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通用9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通用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通用9篇)

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今年,我將正式升入九年級。而今天,《開學第一課》再次拉開了新學期的開幕布。圍繞着“中華驕傲”的主題給我上了別具一格的第一課。

音樂過後,熟悉的面孔映入眼簾。第一堂語文課,王寧老師從“正直”二字的演化過程中帶我們領略了中華第一驕傲——漢字的風采。而“漢字叔叔”對中國漢字的熱愛使我切實地領略到它所傳承的智慧之美。漢字蘊含着中華民族的風骨,而它源遠流長的生命力也將由我們傳承下去。

面對少林武術的熱血沸騰後,我深深地驚歎於棋盤之上的千變萬化而又爲柯潔與人工智能的比賽感到遺憾惋惜。之後機器人特奧與子航的對決令我歎爲觀止,但與郎朗精巧絕倫的合奏卻使我豁然開朗。原來之前的我只顧思考人類與科技的差距和衝突,卻忽略了它們完美合作的光明前途。

中國詩詞早已在中國人的心裏根深蒂固。連小學生都信手拈來的古詩文,許爺爺卻參得很透。他就像一座偉大的橋樑,跨越了不同文化的衝突,架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融合。將一個國家的美轉化爲全世界的美。從他堅定的決心中,我感受到了中國老一輩無私的愛國之心,令人動容。

經典的京劇過後,來自巴基斯坦的米斯巴透過表達自己與衆學生對楊老師的敬愛與懷念向我們展示了中巴之間深厚的友誼。而當孔子學院不同膚色的老師們捧着鮮花緩緩走來時,我似乎看見了一扇扇面對世界的視窗慢慢開啟着。他們使世界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底蘊,將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傳播得更遠,更有意義。

相信不僅人類與科技將會融會貫通,中國與世界也將更加密不可分。而我們就要爲了這個目標不懈努力,創造更加精彩的明天。

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有朋友曾經問我:“愛國應從何做起?”看了中央二臺的《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答案。

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分別講述了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四個關於愛的故事。其中一位藏族老人的故事讓大家頗受感動。這位名叫次仁曲珍的老人今年九十九歲了,自從西藏自治區成立那年政府給她一面五星紅旗後,這位老人每天都要升國旗降國旗,以表達她對祖國的熱愛。

看過這個故事,我想不只是我,全國的孩子們都會被她的行爲深深感動。的確,從我們古代的萬里長城,到去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神七”升空,哪個不是祖國和人民的榮耀!紅領巾,這是我們全國少年兒童的榮耀,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可是現在,我們的學校內,不戴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大有人在。大掃除中,紅領巾甚至成爲了同學手中的抹布!難道全體少先隊員的榮耀,就是這麼被尊重的?對榮耀的不尊重,又豈能是愛國的行爲?

戰爭年代,爲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是愛國;錢學森爺爺爲了新中國的核事業從美國回到中國是愛國;袁隆平爺爺默默培育雜交水稻,造福億萬人們是愛國;藏族老大媽天天升國旗是愛國;我們少先隊員天天佩戴紅領巾是愛國;學校升國旗時我們面對五星紅旗敬禮也是愛國;我們在車上給老人讓座,爲社會和諧出一份力也是愛國……

愛國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口號,愛國是點點滴滴的行動,將對祖國的'愛融匯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我們就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

記住一句話:愛,讓中國更美麗!美麗的中國讓我們更可愛。

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於9月1日21時播出啦,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爲主題。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寧化身“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任嘉倫、柯潔、郎朗、吉克雋逸集體上線,還有我們超級喜歡的吳磊小哥哥帶領大家唱響“班歌”!最難忘的是第五節:絲綢之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在“走出去”和其他文化進行交流的歲月中,煥發出了持久的光芒。

這節課的重要嘉賓之一是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教師米斯巴(右),她是巴基斯坦第一個本土漢語教師,在巴基斯坦百分之九十會說漢語的人都是她的學生,因此她被譽爲“巴基斯坦漢語之母”。看了節目,我感到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很自豪。今年的舞臺被佈置成一個開啟的“書卷”的造型,兩側是捲起的書邊,在“書卷”下,是兩排一共32套課桌椅,簡直就是教室的模樣。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9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衝爺爺。他長期從事文學翻譯工作,已有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被譽爲“詩譯英法唯一人”,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很多我們熟悉的中外名著都是透過許淵衝爺爺的翻譯才能爲我們所熟知。他說自己每天都至少翻譯一頁紙,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有時也會半夜坐起,打着手電筒寫下想到的內容,生怕第二天忘記。

許淵衝爺爺說:“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我要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海外。”

我們做爲年輕的學生,應該向許淵衝爺爺學習,爲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向着目標前進。

