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寒假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報告(精選6篇)

報告2.92W

忙碌而又充實的社會實踐已經告一段落了,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一定積累了不少經驗,該好好總結一下過去這段時間的社會實踐了!怎樣寫好社會實踐報告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寒假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報告(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寒假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報告(精選6篇)

寒假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報告 篇1

在許多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爲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爲在這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敬老院裏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癡呆症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同學們分成了四個小組,前往不同的房間慰問不同的代養老人。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還顯得很拘謹,但個別活躍性格開朗外向的學生十分熱情帶動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症等等,同學們也耐着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俱,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爲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的事蹟是如此的着迷,更讓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學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準備了點水果,點心,還有月餅。可遠遠不夠,那些學生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裏。

我們一行人從早上到中午12點,走了部分老人房間。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大家就跟着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一邊慰問一邊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一邊喂才行。這時大家早已沒有先前的拘謹同學們都爭着給老人餵飯,雖然動作顯的笨拙。可一見到老人的笑臉大家就笑的很開心。感覺像一家人似的其樂融融。

下午1點多,等我們吃完飯,一般這時老人們都出來散步和鍛鍊身體了.敬老院有個很大的院子,裏面有很多鍛鍊身體用的運動器械.有相當多的老人們在散步和鍛鍊身體,看見我們來了.就和我們一起玩些小遊戲.

透過聊天,我們瞭解了老人們日常的生活。老人們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過來的。雖然有的剛剛不太習慣,不過時間長了逐漸習慣起來。

寒假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報告 篇2

隨着寒假的臨近,我們的實踐內容也開始了,作爲一個志願者,應該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天氣即使很寒冷,可是也抵擋不住我們這顆炙熱的心。伴隨着腳步聲,我們來到了脫場村,以前只是聽說過這個小山村,可是從未去過,這次是身臨其境。這裏的人們很樸實,孩子們都很聽話。

我們走進了家戶中,老人們的熱情,以及他們的樸實,讓我們都有些不自在。他們的話語中我聽出來了他們對孩子上學的大力支援,依然清晰的記得有一位老人說:我們的一生已經沒有接觸新知識的機會了,只要孩子們一心想上大學,就算我們砸鍋賣鐵我們也要支援他們上大學,讓他們過得幸福,也就是我們的快樂,和驕傲。這句話深深的觸及到了我的內心深處,這句話我的家人曾經也是這樣告訴我的,其實,農村的家長讓孩子去外面上大學的渴望並不低於城市的人,其實,他們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知識,只是各個方面因素的的限制讓有些孩子失去上學的機會,這樣的感覺是多麼的傷感以及失落,聽過各個家長的話語後,我覺得我們很幸運,真的很幸運,爲何不好好珍惜這樣的機會好好努力呢?

這個女孩是個五年級的孩子,家裏排行老四,家裏全年靠父母打工來維持生活,母親身體不怎麼好,家裏有些困難,可是她告訴我:姐姐,我一定要和你一樣,好好學習,考上很好的大學,讓父母爲我開心爲我驕傲。聽了這個小女孩的話,我很驚訝,這樣小的一個姑娘就對知識這樣的渴望,我們何不應該去幫助她呢?

家長的期望,孩子的渴望,讓我很感動,覺得我們應該大力支援他們,圓他們的夢想,和我一樣實現家人的願望,看看外面的世界,過的幸福,以後可以讓父母享受享受。

寒假的工作告一段落,他們的話語讓我銘記在心,希望以後的日子,我們能夠在力所之及的範圍內幫助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信心,讓他們實現夢想。

晨曦計劃給了我這樣好的一個機會讓我參加了實踐,去和孩子,家長接觸,讓我加強了自己的溝通能力,以及讓我瞭解到孩子們內心地小小的夢想,以及孩子們的開心的交談,讓我彷彿感到了自己的童年,自己那時候的夢,很美好的一次實踐,難忘的一份記憶,感謝很多人的支援。

寒假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報告 篇3

自從走進大學就業問題似乎總是圍繞早我們的身邊成了說不完的話題。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可是還在校園裏的我們怎麼纔能有呢?爲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並且在省會和工作種很好的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們開始了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課外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大學生自我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式,因此對於我們在校大學生來說,能在假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活動,給了我們一個人是社會、瞭解社會,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機會。所以社會實踐也不能停留在迷茫狀態,應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能真正從中得到收益而不是爲了實踐而實踐。我覺得我們在進行社會實踐之前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爲自己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以下我第一次做社會實踐,也是第一次做志願者,感觸頗多。

