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朱自清

評朱自清散文《春》的淺薄

朱自清2.57W

朱自清是現代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洗煉,文筆清麗,真情實感,創造了具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這無可非議。但歷史總在揚棄中前行,仰望大師,卻不可墜入迷信的禁錮。朱自清在中國現代散文的地位,雖讓人高山仰止,但他的散文也有商榷之處。就拿《春》來講,至少有這樣幾點,筆者就很不以爲然。

評朱自清散文《春》的淺薄

題目非常空洞。一篇佳作詩文的題目,通常都極爲傳神,不僅有很強的個性,並有不可複製性。看看中國古代散文的目錄,諸如,“陳情書”、“醉翁亭記”、“愛蓮說”、“前赤壁賦”、“賣柑者言”等,數以千計的優秀文學散文題目,幾乎沒有一個題目重複。避免標題的雷同,甭說是文學大家的力避,就連《中央電視臺》辦個遺體捐獻者節目,都避開了“大愛永存”、“大愛無疆”這些用過的題目,而選擇了較有個性的“依然活着”。

而朱自清這篇以《春》爲題的散文,題目不僅很空泛,且不傳遞任何資訊,更沒有個性。雷同是寫詩文的大忌,墜入“似曾相識燕歸來”,就必然墜入了俗套。吃別人嚼過的饃在甜,也令人噁心。而朱自清散文以《春》爲題,前人已用過無數。如單挑出“春”這個題目,誰能認定這是朱自清的專利?至於朱自清之後,以春爲題目的詩文,更氾濫成災。如果說,第一個將鮮花比做女人的是天才,那第二個將鮮花比做女人的就是蠢才,第三個將鮮花比做女人的就更愚不可及。凡目光茫然,必目光沒有落點;凡詩文標題的空洞,往往和主題的空洞直接相連。僅從《春》這個空洞的標題來看,朱自清寫這篇散文時,心中就沒有明確的主題。在標題立意的起筆,朱自清就沒有爭起!

內容非常空泛。凡一篇佳作詩文,內容總有它的獨特性,這種獨特包括,獨特的環境,獨特的人物,獨特的細節,獨特的表述,獨特的煉句等。凡大家的詩文,總有強烈的個性。毛澤東對中國革命的六大貢獻之一,就是貢獻了《矛盾論》和《實踐論》。而《矛盾論》的核心,就是講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哲學之光,不僅照亮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也照亮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它也必將照亮散文創作的道路!

由此聯想到,一代名將許世友生前要求死後土葬,而建國後高幹中唯任弼時做過土葬,當中央接到要求土葬的報告,小平批示:照此辦理,下不爲例!王震到南京傳達時講:許世友“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歷,有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鄧小平籤的特殊通行證,是特殊的特殊。”就在這45個字中,就強調了七個“特殊”。萬事同理,特殊最能表現事物的本質,而沒有特殊,就沒有事物存在的特別價值。

而作爲朱自清的《春》,從散文內容中,看不到任何獨特之處,更無獨特過人之處,這篇散文描寫的春天,幾乎用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行,可謂內容泛泛。凡內容泛泛的詩文,給讀者留下的不過是些破碎的浮光掠影,絕沒有驚鴻一瞥的深刻。因這樣的詩文,用到哪裏都行,講給誰聽都行;可對誰都用,對誰也就都沒用了。任何佳作,都有特定的讀者羣,朱自清《春》的散文內容,無論婦孺老少,洋人國人,對所有的人都有用,那對所有的人,就是“年三十打兔子—有沒有都過年”。這篇散文的構思也許精巧了,但絕對缺乏大氣磅礴的氣勢,缺乏波瀾壯闊的內容。就像鼻菸壺做得很精緻,就像微雕米粒刻得很細緻,卻不過是雕蟲小技。

思想非常淺薄。比興是中國傳統詩文的兩大優勢,比是比喻、比附、形象;興是抒懷、論理、志向。興,尤顯詩文的品位;詩貴,在興。“神、理、氣、味,文之精也”。范仲淹《岳陽樓記》以一言之警,而成萬世之宗師;《岳陽樓記》也以一言之警,而成萬世之佳篇。

凡大家的詩文,都有深刻的精神閃爍。《滕王閣序》表達的“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陋室銘》表達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捕蛇者說》表達的“苛政猛如虎”,《傷仲永》表達的破除天才,《岳陽樓記》表達的“樂而憂”,《正氣歌》表達的“以一正氣而敵七氣”、《賣柑者言》表達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等。佳作都有一種精神在照亮人類的前行。歷史不朽,恰是因有一種精神不滅。而只有鋒利的犁鏵,才能痛楚的翻犁出,一行行流淚的詩篇!只有記憶的'閃電,將長天劃出深痕,詩文才有雷鳴將讀者心靈震撼!

而朱自清的《春》,只有比,而無興,作品的思想內涵,無疑爲淺顯。自明末張岱之後,中國的散文就處於滑坡,要害就是作品只注重了性靈和真情實感,而迷失了對社會內容的追求。朱自清的《春》,不過是這種慣性滑落的延續罷了。

語言非常花哨。語言,或詩文的語句,第一大功能就是傳遞思想。中國漢字的特點,既形象,又有內涵。或者說,大家的詩文,既有形象生動的感染,又有寓意深刻的回味。如果僅僅語言很美,卻不負載深刻的內涵,這就是花裏胡哨,就是譁衆取寵。而有深刻寓意的語言,必有哲學的靈光閃動,作者以這種跳動的靈光,去引發讀者思索的火花。

可看完朱自清的《春》,除了看到花花綠綠的語言,誰知道他要表達什麼,誰知道他要抒懷什麼?誰能看到散文中有何靈光閃爍?這篇散文又能讓讀者思索什麼?至多,也就是休閒詩文,怎能列入散文名篇!

