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句

歌頌讚美老師的經典詩句(精選270句)

詩句2.53W

教師是社會的楷模,是學生成長的標誌。一羣偉大的教師,能夠鑄就一座城池,讓世界因他們的教誨而變得更加美好。而今天,我們要走進詩句的世界,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歌頌讚美老師的經典詩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歌頌讚美老師的經典詩句(精選270句)

1、羣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花暖青牛臥,鬆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2、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3、靈師皇甫姓,胤胄本蟬聯。——韓愈《送靈師》

4、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5、鶴髮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佚名《對聯》

6、王子停鳳管,師襄掩瑤琴。——李白《金陵聽韓侍御吹笛》

7、爲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8、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9、明師之恩,誠爲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10、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啓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11、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爲《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12、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13、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14、天子號仁聖,任賢如事師。

15、聞道谿陰山水好,師行一一遍經過。

16、黑髮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

17、德高鴻儒博學,望重英雄豪傑。天時地利人和,用筆如魔,令人拍案叫絕。

18、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9、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北周·庾信《週五聲調曲 徵調曲 六》

20、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21、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唐寅《詩贈恩師樑儲以表奪魁之志》

22、師恩難忘,千言難盡,萬語難抒,寥寥數語,以表敬思。

23、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

24、輕盈數行字,濃抹一生人。寄望後來者,成功報師尊。

25、老歸江上寺,不忘舊師恩。——許渾《送僧歸金山寺》

26、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27、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2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馬遷《史記》

29、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論語》

30、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31、師步有云隨,師情唯鶴知。——方幹

32、丹心事國忠無二,白首尊師誼在三。——劉克莊《用厚後弟強甫韻·無住先生獨住庵》

33、厚誼常存魂夢裏,深恩永志我心中。

34、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35、寄望後來者,成功報師尊。

36、甘爲孺子育英才,克勤盡力細心裁。

37、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38、半畝方塘長流水,嘔心瀝血育新苗。

39、天長地久有時盡,師恩綿綿無絕期。

40、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

41、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42、身爲世範,爲人師表。

43、軍裝乘曉發,師律候春歸。

44、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45、務學不如務求師。

46、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白居易《遠師》

47、教子教女,辛勤半輩。滿頭白髮,甘乳一生。——佚名《師蠶》

48、北虜壞亭障,聞屯千里師。——杜牧《雪中書懷》

49、靈師不掛懷,冒涉道轉延。——韓愈《送靈師》

50、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爲扶持。——鄭燮《新竹》

51、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二》

52、偶應非熊兆,尊爲帝者師。——劉基《題太公釣渭圖》

53、蠶絲吐盡春未老,燭淚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

54、四度春風化綢繆,幾番秋雨洗鴻溝。黑髮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

55、師心好善善心淵,承恩闊步青雲端。料君難戀神仙境,從事能忘我獨賢。

56、玉壺存冰心,硃筆寫師魂。諄諄如父語,殷殷似友親。輕盈數行字,濃抹一生人。寄望後來者,成功報師尊。

57、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

58、字斟句酌細推敲,拈精撮要費咀嚼。半畝方塘長流水,嘔心瀝血育新苗。——佚名《板書有感》

5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60、虛空無處所,彷彿似琉璃。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劉商《酬問師》

61、欲求賢才棟樑,天空陸地海洋。半世東奔西忙,今又遠航,路遙山高水長。——佚名《天淨沙六首·源遠流長圖》

62、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63、四海五洲桃李豔,身居陋室樂忘憂。

64、滿頭白髮,甘乳一生。

65、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韓愈《聽穎師彈琴》

66、一日爲師,終身爲父。——關漢卿

67、聖人無常師。——韓愈

68、老師神用笑談中,不但能降大小空。陳著《呈齡叟二首》

69、上帝照臨忠義膽,老師付授文章脈。——劉克莊《滿江紅》

70、每念尊師記憶深,溫和施教用情真。講堂簡陋多呵護,學子啓蒙有耐心。桃李三千承大任,清風兩袖捧經綸。匆匆卌載今相見,德劭年高健朗身。

71、計日便爲民父母,多年猶戀老師生。陳恭尹《送李茜爲孝廉謁選都門便道萍鄉訪尚澠其王孫》

72、珍重老師成勝事,清名當與此山留。樓鑰《錦鏡》

73、鹽官王老師,偈頌一百五十首歡喜無著處。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74、老師宴坐圓覺場,一笑對客雙胡牀。鄭清之《贈雲洲老師》

