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觀後感 篇1

九月一號開學的第一天,班主任給全班同學佈置了一個新任務:寫一篇《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作文。於是,帶着這個寫作目的,我觀看了央視CCTV -1準時播出的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看完之後,我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啓發,對很多事情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節目以“少年強,中國強”爲主題,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爲理念,還邀請了鍾南山、張伯禮、張文宏等榮譽嘉賓,爲我們一一講述了整個疫情期間的抗疫故事

節目中第一篇章的內容讓我尤爲深刻。第一篇章的主題是“擔當”,邀請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作爲主講人。鍾南山,可以說是爲這次疫情作出突出貢獻的領軍人物。作爲中國工程院院士和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一線,努力尋找戰勝病毒的措施和方法。在節目中,鍾南山爺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愛國主義從小植根在他心裏,毅然決然選擇從醫,一直到現在。其中,他還講了這次疫情的經過,以及自己所經歷的故事。他還提到“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

聽完了鍾南山院士的講話,我的心裏十分感觸。在這次疫情中,有多少像他一樣的醫護人員,不顧自身安危,馳援湖北,只爲所有人的平安。雖然年輕一代經歷的事情較少,但在這場劫難面前,90後和00後毅然選擇奔赴“戰場”,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今天的《開學第一課》帶給我前所未有的感受,鍾南山院士等人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擔當”一詞是我們需要謹記並且付出行動的,“少年強,中國強”的節目主題更是引人深省: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有青少年一代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與擔當,並且勇於爲國爲民,那麼,所有的苦難都會迎刃而解,國家纔會變得強大。正所謂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年一代趕緊行動起來吧。

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觀後感 篇2

開學啦,央視《開學第一課》在觀衆的期待中播出了,今年的主題爲“少年強,中國強”。回頭想一想,今年竟然是《開學第一課》播出的第十三個年頭。

人生當中能有多少個十三年?十三年,可以讓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長成青蔥少年;十三年,可以讓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逐漸成爲成熟穩重的大人;十三年,也可以讓一個人的生命凋零……十三年來,《開學第一課》都在開學的時候與全國的中小學生一起跨入新學年,開啓新到的旅程,它每一次都帶給他們不一樣的教育意義,與此同時,又與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共同成長。

《開學第一課》爲什麼能持續播出十三年年之久?這與家長和孩子們到的喜愛脫不了關係,但更主要到的`原因是它能夠帶給學生們不同於課堂上的深刻的教育意義。

第一年,我國正在沉浸於汶川大地震的悲傷當中,《開學第一課》告訴孩子們:人的起點是生命,生命誠可貴,要用知識守護生命。第二年,在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背景之下,《開學第一課》爲全國中小學生展示了一臺愛的主題班會。第三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剛起步,《開學第一課》讓孩子們意識到夢想在個人的人生中甚至在一個國家當中擔當的責任。

後來,它不僅讓孩子們知道幸福是什麼、美與愛是什麼、英雄是什麼、未來是什麼,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同時給家長和孩子們上了十三節人生大課。毋容置疑,這十三課所傳授的知識是非常深刻的,至於如何消化這些知識,

更需要父母帶領孩子慢慢去品嚐、去領會當中的意義,然後轉化爲屬於自己的東西。我想,其實這也是《開學第一課》的意義所在。

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觀後感 篇3

9月1日晚上八點,吃過晚飯的時候,我開啟電視機和爸爸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第一個講話的是鍾南山爺爺,他已經老了,但是他依然在最前線衝鋒,第二個講話的我也記不清楚他的名字,反正鍾南山爺爺講完以後的人和鍾南山爺爺一樣,都是“最美逆行者”。

他們都主要講了怎麼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比如:勤洗手、多通風、少串門、出門要帶口罩。雖然我不能去最前線幫助他們,但是我們在家中做好不被感染,也是在幫助他們。

主持人還介紹了一位特殊的大姐姐,他馬上都高考了,結果被感染了新冠肺炎,她在治療的過程中也不忘學習,把隔離病房當成了學習的教室。自強不息,努力學習。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我深受感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以後長大了,我也要做一名和鍾南山爺爺一樣偉大的醫生,去救很多的患者。

作爲小學生,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爲和鍾爺爺一樣爲國家做貢獻的人。

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觀後感 篇4

時間流轉,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們最愛的暑假生活已經結束,進入到新一階段的學習生活中,九月開學季,是我們向更高一年的級跨越,也是向長大成人的腳步推進的重要一步。

在九月一號這一天,央視聯合教育部推出的《開學第一課》也要跟我們見面了。

《開學第一課》是所有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一期節目,每年的主題都各不相同,依據當年的時下環境,會確立一個當期的主題。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就是“少年強,中國強”!

