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15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開學第一課觀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15篇)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1

上個星期五,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看了一半,我的眼眶就溼潤了。我真的被感動了。有些人爲了夢想付出了許多努力,吃了很多苦,卻沒有退縮,依然用盡全力去追夢。這讓我深深的震撼了。

最令我難忘的,是舞蹈老師——廖智。她是汶川地震中的倖存者,曾被壓在廢墟下26個小時。廖智原是位舞蹈老師,她從小就有個“舞蹈夢”。可不幸的是,在地震中她失去了雙腿,連走路都非常困難。可她最終並沒有放棄那個“舞蹈夢”,而是帶上假肢不停地練習。儘管每走一步都鑽心的疼,但她還是堅持了下去。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

想想我自己,真覺得慚愧。我的夢想是當一名服裝設計師,可我卻沒有絲毫努力,還經常覺得這個夢想太難實現,想要放棄。廖智在失去雙腿的情況下都能堅持,我比她差遠了。

現在想想,哪有什麼事是一帆風順的,成功背後總有付出,沒有人是在追夢路上不遇到困難的。我們應該頑強一些,遇到困難不退縮,這樣才能成功實現夢想。

夢想是燈,照亮我們人生的路;夢想是金,讓人生變得更加輝煌,有夢就有希望。讓我們向着夢想前進!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2

9月1日是開學的第一天,今天老師交給我們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晚上八點整觀看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到了點我迫不及待的開啟了電視機。這次的課程內容主要圍繞長征精神,講述百萬紅軍過萬里長征的故事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樑天文老爺爺,當時抗戰的時候他和老政委楊朝禮相依爲命,爲了報答楊政委,他一直想找到楊政委的孩子們,去看看他們,報答老政委的恩情。寫到這裏,我的心情真的是無比激動,感慨他們老一輩之間的革命情誼,他們是在用生命來託付信任,是我們這一代人無法做到的……

最後出場的是航天員王亞平,她講述了當時的訓練艱苦,但是她沒有因爲種種困難而退縮,選擇了堅持再堅持。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教育我們要學習長征精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以後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長大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3

在茫茫人海中生命猶如一條小船,隨時都可能面對大海沉沒的危機,唯有茫茫無邊的知識,才能在航行中勇往直前,乘風破浪。

在《開學第一課》中,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潛力”、“堅持”、“團隊”、和“生命”。

潛力:潛力是什麼?劉長春說:“潛力是藏在內心最深的力量,只有經過長期的訓練和艱苦的磨練再加上累積的經驗,就會爆發出無窮的力量。

四川省桑棗中學每年都會演習面對緊急情況時安全通道怎樣走。因此全校師生在面對天地獅吼般的地震,並沒有絲毫的恐懼,更驚奇的是桑棗中學2300名師生竟在短短1分30秒的時間脫險。這就是潛力。

堅持:堅持是什麼?堅持是一種信念,一種希望,一種能陪伴她度過黑暗的時光。

她,是一位14歲的小姑娘,在上學的途中不慎掉入40多米的天坑中,昏迷了三天,被大雨淋醒後,經歷了一次次失望,一次次考驗,飢餓、寒冷……終於她的堅持,換來了希望,在生死線上才得以逃脫。是的,這就是堅持的力量。俗話說得好“堅持就是勝利”。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可能有荊棘叢生,困難重重,只要有堅持的信念,沒有比更強大的力量阻擋你前進的步伐!

團隊:籃球隊員們說:“團隊來源隊員的每一份力量加起來等於一個團隊。個人的力量是無法獲勝的。”

爲了證明團隊的力量,主持人找來了場內的16名小觀衆,與籃球隊員進行拔河比賽。可想而知,獲勝的定是籃球隊員。答案是否定的,小朋友們戰勝了他們。難道這不就是團隊的力量嗎?