75、老師若也可其言,不應忘卻來時路。

76、勤奮耕耘,薪火相傳。育李桃、汗灑心田。修枝剪葉,小樹參天。喜書聲朗,歌聲美,笑聲甜。看輕名利,無私奉獻,做人梯、不畏艱難。嘔心瀝血,兩鬢先斑。但心更大,志更遠,步更堅。

77、李氏門風五代承,師之從者卅餘名。祖傳繼業開蒙智,後代經年享耀榮。樂作春蠶絲織錦,喜爲蠟燭亮登程。園丁永願勤耕作,育棟培桃遍地豐。

78、五城團拜續諧和,奏響新春歲月歌。熱酒澆腸須品味,吾師情重漲心河。

79、每逢佳節憶師涯,多少春秋說歲華。播種辛勤流汗水,豐收理想育春芽。欣看學子如朝日,慰藉餘生沐晚霞。教育優先強國策,滿園桃李綻心花。

80、一簾春雨杏花紅,報與勤耕果碩豐。五秩光陰如昨日,常思那盞夜明燈。

81、老師謹勿先抽單,苦嫌道院颼颼寒。高斯得《和劉養源》

82、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篤敬。——歐陽修《答祖擇之書》

83、綠染庭蕪一尺深,老師閱世幾駒陰。劉克莊《臨溪寺二首》

84、人自菁山出,先須問老師。顧逢《寄白蓮寺隆虛巖》

85、學道全無個入頭,老師曾指路蹤由。釋德洪《次韻楊君所問》

86、不師者,廢學之漸也。

87、他時參竟卻歸來,伴我老師巖上住。

88、老師末後殷勤語,直下承當正要人。趙若琚《徑山玉芝庵主源上人持癡絕老人語錄求作行狀》

89、當年曾醉老師雄,翠羽雙雙疑作鳳。楊公遠《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詩四聯演成八韻》

90、耕耘學苑做黃牛,歲月滄桑染白頭。粉筆一支傳道義,講臺三尺寫春秋。讀書備課清貧度,育李培桃富裕收。遍地芬芳花萬樹,金暉夕照亦風流。

91、爲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彙集四方英雄,師出有名,天下任我縱橫。——佚名《天淨沙六首·管仲圖》

92、持此凝宴坐,老師一啓齒。鄧肅《宴坐軒》

93、揮動教鞭心血傾,講臺三尺育精英。園丁不畏耕耘苦,李豔桃紅都是情。

94、六峯老師氣軒豁,九華雌山苦陰晦。沈遼《送曾處善赴寶應尉》

95、踏入黌門付愛心,耕耘歲月不辭辛。春秋幾度風盈袖,李豔桃紅滿苑芬。

96、金輝飄蕩向誰呈,雨後秋香遍地生。三尺講臺神韻挽,一身塵粉彩霞縈。堂前授課多如願,線上傳教更動情。只爲滿園桃李秀,燭光燃盡亦無爭。

97、舉世不師,故道益離。——柳宗元

98、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99、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10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101、凡學之道,嚴師爲難。——《禮記·學記》

102、一年一步一層樓,步步層層幾多愁。桃李登高爭豔日,園丁昂首笑難休。

103、老師更說神靈事,只讀高碑去未甘。陳舜俞《禹穴》

104、雕龍雛老師,塊坐司莩灰。李新《彥升索春暉亭詩予昔登亭上見凡賦詩率比興於》

105、席勝長驅如朽拉,老師何苦更迍留。趙希逢《和武興解舟》

106、參見南泉王老師,鎮州蘿蔔更無私。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107、寄語山頭老師叔,欲分茅舍度殘年。陸游《口占送巖師還大梅護聖》

