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朱自清

朱自清《綠》讀書筆記範文(通用6篇)

朱自清2.88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朱自清《綠》讀書筆記範文(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綠》讀書筆記範文(通用6篇)

朱自清《綠》讀書筆記1

一直以來對綠就有一種難以言表的的心情,這種心情總在心頭涌動,但總說不清道不明,直到讀了我的揚州老鄉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綠》。

先生在文章的開頭這樣說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時候,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初讀文章,就被這他的驚詫所吸引,我不明白一色的綠爲何讓他這般的驚詫,從小生長在農村,見慣了禾苗的青綠,到處都是鋪天蓋地的綠,怎麼還會有人對綠有這樣的感覺呢?我順着他的驚詫望去,梅雨潭在他的筆下竟然有着如此“醉人的綠、奇異的綠、厚積着的綠”。“飛花碎玉”般的瀑流流入像“一張極大的荷葉鋪着”的潭中,“閃閃的綠色”如“離合的神光”,皺纈着的綠波像“少婦拖着的裙幅”,滑滑地明亮着的水光像“柔軟鮮嫩的雞蛋清”,純淨的水色像“溫潤的碧玉”,整個深潭像是“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裏面似的鮮潤”。先生用了大量的生動、形象的比喻,從視角、觸角、感覺等角度展示“奇異的綠”、“醉人的綠”。置身於他的綠中,我也被感染,被陶醉,也驚詫於梅雨潭的那一片綠意,甚至生髮出許多感悟來!

是啊!綠也許就是生命的本源,綠也許就是生命的體現,綠也許是生命的慰籍,綠也許就是生命的圓滿。張開眼,綠隨處可見。不管是枝繁葉茂的大樹,還是零星點大的小草,都在向你昭示綠的存在。綠,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每一片綠,都洋溢着生命的希望和澎湃的激情。無需紛亂的點綴、無需斑斕的色彩,簡簡單單、素面朝天,也能給人深深地感動。每一片綠都能讓人聯想到濃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熱切的希望……無論是春天的播種、夏天的勃發,還是秋天的收穫、冬天的孕育,無一不是綠的創舉。領略着自然界各種生命舒展着的綠色生機,人的心頭會滋生出一種對生命的渴望。在生機盎然的大自然的綠色面前,人可以也應該讓精神世界留一抹蔥蘢的綠意和一脈天籟的氣息,留住生命中綠色的純粹,讓自己的生命狀態輕鬆、自由、博大、快樂。當你遇到挫折或是不愉快的事情後,爲何不撲入綠的懷抱中呢?綠意融融足可熨平你心靈的褶皺。盡情欣賞這種簡單,用心感受這份自然,難道還不夠嗎?

回眸先生文章裏滿潭撩人慾醉的綠和悠然寧靜的美,我已不知歸途。“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探尋先生的感情脈絡,我想先生已把勇於探索進取的精神和對光明和理想的執着追求滿蓄在對一潭秋水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描繪中了。這一切應源於先生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激情。沉浸在先生描繪的深深的綠中,我覺得自己的靈魂升騰起來,彷彿變成一隻扇動着翅膀的綠蝶,也在這個充滿生命的綠色世界快樂地翔舞!

品味綠色,感受生命;品位綠色,感悟生活。那一片我心中的綠啊。

朱自清《綠》讀書筆記2

大凡喜愛和熟悉朱自清散文的讀者,都無法忘懷他那洋溢着誠摯而又深沉的父子之情的《背影》,以及他那淡雅清新,詩情畫意的《荷塘月色》。這位浙江才子善於應用質樸,鮮活,細膩的文字,爲文或縝密,或含蓄,或綺麗,或洗練。他最爲讀者所熟悉的要數那類綺麗纖裕,美景美意,細膩溫婉的佳作了。《綠》便屬於這類!

本文着眼於梅雨潭的綠,透過一系列精心雕刻的意象和“人化”的意象,應用對比實描手法,將梅雨潭鮮潤活潑的綠呈現於讀者眼前!