國家發展昌盛,除了各個領域的相關人才外,最重要的就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唯有少年不斷的成長起來,才能幫助祖國不斷的發展壯大。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爲新冠疫情的原因,我們所有人都與疫情發生了一場戰鬥,醫務人員趕赴前線與病毒戰鬥,各種後勤人員爲前線提供物資。而對於我們這些小學生來說,老實呆在家中,就是我們對國家做出最好的貢獻,不出門,不亂走,唯有如此,才能讓祖國戰勝新冠疫情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疫情來勢洶洶,在人民最危險的時刻,英雄們提升而出了,他們依靠自己的學識,爲抗擊疫情不斷的出謀劃策,讓國家在戰勝疫情的過程中,更有針對性與指向性,不僅節約時間,還挽救了很多正處於生死一線的病人,在祖國戰勝疫情中,做出了極大地貢獻。

日夜堅守一線的醫務人員,奔波與高速公路的物資運輸人員,時刻爲人民羣衆測量體溫,警戒發現病情的各位抗疫一線者,都是祖國可以戰勝疫情時重要的堅實基礎。因爲不斷有人成長起來,又不斷有英雄能在災難之時挺身而出,這纔給我們這些還未成長起來學生們,造就一個溫暖舒適的和平環境。

少年強,中國纔會強,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學習奮進,當我們未來成長起來,我們也將接手前輩們保衛祖國的重任,爲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如今我們年級還小,需要繼續努力學習成長,還需要如《開學第一課》講的那樣,透過這不斷的普及的防疫知識,瞭解抗疫過程中的戰疫精神,我們才能不斷汲取英雄抗疫過程中所迸發的愛國精神,爲今後可以強大起來,去用實際行動投入於學習之中。只有這樣,我們未來才能真正承擔起祖國發展的重任!

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觀後感 篇5

今天晚上8點,我觀看了節目《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看完後我百感交集。因爲在春節期間,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牽動億萬人民的心,我沒有置身事外,而是安靜地在家待着,默默地爲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加油!

可是病毒如同怪獸一般,迅速地攻擊了全國各地,工人延長假期、學生在家上課、街上也很少見有人走動了,沒人不受疫情的影響。而我作爲一名學生,新聞上每天的報道使我明白了這並不是一次簡單的疫情,我的內心不禁焦慮起來,害怕不能重返校園,也擔心會不會生病,導致無法安心的去學習。

或許只有切身經歷過了,才能領悟災難的殘酷,好在挺身而出的英雄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爲我們串起了這段共克時艱的歲月裏最寶貴、最難忘的記憶。節目中我進一步瞭解醫護工作者逆行的艱辛,感受到了他們作爲白衣天使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疫情大考期間,那些義無反顧衝在前線人員,不顧個人安危堅守一線,用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敬業行動,爲人民安全保駕護航。在我們幸福生活的背後,是他們爲我們擋住一切危險,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與病毒作鬥爭,一刻也捨不得停下,這般舍小家爲大家的奉獻精神,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了整個中華大地。如今我們盼來了戰“疫”的階段性勝利,也總算盼來了逆行者們的凱旋。

他們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他們本可以在家躲避着這場疫情,但是他們義無反顧的站了出來,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出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創造着不平凡的成就,向我們展現了作爲一名中華兒女的責任和擔當。

節目還跟我們分享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有關知識,讓我對此次疫情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疫情期間沒事不要外出,外出要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儘量減少手接觸口,鼻,眼機會,防止感染;注意室內通風和消毒;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自身抵抗力。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學有餘力,請大家把疫情當作一個課堂,展開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可以用行動來爲自己、社會和世界承擔更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