108、摛文南宮選,老師謝弗如。顧璘《和何司空委心亭題壁四首 其一》

109、天下老師應鎖口,此公不肯止兒啼。王炎《題古塔主語錄》

110、脫俗心追朵朵鮮,扶荷照影水雲邊。吾師未染紅塵晦,自有芳香入腑田。

111、兩岫至今愁不展,此言應當老師心。汪晫《次韻呂仲見提斡題翠眉亭。》

112、弱柳飄風幾度春,拜師賀歲探涼溫。推門最喜雙慈健,惠我文章更覺欣。

113、老師引路向光明,面壁書山努力行。年近古稀無建樹,尋章覓句有庸名。

114、十載寒窗習丹青,性修意雅了娉婷。鬆老燕去白駒過,最是難捨師生情。

115、老師碩儒玉堂上,爭看灑筆回春工。釋德洪《贈王聖侔教授》

116、老師藥卷不受償,何以報之心空藏。楊維楨《艾師行,贈黃中子》

117、蹇蹇三事,師師百僚。——盧照鄰《中和樂九章·歌公卿第八》

118、知君重踏東華塵,先訪雪堂老師兄。高斯得《次韻不浮弟自金陵相過》

119、天竺老師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李山甫《禪林寺作寄劉書記》

120、寺幽詞客滿,鬆古老師栽。顧璘《湘中送榮老還金陵永寧寺》

121、再拜更問王老師,老師規模難摸索。圭悴中《送彭青老兼寄王民瞻》

122、老師久病腳,賤子長病心。黎貞《病中憶東明圓明空上人》

123、三載師生緣非淺,年少輕狂未知惜。

124、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論語》

125、少小深知從教辛,求職未料入黌門。書聲卅載吟成夢,粉筆一支握到今。恐負千眸光燦燦,何辭兩鬢雪紛紛。逢人莫道囊羞澀,哪個豐盈哪個貧。

126、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127、莫鄭邊隅並老師,郘亭勤校重殘遺。陳曾壽《雲甫得莫子偲抄校本簡齋集屬題 其二》

128、郎當嶺上生雲處,山鳥山花憶老師。周文璞《吊辨才二首》

129、老師八十大僧生,頭插吳龜見壽徵。劉弇《書國清寺清曉上人壁》

130、講臺黑板恩師贊,學子勤讀花朵豔。擦去功利真理寫,培育人才知行言。

131、平生侍奉老師,全無些子氣息。釋道顏《頌古》

132、老師當日啓靈篇,親手傳承豈偶然。許月卿《香潭八首》

133、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134、如何拋卻老師兄,別向天隨參杞菊。項安世《題張道寒綠軒》

135、彭令經營真有趣,箇中應契老師心。袁甫《晦庵文公祠堂和令君韻》

136、教他王老師,癡鈍無處覓。釋重顯《思歸引》

137、虛費燈窗一世勤,老師曾許與斯文。劉克莊《縱筆二首》

138、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禮記·文王世子》

139、吾師久與病廝磨,培李栽桃碩果多。著有藏書憑燦煥,吟餘倚枕樂蹉跎。常憂庚子音容滯,竊喜先生氣色和。促膝相談無倦意,歸來欣寫賀安歌。

140、老師本無節,世間如夢寐。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141、我雖棄去心終喜,當世苦鐵稱老師。鄭孝胥《鬆月居士集印編書後》

142、陶情最愛遊於野,又見師尊逛壽山。濾水冰心傳祝語,飛鴻替我問平安。

143、三尺案臺留筆粉,十年寒暑伴油燈。教鞭指引人生路,志力助飛期待鷹。

144、尊嚴而憚,可以爲師——《荀子·致士》

145、人生苦樂乎?一笑憶當初。園圃耕耘勁,精神煥發舒。胸懷鐮斧誓,心記母恩濡。卅載欣如願,清貧學子孚。

146、幾多春秋幾多匆,風拂繁花瀝心紅。桃李不言讀澤潤,下自成蹊伴盛芃。絳帳通慧師才授,習學鴻鵠萬里翀。海闊天空八斗躍,爾是東西南北龍!

147、老師不作奇特想,已脫聖凡情量纏。釋德洪《餞枯木成老赴南華之命》

148、無書寄便今猶懶,說似應須倩老師。張鎡《甲辰仲冬八日元衡攜兩詩過訪及歸次韻酬送後》

149、解惑答疑情滿腔,雛鷹添翼助翱翔。挑燈閱卷伴涼夜,鼓棹揚帆迎旭光。鋪遠道,暖寒窗,莘莘學子飲瓊漿。一支粉筆青絲染,兩袖清風美譽揚!

