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暑期桑蠶養殖實踐報告精選

報告1.29W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大店鎮沙埠子村是沂蒙山區上的一個小村莊,自1999年,這個村莊摒棄了傳統的小麥玉米種植,引進了一些特色種植。大片的土地改中上蘋果苗,草莓,楊樹苗和桑樹。樹苗運往其他省份,經濟效益極高,可大部分被外來的人承包,而桑樹則是村裏的,種植桑樹,生產桑蠶不僅打破了傳統種植的種種弊端,每畝土地的純收入大幅度提高,而且爲農村的過多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

暑期桑蠶養殖實踐報告精選

暑假裏,我利用兩天的時間,在桑蠶區裏,透過具體的學習,聆聽和實踐對桑蠶技術有了初步的認識。 要養桑蠶,首先要種好桑樹。種植桑樹的 特徵 稍有縮皺 手觸柔軟 用量 將種2兩 每次0.5-1斤 每次約3斤 注意小蠶期用桑一天採兩次,上午8-10時,下午3-4時,應避日中高溫時採桑早晨採露水桑。桑葉採回後要注意儲藏,一般採用的爲缸貯法,即在缸內放一干淨無度的果籠蓋,缸底盛放少量清水,將桑葉整齊,葉柄向下沿缸邊盤放,中間留孔,注意不得疊的過緊,上蓋溼布,並將缸放到低溫多溼處,注意溼布應常洗,缸水應每天換一次。小蠶期給桑要把桑葉切成爲蠶體2倍大的方形,每晝夜給桑四次,分別爲早5時,上午10時半,下午3時,晚9時,給桑量應根據蠶的發育程度和蠶頭的稀密度靈活掌握,一般掌握餉食後1-2次給桑少,盛食吃飽,將眠蠶減少。給桑的方法是:給桑前半小時將塑料薄膜開啟通風排溼,然後進行擴座,勻座,力求蠶兒分佈均勻。給桑時先四邊,後中間,小洞勻,大洞補,力求均勻平等,最後蓋上塑料膜。小蠶期還要根據蠶的生長髮育情況,不斷擴大蠶座面積,以適應蠶的生長髮育,小蠶期生長髮育快,行動範圍小,應掌握提前擴座,先擴後長的原則,擴座方法爲早期先將桑葉切成寬1cm,長5cm的桑葉條,擺在蠶頭過密處,待5-10分鐘,一部分蠶爬到桑葉條上後,用蠶筷連同桑葉一起夾到蠶座四周,以此擴大蠶座面積。中晚期可用蠶筷直接將蠶沙連同蠶移到蠶座四周,但要注意輕加輕放,以免傷蠶體,蠶座的面積大小以蠶在匾中均勻擺開,蠶與蠶之間互不重疊爲好,將蠶擴座後,要將蠶座中的殘桑,蠶糞等清除掉以清潔蠶室,防止病菌繁殖蔓延。 小蠶發育到一定時期會就眠,不食不動,體內生理髮生一系列變化,蛻去舊皮,換上新皮,須要消耗大量營養物質,因此室內前期溫度要比飼養期低1-2度,溼度以75-80%爲宜,前期適當偏幹,後期偏溼,以利蛻皮,並且應防止強風、強光,劇烈震動及接觸無異味物品,眠中不覆蓋塑料薄膜。蠶兒眠起後第一次給桑爲餉食,餉食過早易損傷蠶兒的口器和胃腸,造成發育不齊,過晚易造成飢餓,影響蠶的體質,要求以見起後9-10小時或全部起齊3-4小時餉食,餉食用葉應適當偏嫩,給桑量以最大用量的80%爲宜,切忌過多。 小蠶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大,面板蠟質層薄,體內水分和熱量容易散發,故小蠶喜高溫多溼環境,因此飼養過程中要合理的保溫保溼。 小蠶體質較弱,對各種蠶病及有害物質抵抗力差爲了保證小蠶無病苗壯,必須在嚴格進行養蠶前消毒的基礎上做好防病工作。通常使用防僵粉、新鮮石灰粉等消毒劑。另外應注意在整個小蠶期動作應輕不傷蠶體。 小蠶正常發育到成熟後即進入大蠶期,大蠶期的飼養管理按生長特點,必須做到:

1、繼續精選蠶葉,夏秋季多采枝條中上部葉片,並適當增加給蠶量,使其吃好吃飽,長大蠶。

2、繼續控好溫溼度保護,溫度以77-78゜f爲宜,乾溼度爲4-5゜f, 確保蠶兒生長髮育健壯。

3、突出抓好消毒防病和稀放工作,堅持1-2天撒一次防僵粉,每天擴一次蠶座,每次給桑前勻蠶,確保蠶座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並做到給桑均勻不餓蠶。 雨淋及擠壓以免影響蠶質。

沙埠子村的繭全部由區絲綢公司收購,價格爲每斤6-7元,每張繭能淨掙400元左右,由於養蠶勞動量大,一般都是集體飼養,而且實際飼養過程中會出現許多麻煩,並不像書本上寫的那樣,幸虧有專家指導。目前,村民對養蠶技術掌握的愈發熟練,產量漸創新高。 這兩天實地練習,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累,但爲了能過上好日子,早點富起來,村民對此毫無怨言。我相信,沙埠子村離騰飛的日子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