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句

精選描寫春天的詩句大全

詩句3.01W

篇一:描寫春天的優美詩句

精選描寫春天的詩句大全

綠淨春深好染衣。際柴扉。——賀鑄《釣船歸·綠淨春深好染衣》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崔塗《春夕》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朱淑真《蝶戀花·送春》

但憑闌無語,煙花三月春愁。——鄭覺齊《揚州慢·瓊花》

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馮延巳《採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

春愁凝思結眉心,綠綺懶調紅錦薦。——顧敻《玉樓春·拂水雙飛來去燕》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蘇軾《一叢花·今年春淺侵年》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李白《落日憶山中》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李白《春思》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 柳枝詞》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歐陽修《豐樂亭遊春·其三》

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曹豳《春暮·門外無人問落花》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武元衡《春興》

離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劃地東流去。——楊炎正《蝶戀花·別範南伯》

今春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韋莊《江外思鄉》

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來。——何遜《邊城思》

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史達祖《留春令·詠梅花》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李白《久別離》

爲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白居易《青門柳》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驛臺》

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王安石《壬辰寒食》

今年遊寓獨遊秦,愁思看春不當春。——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

融》

遲日園林悲昔遊,今春花鳥作邊愁。——杜審言《渡湘江》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蘇曼殊《本事詩十首·選二》

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晏殊《玉樓春·春恨》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蘇軾《江神子·恨別》

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施耐庵《念奴嬌·天南地北》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盧綸《長安春望》

料黛眉重鎖隋堤,芳心還動樑苑。——盧祖皋《宴清都·初春》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羣鷗日日來。——杜甫《客至》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白樸《天淨沙·春》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 晚春》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爲誰來。——岑參《登古鄴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杜甫《春遠 / 春運》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楊巨源《城東早春》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魏承班《玉樓春·寂寂畫堂樑上燕》

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宴梅道士山房》 午夢初回,捲簾盡放春愁去。——周晉《點絳脣·訪牟存叟南漪釣隱》

紫黯紅愁無緒,日暮春歸甚處?——龔自珍《如夢令·紫黯紅愁無緒》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一夜東風,枕邊吹散愁多少。——曾允元《點絳脣·一夜東風》

春夢醒來麼?對春帆細雨,獨自吟哦。——譚嗣同《望海潮·自題小影》

參軍春思亂如雲,白髮題詩愁送春。——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恩疏寵不及,桃李傷春風。——李白《上之回》

彈淚別東風,把

酒澆飛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蔣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來》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李益《春夜聞笛》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張惠言《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 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李清照《好事近·風定落花深》

絮影蘋香,春在無人處。——周晉《點絳脣·訪牟存叟南漪釣隱》

昨夜更闌酒醒,春愁過卻病。——李璟《應天長·一鉤初月臨妝鏡》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皇甫冉《春思》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李賀《將進酒》

菀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常建《春詞二首》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白居易《楊柳枝詞》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王令《送春》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歐陽修《戲答元珍》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李商隱《春雨》

東風灑雨露,會入天地春。——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斜。——万俟詠《訴衷情·送春》

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張敬忠《邊詞》

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何遜《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李商隱《春雨》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裏過。——高啓《春暮西園》

草秀故春色,梅豔昔年妝。——李世民《元日》

人不見,春在綠蕪中。——祖可《小重山·誰向江頭遺恨濃》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 晚春》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程顥《郊行即事》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柳梢聽得黃鸝語,此是春來第一聲。——楊載《到京師》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毛滂《臨江仙·都城元夕》

春雲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納蘭性德《菩薩蠻·春雲吹散湘簾雨》 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鬥銜泥。——關漢卿《大德歌·春》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閒。——李煜《阮郎歸·呈鄭王十二弟》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晁衝之《春日·陰陰溪曲綠

交加》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陳與義《春寒》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夜月 / 月夜》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王冕《白梅》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陳與義《春寒》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巳《謁金門·風乍起》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春遊湖》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姜夔《淡黃柳·空城曉角》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劉方平《代春怨》

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晏殊《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李清照《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張炎《清平樂·採芳人杳》

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李方膺《題畫梅》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春來茗葉還爭白,臘盡梅梢盡放紅。——韓元吉《送陸務觀福建提倉》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歐陽修《戲答元珍》

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蘇軾《減字木蘭花·立春》 春風依舊。著意隨堤柳。——趙令畤《清平樂·春風依舊》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小徑紅稀》