150、曾經粉筆寫春秋,跨越年輪片斷留。師道尊嚴憑自律,儒心勵志不貪求。村中看戲無遮影,野外過河先上舟。重教歷來崇尚德,因酬解惑聖人羞。

151、辛苦老師看守處,爲懸秋藥閉空房。王建《送山人二首》

152、壞壁老師真數面,隔年題字故斜行。黃彥平《宿東流縣威神寺》

153、始合老師弘大願,先難後易嘆吟吟。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154、老師煉得心如鏡,更把高臺比月輪。白珽《春日重過如鏡上人房》

155、誰掘驪山起老師,竹林燈火共心期。樂雷發《與復古叔讀橫渠正蒙書》

156、燭凝紅蕊一生心,雨浥芳林千古事。—現代—呂小薇《玉樓春·首屆教師節抒懷》

157、橫經諮老師,置醴延大臺。韓維《題巽亭》

158、耽書未必酬良相,斷酒唯堪作老師。薛能《春日書懷》

159、奉盤誰可推盟主,撼樹人方謗老師。劉克莊《自警》

160、咄哉王老師,赤窮身也賣。釋慧空《頌古》

161、學高爲師,身正爲範。

162、縱使盛來無著處,雪堂自有老師兄。蘇轍《東軒長老二絕〈並序〉》

163、心血育白丁,辛勤扶棟樑。待到花滿園,四海皆鴻儒。

164、迎來新觀主,伴取老師兄。劉克莊《聞居厚得祠複次韻二首 其二》

165、過節懷恩拜愛師,頭霜又白去年時。臨春突發寒肢病,護體還須暖具醫。強忍痛欺詮古典,笑由驚詐覓新詩。吟藍自愧根基淺,德範依然是舊旗。

166、問天莫要傷春去,白髮園丁自有神。汗血長生花果樹,光陰不老拓荒人。

167、老師若常侶,安得有此異。王履《朝元洞》

168、小樹成蔭結碩果,霜飛兩鬢化甘霖。

169、澗汲每思佳客共,雲眠誰謂老師仇。方岳《性老致廬山茶》

170、老師雲邊親授記,許我虛空轟霹靂。徐端《丙申元日》

171、箇中風味太高徹,問取老師三昧舌。吳則禮《同李漢臣賦陳道人茶匕詩》

172、香火它年誰第一,老師辛苦頂如霜。舒坦《題法喜院是院一瓦一木皆自能師手而師丈室惟》

173、年小未受戒,會解如老師。姚合《贈盧沙彌小師》

174、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杜甫《野老》

175、頭白山僧猶愛客,爲曾親見老師時。薛嵎《變覺院登上人房老梅擅名滋久昔四靈與其先師》

176、一塾風雨滿園春,三尺平臺論古今。澤被蒼生流向夢,知行天下種於心。殫精伏案年年苦,竭慮躬親日日深。小樹成蔭結碩果,霜飛兩鬢化甘霖。

177、晨迎旭日到偏西,風雨兼程不覺疲。育李培桃三萬圃,精心竭力駕天梯。

178、幽谷飛香不一般,詩滿人間,畫滿人間,英才濟濟笑開顏。

179、生來未識字,萬事覺新奇。諄諄不知疲,啓蒙是老師。

180、桃李灼灼春風裏,徒可豔羨不可及。

181、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增廣賢文·上集》

182、山縣唯荒壘,雲屯盡老師。耿湋《得替後書懷上第五相公》

183、杯渡老師相悉否,野僧心地宰官身。陳造《遊隱靜往反四首》

184、西隱老師雖有約,北山俗駕似難齊。陳著《代吳景年次韻淨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

