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300字(精選7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開學第一課讀後感300字(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300字(精選7篇)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1

在《開學第一課》裏,讓我印象最深的還要數中國試飛英雄——李中華叔叔。有一次,李中華叔叔在試飛過程中,飛機不幸發生意外,飛機機身出現了裂縫,燃油也開始泄漏,如不及時跳傘就可能會發生機毀人亡的慘劇。李中華叔叔爲了保護寶貴的科學數據和國家財產,並沒有這麼做。而是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沉着冷靜地駕駛着飛機,經過一系列常人難以想像的複雜操作,終於將失控的飛機穩穩地降落在機場跑道上。

我想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要輕易放棄任何機會,放棄自己的夢想。只要堅持不懈、不斷挑戰自我,任何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六年級是我們小學生涯的最後一個學年,也是我們學習的關鍵一年,所以我應該加倍的努力爭取在這新的一學年中取得更大的起步。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2

看着鳥兒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我真羨慕,總覺得爸爸媽媽對我太嚴格了,我太不幸福了,可是,今天看了《開學第一課》,和雙目失明的劉浩相比,我比他幸福多了。

劉浩只有10歲,他雙目失明,在媽媽的幫助下,他堅持不懈地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在國際鋼琴大賽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他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真令我佩服。你肯定認爲他練鋼琴很痛苦吧,不,你想錯了,他把練鋼琴看做一種快樂,一種幸福。我和他年齡相仿,我也在學鋼琴,每天一個小時的練琴我覺得枯燥極了,真不想再練了,可是,現在我改變了想法,我一定要堅持練下去。

從劉浩身上,我找到了幸福,幸福就在我身邊。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3

看了開學第一課,最讓我感動的是馬朋飛的故事。他從小父母雙亡,只剩下他和他奶奶。奶奶因得糖尿病,雙眼失明,不到六歲的馬朋飛就跨上了照顧奶奶的生活。學校離家有四公里,他每天把水燒好,把藥和水放在奶奶能拿到的地方。他每天跑着回家,還沒到家就在樓下喊:“奶奶!”。一回家,就扶着奶奶慢慢地下樓散步。一直堅持了7年。

我放暑假時,我每天不幹活,光看電視,媽媽催我幹活,我才應付着拿起抺布胡亂擦幾下,我就把抺布一扔,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還邊看電視邊用力的說:“算了不幹了!”。每天上學爸爸媽媽接送,我還不知福,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和人家比起來,差遠了!

我也要學習馬朋飛,以後每天幫媽媽幹家務活。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4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有一個題目。今年的題目是“美在你身邊。”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講一下今年的內容吧!

姚明哥哥告訴我們:“不要砍殺小動物,不能拿它們的皮做衣服。要愛護小動物,要細心觀察它們身上的美。”

于丹老師說:“自己一個人的美是小美,一羣人的美是大美,我們要善於把自己的美融入他人的美,這樣纔是一個真正的美。”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明白了:“美是需要傳遞的,你傳遞的.人越多,你自己就會變得更美。讓我們一同播下愛的種子,踏上美麗的人生。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5

9月1日開學了,大家走進了一個陌生的學堂;遇見了陌生的面孔;聽見了陌生的鈴聲;看見了陌生的課桌……但在這陌生之間有一種熟悉的味道,但總說不出來…… 隨着的一節課的鈴聲,我們做的端端正正,迎接一個新的老師,一個新的學習氛圍。老師慢慢的進來了,他是一名男老師,年邁的臉上顯示出了歲月的無情。他首先介紹了自己,我們從書面的表達大概瞭解了這位老師。老師上的第一節肯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數學課,而是一節人生課。 “在這個世上我們要懂得……” “叮鈴鈴,叮玲玲”下課了,上完這節課我懂了世界上知識不是唯一的,要學會去做一個人,一個正直,一個文明,一個有禮貌,一個樂於助人,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人! 這節別樣的人生課讓我永生難忘,透過這節課我終於明白陌生間熟悉的味道是什麼了。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6

今天是教師節,老師讓我們在教室裏看教育片《開學第一課》。影片裏講了航天員王亞平飛上太空的故事,一位解放軍阿姨刻苦訓練的故事,還講了一位殘疾的舞蹈老師追逐夢想的故事。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他們都不惜一切代價的堅持自己的夢想。就像柳老師說的一樣夢想就是動力。我也有夢想,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舞蹈老師。在我四歲時媽媽就爲報了舞蹈班,我一直學到現在。每當音樂響起的時候我就不由自主的跳起舞來,陶醉其中。我夢想開了一個舞蹈中心,有成千上萬個學生來這裏學跳舞。我一個又一個的教着,每天都很忙碌,但是我很開心。我還有一個夢想是當外交官,當外交官可以去世界各地,我想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流。 我愛我的夢想,我想我一定會努力實現我的夢想,讓夢想成真!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7

9月1號,我和媽媽一起看了中央臺節目《開學第一課》,這裏面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其中是耿瑩奶奶的故事我印象最深。

耿瑩奶奶的爸爸是名新四軍,是他帶領大家在長征中邁出的第一步,他被耿瑩奶奶稱作“超人”,在長征時他的瘧疾,身體不停地發抖,還在堅持在戰鬥一線,首長給他起了名字叫“擺子將軍”,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爸爸還是堅持戰鬥。在長征中大家不僅要受到疾病的折磨,還有飢餓的困擾,你們覺得每個人每天要吃多少顆黃豆才能吃飽?告訴你們,在過雪山草地的時候他們每天只吃一顆黃豆,對我來說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們吃不到黃豆就吃野菜和皮帶,有很多戰士永遠的留在了雪山和草地裏。

他們這種不怕吃苦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要學習他們不折不撓的精神,永遠不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