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青山處處埋忠骨》觀課報告

報告2.58W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青山處處埋忠骨》觀課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山處處埋忠骨》觀課報告

執教者:

重慶人民路小學教師

觀察者:

xxx

觀課時間:

xxxx年xx月xx號

觀課角度:

學生的參與度

老師的這節課實效性很強,教學環節的設計都凸顯了本次研修的主題: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青山處處埋忠骨》是一篇經典課文,是五年級上冊第六組教材“走近毛澤東”中第三篇課文。馮老師接受任務後就深入理解、把握《語文課程標準》新要求、新理念,研讀教材,在“教學中怎樣指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運用”方面進行深刻思考,在一次次的研討磨課中確立《青山處處埋忠骨》課堂教學的環節。

從課前的演說,到課題的釋題,馮老師無一不是注重了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做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馮老師步步深入的引導學生學習,充分體現了本次研修主題:指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運用。下面我就馮老師的課堂教學如何體現“學習語言文字運用”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是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所以本節課從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角度來進行觀課的。以第二部分爲例:

一、自讀自悟,交流討論,感悟寫法

師: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學習描寫人物的表達方法,就要結合作者的描寫方法課,開始行動起來吧?邊讀邊畫邊批註。

師:孩子們,看到大家靜靜與文字交流,老師都不忍心打擾你們,不過,同學交流後,大家可以進行二次批註。誰來交流哪些語句或詞語特別打動你?有什麼感受?

生1:我交流的是105頁的第四段第二行。“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裏。”我感受到毛主席失去自己的愛子非常傷心。“熱了幾次”還是“原封不動”。

生:我從106頁第8自然段,“主席仰起頭,望着天花板,強忍着心中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我從這裏感受到這裏運用了動作描寫,心裏很複雜。

陶行知先生所說:“放開孩子們的眼,讓他們看;放開孩子們的耳,讓他們聽;放開孩子們的嘴,讓他們說;放開孩子們的手,讓他們做。”把課堂還給學生,這也正是聽了馮老師課後的最大感受,學生在課堂之上真正做了課堂的主人,本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品讀、綜合運用學習方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透過學生有層次地閱讀、交流,在內容理解與語言感悟上都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結構簡約、版塊清晰,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略讀課文的教學應當是教略,而學要豐”的特點,使大氣和大智慧充盈整個課堂。現從學生的參與程度來看,課堂上學生的單獨參與爲主,集體參與爲輔。由於學生人數衆多,教師不能做到讓每一個學生都單獨參與,就透過齊讀、自由讀、開火車讀、小組討論、演一演等集體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這樣的集體活動整堂課有十幾次之多,說明教師能充分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並盡力照顧到全班學生。

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以主動參與爲主,全體學生都能以不同形式參與活動。多數學生的回答是透過自己的思考,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師:這是一句古詩,請看出處。“馬革裹屍”出自《後漢書、馬援傳》,東漢名將馬援曾說“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清代龔自珍將前人的意思推進了一層,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個身心都獻給了祖國,至於死後是否要把屍體運回家鄉安葬,那倒無需考慮,即使長眠於異國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老師採用“情境渲染、聯繫實際、引入背景資料、對應比照”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在入情入境的角色體驗朗讀中、在背景資料的切入中品讀語言文字,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深入感受的形象,學習寫作方法。

二、回顧梳理,總結寫法:

師:讀到這,我們眼前是一個具有慈父情懷和偉人胸懷的主席。我們透過什麼描寫感受到的?

生: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師:很會總結呀,我們在寫作中也要學會運用這種描寫人物的方法。在寫作時不妨嘗試一下。

“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心理來描述人物情感特點的寫作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中,馮老師針對這個學習重難點,首先引導學生先從文章中的細節描寫去研讀的基礎上,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自主展開想象。

三、運用寫法,補白練筆

這十四個字看似簡單,字字千鈞呀!“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溼的枕巾。”這一夜註定是輾轉反側,一個難眠之夜,這一夜主席會做什麼?說什麼?想什麼?請同學們運用本節課學到的方法,展開合理的想象,在小組內練習說話。

(小組交流)學生交流後續寫,教師巡迴指導。

學生在不斷地實踐中學習方法,學會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課堂上教師注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授之以法,循法而學,將精讀教學中習得的閱讀方法應用於略讀中。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是一節充滿“語文味”的課。

研修學習中,我深深地懂得閱讀既是語文教學的基本點,亦是語文教學的中心,貫穿於語文教學的三個維度,而人文精神的感悟必須從閱讀中獲得,自主學習時間是學生主體作用得以發揮的首要條件。略讀課文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本課教學中強化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強調學生自讀自悟。這樣從教師嘴裏省下時間,開闢大塊的空間爲學生自主閱讀留出充足的時間。把時間讓給學生,充分地讓學生去讀文、思考、交流、表達。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書,才能真正地解課文內容和掌握閱讀方法。

報告特點

1、內容的彙報性:一切報告都是下級向上級機關或業務主管部門彙報工作,讓上級機關掌握基本情況並及時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指導,所以,彙報性是“報告”的一個大特點。

2、語言的陳述性:因爲報告具有彙報性,是向上級講述做了什麼工作,或工作是怎樣做的,有什麼情況、經驗、體會,存在什麼問題,今後有什麼打算,對領導有什麼意見、建議,所以行文上一般都使用敘述方法,即陳述其事,而不是像請示那樣採用祈使、請求等法。

3、行文的單向性:報告是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行文,是爲上級機關進行宏觀領導提供依據,一般不需要受文機關的批覆,屬於單向行文。

4、成文的事後性: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向上級機關作出彙報,是事後或事中行文。

5、雙向的溝通性:報告雖不需批覆,卻是下級機關以此取得上級機關的支援指導的橋樑;同時上級機關也能透過報告獲得資訊,瞭解下情,報告成爲上級機關決策指導和協調工作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