185、解惑答疑育後生,不辭勞苦作園丁。偉人祭日心悲憤,苟且強歡苦悶增。

186、爲國爲家爲民,風吹日曬雨淋。碧海藍天白雲,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尋。

187、茲湖老師遺墨在,光焰萬太追風雅。袁甫《忠孝詩》

188、想得老師無別事,亂雲晴日補袈裟。鄭會《寄棲賢渙上人》

189、有緣修得聖賢身,植李栽桃滿眼春。撣盡粉塵容已老,耗乾熱血愛猶真。肩梯踐越人千萬,燭案升沉月一輪。愧對恩師招待酒,澆開愚鈍學精神。

190、薦福與麼告報,猶較王老師一線道。釋道璨《偈頌二十五首》

191、鄰驚麥野聞雛雉,別創茅亭住老師。薛能《題鹽鐵李尚書滻州別業》

192、老師若許中分魯,也會漫天話葛藤。程公許《借宿洞門五絕》

193、四季講堂三尺餘,龍眼巧點作扶梯。萬般幸苦不覺累,但願育出千里駒。

194、杖錫老師七十八,眼如點漆眉如雪。梵琦《送哲禪人杖錫訪師兼簡仲默和尚》

195、八月金風桂子香,重登杏席理文章。黃墩喜沾及時雨,華髮新添幾縷霜。十載農村多體驗,一朝教學亦堂皇。言傳身教春風播,三尺講壇教績揚。

196、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

197、九卿初命亞三司,朝吏相瞻得老師。王安石《送王大卿致政歸江陵》

198、欲識老師真面目,白雲深處澗泉流。程公許《遊中巖晴煙如春尤覺林壑之勝也》

199、唯念師恩深如海,寸心微微難報之。

200、精擷鮮卉一掬紅,感謝師恩教誨情。三尺平臺培嫩綠,半生心血育驕英。蠶絲抽盡千般愛,燭火燎明萬里程。甘守清貧梯作路,消磨豪氣鑄忠誠。

201、象骨老師曾輥毬,爭似禾山解打鼓。釋重顯《頌一百則 其四十五》

202、醉語唐嗔狂李白,病忘漢免老師丹。劉克莊《感遇二首》

203、夫子循循然善誘人——《論語·子罕篇》

204、更衣頓首致先生,仰慕之心久愈濃。寄意春秋屈子賦,放歌山水太白風。啓蒙血釀及時雨,授業神灼指路燈。鶴髮雞鳴猶試劍,重陽縱袖送飛鴻。

205、老師草菴居,後嗣廣精舍。趙抃《遊南山宿盤龍寺》

206、夫師,以身爲正儀而貴自安者也。——《荀子·修身》

207、男婚女嫁休心日。意滅情忘舍俗時,恭從吾師雲水去,將來決定到天。

208、忽遇文殊開慧眼,他年應記老師心。——齊己《病中勉送小師往清涼山禮大聖》

209、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荀子·大略》

210、我省老師未嘗病,汝行親省病老師。釋守卓《送願上人歸龍山省侍昭默老人》

211、南閣披霜報夢涼,剛山掛雪也悲傷。情關俚語三千域,淚斷門生五味腸。教誨諄諄思卓越,遺文落落證非常。西天幸有臨窗月,且照吾師續妙章。

212、聞道老師行駐錫,前人遺址待興修。陳璉《送虎丘原石介長老住靈隱》

213、老師身今七十六,老師心亦七十六。黃庭堅《爲黃龍心禪師燒香頌三首

214、恰如老師心,風止雲跡滅。王柏《贈仙山剛公新創香林》

215、兩堂雲水盡分拏,王老師能驗正邪。釋正覺《頌古一百則》

216、堪笑無端王老師,錯認簸箕作熨斗。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217、君家詩伯老師川,解道蘆花落釣船。楊萬里《跋徐恭仲省幹近詩三首》

218、蒼松勁柏四時貞,薪火相傳萬古情。寸草萋萋憑雨露,春暉暖暖待躬耕。方塘半畝悠然鑑,茂竹千竿卓爾生。一片冰心與明月,滿園桃李賦秋聲。

219、一似夢瑤臺,心知玉女來。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笑我閒三徑,思君賦七哀。流觴與紅葉,詩酒不勝杯。

