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詞

關於秋天的古詩詞欣賞

詩詞4.94K

手指尖劃過文字,一股輕柔的感覺似乎纏綿着自己一般。讓我們走進古詩詞,穿越時空,去感悟千年以前的秋季吧!

關於秋天的古詩詞欣賞

關於秋天的古詩詞欣賞

 《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欣賞:這首小詩以詩人山行時所見所感,描繪了初冬時節的山中景色。

首句寫山中溪水。荊溪,本名長水,又稱滻水,源出陝西藍田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至長安東北入灞水。這裏寫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時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與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淺,山溪變成涓涓細流,露出磷磷白石,顯得特別清淺可愛。由於抓住了冬寒時山溪的主要特徵,讀者不但可以想見它清澄瑩澈的顏色,蜿蜒穿行的形狀,甚至彷彿可以聽到它潺潺流淌的聲音。

《秋詞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欣賞: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爲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隻鶴凌雲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雲直上,矯健凌厲,奮發有爲,大展宏圖。這隻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隻鶴的頑強奮鬥,衝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爲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爲之抖擻。這隻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鬥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言志”,“詩情”即志氣。人果真有志氣,便有奮鬥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這就是第一首的主題思想。

《始安秋日》

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晚霽江天好,分明愁殺人。

捲雲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業事黃老,妙年孤隱淪。

歸歟臥滄海,何物貴吾身。

欣賞:詩人敏銳地抓住了嶺南物候的'特徵,起句就開門見山地直陳其對桂林的獨特感受。次句點題並闡述上句“風景異”的內容:“秋似洛陽春”。洛陽的春日究竟怎樣,詩人沒有明說,但這是人們所熟悉的,楊柳新綠,繁花似錦,鶯歌燕語。僅“洛陽春”三個字就道盡了桂林秋色佳。這句詩寫得既概括又具體,簡潔而饒有韻味。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欣賞:“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在鳴,這就有聲音了。“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就有一個行爲、一個行動。一橫一縱,“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那麼接下來杜甫又講到“窗含西嶺千秋雪”,我的窗子裏包含了岷山千萬年累積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積雪的一個岷山。“門泊東吳萬里船”我的門口停着長萬里的船隻。這樣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這個積雪的山頭來進入你的視野,送這個船到下游去。那麼這個“萬里船”能夠通行,也說明這個“安史之亂”已經進入了尾聲了,已經接近要平定了,這個時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這條江上來來往往了。那麼這麼一首詩,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飾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對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