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社會現象調查報告(精選7篇)

報告1.38W

當不太瞭解,又想弄清某一情況或事件時,需要認真地調查研究清楚,我們在調查結束後還需要完成調查報告。但是調查報告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會現象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社會現象調查報告(精選7篇)

社會現象調查報告 篇1

一、引言

本次調查採用網絡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大學城學生,關於外賣情況的調查,本團隊綜合以上問卷調研和實地走訪的結果,對原先的問卷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在網上發佈後分享到各個地方讓大學生去填。回收了46份問卷,調查顯示,外賣對提高大學的飲食質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強大的活力,但外賣仍存在諸多衛生隱患,亟需食品、藥品監督局對其進行監控、整改。

二、調查的目的

透過全面、深入地瞭解校園外賣的狀況,研究校園及周邊餐飲業應該如何發展。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吃到衛生、健康、美味的食物。爲保證同學們吃到放心、安全、衛生的校園外賣;爲商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提高消費者的認知度,讓商家的利益最大化;發現現在外賣存在的各種問題(服務、價格、質量)。開發潛在顧客,維護好現有顧客;明白競爭者的優勢與劣勢,彌補自身不

三、調研方法

1、樣本規模:46

2、調查時間:11月14日-------11月18日

3、樣本框架:大學城爲主其他學校學生爲輔。

方法:主要網絡調查,網絡問卷方法爲主。

四、調研結果

1、您是否經常困擾中午應該吃什麼?

大部分的人都受着午餐吃什麼的困擾,這是普遍的問題。

2、在學習日時,您午餐的選擇是

大學生在校學習時通常選擇就餐的地方是學校食堂,其次是上餐館最後是叫外賣,此種現象說明大部分學生更願意在校食堂食用。

3、最近三個月內,您叫外賣的頻率更接近於?

由上圖可知大學生叫外賣頻率不是很高,這也算是很好的現象。

4、您在什麼情況下會選擇叫外賣呢?

大學生在不想出門的情況下才會選擇的訂外賣,其次是沒人陪同吃飯,再然後是跟風。

5、您一般透過什麼方式訂外賣?

大學生透過網上訂餐和外賣APP頻率較高,符合學生使用現代網絡。跟隨潮流。

6、您一般透過什麼途徑知道外賣店?

學生透過上網查詢和傳單廣告途徑知曉外賣店。這也是一些商家經常運用的營銷方法。

7、.在您的外賣經歷中,您覺得存在的哪些問題是?

遇到最多問題是送餐的速度,味道和照片與實物的不符,這也是普遍出現的問題,我們肯您對外賣服務最看重的是哪方面?以根據這些問題進行改善。

8、您對外賣服務最看重的是哪方面?

學生對於外賣服務最看重的就是服務方面,服務是現在最大的問題。

9、您能接受的午餐價格?

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大部分人會選擇較爲便宜的外賣,15元之類,大學生的生活費也沒有很多,一般家庭會控制住學生的生活生活費,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五、調研總結

學校放開對校內餐飲經營模式的規定,增加校內餐飲的競爭力,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些學校採取了限制外賣的措施。筆者認爲,與其限制他人發展,不如謀取自身發展。校園內爲何不辦一些餐飲呢?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學校裏辦餐飲必定比校外餐飲佔優勢。如果學校裏辦一家餐館,哪怕價格比校外高一點,其經營狀況估計也會很火爆。就以我們的鄰居上師大爲例,上師大校內餐飲就採取了多樣化的模式,學校食堂分爲大衆口味、川菜、咢菜、麪食等,有些食堂還提供夜宵。除了食堂,學校還設了甜點店、小吃一條街等。學生在校就能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根本無需叫外賣或出去吃。於是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在上師大校外的飯店裏,我校的學生比上師大的多。學校只有放開餐飲的經營模式,才能夠留住客源,如果校園餐飲還是那麼單一,客源必定劇減。

