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寓言

葉公好龍的的寓言故事

寓言2.72W

這個成語的意義是:比喻表面上或口頭上愛好、讚賞某事物,實際上並不愛好,或者實際上並不瞭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並不愛好或讚賞,甚至還懼怕它,反對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葉公好龍》的寓言故事原文,歡迎閱讀。

葉公好龍的的寓言故事

葉公好龍的的寓言故事 篇1

葉公好龍的的寓言故事原文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成語 葉公好龍》王建峯 繪製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翻譯:

葉公很喜歡龍,衣服上的帶鉤刻着龍,酒壺、酒杯上刻着龍,房檐屋棟上雕刻着龍的花紋圖案。他這樣愛龍成癖,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裏。龍頭搭在窗臺上探望,龍尾伸進了大廳。葉公一看是真龍,嚇得轉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臉色驟變,簡直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來,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呀!他所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似龍非龍的東西罷了!

延伸:負荊請罪

戰國時期,有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大國,歷史上稱爲“戰國七雄”。七國中數秦國最強大, 其時,楚國有塊和氏璧寶玉,爲趙國惠文王所得.而秦國昭王想用15座城池換取和氏璧。趙國惠文王派遣藺相如攜帶和氏璧去見秦國昭王交涉,藺相如憑着機智勇敢,從而保全了和氏璧完整歸趙,趙國惠文王就封了藺相如爲“上卿”(相當於宰相)。

趙國惠文王這麼器重藺相如,可氣壞了大將軍廉頗,他認爲自已立下不少戰功,但藺相如的地位反比自已高, 心中極不服氣,暗想着若與藺相如相遇,定要當面給點顏色使其難堪。

後來藺相如得知廉頗將軍的心計, 便吩咐自已手下人以後碰着廉頗將軍手下人,切勿與之爭吵。連自己坐車出門若與廉頗將軍照面而至,亦叫馬車伕把車子躲避小巷,讓路給廉頗將軍先行而自已後走。

廉頗將軍手下人見藺相如上卿這樣讓着自己的主人,更是得意忘形,見了藺相如手下人就百般嘲笑,藺相如手下人受此欺侮,忍不住對藺相如訴說:“你貴爲上卿,地位比廉頗將軍高,他肆意戲弄你也忍讓着,他越發不把你放在眼內,他目下無人的傲漫誰也受不了。”

藺相如卻心平氣和地反問手下人, 說:“廉頗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 手下人回說:“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繼讀說:“對呀!我見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頗將軍嗎?秦國雖然強大, 何解未敢輕易來犯趙國呢?就是因爲趙國文官武將團結同心。而我與廉頗將軍一文一武,好比兩隻猛虎,若兩隻老虎撕打起來,不免有一隻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有進攻趙國的好機會。大家細想一下,國事與私人面子何爲重要?”

藺相如手下人聽完這番話,明白了箇中道理,以後與廉頗將軍手下人相遇,也遠而避之。藺相如教使手下人的舉措, 高尚行爲,後來廉頗將軍得知, 深感慚愧,他脫掉一隻袖子,露着肩膀,背上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府第,藺相如連忙上前迎接。廉頗將軍對着藺相如單膝下跪,雙手捧着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請他上坐。

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從此成了莫逆之交,同心同德,協力爲趙國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負荊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葉公好龍的的寓言故事 篇2

春秋的時候,楚國葉縣有一個名叫沈儲樑的縣令,大家都叫他葉公。葉公非常喜歡有關龍的東西,不管是裝飾品、樑柱、門窗、碗盤、衣服,上面都有龍的圖案,連他家裏的牆壁上也畫着一條好大好大的龍,大家走進葉公的家還以爲走進了龍宮,到處都可以看到龍的圖案!

葉公說“我最喜歡的就是龍!”葉公得意地對大家說。有一天,葉公喜歡龍的事被天上真的龍知道了,真龍說:“難得有人這麼喜歡龍,我得去他家裏拜訪拜訪呀!”真龍就從天上飛來葉公的家,把頭伸進窗戶中大喊說:“葉公在家嗎?”葉公一看到真正的龍,嚇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龍覺得很奇怪,說:“你怎麼說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歡的龍呀!”葉公害怕的直髮抖,說:“我喜歡的是像龍的假龍,不是真的龍呀,救命呀。”葉公話沒說完,就連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龍一臉懊惱地說:“哼,葉公說喜歡龍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龍嘛!害我還飛來拜訪他!”

後來,大家就用“葉公好龍”來形容一個人對外假裝自己很愛好某樣事物,其實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歡!

