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2018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5篇

以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偉大實踐探索爲背景,以“創造向未來”爲主題,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鬥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下面給大家分享了2018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歡迎借鑑!

2018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5篇

篇一: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開學第一課》終於播出啦,每年的主題都不同,今年的主題爲“創造向未來”,由此也引發了我的深思。

每當我遙望繁星點點的夜空,那茫茫夜空總使我產生一種神祕感,它那深邃、遙遠和無窮無盡讓我產生無限的遐思……

在我國古代科技還不發達的時候,就有天上人間的傳說,幻想着天上有皇宮、有玉帝、有王母娘娘、有天兵天將……《西遊記》中描述的孫悟空一個跟頭騰空而起十萬八千里,翻山越嶺不在話下,這就是人們在幻想着人能夠上天,而且能在極短的時間裏飛出很遠的距離。在當時科技還不發達的時候,人們只能憑空夢想。而隨着科技的發展,夢想變成了現實——有了飛機、人造衛星、宇宙飛船,上天的目的實現了,這就是科技帶來的今天。科技在進步、人類文明在發展,這就是科技創造的未來。

科技在社會發展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它總是在崎嶇的道路上,懷抱着一些微小的希望,伴隨着無數次的失敗和希望才帶來了成功的喜悅。科技使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在車子出現以前,人們遠距離運送物資或長途跋涉,都是靠人的兩條腿和肩拉背扛的。後來出現了牛車和馬車,這樣就減少了許多人力、物力。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汽車、火車。蒸汽機的發明使火車出現在了人們的面前,這以後,人們大量繁重的物資運輸已是輕而易舉的了。

隨着微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正幻想着把電腦芯片植入人的大腦中。美國布朗大學最近進行了一項實驗:首先訓練3只猴子,使它們學會利用遊戲手柄控制電腦遊標的技術;然後把微小的電極接入猴子的大腦皮層。確定了猴子操縱電腦遊標的“想法”與其產生的腦電波之間的對應關係。當他們拿走遊戲手柄後,猴子產生的腦電波被轉化成相應的操作命令,電腦遊標隨即作出響應——大腦控制電腦的實驗取得了初步成功!

到目前爲止,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遠距離通訊、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以及生物工程的發展,都使人類對科技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能征服、改造大自然,科技能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一次次的進步讓我們感悟科學創造的魅力和重要意義。

篇二: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觀看了今天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再一次感嘆人類的創造能力。因爲創造,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因爲創造,我們的生命更加精彩;因爲創造,我們才擁有美好的未來。

倉頡造字,爲人類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蔡倫造紙,爲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提供了傳承的條件;愛迪生造燈,爲人類在燈光下工作學習提供了條件。

創新是什麼?創新是人類進步的原因,只有不斷地創新,人類才能進步。

人類的社會從沒缺少過創新。牛頓發現了微積分,創新了數學和物理問題的解決方法;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才使得更多的人得以被重用;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認識萬物的尺度”,創新了哲學的思想。正是因爲有了他們的創新,纔有了物理、數學、教育、哲學方面的發展,才引起了社會的變革、社會的發展。

大禹治水,創造性地使用了“改堵爲疏”的方法,使得黃河流域的經濟得以發展;諾貝爾獲獎者黑格、白川英數、馬克迪亞米德發明了導電高分子、有機半導體,使得人類看上了彩色電視機;貝爾發明了電話,使得人類從此可以遠程通話,方便了人類之間的交流,使生活更加美好。只有創新纔會使社會進步,縱觀歷史,哪一次重大的變革沒有創新呢?哪一次進步能沒有創新呢?