加強對校園周邊餐館的監管。外賣是打不盡殺不絕的,與其一味的打擊它、限制它,不如去引導它、規範它。衛生部門要加強對那些不符合標準的餐館的監督力度,強制其整改。同時,學生們如果碰到不符合規範的餐館,有義務及時向衛生部門舉報。在走訪奉賢食品藥品監督所時,我們已將我校周邊的餐飲情況向監督所反映。

加強飲食安全教育。學生會、團委可以運用多種載體加強宣傳,透過傳單、講座等的形式告訴學生不吃衛生狀況不明的食物。筆者建議,學生應確認所叫外賣的店家有營業執照。

學校要傾聽學生的要求。我們想吃什麼,當然是我們自己最清楚。但是有95%的同學認爲學校沒有重視自己的需求和意見。校方表示以前都會召開座談會,但是大多數同學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開座談會不能僅僅留於形式,要切實地傾聽學生意見,並有所行動。

學校後勤部應聯合校園內外餐飲業主多組織一些有關餐飲的活動,爲餐飲業主與大學生構建一個溝通平臺,並從中宣傳普及一些關於食品衛生等方面的知識。例如舉辦校園食神比賽、校園飲食文化節等。

社會現象調查報告 篇2

調查時間:

XXX年XX月X日

調查地點:

公園附近店鋪

調查人:

XXX

調查目的:

瞭解街頭錯別字情況

調查方式:

觀察、詢問

漢字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可是,還是有許多人,總是寫錯今天,我要去調查街頭錯別字。

今天是11月5日,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人工湖。在門口一個賣糖葫蘆的小攤前,我們發現推車上面的“天津糖葫蘆”被錯寫成了“天京糖葫蘆”,我們告訴擺攤的那位老爺爺,他看了一下說:“哦,是啊,謝謝你們,小朋友,我馬上就改過來。”

和老爺爺道別後,我們來到了超市,在蔬菜區,我們看到蘑菇的標牌上錯寫成了“磨菇”,水果區的火龍果寫成了“火尤果”,副食區的瓜子寫成了“瓜了”。我們馬上把這些資訊告訴了超市管理員,管理員看了我們的記錄本後,點了點頭,找了一支筆,和我們一起把這些錯字都改了過來。

透過調查,在兩個小時內,我們共發現了四處錯別字。分析其原因,我們認爲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對容易混淆的漢字掌握不太牢固,如把蘑菇寫成“磨菇”;

二、運用漢字時不夠認真,如把瓜子寫成了“瓜了”;

三、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如果他們平時注意檢查,就能發現這些不該發生的錯誤。

經過分析,我們認爲錯別字現象的存在,有以下危害:

一、會誤導小學生和未入學的小朋友,使他們把錯別字牢牢記在心裏,以後改正會非常困難

二、如果外地人來油田探親或參觀學習,會影響到我們油田的形象;

三、做爲中國人,在使用自己民族文字時,在公共場合出現錯別字形象,還會玷污我們的驕傲——漢字。

所以我們建議大家:

一、有些人的錯別字是從初學時一直帶到現在,所以建議幼兒園和小學正在學習漢字的同學們,一定要認真、細心地學習;平時寫字一定要細心,這些可以有效地減少錯別字的發生;

二、運用漢字時如果有不清楚或拿不準的字,應該及時查閱字典或請教他人;

三、我們每個人都有維護漢字尊嚴的義務,在我們發現有錯別字時,要及時提醒他們予以糾正。

社會現象調查報告 篇3

調查時間:

xxx

調查目的:

搜尋街上的錯別字,交流感受,向有關部門提出改正建議。

調查人員:

XXX,XXX,XXX

調查材料分析:

透過一天的社會調查,可以看出街頭錯別字還不少。

我們一共調,查了35家的招牌,

1、飯店門口:“抄”飯

2、修車店門口:補胎“衝”氣

3、零售店鋪門口:“另”售

4、傢俱店門口:家“俱”

5、裝潢店門口:裝“璜”

6、失物廣告:失物“啓示”

7、安裝公司門口:“按”裝

8、洗車店門口:洗車打“臘”

