮現了一幕幕——在他們一步步艱辛地走出草地時,不知有多少戰士悄然地倒下了。

長征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在新學期裏,我們一定要發揮先輩們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更加努力地學習,爲祖國獻上自己的貢獻。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4

古人常用“孝,悌,忠,信”這四個品質來作爲對“君子”的基本要求,其中爲首的便是孝!這次《開學第一課》中,令我感動,心酸的地方也是孝這個片段。百善之首也爲孝!這一切不都很好的體現出孝,真是人間感情最美的體現了!

禮記中曾說過:父慈子孝。說明了,孝其實是建立在長輩的愛之上的!沒有黃香父母對黃香之愛,又怎會有黃香扇枕溫衾之事?《開學第一課》中的秦勇,是一個慈父,是一個願意爲孩子拋棄一切的父親,他爲了讓“有病”的兒子自理,放棄了萬衆矚目的日子,放棄了搖滾夢,放棄了後半生的前途……僅換來了一聲爸爸,這並非的得不償失,在大珍珠與他自己的心目中,這位父親,是希望!大珍珠的希望!比什麼都重要!就算是大珍珠這樣,有着一具天生不能表達感情的肉體,靈魂也被這濃濃父愛所感染了,爲之感動,產生孝,這心底對父母愛的天生感情!用自己十幾年的積累寫出那封寄託着感激的信。大珍珠不正常嗎?不!他比起我們這些對愛麻木的孩子,我們就算有睿智的大腦與靈活的身軀那有如何呢,也不如他那顆純淨之孝心!這就是我們該自省與改正之處呀!

孝這個字,其含義是:父母爲教育我們成才,竭盡全力,直至燈枯油盡時,我們要好好照顧,回報,支撐起這個家。不過我們這個年紀,很難爲父母做些爲其分憂的事了,但其實,只要做好自己,能獨立處理自己份內的事,爲目標努力,就可以了!要知道你的未來是父母最大的成就!去乘風破浪吧!

小時時時體貼爹孃意,莫教爹孃心掛牽。大了勞苦莫教爹孃受,憂愁莫教爹孃耽。孝不過如此。感知愛,回饋愛,請將孝記於心中吧!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5

開啟電視機的那一刻,看到中央一套《開學第一課》的那一刻,我感受頗多。

那是一個以紅色爲主而佈置的舞臺,紅色的五星紅旗,紅色的五角星,紅色的舞臺背景,一片又一片,映入眼簾全是紅色。我好奇,就停留下來。主持人說着一句又一句淒涼又感人的臺詞,像琴絃一樣,緩緩地,緩緩地,撥動着我的心。一位又一位老革命戰士,一個又一個令人黯然淚下的悽美故事,在我的耳邊一遍又一遍迴響着,這是爲什麼呢?明明現在的中國很強大,但我,還是不禁的落淚。這些故事裏面,有一個才三個月的小嬰兒――

她是一名將軍的女兒,剛剛出生不到三個月,就跟着自己的父親參加了長征,在那瘦小的身軀,有着頑強的生命力。每當她哭的時候,所有的戰士都在說:“哎,你看,她哭了!她哭了!”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在那個時候,能活着真的太不容易了。有一次,在被敵人襲擊的時候,抱着小女孩的戰士不小心把這個三個月大的孩子給弄丟了,又回去找了一遍才把這個小女孩找到。

這,也是生命,也是革命,爲了革命,爲了以後的生活,那時候的中國人都在努力着,爲了人民,爲了以後的我們,我們現在的生活,現在的一切,全都是原來的革命戰士又鮮血鑄成的,我們有什麼資格不去珍惜現在的生活呢?不要去迷茫,不要去猶豫,生活,在我們手中。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那段歷史,那段讓人黯然淚下的歷史,那段恥辱,也是輝煌的榮耀。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我的組員,每一個人都感受深有感受,每個人的心,都橫了一刀。