誤導非常惡劣。凡佳作散文最爲重要的是意動,語言和結構只是隨意而行!散文創作的筆墨是重點寫景,還是重點寫意,這直接決定作品的品位。朱自清的《春》、《綠》、《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等散文,不少都編入了學校的語文教材,我們都是讀着朱自清的散文長大的。可讀他的散文,或以他的散文爲範本去寫作,產生的一個最大誤導,就是讓孩子們練習寫作,過多關注細節、情感、語言,而忽視了寫作的第一要旨,就是傳遞思想,就是立言,就是“鼓與呼”。只顧及辭藻修飾,而忽略中心思想表達,正是華麗姘文沒落的根本。

看看現在中學生寫作文的通病,甚至也是一些作家寫作的通病:不表現思想內涵,不表現大主題,內容泛泛的寫春、夏、秋、冬,只注重語言的花哨,只注重個人的真情實感,迷失了對社會內容的追求。而這些通病和自小就習學朱自清的散文寫作風格,大約不無關聯。當代中國的散文,大都蛻化成豆芽、花邊,而極爲缺少參天大樹,這和散文寫作太囿於朱自清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也不無關聯。

對朱自清先生“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品格,以及他在詩文中的造詣,筆者絕無褻瀆之意。但歷史在發展,詩文在前行,對詩文的探討也不能停止,窮目更應上層樓!

王婆賣瓜

寫作這篇博文,有這樣幾點體會和博友交流。

關鍵在於提出問題。工作中提出問題,就等於解決了問題一半;科研中提出重大問題,纔會有重大科研立項;詩文中只有提出深刻問題,意境才能開掘出深度。提出問題有兩條途徑和方式,或直接鍼砭問題,直接揭示問題;或正面回答問題,謳歌的內容正是鞭撻一種醜惡。無論多麼華麗的詩文,若提不出問題,沒有針對性,無疑就是垃圾詩文。本文評論朱自清的《春》,就是直接提出一個有關散文創作的根本性問題:散文創作是重點寫景,還是重點寫意?

提出問題要有斗膽。作家看不到問題,寫出的詩文不僅淺薄,更讓讀者不知所云,這是作家眼窩太淺;作家看到了問題,卻嚅嚅諾諾的不敢在詩文中表達,這是作家骨頭太軟。筆者寫作本文猶豫再三,也有膽怯,因挑戰權威,挑戰傳統,最易遭到羣起而攻之,甚至身敗名裂。布魯諾提出“宇宙無限論”,不就被教廷處以火刑;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受到羅馬宗教裁判所長達二十多年的殘酷迫害,萬事同理。但筆者對朱自清散文的淺顯,一方面感到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一方面也懷有一種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那就是爲孩子們的寫作負責,爲散文創作的發展負責,思考再三,才斗膽寫下這篇博文,以其引起更多文友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表達問題條理清晰。越是挑戰權威,越是挑戰傳統,就越需據理力爭。這篇博文的寫作上,筆者注意了四點:

首先,說理要有據。筆者閱讀了大量散文,經反覆研究後,從題目非常空洞,內容非常空泛,思想非常淺薄,語言非常花哨,誤導非常惡劣等五個層面,儘量有理有據的冷靜表述,說理要說透,說理要有據,說理要連貫。

其次,筆調要揮灑。既然是評論評論朱自清的散文《春》,既然是寫文學評論,筆者就儘量運用散文化的筆調。在內容表述上要揮灑開去,既不拘泥說理的生髮,又能意境不散的飄動;語言的運用上,也要儘量散文化,既能娓娓道來,又力爭語言文雅抒情。

再有,表述要限制。科學表達對問題的看法,核心就要講“兩點論”。因歷史反覆證明: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錯誤的。爲此,本篇博文對朱自清先生的態度,筆者是端正的,對老先生也是十分尊重的,絕無褻瀆之意。爲此,在行文的結構上,於文章的開頭,從文學地位上表述了對朱自清先生,創造了具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的肯定;於文章的結尾則表述了對朱自清先生,有“民族的英雄氣概”之品格的仰慕。這就將此篇文學創作的評論,僅限定在談《春》的歷史侷限性。

另外,所指要現實。這篇文學評論,不僅尖銳的提出了問題,更在於它對現實文壇和教育的鍼砭,這就放大了內涵。回望中國古代散文,那是鬱鬱蔥蔥的森林,更不乏參天大樹。而我們的現代散文,則成了豆芽,成了裝飾,成了花邊。問題的根本就在於,散文缺乏擔當,散文缺乏大主題,散文缺乏關注社會。而散文要有大作爲,就必須突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寫作模式。或者說,散文創作要有大提升,就要有大摒棄;散文要有大吸引,就要向社會大關注;散文要有大靈性,就要從由詞入文,轉到由意入文。

總之,中國的散文創作,不走出朱自清老先生的創作模式,就絕無江河澎湃,就絕無輝煌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