9、飯店門口:“合”飯

10、水果店門口:“波”蘿……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錯誤出現率達47.1%,錯別樣式五花八門,讓人看後啼笑皆非呀!透過討論,同學們認爲街頭錯別字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點成因:

1、商店的人們沒有多少文化,習慣性地寫上錯字。

2、商店的人不注意諧音。

3、缺筆畫、認爲缺一筆少一筆都沒關係。

4、大多寫成繁體字。

5、有些店爲了吸引人注意故意寫錯。

6、寫字上或打印文字上一些人把不認識的字隨便輸入。

針對上述現象,同學們提出瞭如下建議:

1、定期清理街頭錯別字。

2、對一些商家提出建議。

3、向有關部門寫信,請他們出面管理。

社會現象調查報告 篇4

近年來,不少地方醫患矛盾凸顯,且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尤其是“醫鬧”現象的出現,給依法處理醫療糾紛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給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障礙。當前,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好“醫鬧”問題,值得各地深思。

一、××縣“醫鬧”的現實情況

近年來,受各種因素影響,全縣20家醫院醫療投訴、糾紛數量呈不斷上升趨勢,特別是各種醫療糾紛的解決難度較以往明顯增大,理賠金額越來越大,鬧事場面越演越烈。經調查統計,20xx年以來,該縣縣直醫療單位共發生醫療糾紛21起,累計賠償各類費用79.9萬元,其中透過法律途徑解決2件,經過“醫鬧”,以“私了”方式解決的有19件,暴力索賠在醫療糾紛處理中所佔比例高達90.9%。全縣有86.9%的醫院出現過病人及其家屬用暴力毆打、威脅、辱罵醫務人員;有86.9%的醫院發生過因病人對治療結果不滿意,聚衆在醫院內圍攻;有30.4%的醫院發生過病人去世後,病人家屬在院內擺設花圈、燒紙、設定靈堂等。

二、“醫鬧”的原因分析

一是部分患者認爲“醫鬧”有利可圖。“不鬧不賠,一鬧就賠,大鬧大賠,小鬧小賠。”現實情況中,80%以上的患者及患者家屬在出現醫療糾紛之後,不願意透過法律途徑解決,認爲走法律途徑不但慢,而且最後不一定能得到理賠,而利用“醫鬧”來解決問題,不僅快捷,而且有利可圖。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儘管醫院及醫生盡力而爲,但有些家屬不理解或假裝糊塗,不惜鬧大醫患糾紛。

二是部分醫務人員溝通能力不夠。醫療服務是一種特殊的服務,其特殊性表現在高科技、高風險、病人個體差異大、醫療過程不確定性因素多,以及過程與結果往往不成正比等方面。醫療行爲既有可能好於預期,也有可能大失所望。部分醫務人員在提供醫療服務過程,存在與患者家屬溝通不夠、解釋不清的情況,導致患者家屬對疾病的治療存在認識上的偏差。

三是個別媒體對醫療糾紛報道不夠客觀。部分媒體由於缺乏對醫療工作高風險和侷限性的理解,片面地將醫患關係理解成商業流通中的消費行爲關係,對醫患矛盾的加深無形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甚至有的媒體一邊倒地站在醫院的對立面,一旦出現醫療糾紛,先入爲主地認爲是醫院及醫生的責任。醫生只要一解釋,立刻就被輿論所淹沒,導致不明真相的羣衆認爲患者死亡原因就是醫療事故,就是醫生失職。

四是政府管理缺少必要的保護措施。當前,國內醫療行業和醫藥行業混亂,藥品價格不合理、收費不確定和醫療分工不合理讓醫患矛盾進一步激化。然而現實中,患者往往會把矛盾最終發泄到醫院和醫生身上,醫院和醫生成了“替罪羊”。此外,醫療衛生主管部門職責淡化,沒有建立起有效的訴前解決機制,醫患之間一旦發生糾紛,處理不當也極易引起“醫鬧”。

三、思考對策

醫患溝通需要政府、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只要善待患者,加強溝通,設身處地地爲患者着想,爲患者提供溫馨、細心和耐心的服務,就會贏得患者對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尊重和認同,才能建立起和諧的醫患關係。