僅僅一個多小時的公益片,卻讓我們黯然淚下,讓我對自己反思,讓我再一次知道了革命先烈是多麼的偉大。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6

父母是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前應該算是啓蒙老師,也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學習模仿的一個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今晚一家三口透過看了中央臺的這個節目,讓我們家長更加註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希望孩子能從家長的言傳身教中潛移默化的學到好的傳統習慣。其實反過來孩子也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做爲家長也能從孩子的日常言行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並完善自己。

作爲嘉賓主講,童話大王鄭淵潔講了一些有關“孝”道的家風小故事。其中有鄭淵潔父親每天深夜悄悄灌鋼筆水和鄭淵潔給母親經常洗腳、陪父母散步等生活故事。這些有關“愛”和“孝”道的家風承傳真就是平常生活點點滴滴中言傳身教、耳薰目染中得到的。這裏有感恩,是由內而外自然的表露。但是在我們的身邊有些父母從小就給孩子灌輸:“你虧欠我們的,所以一定要孝順”說白了就是現在我們養了你,以後你要回報我們。這樣,孩子從小就有回報父母的心理負擔,而且必然會犧牲自我來屈從父母。孝道被渲染爲美德,但本質上如果被作爲一種交換,從而就會形成一種變異了的一種孝道。古語道:百善孝爲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不過,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瑣事所掩蓋,有的變異成爲一種形式上的東西。孝心是體現在日常生活細節中的點點滴滴,不是冠冕堂皇的詞藻。例如:一點點學會幫助父母排憂解難,學會和父母長輩溝通並懂得虛心接受長輩的批評引導,學會保護自己讓家長放心,學會並掌握一些基本家務技能幫助父母幹些力所能及的事,做爲家長最有效的引導方式就是言傳身教,除了逢年過節外,儘量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老人,幫着父母洗洗涮涮,幹些家務,嘮嘮家長裏短、新聞軼事,關注父母的健康,日常起居,接受父母的勸導注意身體,要做到勞逸結合。

原黑豹樂隊主唱秦勇在這次中央臺《開學第一課》中擔任主講,主要跟家長講訴自己激流隱退在家陪伴患有“重度感統失調症”的兒子的真實故事。秦勇追憶十七年父子情,動情的演講使得電視機前的我們備受感染。當主持人何炅問大珍珠自己父親當天的表現如何時,大珍珠那句“那真真是極好的”和現場爲父親唸了一封《大珍珠寫給父王的信》,一句“爸爸,下輩子我還做你的兒子好嗎?”更是讓爲愛付出十三年的父親秦勇泣不成聲。可見這份神聖的父愛給孩子帶來的身心健康無以倫比。最後,秦勇和大珍珠一起演唱了歌曲《一起長大》,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與孩子都能相互陪伴、一起長大。家長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更應該是理性的包容,更應該是健康、自由、陽光向上的,孩子從小到大的性格和價值觀要靠家長正確和積極的引導,多給孩子鼓勵和信任。

香港影視歌三棲明星容祖兒做客“開學第一課”。對於容祖兒我們還是比較瞭解的,她經常是勵志向上的代言人。做人做事都是有禮有節。容祖兒的母親經常教導她吃飯夾菜要有規矩,家裏等長輩來了才能吃飯,吃飯不能出聲吧嗒嘴就會挨父母訓。容祖兒小時候非常調皮,喜歡在雨天和弟弟一起踩水坑,看雨水濺在別人身上。她母親就會告訴她,做事要時時考慮別人的感受。雖然這都是小事,但她母親教的這些禮節的小習慣就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知書達理,就是“家風”。也是我們生活中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一個家風正的家庭會影響孩子在精神、品德和言行中學到好的傳統習慣和德行得以傳承。一個家庭家風要正,在道德方面家長就要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家長一定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因爲那是榜樣的力量。家庭其他成員也要規範自己的行爲,因爲正能量會在家庭內交相輝映,而負能量也會發生交叉感染。這就是“正能量家風”的言傳身教重要性。一個生活在正能量的家庭成員會給家庭以至於社會帶來溫馨、祥和、安全,甚至帶來了保家衛國的責任和使命。