首先,在行文中,作者細描出梅雨瀑的有聲有色:“花花花花的聲音”,“鑲在兩條溼溼的黑邊兒裏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還有那“彷彿一隻蒼鷹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的梅雨亭,以及“晶瑩而多芒”,“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着”的水花。作者用這些精美的意象醞釀着,在一個潭清瀑美,亭奇水魁的意境中引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梅雨潭的綠。那醉人的綠,那奇異的綠,那厚積的綠,在作者細膩的感情裏就如“少婦拖着的裙幅”,“跳動的少女的處女的心”,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着所曾觸過的最嫩的面板”,又如“溫潤的'碧玉”,構成了一種鮮活靈動的美質,以一種特殊的感染力使讀者享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其次,作者用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揚,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與梅雨潭的綠相比,不是太淡就是太濃;再讓西湖的和秦淮河的綠與之相比,則不是太明就是太暗。四次的對比,四次的昇華,將梅雨潭的綠活脫脫的呈現。

然後,作者是這樣活化梅雨潭“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但你卻看不透她”,“可愛的,我將用什麼來比擬你呢?”。“我送你個名字,我從此就叫你女兒綠好麼?”。這哪裏是和梅雨潭對話,分明是和心儀已久,貌美心慧,嬌柔可愛,但又不可及的少女呢喃啊!情話般的言語,輕煽讀者之情,讓人沉醉在這動人動心的意境中,作者對梅雨潭的綠真摯的喜愛之情一覽無遺。

再者,不可忽略的是開篇獨成一段的“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時候,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和與其呼應的結尾自成段“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時候,我不禁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近乎重複的一句話,本已強調了梅雨潭醉人,奇異,厚積的綠的無以比擬的美感了,一個“不禁”更將此情昇華,把梅雨潭的綠的情韻推上最高境界!

此番美感與意境,此種寫作技巧。使我不禁嘆之:妙哉!

朱自清《綠》讀書筆記3

當我讀完《綠》的時候,我被被深深地陶醉了,在這綠的仙境中我彷彿真的感受到那麼明亮、深密、醉人的綠。

從文字間,我輕輕地撫摸,細細地品味,用心地感受。我彷彿飛越了時空,與朱自清爺爺並肩站在梅雨潭邊。當瀑布從山頂直瀉而下時,我會不禁吟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雖然梅雨瀑布沒有詩中的壯觀,沒有詩中的高聳入雲,沒有詩中的……卻有着獨有的晶瑩多芒,獨具風韻,讓我不禁感慨萬千。放眼望去,梅雨潭猶如鏡般明澈,有節奏地搖盪,在深綠地伴襯下,散發着魅力,或像深色的翡翠、或像水嫩的豆腐,或像帶露的碧葉,真怕無意間碰碎了它。

若不是它離和的神光,怎能吸引朱自清爺爺的注意;若不是它神奇的魅力,怎能使朱自清爺爺爲它贊誦;若不是它晶瑩多芒的瀑布,怎能讓朱自清爺爺爲它驚詫。它沒有長江一泄千里,它沒有兵馬俑般世界聞名,它也沒有長城壯觀宏偉,它只有那種清新脫俗的綠,清澈如境的明,頗似豆腐的嫩,那種獨有的魅力。

繪畫的美,動態的美,音樂的美全部集中在了朱自清爺爺的筆下。他寫出了對梅雨潭喜愛,對溫州的讚美,對大自然熱愛。在筆墨的渲染下,我也被這奇妙的大自然迷得神魂顛倒,如癡如醉,讓我愈來愈佩服這鬼斧神工、美麗神奇的大自然。

懷着遐想、懷着感慨、懷着憧憬,合上書本,激動之心久久不能平息,梅雨潭的那抹綠總是在眼前浮動。

朱自清《綠》讀書筆記4

綠,這種神奇的顏色,在朱自清先生眼中,是動人鮮活的。

“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這是朱自清先生看到梅雨潭中那醉人的綠時發出的。感嘆。綠是醉人的,綠是奇異的。我幻想着我也去了那梅雨潭,見到一大片一大片醉人的綠,彷彿仙境似的,令人心曠神怡。

梅雨潭的綠是少女,充滿着激情與活力。“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梅雨潭的綠是多麼美貌,是多麼生機勃勃,以至於讓朱先生看得如癡如醉,把瀑布也沒裝在心上。放眼望世界,還有哪裏的潭,哪裏的湖,哪裏的綠有這般美麗動人?