1、政府承擔公共衛生和維護羣衆健康權益的責任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基礎。加快衛生事業發展,努力解決好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根本措施。當前衛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羣衆越來越高的衛生健康需求與醫療服務的供應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集中表現爲羣衆“看病難、看病貴”。醫患關係不和諧,醫患矛盾、醫患糾紛甚至產生“醫鬧”是這一矛盾的具體體現。儘管目前絕大多數醫療機構是公立醫院,但相當多醫院的正常執行主要靠提供醫療服務收取的費用,醫院設備購置、規模擴大依靠收費的積累,醫療服務收入由醫院自行支配。這種機制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醫院過分注重經濟收入而忽視羣衆利益,這也是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必須堅持衛生事業爲廣大人民羣衆健康服務的宗旨和公益性質,發揮政府保障羣衆基本醫療的主導作用,深化醫療服務體制改革,強化政府對醫療服務行業的監管,大力發展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事業。

2、加強醫院內部管理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保障。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醫護人員是關鍵。首先,醫護人員要具備良好的醫療技術和職業道德,這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前提。其次,要理解和尊重患者。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療期間,往往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壓力和經濟壓力,非常需要醫護人員的理解和關懷。第三,要學會與患者溝通。醫患之間發生誤解與矛盾,很大程度上是一些醫護人員缺乏溝通技巧導致。第四,注意醫務人員的形象和禮儀。醫院的環境,醫務人員的儀表形象,往往會給患者增加舒適感。醫務人員對患者合適的稱呼是建立良好溝通的開端,患者對熱情、真誠、幽默、可信、責任心強的醫務人員也會充滿尊敬和信任。

3、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關鍵。醫患關係和諧與否,還需要患者全面正確地理解醫生這一職業。一些患者誤以爲進了醫院等於進了保險箱,認爲醫院是治病的,病沒治好就是醫院和醫生的錯。有些時候醫生需要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希望患者進醫院看病不僅要看結果還要看過程。如果患者對醫療缺乏承擔風險的意識,對醫療效果的期望值過高,甚至超出當前的醫療技術水平,就很可能引起醫療糾紛。只有社會對醫護職業的艱辛、繁重和高風險性給予充分理解,只有醫患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真正構建起和諧的`醫患關係。

4、加強與新聞媒體溝通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平臺。醫療衛生工作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新聞宣傳的焦點。醫院要高度重視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及時向媒體提供準確、全面的資訊,讓媒體及時瞭解披露真實的情況,發揮正確的輿論引導作用。對於媒體揭露醫療衛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醫院要堅持不護短、不遮醜,堅持正確對待、舉一反三,積極主動地採取措施予以改進。新聞媒體也要遵守職業道德要求,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客觀如實地報道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不刻意炒作個別醫療糾紛事件,與醫院共同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維護健康有序的醫療秩序。

社會現象調查報告 篇5

在前不久舉行的一場畢業生雙選會上,某單位的招聘臺前一下子擠來了5個人,但其中只有1人是求職者,另外4人都是“參謀”——求職者的爺爺、奶奶和父母。對於類似現象,有社會學家指出,中國的第一批獨生子女正大規模地步入社會,他們的就業體現出不同的特點,應該引起高校和社會的重視。

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20多年來,獨生子女的數量與日俱增,逐漸成爲一個龐大的社會羣體。由於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備受寵愛,心理較脆弱,承受職場挫折與失敗壓力的能力相對較弱,在初次步入職場時,很多人感到無所適從。

應聘:全家總動員

楊強是南寧xx高校20xx屆畢業生,是家中的獨苗。從今年2月開始,爲了幫助楊強找工作,他的父親特地從江西趕到南寧,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住下,準備打一場“就業持久戰”。對於這樣做的理由,楊強父親的解釋是“兒子還小,面對五花八門的招聘單位,不懂如何辨別真僞”。

