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開學第一課的作文彙總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開學第一課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開學第一課的作文彙總七篇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1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陣容強大,精彩紛呈。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以主講嘉賓的身份首先亮相,她娓娓道來的講述充滿了詩情畫意,生動講述了太空之美、地球之美,同時也講述了她回到地球之後的人性之美,溫情感人。

劉洋說自己在太空,更被地球的美所震撼,“這顆我們世代棲息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竟然顯得那麼瑰麗、那麼耀眼,她弧段的邊清晰可見,披着一層藍白相間的光暈,陽光投射在海洋上照出深深淺淺的藍,大地脈絡分明,海岸線清晰綿長。地球是如此的美麗,一顆玲瓏剔透的行星,在漆黑一片的宇宙中,安安靜靜地煥發出夢幻般的、蔚藍色的光芒,像極了一顆鑲嵌在黑色絲絨布上的藍寶石,簡直是一種超越了語言的美。那是我的家,在那裏,有我的朋友和最親的家人,就在那一刻,地球離我是那麼的遙遠,但又是那麼的親近”。

遠在太空的劉洋迫不及待想回到地球的懷抱,“去太空走了這麼一趟,看見了地球的渺小,更明白了地球的偉大;離開了地球,才意識到對這顆星球無限的依賴、無限的愛。我愛這裏明媚的陽光,愛這裏清新的空氣,愛這裏純淨的水,愛這裏的江河湖海,愛這裏的高山平原,愛這裏生存着的多樣化的物種,愛這裏生活着的我們人類”。

那些最美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色彩,溫暖每顆受傷害的心靈,撫平創傷,帶給人希望,未來和勇氣,他們是最美麗的,也是最可愛的!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2

今天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從開學第一課中我懂得了在戰爭年代裏,愛國就是爲祖國和同胞奉獻自己的一切,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是我們要把祖國當做自己的家一樣去愛護它,建設它,要捍衛它的尊嚴,保持領土的完整,因爲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是老一輩的英雄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懂得了團結的重要,在戰爭年代裏在面對敵人的時候只有齊心協力,並肩作戰的團隊才能克敵制勝,今天我們爲了祖國強盛的目標,彼此信任,互相幫助,合作共贏,我們知道國家落後就要捱打,我們是未來的主人,只有自信、自強才能成爲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爲了我們的目標努力,沿着幸福的道路前進!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當我聽到這首激昂豪邁的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珍藏了他們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留下了他們堅毅執執着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記錄着他們勝利後的`笑容;三軍會師,會寧載歌載舞恭賀他們創造人間神話。七十年前,先輩們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七十年後,作爲新世紀的主人,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回答呢?

今天,我們重溫長征的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程,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長征精神,去傳承,去發揚長征精神,去培育我們新時代的長征精神。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紅軍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着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着祖國騰飛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了一道摧不垮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着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今天,我們面前雖然沒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進的道路依然曲折而漫長。構建設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偉大而艱鉅的長征。進行新的長征,我們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紅軍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敵人和險餓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者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了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爲中國革命創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是否還需要這種精神呢?輕歌曼舞的歡樂,鳥語花香的芳馨,燈紅酒綠的癡迷,艱苦的環境似乎離我們遠去了。但是,我們依然需要這種精神。有了這種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種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七十年前的長征精神,已經作爲一個符號,走進了歷史,銘刻在我們記憶的深處,而歲月沉定的長征精神卻象古酒一般在我們心中釀出了味道,釀出了感情,成爲我們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餚。

新世紀,新時代,新希望,新藍圖。一切都是新的。‘路漫漫其修遠兮,誤將上下而求索。‘爲了民族的偉大復興,同學們,就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書寫我們新的長征吧!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4

又是一年開學季,在父母的陪同下,我們共同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檔欄目。

看完後使我受益匪淺,瞭解了在如今幸福生活的背後有怎樣的辛酸與勞苦。兩萬五千裏的長征,是紅軍戰士們用血與汗編制的奇蹟!