《開學第一課》讓我學會了許多真諦,明白了知識守護生命。其實,生命對於每個人的意義、理解是不同的,但無論怎樣生命都是極爲珍貴的。讓我們把握住現在,認真過好每一天,就會給自己的人生抹下絢麗的色彩!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4

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我看了《開學第一課》,看完之後我覺得自己才明白美的真正的含義。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美在你身邊”,第一篇由中國首位女航員劉洋向我們講述了探索美的特點,也有籃球巨星姚明擔任課外輔導員,作爲野生救援協會的形象大使,在非洲大陸向同學們講述他在探索沒和發現美的一些故事。使我瞭解到探索美要從尋找美、發現美從接觸自然、接觸動物開始。大自然之美,人類文明之美,還需要主動去探索,一部人類文明史,其實就是人類不斷探索自然界,探索社會,探索人生的歷史。

第二篇由今年倫敦奧運會游泳冠軍焦劉洋向我們講述了創造

美的特點,也有山村支教老師鄧麗和她的學生們來到現場,更有擁有拿手絕活的大成,帶着他研究的各種各樣的樂器來到現場

讓我們大開眼界。讓我明白了創造美就像授人玫瑰,手有餘香,那樣。分享正如那玫瑰散發出的幽香,縈繞在指尖,經久不散。這時分享是一種令人心曠神怡之美。正如最近流行的句子:“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你的態度,也影響和改變着周圍這個世界,這是人格之美帶來的美好改變。

第三篇由《開學第一課》的老朋友學者于丹向我們講述了傳遞美的特點,還有今年倫敦奧運會帆船的冠軍徐莉佳來到現場,更有最美的司機吳斌的妻子和他的女兒來到現場。使我瞭解到傳遞美就要幫助別人,能獲得一種快樂,一種幸福,能感受到美的享受。人不是獨立存在於世界,人是社會之人,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們幫助別人、體諒他人,與社會相融合,體現心靈之美

第四篇由中國男子體操代表團團長陳一冰向我們講述和諧美的特點,也有林書豪擔任課外輔導員,以特別的方式,給我們送上祝福,更有內蒙古少年合唱團,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合作美。使我瞭解到和諧美就像小美”上升到“大美”,集體主義的美,體現的“是和諧和力量著名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過:“美在和諧。”和諧之美是一種集體主義的美,在一個集體裏,儘管每一個人都不是很完美,但這個集體裏的所有人匯聚起來,就能展現集體的和諧的美和力量

這堂《開學第一課》讓我更清楚的瞭解到美,瞭解到美的含義,瞭解到美就在我們的身邊。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5

今天傍晚,我觀看了一個叫《開學第一課》的節目。看完後,深有體會。

這是長達一個半小時的節目,主題是幸福。

這裏有我們的大朋友,成龍。我們在“成龍歷險記”中都看過。他告訴我們,他以前很窮。上不起學。現在條件好了,他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別人。自己穿以前破舊的衣服,他教育我們,家長不要太寵愛孩子。他說,他從前有一位朋友,家裏很有錢。但是家裏的兩個女孩,很懶。連鞋帶都不會弄。書包也不會帶,都是兩個傭人乾的。有一次,她們的爸爸說家裏破產了,把家搬了,搬在一個很小的`地方。他的兩個女兒漸漸學會了生活。後來才說是騙她們的。

成龍老師也從這樣的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幸福是自己乾的家務,是流下晶瑩的汗水……

還有一個情節,也是很感人的,主持人叫了幾個小朋友,來用長勺子來夠果子。好多的小朋友的水果都掉地了後來其中一個小朋友想了一個辦法-------互相幫助。好幾個小朋友用勺子弄給對方。後來,每個小朋友都拿到了水果,告訴我們,幸福是互相幫助,是幫助別人……

節目要放完時,告訴了每一個人,幸福是多種方式。它讓我懂得,要互相幫助,爲別人着想,寬容別人,堅強,這就是幸福。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6

在《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裏,抗戰老兵講述的故事帶給我深深的震撼,這一刻,我對團結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1942年,中國人民以犧牲了145人的代價,從日本鬼子手中救回了五名美國飛虎隊成員。145人光榮殉職,卻只救回了五個人,更何況這是五名外國的飛虎隊成員。中國人民和飛虎隊成員之間連語言溝通都有障礙,卻互相幫助,這些片段令我疑惑不解,在兩個無交往的國家中,是什麼促使着兩個國家聯合起來呢?