2月下旬,廣西人才市場專門舉辦了一場南博人才交流會。筆者看到,楊強的父親邊看邊講,儼然一位解說員,每走到一個招聘單位前,他都要先對該單位的崗位、薪金水平和發展前景進行一番深入的分析,再決定是否同意楊強投遞簡歷。當看到楊強遞過簡歷後老半天支支吾吾、不善言辭時,楊強的父親連忙“挺身而出”,協助兒子……

在今年廣西全區首屆人才交流會上,筆者看到這樣“動人”的一幕:一名女生的父母分開在房地產公司的招聘臺前同時排隊,而女兒卻悠閒地坐在後面一條長凳上無所事事,待快輪到遞送簡歷時,女兒纔有些不耐煩地將其父母替換下來,嘴裏還嘟噥着“真麻煩!”。

當筆者詢問“爲什麼不讓女兒自己排隊?”時,女孩的母親不以爲然:“女兒辛辛苦苦讀了十幾年書,畢業找工作還要飽受折磨之苦,做父母的理所應當替她分擔。”

這樣的現象在招聘會場上並不鮮見。一家長對記者說,之所以要跟着孩子來招聘會,是因爲怕孩子“稀裏糊塗,一不小心就明珠暗投”,父母親自上陣“心裏會踏實許多”。對於要選擇哪一家單位,一般會全家人反覆推敲,他們討論的內容包括單位的工作地點、工作的穩定性、工資待遇及發展空間等等。

心態:對未來霧裏看花

那麼,獨生子女的就業心態如何呢?請看廣西大學學生會的一項調查:800多名獨生子女中,有近七成的人對前途存在不同程度的擔憂,普遍認爲用人單位對於工作經驗、學歷的要求過於苛刻,並且薪水達不到自己的預期設想;相當一部分學生希望找一個離家近、工作相對穩定的單位;在調查中,幾乎沒有獨生子女有自己獨立創業的想法。

調查顯示,獨生子女普遍不能準確客觀地爲自己定位,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氣質、性格、興趣以及職業能力並不瞭解,自我評價偏高。另外,他們對職業和社會的瞭解存在很大侷限性和片面性,把就業前景想象得過於美好或過於艱難,直接導致期望過高或畏縮不前。而且,他們比較注重經濟利益,擇業時往往把經濟收入因素放在首位。

調查還反映出獨生子女就業的一些矛盾心理。許多學生對自我缺乏正確的分析,不考慮所選單位是否適合,而是盲目攀比,還有的同學想找一份“比較好聽的工作”。不少獨生子女寄希望於父母長輩的社會關係,眼高手低,“這山望着那山高”。還有的獨生子女因專業技能、專業知識不紮實等種種原因,沒有信心向用人單位展現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採訪中我們發現,即將踏入社會的獨生子女普遍有一種危機感,他們認爲社會競爭太激烈,人際關係太複雜,自己難以適應。許多人選擇讀研或出國留學以爭取一個緩衝期,有的甚至不願意捲入激烈的競爭中,寧可選擇成爲SOHO一族。

針對獨生子女羣體的職業心態,廣西大學招生就業辦負責人說,作爲大學生的獨生子女,一直囿於校園生活,經歷簡單,沒有經受過挫折考驗,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一旦遭遇挫折,則感到失落、悲觀、失望,對未來失去信心。近年來,學校一直致力於學生的就業指導,從資訊來源、聯繫工作、出面調節到心理輔導等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周到細緻的工作,以便獨生子女在畢業找工作時即使遇到挫折也一樣可以充滿自信,甚至越挫越勇。但是面臨擇業就業,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有極大的心理壓力,表現出茫然、不自信以及很強的依賴性。

競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林明是廣西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去年透過自己聯繫實習,最後被北海某公司聘用。如今林明已是公司的技術骨幹,他感覺公司員工熱情,氣氛活躍,工作中學有所用,很滿意現在的狀態。現在他正準備考託福,出國讀碩士,拿到學位再回國發展。