桃李務青春,誰能貫白日。——李白《長歌行》

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李白《陌上桑》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羣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陰鏗《渡青草湖》

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城雪初消薺菜生,角門深巷少人行。——楊載《

到京師》

東風漸綠西湖柳,雁已還、人未南歸。——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

春遊之盛,西湖未能過也。——姜夔《琵琶仙·雙槳來時》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高啓《春暮西園》

湖南爲客動經春,燕子銜泥兩度新。——杜甫《燕子來舟中作》

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傍鷗不驚。——汪藻《春日·一春略無十日晴》

露溼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李益《宮怨》

二月春花厭落梅。仙源歸路碧桃催。——晏幾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厭落梅》

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王維《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

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秀麥連岡桑葉賤。——范成大《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于謙《除夜太原寒甚》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後雪》

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晁衝之《春日·陰陰溪曲綠交加》

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姚鼐《山行·布穀飛飛勸早耕》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王禹偁《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寇準《踏莎行·春色將闌》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杜荀鶴《送人遊吳》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張繼《閭門即事》

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隱《隋宮 / 隋堤》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高啓《尋胡隱君》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虞集《聽雨》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張栻《立春偶成》

二月春花厭落梅。仙源歸路碧桃催。渭城絲雨勸離杯。——晏幾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厭落梅》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楊萬里《寒食上冢》

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曹豳《春暮·門外無人問落花》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髮春唯滿鏡生。——崔塗《春夕》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劉長卿《別嚴士元》

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遊春路。——晏幾道《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

池上柳依依,柳邊人掩扉。——左緯《春晚》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王安國《清平樂·春晚》

搖盪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風飈,徒有霜華無霜質。——鮑照《梅花落·中庭多雜樹》 三月正當三十日,佔得,春光畢竟

共春歸。——莊棫《定風波·爲有書來與我期》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杜甫《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梅堯臣《蘇幕遮·草》

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韋應物《長安遇馮著》

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軟。——陳亮《水龍吟·春恨》

白馬金羈遼海東,羅帷繡被臥春風。——李白《春怨》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韋莊《古離別》

春草細還生,春雛養漸成。——揭傒斯《畫鴨》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王昌齡《送郭司倉》

春日遲遲春草綠,野棠開盡飄香玉。——李洞《繡嶺宮詞》

春風只在園西畔。薺菜花繁胡蝶亂。——嚴仁《玉樓春·春思》

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查慎行《曉過鴛湖》

海燕歲微渺,乘春亦暫來。——張九齡《歸燕詩》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毛滂《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東風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許棐《後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李白《謝公亭·蓋謝脁範雲之所遊》

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汪元量《鶯啼序·重過金陵》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梅堯臣《蘇幕遮·草》

日長唯鳥雀,春遠獨柴荊。——杜甫《春遠 / 春運》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遊》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閒。——丘爲《題農父廬舍》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張蠙《登單于臺》

青山如黛遠村東,嫩綠長溪柳絮風。——高珩《春日雜詠》

一年一度,爛漫離披,似長江去浪。——吳澄《渡江雲·揭浩齋送春和韻》

我愛山中春,蒼崖鳥一聲。——元鵬《山中四詠》

把酒祝東風,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傷春怨·雨打江南樹》

篇二:描寫春天的詩句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溼,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爲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 ——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裏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颯颯:風聲。)—— 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 趙嘏《喜張渢及第》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 樑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描寫春天景象的詞語

百花盛開、萬象更新、五彩繽紛、桃紅柳綠、萬物復甦、生機勃勃

(1)建築物:鱗次櫛比、金碧輝煌、富麗堂皇、亭臺樓閣

(2)山水:山清水秀、青山綠水、湖光山色、重巒疊嶂

(3)花草:綠草如茵、迎風吐豔、爭奇鬥豔、繁花似錦

(4)樹木:古木參天、桃紅柳綠、綠樹成蔭

(5)日月:明月清風、春花秋月、浩月千里、風清月朗

(6)風雲:春風化魚、風月無邊、和風細雨

(7)春美:草長鶯飛、桃紅柳綠、萬紫千紅、奼紫嫣紅

中國之“四”文化

秀才四藝:琴、棋、書、畫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秀才四藝是指“琴棋書畫”,另外再給你提供一些中國的“四”文化,以供參考:

1、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牛郎織女》

3、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貂嬋、王昭君、楊貴妃爲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6、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

