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歌

易碎的美更吸引人詩歌

詩歌2.47W

那永遠而易碎的

易碎的美更吸引人詩歌

嚴格意義上,易碎的美更吸引人。

——題記

在普寧貴政山一帶,“口述歷史”比文字記載的還要久遠。老百姓口頭流傳的一些潮汕歌謠,有些竟然與南宋小皇帝趙昺有關。

(一)歌謠與傳說

故老相傳,南宋末年,宋帝昺、文天祥一行兵敗南撤,曾化裝成平民百姓,路過巖邑(普寧遠古多巖,俗稱巖邑)貴政山村,但見麒麟吐火地上盤着一條龍窯,而衆陶工在木製陶車上辛勞製作陶茶罐,不禁心生憐憫,於是感嘆而詠之:

車仔推呀推,

粥仔清又清;

車仔停一停,

肚皮貼背脊。

觀察良久,趙昺自有獨到發現:

罐蓋鬆鬆堪搖動,

陶茶罐可保密封。

這“可保密封”的貴陶罐還有另一種傳說。

據先民口授,貴政山陶工在試製陶茶罐罐蓋時,對其鬆緊度頗費躊躇,後有一仙人架雲彩而降,提示衆陶工雲:

罐蓋鬆鬆隔真空,

內蓋外蓋成一統。

衆陶工聞聲看時,仙人已化爲雲霧消失。從此,貴陶罐罐蓋鬆緊自有奧妙,旋即定型。但傳說歸傳說,關於貴陶罐,貴政山人紀力清自豪地吟出一首詩:

貴山鬆影幾度秋,

霧鎖蓮峯練水流;

神奇茶罐傳四海,

陶作瓷來釉自留。

可以想象,一罐在手,可收千山風情。

(二)“竹牌罐”的來歷

有清以降,從貴政山人紀國耀始創陶瓷業,到上世紀60年代初這二百多年,普寧貴陶罐一直保持樸素的陶土色,而不上彩釉,俗稱竹牌罐。

上世紀50、60年代,普寧貴政山陶社全面走向輝煌。陶茶罐肩下有花邊及萬字形圖案,且構圖簡樸,配詩得體,海內外聞名。

此間茶罐子多用意筆畫一叢古竹,或一叢梅花什麼的。看上去很美。貴政山陶藝師紀文榮先生獨具慧眼,不僅擅長畫一支沖天古竹,而且在陶茶罐的身銘上,曾下過功夫。譬如題乾隆《遊廬山》詩前四句:

廬山竹影幾千秋,

雲鎖高峯水自流;

萬里長江漂玉帶,

一輪明月滾金球。

我不得不感慨,在那個特定的`年代,一個高小畢業的陶人,居然不怕什麼“封、資、修”,選中乾隆“這一個”多產而平庸的皇帝詩人的佳作,作爲貴陶罐的配詩。

難怪紀文榮有一次搬家,一不小心碰壞了一個作出國展銷用的竹牌陶茶罐,他頓時精神恍惚:“我丟了一座厝的木料,還不至於這麼心痛,毀了一個茶罐子,我簡直六神無主。”

“竹牌罐”神奇的內驅,於此可見一斑。

(三)該喝了,用罐喝

2005年,我在貴政山策劃陶茶組合項目。時不時與南山老人、仲悄等友人在一起,形而上下地探討。到了年底,我把貴陶有關資料整理成文,並由詩人陣風推薦,得以在揭陽日報上連載。

寒夜客來茶當酒。有一次聚談,南山老人彷彿很激動:“該喝了,用罐喝。”

潮人多喝鐵觀音(屬青茶),懂得存茶當爲行家。而貴陶罐,號稱茶葉守護神。它內陶外瓷,乃環保型保鮮罐,加之造型獨特,古色古香,構成正宗工夫茶的一個重要環節,實在不可或缺。在茶葉包裝如此氾濫的今天,各種不衛生的包裝自然甚囂塵上。那永遠而易碎的,又怎樣與之抗衡?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貴陶一個茶罐子,侃得不亦樂乎。

事後我還寫了一首詩,表現了貴政山陶茶罐獨特的文化意涵:

麒麟吐火龍起舞,貴陶出世誰先知。

千山風情用罐喝,懂茶存茶趨極致。

繼往開來貴陶人,浮水過缸功夫深。*

怒竹沖天一筆過,窯變更是壁凝神。

注:1961年底起,普寧貴政山陶茶罐改陶土色爲彩釉(假瓷),一直沿用至今。

標籤:詩歌 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