今年23歲的小敏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英語專業,1999年畢業的她雖然只有兩年的“工齡”,卻已經跳了兩次槽。令她感到自豪的是兩份工作都是她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很累,老是加班加點,很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而且和我的專業沒有一點聯繫,所以幹了一年,我就不幹了。剛開始工作時,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被上司批評一兩句,心裏會難受好幾天,還經常落淚。不過,現在已經完全適應和改變了。所以我覺得獨生子女的適應能力並不差。”

李彤是1997年湖南大學的畢業生,在人才市場投簡歷謀得深圳某酒店財務部會計一職。在該酒店工作4年的李彤也有跳槽的打算,她說:“工資不太高,主要是覺得自己沒太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想跳槽去外企。我最大的心願是找份好工作,買套大房子,接父母同住,只要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比什麼都快樂。”

擇業:揚長避短天地寬

很多家長對子女擇業不放心,但是有父母“親自把關”是不是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國凱房地產公司的負責人說,用人單位看重的是求職者的人品、學歷和經驗。獨生子女們連找工作都要父母親陪同,甚至幫忙查資料、填寫表格,這不能不讓人懷疑他們的獨立能力。

對此,社會心理學專家認爲,獨生子女有其特定的成長環境和空間,可以說是社會的特殊羣體,在他們開始步入社會的時候,需要大家的關注和引導。一般來說,受過高等教育的獨生子女經過幾年大學集體生活的磨鍊,已經具有一定的自理和交際能力。但他們在工作中的刻苦和創新精神相對弱些,需要用人單位的培養,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潛能。

正如一位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提出的那樣——“愛比維生素還重要”。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越,家長對“獨苗”教育比較重視,所以一般而言獨生子女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面寬。同時,獨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愛,在愛的陽光中成長,個性發展健全,多數獨生子女性格活潑、開朗、大方、敢說敢想。可以說,在就業擇業的過程中,只要善於揚長避短,獨生子女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他們是有獨立見解的一代,他們是平等意識、法律意識、環保意識很強的一代,也是市場經濟觀念很強的一代。

社會現象調查報告 篇6

由於沒有營業執照,這些商販出售的商品便沒有質量保證。消費者購買後,一旦出現問題,就不能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獲得賠償。甚至可能連當時的攤位都找不到。這就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產生重大隱患。另一方面,無照經營破壞了市場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對於合法商販的利益造成損害。於是我便對無照經營這一社會現象作了調查,並去工商和平分局瞭解情況。據和平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無照經營現象久治而不能根除並逐漸形成一個頑疾。由於和平區地處市中心繁華地段,人流量較大,是全市商業中心。許多無照經營者選擇在此開店擺攤,致使和平區成爲無照經營現象較嚴重的地區。隨後我看到工作人員的統計數據。根據資料顯示和我的走訪觀察,僅對和平區無照經營情況做以下分析:

一、無照經營的現狀及特點

從工作人員拿出的資料統計來看,截止今年七月底,和平區固定經營場所的無照經營共計1966戶,其中各類市場內無照經營766戶、市場外無照經營1200戶。其中還不包括一些流動攤位。

由於上述766戶市場內無照經營均面臨拆遷等原因,具有不確定因素,因此不列爲調查範圍。市場外無照經營的1200戶,由於不能挨家調查,因此只進行粗略調查分析,發現其存在幾個特點:

(一)從行業角度來看,以餐飲和食品零售和服務業居多。我觀察到的主要有餐飲食品、小百貨、美容美髮、家政諮詢服務等行業,在和平分局的統計中看到分別爲489戶、302戶、161戶、137戶,佔無照經營總數的90%。

(二)從經營的人員角度來看,大多爲下崗職工從事無照經營,達693戶。外來人員、殘疾人及其他閒散人員無照經營分別爲143戶、10戶、354戶,佔無照經營總數的40%。