一個半多小時勵志節目雖然不算太長,但是給在電視機前觀看的家長和孩子帶來的觸動,我相信是潛移默化,是久遠的。“愛”是要用心去做,“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對於孩子的言傳身教絕不是一朝一夕,如果能讓孩子把良好的德行得以延續並傳承,做爲家長任重而道遠。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7

昨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劉老師帶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

一開始,我就聽到了優美的琴聲。但是,你絕對不會相信那是一個10歲的盲童彈的。這個男孩名叫劉浩。他曾經參加過德國舒曼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最後獲得了總決賽的第3名。

劉浩從四歲開始學電子琴,七歲學的鋼琴。他媽媽說他很自信,有點太自信了。

那時候,他們家沒多少錢,劉浩媽媽就帶着200元,給劉浩爸爸一張四個字的字條,然後揹着電子琴,去了北京。

找了很多老師,都沒有收,但劉浩媽媽沒有放棄。終於,在一家愛心組織的幫助下,劉浩去了一所盲童學校。並能在音樂老師的指點下,繼續學鋼琴。

在電視裏的人好多都哭了,我也是拼命忍着讓自己不哭。

後來我還看到了我崇拜的人:成龍。成龍老師說:他有個朋友,有兩個女兒,到了九歲也不會繫鞋帶。有一天他爸爸一回到家,說:我破產了。就搬家了。他現在住的是1000平米的房子,搬到了50平米的房子。從此以後,兩個女兒會自己上課、自己會幫鞋帶、會幫她們的媽媽做飯。兩年後,他跟兩個女兒講,破產是假的。

還有邁爾克。傑克遜的舞蹈,是王忠華老師教的,譚思澳是一個學生,她非常喜歡這個舞蹈。在開學第一課,她和她的同學們依依不捨的說了幾句話,跳了一段舞蹈,就分別了。

有個女孩,叫孟佩傑,5歲是就沒了爸媽,成了孤兒。她的養母癱瘓了,孟佩傑也沒有丟下她。孟佩傑每天到菜市場挑最便宜的菜。每天早上6點,孟佩傑就起牀,給養母換溼布、洗衣擦身、幫養母喂完早餐後,她才匆匆趕去學校。每次做完全部家務,都要9點多鐘,這時候,她才能歇下來做自己的功課。養母只養了孟佩傑3年,孟佩傑卻打算養養母整一輩子!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很感動。原來有像劉浩那樣可憐、有信心的人。有像成龍的朋友的女兒那樣的人。有像王忠華那樣的好老師,同學們都喜歡的那種老師。有像孟佩傑那樣知恩圖報的人!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8

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帶着我們一步一步堅持不懈。昨天,在老師的號召下,我們看了一部精彩的《開學第一課》——乘着夢想的翅膀。

第一課,夢想就是動力,講的是王亞平老師的故事。在她小時候就很喜歡宇宙,感覺非常奇妙,夢想有一天能夠登上宇宙遨遊,一次航天考試透過了,她就靠着頑強 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朝着夢想前進,今年終於搭載着“神十”完成了自己從小以來的夢想,並且成爲了中國第一位在天空授課的老師。這一課還講了八一跳傘隊付麗 娟的故事。她年僅13歲,帶着放飛藍天的夢想,她刻苦訓練,終於成爲一名優秀的跳傘隊員,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劉冬,他夢想成爲飛行員,他苦 苦鑽研紙飛機的折法,能讓一架架紙飛機自由的飛來飛去,這就靠的是動力,夢想的動力。

第二課,有夢就要堅持。主要講的是章子怡的故事。她以前的英語很不好,她就一個字一個詞的背,最後終於熟練地掌握了英語,幫助她過了語言關,一步一步成爲 了國際影星。她說是堅持讓她夢想成真。最感動我的是廖智的故事,她是一名舞蹈老師,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可是她靠着假肢又重新站在了舞臺上,靠毅力 堅持着她的夢想。夢想就是讓人堅持下去的動力。黃綺珊的《一首怒放的生命》開始了第三課。