我不禁想起了我家鄉的那顆璀璨明珠——西湖。

西湖,同樣是一位少女,她一年四季都穿着裙紗,她的微波很明亮,夏天總能看見她映襯着太陽的倒影。西湖會唱歌:風吹到湖面上,會發出“啫啫”的響聲;西湖會微笑:泛起微波時她總是在微笑。西湖她也有活力,細柳、荷花襯着她的小巧可愛;樟樹襯着她的高大強壯。梅雨潭與西湖取長補短,便是人世間最美的天堂。

梅雨潭,朱自清的嚮往,人世間的天堂;西湖更是如此。

朱自清《綠》讀書筆記5

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由朱自清寫的,書名《綠》。這裏寫了梅雨潭的綠是多麼奇異;梅雨潭的綠是多麼醉人;梅雨潭的綠是多麼可愛;梅雨潭的綠是多麼明亮……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作者在這篇文章中綜合運用了比喻、擬人、對比的藝術手法,並且用大量的比喻、擬人、誇張的修辭手法,使諸多美麗景色,構成了動態的感人畫卷。

這就是這篇文章的特點。我對這篇文章印象很深。有很多非常的生動的句子:“那醉人的綠啊!彷彿一張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摸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嗎?”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時,眼前就浮現出了那綠,那綠招引着我,使我無比的神往,我要撲向它的懷抱!

啊,要是處處都有梅雨潭的綠,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乾淨,沒有因爲環境的污染而生病致殘甚至死掉。我們如果都想讓自己的家園多一份綠,出一份力,我想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

朱自清《綠》讀書筆記6

這篇文章融情於景,作者用全身心來體味着梅雨潭的綠。全文僅四段,結構則較爲緊湊。作者十分注意對詞語的提煉、妙用,從而極具親和力,緊抓讀者的心。此外,文章的修辭與抒情運用也恰到好處。這便是它使我沉醉的原因了。

文章起筆突兀,自然點題,這般開頭,使讀者留有懸念,同時,作者說這是“第二次”來此地,才“驚詫”,是我猜想可能作者第一次雲遊此地時,可能因季節、氣候、心情以及背景而無緣於此景。

第二段,作者妙用動詞,行文流暢,質樸,向讀者交代遊蹤,同時爲下文對梅雨潭的精妙描寫醞釀、積累情緒、做鋪墊。其中,“擡起頭,鑲在兩條溼溼的黑邊”裏的字用得尤爲精妙,因黑白分明,這“鑲”字便浮現於作者的腦畔中了。還有,“這個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其中“踞”字運用得極爲生動、傳神,頓生雄壯之感。還有,“綠意”隱隱露出盎然,頗具感染力。

第三段,作者放下了包袱,盪開一筆,便可安心於梅雨潭中了。第一句,“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着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透過“招引” “追捉”兩詞呼應,極有意境美。來到潭前,作者的心與潭水融爲一體,抒發着自己對潭水的熱愛,他想用身體與潭水接觸,因爲他太愛這個綠了。

抒情時,作者說出了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感受,再配上助詞,就相當富有詩意。作者用少婦的裙幅,少女的心,雞蛋清的軟以及溫潤的碧玉來從靜態、動態、亮度、質地及色彩多角度來比喻潭水,接着又用對比的手法,表明潭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其中還運用了反問句加強語氣。段尾,作者表達出他美好心願的同時,用細膩貼切的語言感染着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