(三)從經營場所分佈的角度來看,勸業場周圍地區較爲集中。在我調查時發現無照經營多集中在勸業場、小白樓周邊的一些小門臉、小商鋪。店面很簡陋甚至是臨時搭建的。

(四)從表現形式的角度來看,呈現多樣化特徵。在勸業場周邊我發現無照經營者採取各種方式掩蓋無照經營。如一家有營業執照的服裝店,屋內有門通向一飲品店,而飲品店沒有營業執照。和平分局企管科的工作人員說“從近幾年查處的無照經營案件分析得出:一是違法主體以個體、私人經營等非公有制主體的自然人或合夥居多;二是經營規模以小規模居多;三是經營時間上以短時間居多;四是涉及的領域有所擴大,經營方式更加多樣。前一陣勸業場工商所已經發現並查處了一件利用網絡遊戲和網絡商鋪等經營手段來從事無照經營的案件。五是以其它形式掩蓋無照經營。”可見其形式的多樣。

二、無照經營的具體原因

(一)從無照經營者的角度分析,有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1.客觀原因在於:

(1)因沒有取得《衛生許可證》而不能辦營業執照,造成無照經營。

(2)依據市政府有關檔案規定,不能辦理營業執照造成無照經營。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些無照經營主要原因有:屬違章建築,如臨時建築、居民樓視窗售貨、窗改門等;還有無房本等產權問題;再有就是商鋪已經規劃拆遷。

(3)同時具備上述兩種因素而無照經營,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飲及美容美髮行業。他們多數既在違章建築、臨時建築等場所經營,又不符合衛生許可的要求,因而造成雙重因素的無照經營。

透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一種還是兩種因素造成的無照經營,都集中在食品、餐飲及美容美髮等行業。他們的共同原因,就是不具備衛生防疫部門在營業面積、衛生條件、操作間等經營條件的統一規定,在無《衛生許可證》的前提下無照經營。

2.主觀原因在於:

(1)有的個體經營者生活有困難,交不起各項稅費;我詢問一位小餐廳老闆爲何不辦營業執照時,他無奈的說:“不是不想辦,但起一個餐飲執照需交的稅費有衛生部門的檢查費、環保測水換證費、門前三包費、工商管理費等等。剛剛營業,根本沒那麼多錢,只好先拖着。”

(2)買賣不好、剛乾或不想長幹,對經營前景沒有信心,抱着試試看的態度不起照先經營。如一家外貿服裝店老闆所說“幹一段也許買賣就黃了,改行了。所以先不辦照了。”

(3)見其它商戶未辦營業執照,懷有僥倖心理不起照。

(二)從社會角度分析,造成無照經營的原因有:

1.無照經營價格低、地點便利,一些個體經營者往往受這些因素的誘惑;

2.市民對無照經營的衛生狀況沒有充分認識,對其商品和服務還做不到自覺抵制,使其有得以生存的環境;

3.城市規劃配套設施相對滯後,商用房屋較少且租金較貴,使一些小本經營者無利可圖;

4.無照經營者大部分爲下崗職工、殘疾人等弱勢羣體,他們對執法人員的工作不理解,又容易取得社會同情。在一家賣饅頭切面的店鋪前,我問一位顧客爲什麼這家店沒有營業執照卻還來購買,答說“她們幾個下崗工人開個店不容易,東西做的又不錯,沒執照也沒關係。”由此可見執法人員工作難度較大

三、治理無照經營的幾點建議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無照經營的現狀堪憂而成因複雜,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治理無照經營也不能一蹴而就。我認爲各管理部門應該去其害存其利,用疏導與取締相結合的方法,避免羣衆對工作不理解而產生逆反情緒,避免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就業壓力及不穩定因素。一方面要防止其繼續蔓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從根本上消除隱患。

(一)在市民中普及法制觀念,認清無照經營存在的隱患。

無照經營行爲的優勢是成本低,以至於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相對較低,市民容易被其誘惑。然而,他對守法的有照經營構成衝擊,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原則,損害了守法商戶的利益。另外,無照經營從事餐飲、食品行業,由於沒有《衛生許可證》,其衛生狀況得不到審查監督,對於消費者的健康構成威脅。這些隱患應讓市民更加清楚和了解。執法管理部門可以與各區物業人員相互配合,在市民中普及法制意識和市場機制原則。一旦市民充分認識到無照經營的隱患,做到自覺抵制,無照經營自然會從根本上消除。