第三課,有夢就能出彩。鋼琴家郎朗,他不但可以用手彈琴,還可以用胳膊,用橘子彈琴,他說,爲夢想努力,當替補也能替出精彩,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方 榮,一個小時候渴望讀書的孩子,對她來講課桌是多麼珍貴,長大了終於成爲希望小學的一名老師。潘其華老師,今年已經88歲了,是北京一百六十六中學的老 師,她已經教了八千多名學生,她希望自己一百歲的時候能教一萬名學生。她說,每一名學生都是老師的驕傲!

透過看《開學第一課》的精彩內容,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有許多令人牢記的景象,有許多令人不忘的語句。夢想,我們像你走去!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9

晚上,我和媽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它總共分爲五個篇章,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第四節課——“文以載道”。

給我們上課的是一位已九十六歲高齡的許淵衝老爺爺。他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特別是中國古詩詞的翻譯方面,更有獨特的。他白髮蒼蒼,臉上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老年斑,瘦長的手臂上,一根根青筋清晰可見。他拄着棕色的柺杖,慢慢地走到了舞臺中央。

許爺爺認真地給我們講起了課。雖然老人家年事已高,但講起話來,聲音洪亮有力:“同學們,中國古詩詞有三美。意美、形美、音美。”再以《登鸛雀樓》爲例,具體闡述了這三美。然後,許爺爺又講述了自己對事業的執着,並且將一生都奉獻給翻譯事業的故事,帶領每一位同學感悟詩詞與外語的結合之美。他從起初的.二十六個英文字母背不全,不會讀,到如今成爲了世界聞名的翻譯家。過程中碰到了種種困難,但他始終堅持,從不放棄,一直堅持着要把中國的古詩詞發揚光大,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詩詞,瞭解中國文化,創造了“翻譯美”。2014年,他獲得了國際翻譯界的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家。同時他也被譽爲“詩譯英法唯一人”!許爺爺曾把《詩經》《楚辭》《李白詩選》《宋詞三百首》等等翻譯成英文、法文,並在國內外出版。

許爺爺還給我們講了,他現在每天還堅持翻譯一頁書,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他那執着的精神,對中國文學的熱愛,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像許爺爺一樣,堅持不懈,執着追求,實現自己的理想!

“詩以言志,文以載道”帶領我們學習了古代文化之美。許爺爺將詩詞翻譯成外語,讓驕傲的中華文化走出了國門,向全世界傳遞着文化的共鳴。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10

今天, 我在已經上了六年級,我想起以往的9月1日的晚8點檔的開學第一課,在2012學年的那一次開學第一課,我早早的就睡了,所以沒有看到開學第一課的直播,而在開學第一課的重播時間段上在上課。所以在9月3日的晚上纔看這的。在今天,我又重溫了一下了。

這次,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美就在我們身邊。法國雕塑師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是啊,羅丹說的對,我們生活中是有許多美麗的地方,無論是在哪裏,是在城市,還是農村,都有它們各自美的方面,也有它們各自美的理由。在課上,許多最近出名的名人來上課,也說出了許多有哲理的話。

當然,在現場,也不乏那些在大山裏走出來的人們。他們用那些人類最原始的感情感動了人們。就像這個節目裏的湖北恩施的80後外來教師那般用真情感動了她的那些學生們,而她的學生們也用真情來回報她。

我認爲,在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的,而我們要有一雙發現生活中美麗的眼睛。我們應該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順從自己的興趣。而當我們發現了這些美的時候,我們應該用我們的行動去傳遞美,伸出自己的手,去幫助別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卻有完美的團隊,只有將個人融入集體才能克服自己的缺點,創造和諧之美。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學校中,環境之美;教師的美德與同學之間的友愛都是美。就說說最近的吧,我參加了銅管樂隊的服飾展示開幕式表演與運動會開幕式展示,在10月9日開始的演奏包括走隊形就需要集體的合作,就是需要和諧美的應用。