總而言之,創新會使人類生活更加美好,推動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

篇三: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薛其坤院士與王源展開了一場關於未來的對話,用親身經歷告訴廣大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奮鬥,勇於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國夢。

“中國夢”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可我想大家並不瞭解它,其實中國夢和我們自己的夢想一樣,都是爲了一個目標奮鬥。中國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這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是每一箇中華兒女共同的期盼。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名族好,人民纔會好。

談起夢想,我想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洋溢着歡快的笑容。我也有一個夢想,就是當一名卓越的政治家,我想實現我的夢想,就和實現中國夢一樣,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首先,我要對自己設立一個長遠計劃,不要在意眼前的各種困難、誤會,應該百折不撓地追求理想,要有長遠的目光,要意志堅定,立場果斷。

雖然這些是我當政治家的必備要求,可我也需要將學習成績搞好,如果一個政治家沒有很高的涵養、知識,是不可能成爲一個又讓人敬仰的人的。此外,我還要拓寬自己的眼界。最後,我還要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留意一下、觀察一下,自然會積累許多閱歷。

加油,我也要好好創造我的未來!

篇四: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大有不同,也都會給芊芊學子留下不同卻又深刻的印象。今年“創造向未來”的主題讓我想到了無數探索未來、探索世界的開拓者們,是他們在無形中帶領我們走進未知的浩瀚宇宙。

節目裏,國產C919大飛機震撼空降現場,大飛機設計師吳光輝叔叔也來到現場,爲同學們帶來“巔峯之作”。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無法飛上天空;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飛不到很遠的地方,創新是我們進步的源泉。

當今世界局勢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這樣的現實下就要求我們每個人更應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企業、民族甚至是國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將這些團體比作飛機,那創新就是將其託上天空的機翼。若無創新意識,就好比沒有機翼的飛機,連自己都無法騰飛,那還談什麼夢想、什麼未來呢?!所以身爲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應該去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用創新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民族的夢想甚至幾億中華兒女的中國夢,用創新來創造屬於我們的未來。

創新並不只是那些所謂的天才們纔有的事情,創新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願意創新。即使你暫時比不上別人也沒關係,只要肯努力,創新是不會放棄每一個有決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

相比那些抄襲者,他們爲什麼不用創新來證明自己?與其和他人一樣走一條死板的路線,倒不如自己披荊斬棘,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也許會遇上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但你卻有了一條專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經歷。現在這個年代,沒有創新的人或許活得下去,但是沒有創新的國家卻是無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氣。人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未來,但卻是創新賦予了人民這個能力。沒有創新,什麼夢想、未來不過是一句空頭支票。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爲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起脊樑,可以使一個人收穫他所沒有的榮譽和地位。它猶如一雙手,塑造着我們的未來。

篇五: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讓我充分感受到了“探索”的魅力。懷揣着爲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的探索夢想,面對危險與困難永不言棄,才能取得今日的累累碩果,同時這也讓我們對未來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及思索。

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第三篇章中,參與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試飛的鄒禮學、聶飛、劉立蘇來到現場,回顧了試飛組所面對的危險以及他們的堅持。

大飛機的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則展示了C919大飛機的各項數據和科技成果,並講述自己實現飛機設計夢想的過程,展現了一代中國航空人爲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勇於探索的歷程。

對於未竟的事業,要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於探索,還要有孜孜不倦求創新的意志。未來是我們心中美好的信念,是我們的嚮往所在,只有探索未來的人才可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有些人,他們往往會放棄面對現實,以至忽略未來,例如我們即將面臨新學期的我們:以往,每次月考成績出來,當看到自己糟糕的成績時,我們見成績單如老鼠見了貓般害怕,未問過自己成績爲何如此低,爲什麼考不到自己所渴望的名次。如若害怕面對現實,困難無法解決,缺點也就無法發現,那麼夢想從此便變爲了空想,挫折纏身,忘記了未來的康莊大道,從此困於失敗中。

還有些人,他們一路探清事實,探索未來,得到成功無數。例如:牛頓,蘋果砸在別人頭上或許也就一罵了之,而牛頓在被蘋果砸中後卻不禁疑問:爲何空中蘋果會掉落而不是懸於空中?一個小小的疑問激起了他的探索之心,從此創立了經典力學中的重力學,成爲經典力學鼻祖。另一個人便是洗澡洗出疑問來的阿基米德,當阿基米德看到自己坐到浴盆中時,水的浮力讓他感到疑問,經過不懈的探索,終於創建了浮力學原理。

由此可見,探清現實、探索未來是多麼重要,對此正確的態度,便是我們成功的基礎,讓我們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