看完《開學第一課》扣,答案逐漸顯現。是正義促使着兩個國家團結起來。所謂團結是爲了共同的目標,聯合在一起共同努力。兩個國家互相幫助說明了在正義面前不分國家和人種,這種團結的力量,是正義的體現,也是人性的光輝。

解答了這些疑惑後,我不經想起了我所在的班級——六年十班。上個學期經過我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我們班終於獲得了“優秀班級體”這人代表着榮譽的稱號!我們之所以能獲得這個稱號是因爲我們共同努力,團結合作,對待集體有榮譽感,在我們和老師的合作下,一起取得的。

團隊精神很重要,因爲它使我們願意不計代價救回5名外國飛虎隊成員,並使我們班獲得“優秀班集體”稱號的原因。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7

今天是9月1號,是開學的第一天,我放學回家後看了《開學第一課》,真是受益非淺!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在第一堂課上,《烽火家書》告訴我們戰爭年代,幸福的含義就是和平,那些在戰爭時候的孩子們多麼渴望和平,多麼渴望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如今的生活是無數的戰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呢?10歲的盲童劉浩對幸福的理解又不同了,他認爲幸福就是能彈鋼琴。成龍。李娜。鄧亞萍老師告訴我們要學會發現幸福,幸福其實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要學會自信。樂觀。努力。超越,學會對壓力說沒關係,這樣就會感受到幸福。

第二堂課上,千年等一回的王老師把自己的青春無私的奉獻給了那些山區的孩子們,他的幸福則是看着那羣可愛的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健康快樂的成長。于丹老師告訴我們要學會傳遞幸福,在幸福的世界裏要珍惜身邊人。身邊事,懂得對生活說感恩,用寬容的心待人,讓自己更快樂,就好比“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第三堂課上“最美女孩”最令我感動,十五歲的孟佩傑姐姐在4000多個日日夜夜中扛起了一個成年人都可能無法承擔的重擔,但是她並沒感到委屈。不滿,因爲她對養母充滿了感恩,養母雖然只養育了她三年,而她願意照顧癱瘓在牀的養母一輩子,她的幸福就是回報養母。楊利偉老師也告訴我們給予越多,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樂越多!

看到這麼多的幸福,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現在的我們生活在幸福的社會裏,我們學校爲了給學生們帶來舒適的學習環境,把學校裝修的格外美麗,嶄新的座椅,明亮的教室……這就是我們的幸福!

讓我們學會成長。樂觀。自信。超越。感恩。分享。寬容。溝通。關愛。讚美。努力。奉獻,就會感受到幸福!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8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熟悉的旋律響起,感動了“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的女兒都爾汗·拉齊尼,也感動了正在觀看《開學第一課》的我們。

故事還得從平凡而又偉大的三代護邊員說起……

新中國成立不久,爲了守衛祖國邊境,帕米爾高原上的紅其拉甫邊防連正式成立了,拉齊尼·巴依卡的祖父凱迪拜克和父親巴亞克先後成爲義務守邊員——邊防戰士的嚮導,幾十年如一日,紮根邊疆,默默奉獻。直到2004年9月,拉齊尼從父親手中接過戍邊的“接力棒”,一干就是十多年。2021年1月4日,拉齊尼爲了解救一名落入冰窟的兒童,不幸英勇犧牲,年僅41歲。

拉齊尼生前有一首最愛聽的歌——《花兒爲什麼這樣紅》,每次幫邊防戰士帶路巡邊時,總愛唱起它。而他的女兒都爾汗·拉齊尼,名字中的“都爾汗”就是代表紅花的意思。我猜想,拉齊尼每次唱起《花兒爲什麼這樣紅》這首歌的時候,一定會想起自己又可愛又單純的女兒吧!拉齊尼生前還有一頭最愛的野牛“英雄”。在一次邊防巡邏時,拉齊尼騎着“英雄”蹚過江水時,一不小心踩進了一個泥坑裏,脊椎斷了。他抱着養育了十年的“英雄”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淚水順着臉頰滑落下來。但是他知道,野牛沒有了可以再買,無論如何也要把戰士們安全帶回家。

我們無法體會一個人失去最愛的感受,但是我知道拉齊尼的偉大就在於:他可以爲了常年守邊離開自己的女兒,可以爲了保護邊防戰士捨棄自己最愛的野牛,甚至可以爲了解救落水兒童獻出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他就是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他就是一個真正的平民英雄!拉齊尼雖然永遠離開了我們,但是我覺得他是爲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走的,他的精神將永遠留在人間。

“花兒爲什麼這樣鮮?爲什麼這樣鮮?鮮得使人,鮮得使人不忍離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來澆灌。”《開學第一課》已經結束了,但是這動人的歌曲始終還在我的耳邊迴盪……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9