第一節課是胡正先老爺爺向我們講述當年過祁連山的情景:48天沒有見到一口糧食,戰士們腳上穿的鞋是用稻草編的草鞋。而有些戰士什麼也沒有,只能赤腳走路,被三棱刺扎的滿腳是血。可即使是這樣,也阻擋不了紅軍們堅定不移的決心。向目標前進,定能取得勝利!

第二節課賀陵生叔叔向我們講述了他的父親——賀柄炎將軍。他十七歲時便用智慧一個人抓回四十七個俘虜。他三十二歲時因打仗右臂中了子彈。情勢所迫,沒辦法。只好把他綁在一個木板上,用老百姓家中的鋸子,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經歷了2個多小時漫長的時間把胳臂鋸了下來。這是憑着一個怎樣的毅力啊!面對生死、面對疼痛、面對挫折,他卻只是冷靜面對,堅持不懈。這種精神是需要我們發揚光大的!

第三節課耿瑩老奶奶向我們介紹了他的父親耿彪的長征故事。那時環境惡劣,沒有食物可吃。他們每人每天支援一顆黃豆來維持生命。一顆黃豆啊,誰能填飽肚子?但他們卻做到了。這哪裏只是一顆黃豆?更是一份決心、一份堅持、一份不屈!

第四節課航天員王亞平向我們講述了航天訓練時的艱苦。成功並非一蹴而就,是要有信念和不懈積累而成的。成功是屬於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咬牙堅持,終會迎到前方的曙光!

“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不單是長征精神,更是每個人成功的奧祕。不經歷風雨,哪會見彩虹?沒有苦痛的經歷,哪會嚐到甘甜的滋味?讓我們舉起雙手,接過先輩的旗幟;堅定信念,傳承長征的精神;揚起風帆,尋找成功的彼岸!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5

今天,我興致勃勃地來上我的開學後的第一節作文課。

當課上到第二節時,張老師用手拿着水杯“咕咚”喝了一口,緊接着雙手插入口袋,在大屏幕前來回踱步。他剛踱了一個來回,突然立正,語重心長地問我們:“你們寫作文時,一提起筆,有沒有就感覺沒啥好寫,好像生活沒有發生什麼大事,都是如同一杯白開水般,平平淡淡,沒有起伏。”

我聽了之後,興趣爆發,回答道:“張老師,張老師你說的太對了,咱倆真的是心有靈犀呀!”

結果讓我意外的是,張老師卻說:“如果真是這麼想的,那你就錯誤了。寫作文其實就是寫你的生活和所見所聞,而不是寫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我疑惑了,那如果不寫有意義的事,那不就像流水賬一樣了嗎?

“其實不然,寫作就是記錄你生活的每一點,每一滴,就是記錄你眼睛能看到的,不能看到的;能聽見的,不能聽見的;能感受到的,不能感受到的……”張老師用手指着大屏幕說。

這句話改變了我對作文的認識。

“還有,如果你把你生活的一點一滴都寫下來的話,這將會是一篇色、香、味俱全的作文!”張老師一邊叉着腰,一邊緩緩地跟我們講。

聽了這學期的第一節作文課,我感覺自己受益匪淺。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6

也許我們的夢想一樣,也許我們有着不同的夢想。誰都有夢想,而普通人的夢想是怎樣的呢?在20xx年9月《開學第一課》上,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普通人的夢想。他們沒有神奇的翅膀,可以讓夢想飛翔。但是,他們有對夢想的堅持,也有對夢想的不放棄,所以,他們爲夢想所青睞,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現實中的奇蹟。

《開學第一課》第一節的主題是“有夢就有動力”。

在這一節中,我們看到了在太空爲我們授課的王亞平阿姨,也看到了13歲跳傘隊員付麗娟。他們都是自己夢想的實現者。

在十年前,王亞平還是一名飛行學員,那年她是青春的23歲。而如今,她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自己的藍天夢,成爲中國首位太空教師。她告訴我們,夢想如星辰,雖遙遠,但只要努力,總有天能觸摸得到。