首先是在準備階段,以前總覺得做社會實踐很簡單,想到就可以做了,哪有那麼麻煩,但是真正開始做,就覺得有很多事。我們先開了會,然後就開始準備工作,要考慮各種各樣的問題,像是安全問題,財產問題,路線問題,以及在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其他突發狀況,都要想到,還得考慮怎麼解決,覺得太麻煩,我都不想去了,可是有覺得既然決定了,就要堅持下去。

然後就開始了準備工作,我們這次是做志願者,志願導遊,我們要提前從網上找到我們要去的地方的資料,然後儘可能背下來,因爲我們都是外省的,對哈爾濱的瞭解很少,所以背起來就很難,浪費了很多時間。

保暖工作也很重要,我們要去冰雪大世界,所以要穿很厚,當時就受不了,覺得穿太厚影響工作,可是有怕凍,只能穿厚厚的,還有厚帽子,厚圍巾,厚手套,都讓人很難受,可是又必須戴,終於等到準備工作都做完了就可以正式開始了。

等到真得開始,才發現真是做什麼都不容易,當別人看見我們是志願者問我們問題我們回答不了時,真的是很慚愧,不過也沒辦法,我們也不是專業的導遊,只是志願的,況且我們都是外省的,對哈爾濱瞭解很少,都靠從網上找的資料,很難幫到他人,感覺真的是很鬱悶,終於體會到導遊的難處。

在實踐的過程中,一個很大的收穫就是不能在景點買東西,真的是很貴,不管是吃的東西還是紀念品,在冰雪大世界,最便宜的一串冰糖葫蘆要五塊錢,再貴一點就得十塊錢,嚇死人了。以後一定不能在旅遊景點買東西。總覺得那些小商販太過分,趁機敲詐遊客,雖然可以賺很多錢,但也太不道德了。

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穫就是體會到了團結的重要性,因爲社會實踐是以一個團隊的形式進行的,所以團隊精神很重要,在行動時要以集體爲重,不可以單獨行動,讓其他的隊員擔心,更要小心,不能掉隊,集體活動也更能保證安全問題,不管怎麼說,安全問題始終是最重要的,所有的活動也都要考慮到安全問題,雖然部隊員只有一個男生,但是因爲我們集體活動都在一起,所以安全沒出什麼問題,我們的隊員都很有集體觀念,活動時都很注意,沒有人掉隊,這一點我們的隊員做的很好,也讓我意識到了集體的重要性,我們是一個團隊,每個人都是團隊的一份子,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所處的位置,做事要多爲其他人考慮,多爲團隊考慮,不能因爲自己而影響團隊的活動。

寒假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報告 篇4

20xx年1月14日到18日,由中共會寧縣委宣傳部、會寧縣教育局、會寧縣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主辦,會寧縣體育管理中心、會寧會師舊址管理委員會、會寧縣籃球協會、會寧學子共濟會承辦的首屆會寧大學生籃球聯賽在會寧縣體育館成功舉行。

會寧學子共濟會以“發揚感恩回報精神,促進會寧學子成材,同心同德共濟家鄉”爲宗旨,秉承會寧人特有的執着和吃苦精神,發揚和傳承協會精神,加強會寧學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進友誼,進一步激發會寧學子感恩家鄉,回報家鄉父老,支援家鄉教育事業的熱情,培養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以及做人做事的熱情,培養社會責任心,幫助和促進會寧學子共同成材,使越來越多的會寧人加入到我們這個團隊當中來,匯聚星火力量,終成燎原之勢,讓會寧精神代代相傳!

爲喜迎新春,展現會寧大學生精神風貌,使會寧學子共濟會在會寧縣得到更深層次宣傳的同時更爲全縣父老鄉親獻上一份別樣的寒假大禮,特舉辦此次以“學海揚帆、共濟家鄉、快樂籃球、你我同行”爲主題的籃球聯賽。透過這次聯賽能夠促進協會內部人員、協會與會寧縣各部門及廣大民衆間的相互交流,相互瞭解,增強協會凝聚力,爲共濟會的美好明天做出積極的貢獻。

20xx年1月14日晚,會寧學子共濟會首屆大學生籃球聯賽在會寧縣體育館隆重開幕。

在15日到18日,由會寧學子共濟會浙江—吉林—雲南分會代表隊、湖南分會代表隊、山西分會代表隊、江西分會代表隊、江蘇分會代表隊、山東—河南分會代表隊、甘肅一分隊、內蒙古分會代表隊、四川分會代表隊、甘肅二分隊、甘肅四分隊、重慶—寧夏分會代表隊共十四支代表隊,在會寧縣體育館向廣大父老鄉親獻上了近30場精彩的籃球比賽。

