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悠悠故鄉紅薯情散文

散文1.05W

昨天週六我放學回家後便照例去了母親家,看到母親一個人正坐在大門口編織塑料小花,沒有看到父親,母親告訴我父親串門看打牌的去了。二老都七十多歲,依然勤快,硬朗,閒不住。村裏有放手工活,父親便領了些塑料花製品回家和母親一起加工,起初我是不同意的,可二老說幹些小活不僅能增加點收入,而且還鍛鍊身體,使生活更加地充實,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爲呢?看他們說的振振有詞,充滿了熱情,我倒是無言以對了,既然擰不過他們,就由二老去幹吧。我一邊跟母親聊天,一邊也隨手拿起幾個散件組裝了幾朵。忙了一番有些累了,看到二老健康無事我也就放心了,便回家休息去了。

悠悠故鄉紅薯情散文

回到家裏,空蕩蕩的,靜極了,妻子前些天去石家莊兒子家照看孫女,家裏就剩下我自己。一個人懶得做飯,便躺在沙發上看書,漸漸地迷糊着了,“中林,中林在家嗎?你吃飯了嗎?你看我給你送什麼好吃的來了!”睡意中聽到母親的聲音,趕快坐起來,迎了出去,這時看到母親來到了臺階上,雙手端着一個小盆,上面蓋着一塊絨布。我趕快接過來,讓母親進屋坐下,並對她說:“這麼大歲數不要再給我送東西吃了,我又不是小孩子,自己會做飯的。”母親說:“知道你給孩子們上課勞神費心,我給你蒸了你最愛吃的大紅薯,剛出鍋,趕緊趁熱吃吧。”聽到紅薯兩個字我頓時興奮起來,急忙掀開絨布,只見小盆裏整整齊齊的排放着五六塊大紅薯,還在散發着熱氣,看着這渾身通紅的紅薯我高興地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因爲紅薯是我的最愛,是我最愛吃的美食。它方言叫地瓜,又稱山芋,在農村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食物,它不僅好看,而且產量高,生吃口味清脆;蒸熟吃柔軟,香甜,價廉物美,很受廣大鄉親們的喜愛。我一邊吃着一邊跟母親聊天,看着此時此景我彷彿又回到了過去,回到了小時候,心裏暖暖的,很是快樂幸福。

“悠悠故鄉情,深深父母恩。”我生在七零年代,那時家裏非常貧窮,連土地都沒有,全村分爲幾個生產隊,每個隊裏的土地都實行集體責任制。大家在一起幹活,實行工分制度,誰幹活多誰就拿的工分多,相應的分的糧食就多。我的家鄉處在衛運河畔,水肥田沃,兩岸的土地都是沙土地質,適宜種植棉花、花生、玉米、小麥、紅薯等農作物,尤其最適宜種紅薯。每到秋收末尾霜降時節便開始收穫紅薯,你看那一個個剛出土的紅薯,穿着紅彤彤的外套,就像一個個粉裝豔抹的大姑娘,端莊,秀麗,羞紅了臉龐。它們的長相有橢圓形的,有長長的、兩頭尖尖的,每到收穫的時候,大人們在前面用力挖啊,刨啊,我們這些孩童就在後面幫着歸成堆,排成排以便裝車。當我們幹活累了便坐到或者躺在沙土地上,拿一兩個順溜的紅薯在自己的'褲腿上蹭一蹭,或者用小刀削去薄薄的外皮就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那滋味既清脆又甘甜。很多時候,我們幾個小夥伴會拿幾塊大個的紅薯去堤壩腳跟,用堅硬的木棍挖一個小洞,然後放進一些幹樹枝,樹葉,再把紅薯放到上面,便開始划着火柴燒紅薯。這個時候,我們幾個忙活地可熱鬧了,你看:有的向洞裏添加樹枝,有的用兩根小木棍夾住紅薯翻個,有的趴在地上向裏面看。不覺不知地弄得身上全是土,手上、臉上全是一道道的黑灰,好像唱戲的黑老包一樣。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他,都忍不住地大笑起來。紅薯的香味撲鼻,說明已經燒熟了。於是滅火扒紅薯,只見一塊塊的紅薯都是黑色的,有的小夥伴等不及就拿起一塊剝掉皮,露出了鮮紅的瓤兒,那晶瑩剔透的模樣像剛出生的嬰兒,可愛極了!我等不及還冒着熱氣就咬了一口,由於高溫還沒有完全退去,把小嘴燙了一下,趕快吐了出來。接下來便吹一口氣吃一小口,就這樣不大一會兒,一大塊紅薯便填進了我的肚裏。可是我還沒有吃夠,沒有吃飽,便問旁邊的曉君:“你吃得完嗎?不如給我掰一點吧!”“去去去,我這兒還不夠吃呢!”曉君邊說便擺手。我又轉過身問身後的小虎:“你能吃得完嗎?如果吃不了,千萬別剩下,不如給我,替你吃了吧。”小虎聽完邊搖頭邊擺手,沒有理會我。我只好自討沒趣地坐到地上,看他們幾個一口一口地吃完。之後我們便你追我趕,唱着歌兒一起回家。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模樣是多麼地調皮可愛;那時的滋味是多麼地香甜,久遠;畫面是多麼地逗人,有趣;回味是多麼地甘醇,美好……