9月1日,我收看了CCTV-2播出的開學第一課——《知識守護生命》,這節課共分爲四部份:潛能、堅持、團隊、生命。

第一部份:潛能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就看你怎麼挖掘。”這是舉重隊陳燮霞所理解的潛能的含義。我認爲,我們的某種潛能或許已經被激發出來,但還有一部份在心靈的最深處,有待我們挖掘。潛能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精神,它們才能被挖掘出來,你也如此,我也如此。

第二部份:堅持

節目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女孩14歲,名叫李佳俊。她在放上學的路上失蹤了,她的父母急忙開始尋找,因爲她上學路上要經過去十多處天坑,每個天坑都有40多深,一般人掉下去都是凶多吉少,她的父母腦子裏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這孩子會不會掉到天坑裏去呢。他們在附近找了三天,所有的天坑都去了,但沒找到女兒的蹤跡。在這三天裏,尋找李佳俊的聲音傳遍了村子的每個角落,可就是聽不到李佳俊的迴音。當她家裏人陷入絕望的時候,忽然李佳俊的同學打電話過來說李佳俊在她家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他們急忙趕到同學家才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女孩真的掉進了天坑,醒來時昏迷了三天,而在這三天裏她錯過了親人的呼喊,後來,她抱着“一來定要活着爬出去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往上攀登,也不止一次從上面摔下來,最終經過不斷地努力,終於爬出了天坑。14歲,比我大不了幾歲,由於堅持,她戰勝了恐懼,戰勝了死亡。我理解的堅持就是不拋棄、不放棄。你呢?

第三部份:團隊

人多力量大,一個小組,一個班級、一個學校、一個省、一個國家……都是一個團隊,我所理解的團隊就是:只要有團結合作的精神,團隊就會成爲一個攻不可破的保壘!節目中請了姚明與男籃的所有隊員與抗震小英雄陳浩以及一些中小學生進行撥河比賽。男籃雖然強大,但我們學生代表團結一致,最終取得勝利。我想:有了優秀團隊精神,一切有皆可能。

節目最後談到了生命,墳川大地震,死去的靈魂告訴我們要珍愛生命。

透過觀看第一課,我想告訴大家:潛能是無限的,堅持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團隊是一種偉大的精神,生命則高於一切。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10

“國旗國旗真美麗,我願飛上藍天親親您。”聆聽着這首歌曲,我們走進了今天的“開學第一課”。

1949年,新中國成立,北京上空迎來了一面嶄新的五星紅旗,至今,五星紅旗飄揚了70年。1984年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奧運會上高高升起;1997年、1999年的港澳迴歸。在這70年中,正是因爲有一代代中國人的努力付出,才讓五星紅旗更加鮮豔與輝煌。

五星紅旗不僅是我們的驕傲,也是一代代中國人的信仰與榮耀,它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在今天的“開學第一課”中,我們還了解了五星紅旗登上珠穆朗瑪峯的故事。那是一個個登山隊員憑藉着頑強意志創造出的奇蹟。在8848米的高峯上,我們看到一名名登山隊員不畏嚴寒,高舉着鮮豔的五星紅旗,在珠峯上留下了屬於中國人的足跡。與此同時,我們還認識了憑藉這雙假肢登上珠峯的夏伯渝爺爺,他於2018年5月14日登上山頂,成爲了第一個以假肢從珠峯北坡登上山頂的人。並在北坡90度的絕壁上建立了“中國梯”。這項看似簡單的工程,在珠峯上卻整整花費了兩天的時間!這一代代的中國攀登者,憑藉着個人的愛國熱情以及團結精神登上頂峯,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就如歌曲中《山高路遠》中這樣唱到“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那就讓我們在今後成爲一個勇攀高峯,永不言敗的人,將中國人百折不撓的精神傳承下去。

其次,我們還領略了中國海軍在海上的威風凜凜。透過海軍嚴冬叔叔的敘述,我們彷彿看到中國神盾——海口艦朝我們駛來。在海上一次又一次的將海盜擊退。艦上高掛的五星紅旗,在藍色大海的襯托下更加鮮豔。

不僅如此,我們還領略了航天技術的超越,澳門學子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以及一代代年輕人對祖國高科技產業做出的貢獻,是他們讓國旗更加鮮豔,我們也相信在未來,五星紅旗也會因我們更加輝煌!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11

開學的第一天,媽媽帶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節目《開學第一課》。

節目一開始是成龍爺爺講述自己的故事。成龍爺爺從跑龍套開始再到成就今天的事業,受過很多傷也吃過很多苦,他教會我們要成功就需要去努力和拼搏。數學天才王桐晶姐姐是全國珠心算四五六屆的冠軍,她做過的卷子可以鋪滿一百間教室。成龍爺爺的故事和王晶桐姐姐的故事都告訴我們成功不是偶然的,只有不斷的學習纔會有收穫!