7、祥瑞“四靈” ——中國古代將麒麟、鳳凰、烏龜和龍稱爲“四靈”,都是祥瑞的標誌。

8、中國古代四神獸——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10、漢字書法四體——真(正楷)、草、隸、篆

11、文學作品四大體裁——詩歌、散文、小說、戲劇

12、“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13、“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16、國畫四君子——竹、蘭、菊、梅

19、古代婦女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20、中醫四診——望、聞、問、切

23、戰國四君子——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

24、中國四大菩薩—— 觀世音菩薩 地藏王菩薩 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

25、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

26、道教四大名山——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

27、中國古代四大名琴—— 號鍾 繞樑 綠綺 焦尾

31、中國四大名亭—— 安徽滁縣醉翁亭、北京先農壇陶然亭、湖南長沙愛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

39、“初唐四傑”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47、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四位元代雜劇作家。

51、明代 “四大才子”或 “江南四大才子”——一說是祝枝山、文徵明、唐伯虎、周文賓。另一說唐伯虎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 他們才思敏捷,才華橫溢,詩詞曲賦,樣樣精通。

52、清末四大譴責小說——李伯元《官場現形記》、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遊記》、曾樸《孽海花》。

53、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55、中國戲曲“四大行當”和“四種藝術手段”—— “四大行當”指生、旦、淨、醜四種類型的角色;“四種藝術手段”指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

56、四大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睢陽書院

58、《四庫全書》中的四庫——《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年間官修的薈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綜合叢書,把古代圖書分爲:經、史、子、集四類。

篇三:關於春天的`詩歌名句及賞析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譯文及註釋: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迴游到江河裏來了。

惠崇是個和尚,宋代畫家。這首詩是蘇軾題在惠崇所畫的《春江晚景》上的,惠崇原畫已失。

作者因爲懂畫、會畫,所以他能緊緊抓住惠崇這幅《春江晚景》的畫題畫意,僅用桃花初放、江暖鴨嬉、蘆芽短嫩等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優美畫境。尤其令人叫絕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句,他把畫家沒法畫出來的水溫冷暖,描繪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傳神!此外,他的高妙還表現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畫外,以畫上並沒有的“河豚欲上”,來點染初春的氣息,深化畫中的意境。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南宋著名理學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

譯文及註釋:

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春日》這首七言詩是宋代朱熹所作,其中“萬紫千紅總是春”一句爲名句。詩的大意是:風和日麗來到泗水邊賞景,一望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很容易認識到東風的面容,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爲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絃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

譯文及註釋:

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一首詠物詩。透過讚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詩的前兩句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嫋娜;後兩句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爲“剪刀”,將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漢族,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

譯文及註釋:

清晨的細雨打溼了渭城的浮塵,青磚綠瓦的旅店和周圍的柳樹都顯得格外清新明朗。請你再飲一杯離別的酒吧,因爲你離開陽關之後,在那裏就見不到老朋友了。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維非常著名的一首辭別詩,當時被譜曲傳唱,稱爲“陽關三疊”。前兩句點明瞭送客的時間和地點。初春的早晨,一場細雨使塵埃落定,空氣變得溼潤清涼;從渭城的客舍放眼看去,到處是青青的柳色,一片生機盎然。詩中用“浥”字形容雨溼塵埃,用“新”字形容柳色翠嫩,準確生動地抓住了事物的特點;而柳色的“柳”與留戀的“留”諧音,更表達出詩人對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別之情。後兩句寫在送別的酒席上,詩人勸他多飲幾杯,因爲從渭城西行出了陽關,再不會遇到熟悉的朋友了,何況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陽關更遙遠的安西呢?這兩句,字面上似乎只是勸酒,實際上卻是衷心地祝願着好友,在那遙遠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詩中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話語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成爲千古傳誦的名句。

題都城南莊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唐代詩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 譯文及註釋:

去年的今天,就在這長安南莊的一戶人家門口, 我看見那美麗的面龐和盛開的桃花互相映襯,顯得分外緋紅。 時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遊,那含羞的面龐不知道去了哪裏,只有滿樹桃花依然是舊樣,笑對着盛開在這和煦春風中!

喜晴

范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范成大,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譯文及註釋:

范成大喜歡在窗前種梅樹,夏可嘗青梅,冬可賞梅花。這首詩大概意思是說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牆角下的竹筍也長成了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經結束了,天一晴才發現原來已到深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