(二)各部門協調配合,增強執法力度。

對於有條件辦理營業執照而拒不辦理,屢教不改的商戶,及涉及市民健康安全的餐飲業等無照經營活動,一經查處應加重處罰。以起到警示作用。對於違章建築,由於隨時有坍塌的危險,應及時拆除。另外全市可以同時開展大規模的專項治理工作,從無照經營集中的行業、地區入手,各部門配合工作。據瞭解,工商河西分局在暑假期間的專項治理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三)對弱勢羣體實施優惠政策,保護有照經營者。

下崗職工、殘疾人等弱勢羣體生活確實困難,而上鋪的房租、各種稅費又較貴,致使他們無法辦理營業執照。因此對弱勢羣體辦照應免收一部分稅費,下調房租,降低辦理營業執照的條件,簡化手續。建議政府出資建一些硬件設施規範的經營場所,不以盈利爲目的,旨在幫助弱勢羣體再就業,實現自力更生。對於有照經營者應加強服務,減少後續的雜稅。對守法且口碑良好的商戶給予減免稅款的獎勵。這樣可以創造一個有照經營受保護,無照經營受打擊的公平競爭環境。總之,行政執法部門應轉變職能,以服務爲本,體現以人爲本,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

以上便是我的幾個建議。我認爲最根本、也最有力的辦法就是讓市民自覺做到抵制無照經營。當然做到這一點也是最困難的。那麼,普及法制觀念就顯得尤爲重要。只有當全社會的法律意識有所提高,違法現象纔會自然減少。這也是所有法律人及學習法學的在校生的共同願望。

社會現象調查報告 篇7

摘要:

20xx年 9月 12日教育部部長賙濟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中提到:從 1999年擴招到現在 ,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了 23% ,學生人數已經是世界第一。近年來 ,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 ,大學生逃課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 ,“逃課風”一直在學生中盤旋,揮之不去,這種不良風氣在不斷的影響着其他學生觀念,直接導致了教學質量的下降,破壞了校園文化和風氣。而總理 2009年 1月 4日在國家科教領導小組會議上的講話中更是明確提出了“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因此,研究大學生的逃課現象 ,分析大學生逃課的原因 ,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對策 ,減少逃課率 ,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調查背景

據一項權威調查顯示,高校專業課逃課率在20% 左右,基礎課的逃課率在25%以上,至於哲學等公共課則高達50%。逃課成了“必修課”,必修課成了選修課,選修課相當於沒課——在大學校園裏流行的這句話成爲一些大學生的真實寫照。面對逃課一族,很多人批評大學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們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師的課堂總是“人滿爲患”。對大學生逃課不能簡單地求全責備,相反要引起我們對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學生逃課現象應從兩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學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夠、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學校應該認真反省,課程安排得是否科學、講課內容是否陳舊。

我們揹負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歷盡千辛萬苦邁進了自己夢寐以求

的大學校園。大學是知識的殿堂,是我們偉大夢想的新起點,但是現身在大學校園裏的我們卻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而是瀰漫着一種逃課的風氣,而且這種不良風氣的擴散的範圍越來越廣,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對校園文化有很大的破壞性。

調查目的

希望透過對大學生逃課問題的調查,找出大學生逃課問題的主要原因,爲高校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幫助,加強教師、學生以及學校社會之間的共同發展,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融洽師生關係、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質量等措施,儘早解決大學生的逃課問題,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

調查方式

以問卷調查方式(包括電子稿和紙稿)爲主,以口頭調查和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包括參考文獻)爲輔。

調查對象:

以安陽市所有在校本科大學生(包括安陽師範學院、人文管理學院、安陽工學院)爲調查對象,進行抽樣調查。

調查特殊說明

本次調查的主要是大學四年的本科生,調查年級從大一到大四。共發放問卷200份,其中電子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8份,回收率達98%;紙質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達100%。

標籤:調查報告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