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2018年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節目中,成龍大哥寄語學子:未來需要夢想,我們生活在一個每天都發生奇蹟的時代,創造精神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2018年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成龍爲大家講述了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實現個人和家國夢想的經歷,用親身經歷告訴廣大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奮鬥、勇於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爲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理想。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夢想是前進的動力,有夢想、有追求的國家是偉大的。記得中央電視臺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詞:“中國夢,夢之藍”。那藍色的中國夢,藍得深沉而不蒼茫。

生命,對於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而青春,卻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最容易消逝的一段時光。我相信:夜空中的流星雖然短暫,但是它劃破夜空的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年輕的新中國、中國的青春是這麼美好,青春年華的夢想更是泛着燦爛的光芒!

開啟沉重的中國歷史之門,深深地傷痛像刺刀一樣刺向我們心中。這些傷害像寒冷的狂風在過往的災難中跌宕起伏,同時也加強了國家和人民成爲有識之士的夢想。

展望現代,自從新中國成立後,整個國家的局勢慢慢由壞轉變爲好,經濟發展也越變越好。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被譽爲“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蹟”。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24.97萬億元,平均每年實際增長9.8%,是同期世界水平的3倍。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放眼未來,我希望,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到處洋溢着豐收的喜悅,到處飄着瓜果的芳香。美妙年輕的歌曲,已經甜醉了人們的心房,如今,已經告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現在及未來的社會安詳和諧,人們安康樂業!

青春飛揚,承載着夢想的航舫。青春是活力的象徵,是奮鬥的代名詞。青少年懷着祖國強大的夢想,活力四射、朝氣蓬勃!所以說,青少年作爲祖國下一代的主力軍,對於“中國夢”的實現有着不可懈怠的責任。青少年若能把握時間,擁有振興中國的夢想,一定能爲今後中華民族騰飛做出巨大的貢獻!

實現民族振興、祖國強大,是世代中華兒女的夢想,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的滄桑。我希望,這個夢想能在我們這一代青少年身上繼續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的夢!中國青少年的夢!中國夢!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讓我充分感受到了“探索”的魅力。懷揣着爲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的探索夢想,面對危險與困難永不言棄,才能取得今日的累累碩果,同時這也讓我們對未來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及思索。

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第三篇章中,參與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試飛的鄒禮學、聶飛、劉立蘇來到現場,回顧了試飛組所面對的危險以及他們的堅持。

大飛機的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則展示了C919大飛機的各項數據和科技成果,並講述自己實現飛機設計夢想的過程,展現了一代中國航空人爲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勇於探索的歷程。

對於未竟的事業,要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於探索,還要有孜孜不倦求創新的意志。未來是我們心中美好的信念,是我們的嚮往所在,只有探索未來的人才可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有些人,他們往往會放棄面對現實,以至忽略未來,例如我們即將面臨新學期的我們:以往,每次月考成績出來,當看到自己糟糕的`成績時,我們見成績單如老鼠見了貓般害怕,未問過自己成績爲何如此低,爲什麼考不到自己所渴望的名次。如若害怕面對現實,困難無法解決,缺點也就無法發現,那麼夢想從此便變爲了空想,挫折纏身,忘記了未來的康莊大道,從此困於失敗中。

還有些人,他們一路探清事實,探索未來,得到成功無數。例如:牛頓,蘋果砸在別人頭上或許也就一罵了之,而牛頓在被蘋果砸中後卻不禁疑問:爲何空中蘋果會掉落而不是懸於空中?一個小小的疑問激起了他的探索之心,從此創立了經典力學中的重力學,成爲經典力學鼻祖。另一個人便是洗澡洗出疑問來的阿基米德,當阿基米德看到自己坐到浴盆中時,水的浮力讓他感到疑問,經過不懈的探索,終於創建了浮力學原理。

由此可見,探清現實、探索未來是多麼重要,對此正確的態度,便是我們成功的基礎,讓我們銘記於心。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9月1日晚上八點,我和媽媽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

第一課第一位連線的是成龍老師,他給同學們講了自己成名的經歷,和他遇到的困難,告訴我們要創造,要有夢想,還要敢拼搏。接下來是世界珠心算冠軍王桐晶挑戰計算、俞敏洪老師講述他求學路上遇到的挫折、C919大飛機的三位試飛成員分享測試飛機的各種趣事。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紀實攝影家解海龍講述的故事,他喜歡把美好的東西用照相機記錄下來。講述了他曾拍攝過山區孩子們上學路上遇到的困難以及孩子們渴望上學的願望。其中,“大鼻涕”胡善輝、“大眼睛”蘇明娟、“小光頭”張天義背後的故事讓我深深體會到愛心鑄就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