在閉幕式上,任縣長在發表了致詞:本次籃球聯賽是由會寧學子共濟會積極組織、充分體現我縣大學生強健體魄和飽滿精神狀態的一場盛會。在比賽中各代表隊運動員們精誠團結、拼搏進取,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賽出了我們會寧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全體裁判員、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堅守崗位、認真負責,爲比賽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比賽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團結進取、敢於突破的精神將流傳下去,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此次比賽中取得了很大的收穫,這將爲大家今後的學習、生活提供有力的幫助。希望各位繼續發揚優良作風,認真總結、持續創新,爲我們會寧的發展做出貢獻。

寒假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報告 篇5

首屆會寧大學生籃球聯賽,會寧學子共濟會各省級分會積極籌備,認真組織,並且得到了中共會寧縣委宣傳部、會寧縣教育局、會寧縣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會寧舊址管理委員會、會寧縣體育管理中心、會寧縣籃球協會等組織機構的大力支援,取得了比較圓滿的結局。

首屆會寧大學生籃球聯賽的成功舉辦,一方面加強了各省市會寧學子的凝聚力,正如我們的目標“以感恩的心,團結全國各地會寧人,互相促進、互相幫助,同心同德共濟家鄉”,同時也是會寧學子與家鄉人民的一次接觸,學子們對家鄉人民的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鄉親們對孩子對家鄉學生也有了新的認識,對於這點,所有參賽人員以及組織人員都能深刻的感受到,並由衷的快樂過。但同時,大家對這次比賽還有許多缺憾,譬如比賽資金的籌集、比賽現場觀衆等等。這些都得學子們深思,想辦法解決,讓家鄉讓會寧更文明、更富裕。

第一、甘肅人的投資方向

在比賽前,我們同會寧的鄉親們談論籃球賽的事,聽到的回覆是如果要錢,就不可能來觀看比賽,還有,爲了籌備比賽資金,大家跑遍會寧每個單位,想爭取贊助和冠名,但是跑遍金融業、房地產業、郵電通信業、酒店服務業等各單位,很少得到答覆。這可見會寧人貧窮、不積極的思想。其實在這次比賽中涌現出來的,會寧父老鄉親的一些不積極現象,其實正是貧窮地區難以取得較快發展的原因。

會寧是全國有名的教育大縣,會寧人所傳誦的“一等人忠誠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可見會寧人對教育的重視,還有“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見會寧人對教育的虔誠、會寧人在教育上的投資,這也是會寧特有的一種文化。然而會寧人,在教育之外的其他產業,卻是另一番景象,不是投資少,甚至是不投資,這也就是會寧的許多產品被其他地方冠名的原因。會寧的幾個“百萬產業”——洋芋產業、小雜糧產業、肉羊產業和瓜菜產業,這些在全國都無人問津,原因是這些產業都被註冊,會寧僅僅是原料供應地,這些就可以見得會寧人的不投資,而正是這些不投資,才導致會寧一直貧窮,永遠富不起來。

其實在甘肅省也是一樣,不知道投資,不會投資。甘肅省位於三大高原結合部,是歷史上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舞臺,甘肅文化顯示混融性與多元性,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大省。隴西縣至今儲存李氏堂,甘肅已發現秦人遺蹟,在歷史人物故鄉被爭來爭去的今天,有着證明材料的甘肅人竟然默默無語,這些不能成爲甘肅經濟的聚寶盆嗎?利用這些資源發展旅遊業,難道也不能改變甘肅貧窮落後的面貌?

前面種種現象,都可見會寧人、甘肅人的貧窮思想,甚至給人吝嗇的感覺,這些思想正是導致甘肅不能取得較快發展,貧窮面貌不能改變只能加深。

第二、甘肅人的宣傳意識

對於爭取冠名,我們把重點放到城建、桃建等建築公司,以及郵電業公司、金融業公司,可依舊沒能得到答覆。最後,我們還試圖聯繫到甘肅省衛生廳,畢竟甘肅省衛生廳正在全省推廣隴藥、隴械,這次活動雖然影響不是很大,但會寧全縣都會了解,這對宣傳隴藥、隴械也有很大意義,可是依舊沒有回聲。這些,不知是宣傳力度、宣傳範圍太小還是別的原因,沒人願意參與。但這樣廉價的宣傳竟然沒人理會,其實還是因爲甘肅人不接受宣傳,不懂得與時俱進,依舊固步自封。

再說甘肅文化,甘肅以前沒有電視,甘肅人看陝西電視臺,甘肅人創造的許多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都被認爲是別的省的,像秦腔,全國甚至全球人都認爲是陝西文化,殊不知以前秦隴是一家。還有河西花兒,很多人認爲是青海花兒,殊不知其根是在河西河洲草原。