衆多精彩節目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解海龍爺爺拍攝的一系列照片故事。裏面的大眼晴蘇明娟,那一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深深打動我。她每天都要往返二十四里的山路,無論嚴寒還是酷暑每天堅持去上學。小光頭張天義,在自已也很困難的情況下卻能割出大部分的錢去幫助別人。大鼻涕胡善輝,他穿着破舊的衣服,揹着破舊的書包流着鼻涕在教室裏大聲讀書。今天,他們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這些都告訴了我們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造未來!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他們依然能堅持不懈,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今天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享受着父母給予的最好物質生活,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12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由王小丫,撒貝寧和董卿主持。其中有許多故事引人入勝,而且緊扣幸福這個主題來“上”這堂課。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孟佩傑獨自照顧養母12年”:

孟佩傑從小失去了父母,是養母劉芳英將她養至8歲。孟佩傑8歲時,養母癱瘓,養父離家出走。孟佩傑背起了這個家的重擔,一邊上學一邊照顧養母12年:每天幫養母做200個仰臥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鐘……還有,長大以後,孟佩傑還要用自己88斤的身體去背144斤的養母,每天都如此……但是孟佩傑沒有喊苦,卻說照顧養母是幸福的。看了這個故事以後,我的眼睛溼潤了。

孟佩傑能照顧養母12年,真是太偉大了。她12年來每天照顧養母,還說照顧養母是最幸福的。在我們這些人的眼裏,幸福可能是玩一次電腦,或者吃一次山珍海味……但是,孟佩傑視這些爲草芥,全然不顧。她認爲最幸福的就是照顧養母。所以說,孟佩傑的幸福是我們所不能做到的。在孟佩傑的眼裏,照顧養母是最幸福的;在大人的眼裏,工作上取得成功是最幸福的;在學生的眼裏,學習上取得榮譽是最幸福的……現在,我才知道,幸福是無處不在的。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13

9月6日,我們班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看了一半兒,我卻也是感慨良多。我一共看了五六個節目,其中,我最喜歡三個節目。

第一個,我喜歡滑翔飛機。它是提高飛機和板之間所產生的氣流來讓衝浪飛機平穩行駛的。

第二個,我喜歡那位跳傘小高手,她和她的同伴們每天都要接受各種各樣的艱苦訓練。比如挺凳子,我看的時候心裏充滿擔憂和同情之心。我看着他們做的那一個個標準的動作,心裏萌生了一個念頭,我回到家裏也要試一試。說做就做,回到家我搬來一樣小板凳。我輕輕一趴,手伸平,腳向上翹,也做了一個標準的跳傘動作。我在凳子上整整堅持了一分鐘,下來時我腰痠背痛,特別是肚子上酸酸的,我發現,跳傘運動員們是多麼的不易和艱辛。

第三個,我喜歡那位失去雙腳的卻又再次頑強的站立起來的舞蹈家。她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那時的她的夢想幾乎毀於一旦。可她卻頑強的站立起來。忍着疼痛戴着假肢,又重新在賽場上翩翩起舞。

此次的從《開學第一課》包涵了機智、勇敢和頑強,給我的啓發甚多。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14

我想趁年輕,給我的靈魂找一條出路,也許路太遠,沒有歸宿,但我只能前往。難熬的時光不會太久,堅強的人會挺到最後。

幼時,成龍是我崇拜的人之一,那時只是崇拜他會成功,很厲害。少時成龍依舊是我崇拜的人。他在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裏的演講,讓我感動不已。成龍現在六十多交發了,還在拍一部電影,他拍的電影都是動作片。他沒有一個危險動作用替身。他受過的傷是我們讀書人永遠體會不到的疼痛。他用自己寶貴的青春,血汗和淚水爲工作盡職盡責。我想,他是一個熱愛自己工作,爲工作獻身、努力、堅持不解的人。不僅僅是演員、還有建築師等職位,我們在高樓大廈面前,看不到他們受過的傷,出過的汗和流過的淚。