這就是我看了2012年《開學第一課》之後的觀後感。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11

今天開學了,原本快樂的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不是因爲六年級分班後一些好朋友不能在一起,而是突然想起那場可怕的大地震,讓同我們一樣大的許多孩子再也不能和我們一樣無憂無慮、上學讀書了。

在昨天晚上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中,我着實感慨萬千,在背向透過狹窄的通道跑到指定地點的友誼比賽中,奧運冠軍代表隊比四川桑棗中學的同學們足足慢了十幾秒,也正是這短短的十幾秒鐘,使得桑棗中學的同學們逃脫了那場大地震令人恐怖的魔爪。在節目中,桑棗中學的同學說,爲了預防這些突發事件,學校早就給他們講授過科學逃生的方法,還進行過多次演練,在地震中,兩千多名學生只用了一分多鐘就全部抵達安全地帶。同在地震的咆哮聲中,不少稚嫩的生命瞬間消逝,而桑棗中學竟無一人傷亡!我想,如果那些被地震帶走的孩子們平時能多瞭解一些科學逃生的知識,今天也許還會在明亮的教室裏歡笑、嬉戲。

首先,學校應該多安排一些逃生訓練課程,最好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比如在地震、泥石流多發常見的地區開設預防地震的課程,在火災易發的地區開設預防火災的課程等等。我們這裏也經常有颱風經過,暴雨不斷。可我們小學生對這些知之甚少,更不用說怎樣應對了,所以學校可以多給我們普及一些這方面的科普知識,並組織必要的逃生演練。

其次,已經開設了這些課程的不能流於形式。前幾天,南京某個班級在逃生訓練中,居然排着整齊的隊列用五分鐘走完兩層樓梯!試問在火場中如此悠哉,能有幾人倖免於難?在我們周圍,有不少學校也都開設了相關的逃生訓練課程,也開展了一系列的演練演習,可據我所知,這些活動不少和南京的那次活動一樣,把演習當成了演戲,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12

9月1日開學,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感觸很大。第一個講的是“孝”。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兒子帶着他的父親,騎着他自己改造的摩托車周遊各地,那位兒子說:“趁着父親還能走,身體還有勁,就帶着父親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因爲晚了,就做不了了,就會終生遺憾。孝可以是在放學後,高興的親切的叫一聲”爸爸,媽 媽,“孝可以是在吃飯的時候給父母親夾菜吃。

下一個講的是“愛”。有一位爸爸教着一個有失調症的兒子,光是繫鞋帶就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比如:我一個星期學會騎單車,記十幾個英文單詞,可那位兒子單單騎單車就用了幾年,他們並不放棄。那位爸爸放棄了舞臺上閃耀的自己,做了一位陪伴兒子長大的普通爸爸。父母教會我們愛自己,愛生活,愛他人。愛是時間最美好的字眼。

接下來講的是“禮”。“在生活中很重要。我們升國旗爲什麼要敬禮呢?是因爲國旗是國家的象徵,我們要懷着尊敬之情,所以要敬禮,容祖兒說:”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加倍對你好,禮貌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禮貌從小事做起。”禮“滲透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最後是一羣堅強的小朋友,她們說:”我們雖然是孤兒,但我們並不孤獨。“

我覺得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講的內容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心,因爲它不但教我們要如何孝敬父母,也會透過動畫故事或自己個人的孝敬父母的故事來教導我們爲什麼要孝敬父母。我從這個節目裏我已經懂得了爲什麼貪玩是一種壞習慣,因爲一旦着迷遊戲會對自己的身體性格有很大的影響。孝敬父母是一件好事,也是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爸爸媽 媽那麼努力爲我們付出,是我們回報他們的時候了。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的收穫很大,我知道了孝順別人,愛自己,愛生活,愛他人,懂禮貌。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13