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在教室裏看了《開學第一課》,在第一課上告訴了我們一些道理,有夢就有動力!2013年的央視開學第一課非常勵志,關於夢想,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話語要說,爲了實現夢想,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我們的夢想。

在一些還掙扎在溫飽線的小朋友眼裏,夢想是可口的飯菜,是他們媽媽的溫暖雙臂。在殘疾人的眼裏,夢想就是能夠看清這個時間,和正常人一樣自由快樂地生活。運動員眼裏,夢想是支撐着自己永不服輸的信念,只要你堅持自己的夢想,你就會有所收穫。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

夢想是一縷陽光,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並走向成功。夢想是有驚人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高遠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潛能。夢想不僅僅是2013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夢想更加是我們一輩子的主題。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大家都要全力以赴。開學第一課裏的“太空教師”王亞平向孩子們講述了自己的“飛天夢”,她也是一位平凡普通的人,但是她堅持了自己的夢想,用行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要向王亞平姐姐學習。2013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勵志人物還有不少,在地震中失去雙腿卻依然堅強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師和鋼琴師郎朗......

看到別人的成功實例,我們不能放棄自己的夢想。我們在追夢的時候,會遭遇失敗,不必灰心,不必絕望,用行動來治療,從失敗中汲取,才能使我們變得更強。要相信自己,請堅持下去,迎接你的,便會是成功。夢想,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

天依然那麼藍,也依然沒有我的影子。蝴蝶折了翅膀,失去了飛翔的勇氣,那我的翅膀呢?是夢想嗎?

看了《開學第一課》,李中華,一舉挽波瀾;劉偉,雙足譜神話;楊孟衡,無臂“遊”天下。一個又一個堅強的化身,鋪成了中華的光輝。我突然明白了,夢想不在於遠大,只要有意義。

小時候,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她要烤鴨,我也要烤鴨,分她一半;她要衣服,我買兩件,給她留一件;她要火爐,我會對着暖氣使勁地吹,把溫暖傳給她。隨着時光的消磨,夢想像沉澱的美酒越藏越香,也越來越迷茫。

我在迷霧裏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我的影子。

直到我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那生離死別,喜極而泣,大喜大悲的場面,心猛地顫了一下。原來生和死之間只是隔着一片紙。而這張紙就是醫生醫術的高低。

過了一段時間,嬸嬸病了,很嚴重。我坐在病牀上,看着那閃爍的指示燈和儀器,心也開始跟着忽明忽暗。一霎那間,我彷彿讀懂了好多。大概這就是《唐山大地震》傷者家屬的感覺吧!人面對生命的死亡,原來是那麼無奈。嗯,我要當醫生,救死扶傷的醫生。這樣我就不用面對死亡,袖手旁觀,而遺憾了。

有了夢想,就要去追。這是劉偉哥哥交給我的。雖然在這條泥濘的道路上,我曾經跌倒過。可現在,我已經掌握了小小的醫學知識了!眼前涌出那些欣慰,欣喜的笑臉。呵呵。

你不會有夢想,除非你沒有夢想。

給自己一個機會,給夢想一個機會,插上翅膀,努力飛!

哪怕痛,也要笑着痛。

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

今天,我看了一個十分好看的節目——《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有夢就有動力”這句話的含意,我還深深地領悟了:夢想就像一架紙飛機,只要有了動了,纔會飛得更高、更遠。

《開學第一課》主要是透過一些圓夢人的親身經歷,如何做才能實現自己夢想的故事。節目中我看到了一個十三歲女孩付麗娟的故事,她是一位軍營裏的年級最小的軍人,在八一跳傘隊裏當兵,付麗娟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她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了自己的跳傘夢。從這我領悟到了“夢想就像宇宙的星辰觸不可及,只要就自己努力就一定能觸碰到!”

接下來的節目裏我們看見了一個追夢三十四年的香港明星——周星馳,他從最底層做起,端過盤子,跑過龍套,把自己掙得所有的都花在了電影票上,了這種熱愛電影,追逐夢想的精神真值得我學習呀!

節目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得了腦病的人都可以學會彈琴,他就是黑龍江省鶴崗市的閆銘威,在四歲時,小威被查出智力低下並患有自閉症,於是他的媽媽一點一滴的教他鋼琴(因爲大夫說彈鋼琴對小威的病有好處)。因爲這個夢想,小威最終學會了鋼琴。

小威的故事讓我感觸很深,一個智力低下的人都能透過堅持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想像我這樣正常的人就更應該不斷地去堅持,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就是當一名作家,因爲自己的名字寫在書皮上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但夢想的實現並非一朝一夕,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汗水和淚水,不拋棄,不放棄。

我覺得夢想就像一盞燈,在你迷失方向時,拉你一把,送你一程;夢想就像枕邊的一本書,爲你開啓美好的黎明。請記住這句話“只有放飛夢想,才能擁抱未來”!

