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用孝心感恩父母的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用孝心感恩父母的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用孝心感恩父母的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百善孝爲先”,“孝”是中國文化中的傳統美德,也是落實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付出。爸爸媽媽以言傳身教告訴我們,不論是每天放學回家親熱地叫一聲“爸爸媽媽”,還是多和爸爸媽媽溝通、關注爸爸媽媽的身體健康、花時間陪伴爸爸媽媽……“孝”從當下做起、從關心父母的小事做起。

在2014年的`《開學第一課》上,一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一位年邁的老父親,本是十分開朗,喜歡拉二胡,但在身邊許多老人都相繼去世後就變得沉默寡言。他的兒子在偶然間聽到父親想出去走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這個心願時,自己立刻動手,日夜不休,用了很長時間,改裝了一輛摩托車,還在後座加了一個靠背,好讓父親坐得安穩。他帶上一張地圖,便帶着自己75歲的父親出發了,用時六年,騎摩托車旅行六萬多公里,竟不知不覺走到了北京,圓了老人的一個個夢想。回去後,老人又變得開朗了,經常與別人老人談自己在外看到的東西。

這個故事中孝順的兒子,爲了讓沉默寡言的父親在他還健在時完成他的心願,煞費心思地改裝了一輛摩托,毫不猶豫地帶着父親出發了。父母爲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的每個要求都會盡量滿足我們。而我們也要去完成父母的心願,用孝心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對我們的愛。“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要從即刻起,感謝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和照顧,不要等到他們已不在人世,才後悔莫及。

我不禁想到了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事。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他年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都沒有,怎麼辦呢?於是子路想到親戚家借點米。他翻過好幾座山,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幫父母煮熟,喂他們吃了香噴噴的米飯,完成了父母的一個心願。子路爲了父母的心願,不惜走十幾里路去借米,表現了他對父母感恩與他的孝順。

看到了他人的故事,我不禁感到慚愧。每天早晨,都是父母起得很早,做完早餐再叫我起來。中午還要抽出時間給我送飯。晚上還要給我衝一杯牛奶,幫我檢查作業。而我卻總是無理取鬧,發脾氣,讓父母受了不少罪。相比其他人,我真是自愧不如,父母給予了太多愛,這種無私的愛,永恆的愛,不求回報的愛,讓我心懷愧疚,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

“孝”字,是一個“老”,下面一個“子”。子女,要將父母背在肩上,好好關心他們,用赤誠的孝心感恩父母如山般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