恕我直言開學,多數學生的潛意識中都對比表示厭煩。因爲開學了,便沒有閒遐外出盡情遊玩;開學了,就是面對堆積如山的書本,開學了,不能一顯自己的芳華(俊朗),只能套上死板的校服……而正是《開學第一課》這檔節目,帶我一覽學習的歡愉。

此次《開學第一課》主題爲“文、武、琴、棋”。

先來講講“文”。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簡單的筆畫便能造出上萬個漢字。殊不知現代漢字是由古代的甲骨文演變而來的。古代的文字,是由人們揮毫潑墨“畫”出來的。古代的字是由祖先由豐富的想象力依照此物的形狀結合各類元素而謹慎下筆的。“文”便是中華文化鐵骨錚錚的血脈,斷了此脈,豈還有“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說?透過漢字,我們可以無障礙與智慧先人的祖先交流,使人受匪淺。文,涵養我的靈魂,豐潤我的思想,飽滿我空虛的心靈。它爲現代與古代架起一座無形的橋樑,實在“功不可沒”。

再來講講武。既然文質彬彬,那武力高強也是大可獲缺的。中國武術,講究“快、準、狠”。忌畏手畏腳,崇勇敢拼搏。武也是文化,只要細細琢磨,便會領略其中的文化與丰采。

琴,就拿古箏來說。稍一撥絃,清亮爽脆的樂聲便如明澈疾速的瀑布般傾瀉而出,使人精神瞿鑠,眼前一亮。樂聲似清水洗塵,一掃我心中積淤已久的苦悶……

從小就受中華文化的醇香所陶冶,我應該暗自慶幸。上蒼給予我如此豐厚的大禮,我又有什麼理由不刻苦學習,發奮圖強呢?願我與全體同學都如開學第一天似的精力充沛,鏖戰正酣!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14

9月4日晚上8時整,我和媽媽懷着激動的心情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

第一節說的是“愛國”,講了國歌的來歷。國歌是抗日時期田漢先生寫的詞,聶耳先生作的曲。其中“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還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日本鬼子用大炮在長城上炸開了一個缺口,戰士們立刻從四面八方涌來,在長城的缺口上不停的攻擊,讓敵人不能前進一步,許多戰士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敵人的進攻,用血肉築成了新的長城。這一段不是編出來的,而是真人真事,讓我們爲這些死去的戰士們,致敬!

這節課還講了左權將軍的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左權去前線抗日,遠離家鄉,但一有空就給家裏寫信。有一天,部隊兵敗正在撤退,左權將軍走在隊伍的後方,敵人的炮彈打中了隊尾,左權將軍就這樣死去了。他是在戰場上死去的最進階級別的將領,我都感動的流淚了。

開學第一課中說到的人物都是英雄,讓我們銘記歷史,讓這些英雄永遠活在人們的心裏。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弱就要捱打”,我以後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後成才,讓祖國變的更強!

《開學第一課》節目觀後感 篇15

9月3日晚我觀看了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錄製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美在你身邊”。

首先,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娓娓道來的講述了“探索美”,太空之美、地球之美充滿了詩情畫意;而她回到地球之後又充分感受到到了人性之美,溫情感人。接下來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戰士高鐵成……這些最美人物和他們的故事讓我分享到“傳遞美”和“創造美”,感知到平凡人的不平凡的心靈美;神九飛天、蛟龍下海、奧運健兒奮力拼搏……這些美好的事物書寫着“和諧美”,鼓勵我奮發向上。同時姚明、林書豪、著名畫家韓美林、著名學者于丹等知名人士,結合各自工作和人生成長經歷,讓我領會到美的感悟,懂得美的含義,看到美的希望。

從這堂特殊的課上,我深刻地體會到要用自己的眼睛和內心去發現身邊的美,學會感恩。讓我們開啟心靈窗戶,用心留意生活,創造美的精神,傳遞美的自己,我們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