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莫言

莫言小說語言有哪些特色?

莫言2.16W

專輯:莫言的作品有哪些莫言 電影娃 莫言

莫言小說語言有哪些特色?

作者簡介:秦園春(1965.02-)女,河南魯山人,進階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及教學。

摘 要:莫言是“新時期文學”以來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激情澎湃的感情傾訴、奇幻豐富的想象力抒寫着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運用自己獨特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個平實質樸的故事。其作品的語言有魔幻現實主義的誇張奇異,鄉土語言的氣息濃厚,民間口語的廣泛應用,色彩語言的絢麗多姿等特點。莫言在勾勒每一個淳樸的生活畫面時,都是以他極具個性的語言來展示那個時代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人生。本文以《紅高粱》、《四十一炮》等作品爲例,來探討莫言小說中的語言特點。

關鍵詞:莫言;小說;語言;特點;啓示

1、鄉土語言的氣息濃厚

莫言的作品大多是以故鄉爲背景來描寫鄉村生活的,這與他的農村生活經驗和農村勞動的經歷是密切相連的`,他的童年生活充滿了艱辛與無奈,過早的輟學,過早的參加繁重的農村勞動,高密東北鄉這片土地留給他的是孤獨、飢餓、窮困、苦難的記憶,因此,莫言小說敘述語言的突出特點是鄉土氣息濃厚。如《白狗鞦韆架》中的一處描寫“知道不知道的,沒有大景色了。”她平平地說“要是不嫌你小姑人模狗樣的,就抽空來耍吧,進村打聽‘個眼暖’家,沒有不知道的。”“小姑,真想不到成了這樣……”“這就是命,人的命,天管定,胡思亂想不中用。”她款款地從橋下上來。站在草捆前說,“行行好吧,幫我把草掀到肩上。”這是男主人公回到家鄉偶遇暖小姑的一次對話,描寫暖的語言如“人模狗樣”、“耍”、“個眼暖”、“行行好”等詞語,這與女主人公的農婦身份和生活境遇相符,描寫男主人公的語言時也呈現了其複雜的心理狀態,身爲大學老師的我衣錦還鄉,面對眼前憔悴不堪的農婦與十幾年前貌美如花的暖判若兩人的形象令我難以置信,而我的這種複雜的心理和有一定文化身份相符合,接下來的談話內容自然而然的轉到農事上,及其複合人物的普通農民身份。

2、民間口語的廣泛應用

莫言喜歡用民間的語言來描述事物,表達自己的思想。他曾說:“老百姓講話都是藉助於某個事物,它多數都是務實的,沒有什麼空的東西,因此非常具有文學性。”我們知道這種民間的沒有加工的語言都是原汁原味的,它保持了文學最初的味道。莫言小說語言“民間口語”的構成可以從句式、詞彙、修辭這幾個方面來認定。

莫言小說在句式運用上是別具一格的,其中的短句、插入語、整句都帶有鮮明的民間口語語體特徵。如在《司令的女人》中“出身貧農,階級不錯;三間草屋,一個大院;四隻大鵝,八隻母雞;一個老孃,兩頭豬崽。”由此可見,莫言小說語言中的短句較常見的是四字格短語。它繼承了漢民族口語文化的最佳傳統格式,言簡意賅、節奏感強;插入語具有表情功能,在言語的理解和表達上使句子更加完善,如在《金髮嬰兒》中“有錢花,有飯吃,娘,你還愁什麼?――不愁。什麼也不愁――前幾天有兩個燕子在屋檐下打着旋飛,看樣子要在咱家壘窩呢。”插入語在形式上破壞了句子結構的完整性,在內容上起到了補足句意的作用,敘述的隨意性較大,有明顯的口語特點;整句是排列在一起的一對或一組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在敘述描寫方面有較強的表現力。莫言小說語言的韻律節奏大多是由整句表現出來的,音調和諧、內涵豐富。如在《生死疲勞》中“公路筆直寬闊;路旁花樹蔥籠;路上車輛稀少;小胡開車賊猛。”句式整齊,節奏勻稱,上口悅耳,類似民間說唱。

莫言小說在詞彙運用上是豐富多彩的,其中的方言、民間諺語、歇後語、粗俗罵詈語等雅俗共存。如在《紅蝗》中“兵們都乜斜着眼,繞着四老媽轉圈,九老爺被推來搡去,前僕後仰。”這裏“乜斜”是個方言詞,指眼睛略眯而斜着看,使得兵們對四老媽輕蔑和譏誚的心理躍然紙上。如在《生蹼的祖先們》中“車到山前必有路,船遇頂風也能開;蜂蠆入懷,解衣去趕;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裏列舉事理諺語,告訴人們用一種思辨的態度去處理問題。如在《檀香刑》中“睜着眼打呼嚕――裝鼾(憨)呢;六月天的高粱――竄得快哪;木匠戴枷――自作自受”這些歇後語有着豐富的文化底蘊,是市井鄉村世俗生活的生動寫照。在《生蹼的祖先們》“臭  們!臭大糞!我就知道,你們只要鑽進帳篷就要裝神弄鬼。”;“範碗兒掀着鼻子,輕蔑地哼哼着:‘雜種!你有什麼資格當司令官?司令官應該由我來當!’”這裏的“臭  ”“臭大糞”“雜種”都是些粗俗罵詈語,這些不雅的詞語增加了作品的真實性,充滿了生活味,用的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