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歌

讚美祖國好河山的詩歌

詩歌2.81W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只有一種用言語表達藝術就是詩歌。下面是讚美祖國好河山詩歌,請參考!

讚美祖國好河山的詩歌

讚美祖國好河山詩歌

1、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2、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

3、夜氣滃南屏,輕嵐薄如紙。鐘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4、一峯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5、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6、煙柳幕桃花,紅玉沉秋水。文弱不勝夜,西施剛睡起。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8、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9、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10、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1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2、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13、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15、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17、深柳叫黃鸝,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詩腸,不應比鼓吹。

18、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1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20、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月。蹩躠步鬆沙,恍疑是踏雪。

21、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湖邊爲問山多少?每個峯頭住一年。

22、一望煙光裏,蒼茫不可尋。吾鄉爭道上,此地說湖心。

23、西湖天下景,遊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24、深恨放生池,無端造魚獄。今來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25、殘塔臨湖岸,頹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礫,何必藉人工。

26、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

27、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8、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29、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3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31、湖氣冷如冰,月光淡於雪。肯棄與三潭,杭人不看月。

32、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3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4、笛聲依約蘆花裏,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閒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

35、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唐·杜甫《望嶽》

36、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37、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3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39、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白蘋紅蓼西風裏,一色湖光萬頃秋。

40、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41、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42、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43、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4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桂林山水》

45、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46、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47、四面空波卷笑聲,湖光今日最分明。

古詩分類

中國古代詩歌體式繁多,在古詩分類和叫法上也衆說紛紜。尤其是對於樂府、古風、歌行體三類詩,更易混淆。因爲,從形式上看,樂府體與古風都是五言體,七言古詩與歌行體都是七言體,很難區分。但是,從古代以來,人們比較一致地承認它們在表達內容、手法、風格特色區別,對它們有約定俗成稱呼。

人教版八年級(下)在《詩五首》“研討與練習”第二題中說:“《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是‘歌行體’詩,形式自由,語言流利,格調奔放。請從句式、敘事、抒情等方面說說這兩首詩異同。”又九年級(上)知識短文《怎樣讀書》中說:“杜甫《石壕吏》格律較寬,叫古風……”

這裏叫法,不符合習慣。人們習慣上把杜甫《茅屋》一詩叫做“七言古體詩”,而把岑參《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體”,編者也明顯看到兩詩“異”,所以出這樣問題。而杜甫《三吏》《三別》雖然在形式上與“古風”同爲五言,但習慣上人們把《石壕吏》叫做“新樂府”,而不叫“古風”。爲說清這個問題,需要對中國古代詩歌體式作一簡要回顧。

我國最早詩體是四言“詩經體”,接着出現以屈原《離騷》爲代表“楚辭體”(也叫“騷體詩”),後者用連詞“之”和語氣助詞“兮”將句式變長,如“帝高陽之苗裔兮”(《離騷》)、“操吳戈兮披犀甲”(《國殤》),這爲後來五、七言詩提供先例。因此,《詩經》與《楚辭》成爲中國詩歌之源。

至漢代,出現專門負責蒐集各種詩歌、民歌機構“樂府”,它所蒐集最有影響是民間詩歌,這就是我們今天還能看到“漢樂府民歌”。它最大特點是現實性強,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爲主。如教材八年級(上)中《長歌行》及高中課本中《飲馬長城窟行》《十五從軍徵》等,即是“正”“樂府”。漢樂府民歌內容體式影響當時及後世文人詩歌創作,至東漢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詩成熟《古詩十九首》出現,模擬爲創作“古題樂府”(也叫“舊題樂府”),它借用“漢樂府”題目,寫新內容,猶如“舊瓶裝新酒”,如操《步出夏門行》((七上)、楊炯《從軍行》、李賀《雁門太守行,如“從軍行”與隊軍事有關,“雁門太守行”與邊塞有關。文人模擬樂府在內容上從漢樂府敘事爲主轉變爲以抒情爲主;在形式、手法上,則借鑑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文人色彩,提高藝術品位。“古題樂府”有五言與七言兩種形式。七言古題樂內容多變、結構轉折、氣勢壯闊、感情跌宕多姿之妙,這種詩體適宜於承載較大思想內容、抒發激越奔放之情,既有古樂府通俗明快特點,又以文人抒情言志爲主,形式以七言句式爲主,間有雜言,文采飛揚,讀來抑揚頓挫,所以人們稱之爲“歌行體”。

另一種則主要是借鑑“漢樂府”敘事爲主、反映現實內容特點和淺顯平易通俗表達特點,用它來反映當時社會現實,以引起人們對社會關注。它並不再借用“漢樂府”原有題目,而是根據反映事件不同內容而命名,所謂“即事命篇,無復依傍”。唐朝杜甫關心國事,用筆反映“安史之亂前後社會現實,寫許多這樣詩,如《兵車行》(高中)專寫唐王朝窮兵黷武開邊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三吏》(《潼關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寫“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痛苦等。這些詩,主要在實質上繼承“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傳,形式與五言古體詩無異。稍後元結、顧況等詩人也寫過這樣詩。至中唐時,白居易、元稹等現實主義詩人爲挽救當時國家衰落,用詩歌反映社會現實弊端,以引起統治者注意,遂大力提倡杜甫、元結這些詩歌形式,並冠之於“新樂府”稱號,發起“新樂府運動”。他們自己也寫不少“新樂府”,形式上五言、七言都有。如白居易《觀刈麥》(九上)、《賣炭翁》《新豐》《杜陵叟》等,都是敘事性強、平易通俗“新樂府體”。《竹林答問》中說:“古詩、樂府之分,自漢、魏已。樂府音節不傳,唐人每借舊題自標新義。至少陵,並不襲舊題,如《三吏》《三別》等詩,乃真樂府也。”(《清詩話續編》222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概要地指出新樂府詩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