而付麗娟在她13歲時就實現了一個乾淨利落的跳傘動作,成爲空軍跳傘運動大隊最小的隊員。她從小就對軍營和藍天有着很大的熱情,所以她走出了湘西小鎮,來到了跳傘運動大隊。原以爲跳傘很瀟灑,卻沒料到想要跳傘之前必須做十分辛苦的訓練。她一度無法承受,但想着自己的夢想,她咬牙堅持到了最後。皇天不負有心人,她成功了。是啊,就像那首歌《真心英雄》中說的那樣,“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想要實現夢想就應該付出辛勞。

《開學第一課》第二節的主題是“有夢就要堅持”。

對於夢想,很多人都能說上幾個,但是哪一個是我們堅持到最後的呢?我想起自己過去想要當一名記者,但當我真正成爲一名小記者後,卻發現自己吃不了那份苦,結果一個暑假都沒能堅持下來,我就與自己的記者夢說再見了。

想想自己,再看看那個在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的舞蹈老師廖智廖老師,我的心中涌出了一份慚愧和心虛——她的故事令人心碎,她的精神卻令人敬佩。沒有了雙腿怎麼跳舞?她曾一度陷入絕望,不接受假肢,不接受勸解,活在自己的巨大失望當中。然而,她的生命中缺少不了舞蹈,她也忘記不了翩翩起舞的快樂。所以,她開始訓練,不斷的失敗,不斷的站起,最終,她贏得了自己的尊嚴,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

看到這裏,我下定決心,對自己今後人生的夢想,一定要慎重,並且無論要吃多大的苦都要堅持下去!

《開學第一課》第三節的主題是“有夢就能出彩”。

很多人都覺得追逐夢想的旅途是枯燥而毫無光彩的,因爲還沒有達到成功,所以不能讓人看到我們成功後的光鮮。其實,夢想貴在追尋!一旦堅持,追尋的過程也能讓人肅然起敬,比如鄭亞波鄭媽媽的故事。

她是名普通的加油工,兒子是自閉症患者,爲了開發其智力,鄭媽媽看視頻自學鋼琴,學了後再交給其兒子,十一年不間斷。如今,曾經還不會說話的鄭媽媽兒子已經能夠自彈自唱了,並且上了普通小學六年級——這不正是夢想的奇蹟,堅持的奇蹟嗎?

其實,來到《開學第一課》的嘉賓很多,他們的故事也同樣令人感慨萬分,如羅田縣的鄉村教師方榮方老師。別看她這麼年輕,她可是多次被縣、鎮評爲“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優秀教師”呢!方老師是當代教師的楷模,她對學生的付出、對夢想的堅持,也讓我們對她佩服不已。

看了《開學第一課》之後,我明白了,成功是由一個個夢想組成的。堅持自己的夢想,不僅能夠實現從前不敢想象的願望,更能夠證明我們的價值,能夠讓我們找到自我、找到生活的意義。

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夢想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的。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7

昨天是9月1日,開學的第一天。晚上,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分爲三部分:孝、愛、禮。每一部分都很精彩,令我難忘。

每一部分都教會我一些知識。“孝”讓我知道要多孝順父母長輩,有時間要多陪陪父母,不要找藉口沒時間,將來工作忙了,陪父母的時間就更少了。“愛”讓我懂得了要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他人,也要愛自己。“禮”讓我明白做人的道理,要禮待他人,見到父母老師長輩要有禮貌。

在開學第一課中令我最感動的是秦勇爸爸照顧他兒子的故事。我感受到了什麼是父愛如山。一個智障孩,需要多大的代價去與之抗衡。秦勇爸爸教兒子繫鞋帶、騎單車、學語言等等,非常耐心。在兒子學自行車的一年時間裏,他陪着騎,從扶着兒子騎到兒子自己會騎,每一個動作,他都那麼用心去指導。一次次放手,一次次摔倒,每一點進步凝聚了他的愛。當看到兒子用整整一年時間學會了騎自行車,那一刻,是汗水與淚水的交織,是毅力與堅持,他用愛感化了兒子,告訴兒子,無論困難有多麼險阻,只要有勇氣,有毅力,有決心,就一定能克服。一切皆有可能!從他的身上,實現了!慢慢地變成了正常人。

透過觀看節目,我懂得了我們要珍惜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