還有一個現象,在央視似乎很少看到甘肅的報道,對於電視劇節目、甘肅旅遊節目就基本上沒有,這並不說明甘肅是什麼“鳥不拉屎的地方”,並不說明甘肅出不了好節目,像《絲路花雨》、《大夢敦煌》這些節目也不錯,所以甘肅只是缺趙本山、張藝謀等把甘肅往舞臺、往電視上拉的人。去年,國務院要求甘肅省建文化大省,但是在今天,甘肅衛視依舊不見鄉親們喜愛的並且能展現甘肅地域文化的“大戲臺”、“中國西北角”等節目。

另外,隴劇、甘肅書法、環縣皮影等文化藝術無人知曉,洮硯作爲中國三大名硯之一,也鮮爲人知,甘肅被稱爲“民族走廊”,各民族的風俗匯聚到一起,也是一道旅遊風景啊,可是這個市場也並不活,這不就是因爲甘肅人不知道宣傳嗎?甘肅有“三山三草二沙一田一林地”的說法,美麗的景觀就不用說,像張掖丹霞、甘南原始森林、河洲草原等,甘肅的河西走廊還是西部糧倉,這麼多值得宣傳的,這些都能帶來經濟效益,這些完全可以反哺給貧困地區,促進共同富裕啊。

第三、解決措施

會寧,乃至甘肅現在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特別是老百姓的思想形態存在的固執與不開放成分,就是阻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癥結。

會寧境內山大溝深,靠天吃飯,祖祖輩輩渴望跳出“農”門,竭盡全力,以其特有的“三苦兩樂”精神,供孩子上學成才,一手耕一手讀,是會寧人最樸素的情感。這種深厚的.文化內涵,值得肯定,但與時俱進,眼光放開闊,發展的機會可能更大。

會寧人堅定的精神,讓人折服,也許這種堅定的精神難以撼動,但這種精神是刻骨銘心的,所以會寧人一旦決定與時俱進,眼光放寬放遠,那種前進的力量絕對勢不可擋。

當務之急是改變固執不開放的思想,而這個不是能急出來的,而是要靠政策慢慢引導,畢竟文化的力量,根的力量無窮。但是年青一代,讀書的還有走出去過的都能體會到這點,所以年青一代,向鄉親們講政策、講形勢,循序漸進,終會改變鄉親們的思想。

鄉親們思想改變了,年青一代利用所學的所見識的先進理念,建設家鄉的遠景就會實現。還有一點很關鍵,當下的最年青一代受到很多幹擾,似乎會寧精神有些失效,這一點還不知道怎麼處理,怎麼創造良好的環境,影響他們的成長。

寒假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報告 篇6

我在這個寒假也是和社區的志願者一起去爲社區的居民服務,去站好自己的一個崗,在志願服務之中,我也是有很大的一個收穫,作爲這次的社會實踐,我也算是經歷了很多,對於社區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瞭解,知道他們默默的付出,纔有了我們社區的零感染,帶給了我們的社區安全。

在協助社區工作者做工作的過程之中,我也是感受到這份志願工作的艱辛和枯燥,開始我也是對於這份工作不是那麼的瞭解,但是既然要做社會實踐,而且很多的工作也是做不了,那麼我就選擇了在春節期間做志願服務,和社區工作者一起站崗,去派發傳單,測量體溫,給每一位社區出入人員進行登記,開始的時候,我也是還覺得新奇,但是做了幾天之後也是感受到枯燥了,像量體溫,需要在出入口和每一個過往的人員去溝通,去做好測量,開始的時候,居民還不是那麼的配合,也是需要我們多去宣傳,直到後面疫情嚴重,而且也是大家都是可以在新聞裏面看到具體的情況,配合度也是好了很多,同時對於一些異常的情況也是需要詳細的瞭解,去和醫務人員溝通,自己也是需要做好防護的。

在做服務的過程中,我也是瞭解了社區工作者除了這次特殊情況的工作比較多之外,其實日常的工作也是挺多的,需要走訪住戶,瞭解社區的情況,對於社區的一些問題去處理,去做好交流以及溝通,事情很細也是很雜的,我也是體會到這份工作是需要好的服務態度,同時自己也是明白想要做好,也是需要我們有一個服務的心,自己的能力也是需要有的,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我也是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和之前相比,懂得了更多,也是知道,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相互的去理解,去體諒,那麼很多的事情是更容易做好了的,而居民們的配合也是讓這次服務可以更順利的進行下去。

同時我也是在這次活動之中,對於我們小區的住戶有了更多的瞭解,以前都只是埋頭出入,並不清楚自己的鄰居是誰,而這次也是知道原來之前只有個模糊印象的人是我們的鄰居,鄰里的關係也是更加的近了。這次實踐活動讓我也是明白社會只有去融入裏面,去在裏面展現自己的能力,去提高,才知道自己可以在社會做什麼事情,我也是需要繼續的回到學校去提高自己,讓自己在今後能更好的進入社會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