220、常憶師恩夢裏啼,風塵家訪探流疾。寒冬補課催霜鬢,熱暑攜歸踐淖泥。桃李花開三代樹,簍箱黴晾幾囊衣。又交九月逢十日,愧借園丁作話題。

221、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禮記·學記》

222、山斷湖光迸一川,老師角黍過年年。釋寶曇《平江靈巖》

223、爲道常日損,尊師修此心。——劉得仁《贈王尊師》

224、黑板爲田筆作犁,耕完左右向東西。春秋冬夏園中育,雨雪風霜壟裏施。喜看秧苗成大樹,甘當水土化肥泥。靈魂寄予新生代,盡瘁鞠躬價也值。

225、修枝剪葉付情真,有幸今生育樹人。自感低微尤忘我,曾爲高尚總勞神。一腔心血澆花豔,三尺書檯授業新。苗壯參天成柱棟,笑迎桃李滿園春。

226、從頭石上留名去,獨向南峯問老師。王建《尋李山人不遇》

227、或博物君子,或宿儒老師。徐積《大河上天章公顧子敦》

228、今我迢遙天涯去,先生仍自育桃李。

229、昔人徒愛明月詩,何似今看老師筆。蘇頌《題畫草蟲扇子》

230、晨迎曙色晚攜霞,育李培桃撫幼芽。三尺講臺編錦夢,一支粉筆繪新葩。全心默默呵芳草,雙手輕輕護蕾花。致愛致忠傾熱血,鬢絲落雪耀雲涯。

231、山下禪庵老師在,願將形役問空王。司馬紮《曉過伊水寄龍門僧》

232、經師易遇,人師難遭,願在左右,供給灑掃。——司馬光《資治通鑑》

233、老師出世間,亦復何蠻結。方岳《夢有餉予寶器一奩者曰僧某甲入寂奉以別也一》

234、聞得去年交院事,世間誰識老師心。釋如珙《寄琢間和尚》

235、因思昔日老師言,三界本無何無免。釋惟清《偈九首》

236、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

237、屠村赭邑官吏遁,老師曠日虛緡錢。羅洪先《督撫北川陸公螺川捷音歌代贈》

238、光影都亡復何物,更須試問老師兄。劉才邵《次韻朱新仲席上賦梅花影四首 其四》

239、堂頭老師言語工,一詩自直三千鍾。陳與義《送祕典座勝侍者乞麥》

240、人間可恨知多少,不及同君叩老師。陸游《追懷曾文清公呈趙教授趙近嘗示詩》

241、象骨老師曾輥毬,祕魔叉下捉老鼠。釋曇華《偈頌六十首 其二十七》

242、一接老師語,已如陟孱顏。沈遼《贈夾山長老兼示石門蹇大博》

243、老師雖宴坐,至情豈唐捐。樓鑰《贈光孝益老》

244、卻憶王老師,不打這破鼓。釋法薰《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24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韓愈《師說》

246、一爐香氣香滿室,黃面老師弄拙巧。釋慧暉《偈頌四十一首》

247、九月秋豐百花纏,喻師自古似春蠶。絮絲吐盡燭灰散,桃李芬芳心醉酣。

248、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韓愈《進學解》

249、王老師,足意氣,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250、惟有老師無處語,依然只是舊家風。陳著《呈齡叟二首》

251、教書解惑已忘年,苦口婆心勸學賢。備課清晨迎旭景,糾差午夜伴星天。杏壇廣撒千秋種,汗水勤澆萬畝田。只望幼苗成大樹,桃紅李茂早開妍。

252、白髮芳魂育棟樑,喜聞遍地溢書香。三江弟子文章秀,四海門生學識強。鐵骨根根熬曙日,銀絲縷縷禦寒霜。清風燭影簾櫳冷,唯戀耕耘翰墨芳。

253、但願老師真似月,誰家甕裏不相逢。蘇軾《次韻法芝舉舊詩》

254、慈祥仍與夢中同,諧趣猶存學者風。往事憶來成昨日,浮生坐對若漂篷。抱痾漫詠豐泉月,贈玉親移枕畔躬。拜讀師恩情可見,冰心惠我醒愚蒙。

255、不慕功名兩袖風,一支粉筆伴終生。孤燈窗下情難了,欣看千山桃李豐。

256、老師頭角渾呈露。惠洪《漁父詞(香嚴)》

257、今日重提舊公案,亦須拈問老師兄。項安世《送李公衡從其弟赴州教授》

258、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羅隱《蜂》

259、雖欲再坐講臺下,面聆教誨安可期?

260、老師應賞棒,碑巨壓東州。張鎡《老筆贈銛上人二首》

261、臥榻形容瘦,求毫勵意深。吾師精楷法,草漭渴甘霖。暗祝回康健,重來拜慕欽。春風知我願,速與報佳音。

262、端有本分椎,莫打老師鼓。吳則禮《讀德操詩文》

263、欲爲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264、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265、自謂爲僧亦有緣,獲事老師非易遇。吳芾《忠侍者自隱靜來既歸覓詩因述其意以贈之自可》

266、講臺三尺寫青春,教案千重費盡心。植李培桃添錦繡,幾度惜才渴求真。年年學海燈前喚,歲歲書山榜上頻。今日園丁祝願送,鮮花喜意謝師恩。

267、三尺講臺不尋帶,帝王將相滿課堂。靈魂無形實可塑,幾度春秋皆棟樑。

268、老師槌拂活潑潑,臨機一喝開盲聾。王柏《侍伯兄宿履庵即事呈本老》

269、師住稽亭高處寺,斜廊曲閣倚雲開。——張籍《送稽亭山寺僧》

270、坦然曾問老師安,爭似韶陽一句傳。釋義青《第四十六日裏看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