葉公好龍這個成語的意義是:比喻表面上或口頭上愛好、讚賞某事物,實際上並不愛好,或者實際上並不瞭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並不愛好或讚賞,甚至還懼怕它,反對它。

感悟: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透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裏不一的人。但歷史上的葉公卻不是這樣的人。

葉公最著名的功勞是他不以怨報德,果斷率兵平定了白公勝的叛亂,從而穩定了楚國政權。之後,爲了楚國的長治久安,把職位讓給別人,這一讓賢之舉,被專家們評爲不迷權貴、深明大義。

葉公沈諸樑,字子高,被楚昭王封爲葉邑尹而始姓葉。葉公生於楚國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秦國出兵擊退吳軍後,楚昭王把沈諸樑封到楚國北疆重鎮“方城之外”的葉邑爲尹。沈諸樑受到了楚國朝野及四境諸侯的敬重,時年24歲。

經考古發掘證實,他主持葉政期間,採取養兵息民、發展農業、增強國力的策略,組織民衆修築了中國現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當地數十萬畝農田得以灌溉,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一江一 堰早200多年,比鄭國渠早300多年。至今,葉公修築的東陂、西陂遺址儲存尚好,是葉公治水的歷史見證。

史學專家安國樓博士稱,葉公確實有畫龍的愛好,但龍是神化了的動物,不可能下降葉宅,“葉公好龍”折射出葉公所在地和所處時代龍文化的豐厚內涵。專家們還指出,漢代劉向描寫的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漢代儒家思想走向獨尊的地位後,對楚道之風等其他學派的貶斥。

根據《周禮》規制,葉公去世後,即被立祠享祭。葉公的後裔爲紀念祖上之德與祖居之地,部分改沈爲葉,是爲葉姓之源。因此,葉公沈諸樑又是世界葉姓華人公認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後,澧河之濱的葉公墓前,來自海內外的葉姓子孫紛紛回鄉祭祖,已成爲中原文化旅遊的一大景觀。

葉公好龍的的寓言故事 篇3

原文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寓言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自稱叫葉公的'人。葉公經常對別人說:“我特別喜歡龍,龍多麼神氣、多麼吉祥啊!”於是當他家裝修房子的時候,工匠們就幫他在房樑上、柱子上、門窗上、牆壁上到處都雕刻上龍,家裏就像龍宮一樣。就連葉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繡上了栩栩如生的龍。葉公喜歡龍的消息傳到了天宮中真龍的耳朵裏,真龍想:“沒想到人間還有一個這樣喜歡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有一天,龍從天上降下來,來到了葉公的家裏。龍把大大地頭伸進葉公家的窗戶,長長的尾巴拖在地上。葉公聽到有聲音,就走出臥室來看,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隻真龍正在那裏瞪着自己,葉公頓時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發抖,大叫一聲逃走了。由此看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的東西而不是龍。

【漢字】葉公好龍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

【基本釋義】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近義詞】言不由衷、口是心非

反義詞】名符其實、表裏如一

寓意:葉公好龍,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歡某種事物,其實並不是真的喜歡的人或事。

[釋義]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出處]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着龍,房屋上也畫着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裏,把頭探進窗子。葉公一見,嚇得拔腿就跑。

寓意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透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裏不一的人

葉公好龍的的寓言故事 篇4

寓言故事: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麼地渴望人才,多麼喜歡有知識才乾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麼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僕僕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着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後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伕講了一個故事,並讓車伕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然後,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於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伕去把子張請來。車伕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伕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爲什麼又走掉了呢?

於是,車伕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着龍,在酒具上刻着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裏,它把頭伸進窗戶裏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葉公好龍成語出處

【漢】劉向《新序·雜事五》: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 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葉公好龍成語寓意

葉公好龍比喻表面上或口頭上愛好、讚賞某事物,實際上並不愛好,或者實際上並不瞭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並不愛好或讚賞,甚至還懼怕它,反對它。

《新序·雜事五》:“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春秋時期,在楚國葉地有一個縣令叫沈諸樑,字子高。他的父親曾經受封於葉地,後來他繼承了父親的封地,喜歡自稱爲“葉公”,大家都叫他“葉公子高”。

這個人在當地非常有名,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不是因爲他學問高,也不是爲官清明,而是他喜歡龍到了癲狂的地步。

在葉公家裏到處都雕刻着龍。房樑、柱子、門、窗子、桌子、椅子、櫃子、牀上到處都是龍的圖案。牆壁上畫着龍,帷帳上、坐墊上、枕頭上都繡着龍。就連家裏喝茶的杯子、吃飯用的杯盤碗筷上面都有龍的圖案。

葉公喜歡龍的事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傳十,十傳百,就連天上的真龍都聽說了。他聽說人間有一個叫葉公的人居然這麼喜歡自己,非常感動,決定親自下凡來拜訪一下葉公,當面向他表示自己的謝意。

一天中午,葉公正在睡午覺,剛好夢見自己騎在一條巨龍背上,向着高高的天空飛去,身邊祥雲環繞,真是美不勝收……突然,他被一陣“轟隆隆、轟隆隆”的雷聲驚醒,他從牀上爬起來,往窗外望去。

天啊,窗外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嘩啦啦直往下倒。他趕緊去關窗戶,哪裏知道真龍正好探進頭來,只見龍角高高聳起,兩隻眼睛如銅鈴般瞪着,非常威風,葉公嚇得魂飛魄散,趕緊逃命。等他跌跌撞撞地逃到堂屋,不得了,真龍巨大的尾巴掃了進來,把他絆了一個大跟頭。他大叫一聲癱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覺,昏死過去。

看着如同死去一般的葉公,真龍有點兒莫名其妙,他悶悶不樂地飛回到天上。乘興而來,卻敗興而歸,他沒有弄明白自己哪裏做得不夠妥當。

大家聽說了這件事情,都說,葉公原來不是真的喜歡龍,他不過是喜歡像龍卻不是龍的東西啊!

後來,人們就用“葉公好龍”這個成語來諷刺那些表面上喜歡某種東西,但是並不是真正喜歡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