他們用自己寶貴的青春,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最熱愛的工作。我想應該沒有什麼理由浪費青春年華,過着行屍走肉的生活吧。我們應該用這樣的時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變成你想成爲的人,哪怕這很難。哪怕會失敗。

著名攝影師謝先生,曾經是一名軍人,有一位戰友送了他一個照相機。從此,他對相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想到中國有十二億人口,有八億都是農民、窮人。於是,他帶着相機去記錄農村學生學習的樣子,一拒就是幾十年。在這幾十年中,他徒步行走幾萬多上裏,一共訪問過一百多個學校,上萬個學生。他在4開學第一課》裏舉了三個人的例子。分別是“小光頭”“大鼻涕“和”大眼睛”。他們都是在惡劣的環境中克苦學習的孩子。因爲那張照片,使他們擁有了更好的未來;因爲那大照片,讓他們知道要努力改變自己的未來。我是一個鄉下人,在父母的打拼下,來到城裏讀書,父母文化都不高,就只能對我說:“你要好好讀書。”我卻總擔心學費,起初還很委屈地對父母說:“學校管得不好,老師教得不好,同學相處地不好……”語落,他們什麼都沒說。卻紅了眼眶。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學費不能白交,父母不能辜負,學習不能耽誤,命運要自己掌握,辛福要自己爭取!

世界數學心算家——王桐晶,在《開學第一課》裏,現場展示心算,驚呆所有人!當有人問起有什麼祕決時,她卻很平淡地說:“苦練!”她從6歲開始做題訓練,一直都是別人玩,她訓練。她的努力,讓她拿到了世界心算三連冠,爲相國、爲自己增添了榮光。

在這個世界,生存是殘酷的,奔跑是必需的。奔跑着血液纔會沸騰;奔跑着生命才能延續;奔跑着夢想就不會遙遠。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朝陽從茫茫的東方升起時,一羣羚羊正撒蹄飛奔着。她們心不停地喊着:“再快點,再快點……否則我將被吃掉!”另一頭剛睡醒的獅子也在飛奔着,心心中也在不停地喊叫着:“再快點,再快點……否則我就會被餓死。”奔跑意味着還活着,奔跑意味着還有希望,奔跑意味着還在前進……

在《開學第一課》裏,有提到“非牛頓流體”和C919飛機,隨着社會的發展,國家不斷強大。毛澤東說過,落後就要捱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奮進、奮發、奮鬥。無殼孵小雞實驗的成功,體現出了現在科學的偉大。有許多爲科學探究的人,他們實驗成功是來之不易的,付出的不僅是他們的青春,還有他們的生命。

新學期新起點、新氣象、新目標,時間點點流逝,我們要在擁有時間的時候更加努,去拼搏搏。我不想有遺憾,因爲我不想老了以後,沒有一個回億起來能讓我嘴角上揚的青春。

要麼滾回家裏去,要麼就拼盡全力!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15

伴隨着TFBOYS《第一課》的歌聲,節目開始了,我做爲新時代的接班人,認真的聆聽着老兵們在長征路上可歌可敬的故事。傳承長征精神,堅定的信仰,把所有困難都踩在腳下。

兩萬五千里長徵艱苦卓絕,他跨越了中國14個省份,翻越了20多座大山,跨越了30多條河流,學過了世界上海拔最好的溼地。20多萬長征戰士最後只剩下3萬人。此次長征是何等艱辛,何等危險。

99歲老紅軍胡正先爺爺講述了長征途中通信故事,他目睹着身邊戰友中敵彈犧牲,雪山上忍飢挨餓48天等驚心動魄的瞬間,說明紅軍爲我黨和國家奉獻一切,堅定不移。還有樑天文和政委楊朝禮的事蹟,戰友情深。楊政委危急關頭犧牲自己,戰鬥到最後時刻的革命信念。還有賀龍元帥女兒講述了自己父親在長征途中戰鬥時所向披靡,一往無前。還有很多這樣的事,聽着紅軍的歌聲,再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多麼來之不易,我們要繼承紅軍的精神,面對挫折毅然向前,遇到困難不屈服,不後退,跌倒了爬起來,終將達到勝利的彼岸。每個成功都需要堅持不懈的奮鬥,終會迎來成功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