那個年月很少吃到細糧,除非過年節時分到一點,平常一直都是吃粗糧。這些粗糧中我最愛吃的便是家鄉的紅薯。紅薯大多時候都是煮着吃,蒸着吃。每家每戶都是燒大地鍋,鄉親們把一塊塊洗淨的紅薯整齊地擺放在大地鍋裏,加上水就開始點火蒸紅薯了。半個多小時便聞到紅薯散發出來的香味。等幾分鐘後媽媽便掀開鍋蓋,頓時熱氣騰騰,瀰漫了整個小廚房,彷彿是在仙境裏一般。隨之而來的是紅薯濃濃的香甜味道。我已經有些等不及了,便伸出小手去拿,媽媽看到了,輕輕地把我的小手推到一邊,說道:“你個小饞貓,不要自己拿,小心燙着,出去等着媽媽給你拿。”聽了媽媽的話,我就嘻嘻呵呵地在廚房外面等着。等媽媽拿給我幾塊後,便一邊吹着一邊吃,也顧不得剝皮。那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那滋味美美的。直吃得我是搖頭晃腦,手足舞蹈;吃得我是滿頭大汗,喜笑顏開。

冬天到了,我們便會把紅薯儲藏起來。每家每戶都會在自家院子裏挖一個深三四米左右的窖洞,這時父親會用一根粗繩綁住我的腰,把我順到窖底,我在最底層鋪好厚厚的幹沙土,就開始擺放紅薯了,就這樣一層沙土一層紅薯,直到擺放完最上一層,再蓋一層厚厚的幹沙土就算完事了。這個時候大人們在上面分揀好的順到窖裏剩下的,小個的,損傷外皮的就留下先吃。

紅薯還有一種吃法,就是把它們切成片,然後鋪在房上曬乾,裝進布袋裏或者大缸裏,等到做飯的時候向大鍋裏放一些,那熬出來的飯汁又甜又香,好吃極了!

“悠悠歲月幾十載,漫漫生活大變遷。當年兒童已中年,多少青春逝天邊。喚聲兒時小夥伴,你們幸福可安然?歲月無情人有情,祈願美好駐心間。”如今的生活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日子越來越富裕,住的是寬敞明亮的大瓦房、高樓房,吃的是雞鴨魚肉,美味不斷。昔日廣吃紅薯的生活也已漸漸地變成了一種美好的回憶,已永遠地銘刻於我心,它曾養育了幾代人,它曾養活了多少生命。現在雖然有時還能吃到,但早已不是自己家裏種的,而是花錢買的。已經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吃不出童年的幸福,吃不出兒時的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快樂……

哦,紅薯,我永遠不能忘懷的家鄉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