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

2015年《開學第一課》於9月4日晚8:00播出,今天我坐在電視機前看了開學第一課,心裏有很大的觸動。

《開學第一課》描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英雄們的光榮事蹟,他們爲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被捕之後,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面色不改,寧死不屈。這些英雄人物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堅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

江竹筠十歲的時候就到襪廠當了童工,後來到一所學校邊工邊讀,抗日戰爭暴發後,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

在一次審訊中,特務拿來一把特製的四棱筷子,用力夾在江竹筠的幾個手指間。大汗淋漓,疼痛難忍的江竹筠使盡全身力氣喊道“你們可以整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我說出組織,永遠辦不到!”幾天後,江竹筠傷口未愈,特務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夾她的手指,看她還是不說,就殘酷地把竹籤子釘進她的指尖,竹籤撕裂着血肉,可江竹筠斬釘截鐵地喊道“竹籤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的意志是用鋼鐵做的!”然後就疼痛地暈了過去。

爲了讓江姐開口。國民黨軍統用盡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槓、電刑等酷刑,簡直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磨的皮開肉綻,但她堅貞不屈,正義凜然,關鍵時刻守住了黨的機密。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務殺害於渣滓洞監獄,年僅29歲。

看到這裏,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想到現實生活中,我們面臨困難,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畏縮不前;面對誘惑,又意志不夠堅定,犯下了種種錯誤。我們都應該向這位英雄“江姐”學習,什麼事都要堅持,不能放棄。

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

2012年9月2號晚上,我和媽媽一起收看《開學第一課》,今年這個節目的主題是“美就在身邊”,令我最感動的是一位最美老師張莉。5月8日晚,在黑龍江佳木斯市第四中學門前,正當一羣學生準備過馬路時,一輛客車卻突然失控衝了過來,與前方停在路邊的另一輛客車追尾相撞,被撞客車衝向正要過馬路的佳木斯十九中學女教師張麗莉和學生們。危急瞬間,本可以躲開逃生的張麗莉,奮不顧身去救學生,自己卻被捲入車輪下。最美老師她有着臨危不懼、捨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她有着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崇高職業精神。“最美教師”的義舉正是對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崇高品質和心繫學生、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的最好詮釋,在她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爲社會各行各業樹立了榜樣。

看完《開學第一課》,聆聽完最美教師的故事,我心裏也想衷心的對每一位老師說一聲;“老師,您們辛苦了,祝你們每天笑口常開。”身邊美好的事處處存在,只是我們缺乏對美的認識和理解。生活中的美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用心去尋找、去體會,就會發現,原來,美就在我們身邊。美來源於生活,善於發現生活的美,善於從生活中得到啓示,你會感到生活中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就在你身邊,你會覺得生活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就我們而言吧,考試及格了,成績提高了、作文進步了,這就是成功,應該感到高興,也應該把它歸於美。

只要你擁有善於發現的雙眼,生活就會給你其實,去讀它吧,用心的去讀吧,你會發現,“美”就在你的身邊!“美”就在我們身邊。

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9

“小動作,大健康;動起來,更精彩。”是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節目採用了我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運動與國粹相融合,遊戲和鍛鍊相碰撞,韻律與健康相交融……讓我們在輕鬆愉悅當中,感受到天天鍛鍊的重要性:每天堅持鍛鍊一小時,不僅使我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而且培養了社會適應能力。

而我呢,並沒有每天堅持運動一小時,而是在偶爾做完作業後,壓壓腿,下下腰,舒展舒展胳膊。但也遠遠不到一個鐘頭,看來我的運動量還應該再增加一下了:吃完飯跟爸爸媽媽一起出去遛彎兒,或者跳一會兒舞,做仰臥起坐。但我有的時候做了半小時就已經大汗淋漓了,於是,我心中便有了一個疑問:最好的運動方式是什麼?

《開學第一課》幫我揭開了謎底。博士研究生導師趙教授給我們示範了幾種在家裏、教室裏都可以做的運動動作。“展翅高飛”、“小碎步跑”動作雖然簡單,但可操作性強。愛運動,享健康,原來so easy!

還有一個環節當然就是一起翻撲克牌啦!這也是最激奮人心的時刻。但這次玩兒的撲克牌跟我們大家想的完全不一樣。規則是這樣的:花兒隊和大橋隊,每個隊都有二十張紙牌,每隊選出兩名同學,花兒隊的牌都是正面朝上,大橋隊的牌都是反面朝上,哪個隊先把對方隊的牌翻完,哪個隊獲勝,怎麼樣?另外,這個遊戲還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玩兒,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這個是不是一個絕好的主意?

時間過得真快啊!《開學第一課》也在一片歌舞聲中結束了。我滿載着收穫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