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再行赤山遊記散文

散文2.71W

如果要問我哪一次戶外經歷最爲深刻,並不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紅葉之旅,也不是抒遍胸懷的綠野尋情或海濱追夢,更不是驚魂動魄與心顫膽寒的飛巖崖險。在我所經歷的所有戶外線路中,真正能夠深入我靈魂的是能夠讓所有人(也包括我自己)認清自我的走向遼南屋脊的“赤(赤山)步(步雲山)連穿”。正是在那次艱苦的行程中,我遇到了真正的挑戰,也學會了如何克服真正的困難。所以,再來一次“赤步連穿”成了一種渴望。然而機會難逢,竟一直未能實現。當看到了赤山的線路,頭腦中瞬間便閃現了“赤步連穿”起始路段赤山的某些片斷,心中便動了。恰逢同事急欲出行,這次赤山之行便在這不經意間達成了。

再行赤山遊記散文

計劃定下來了,壓力也開始有了。同事們實實在在是那種非“驢”人羣,帶他們走戶外內心一點底兒也沒有,擔心他們的體能,更擔心他們的心理。在這種忐忑之中,我們開始了赤山之行。

〖一

二十五日凌晨四時五十分,我在出租車上開始聯繫同事。如我所料,同事們已經早早到了集結地。對於同事們的時間觀念,我深有信心。職業決定我們,鮮有失約情況。我算是比較落後的,凡事兒總是“掐”點兒。原本第一次和自遊快樂出行,又首次掛了那麼多同事(同事加家屬,我們共計十人),應當提前一些才恰當,我喜歡“掐”點兒的習慣算是不盡職的。

按時趕到了集結地,原來我算是最後到的了。本次赤山出行,全隊共計三十七人。人到齊後,我們略做準備,中巴車就開始啓動,帶領我們趕奔赤山。

我掛了那麼多人,又大多暈車,得到了全隊的照顧,車前部十個座位都留給了我們。這讓同事們頗爲感動,也讓我感覺到很不好意思。

車行時間長達三個半小時,這是我非常頭痛的。不過,我依然強打精神陪同事及家屬們閒聊了許久,直到天放亮了,車內開始活躍起來時,我才稍稍的進入半睡眠狀態,以遺忘微微泛起的眩暈。

車近赤山,全隊開始研究出隊具體安排。我經過仔細權衡,果斷的放棄帶領部分同事嘗試A線路的計劃,安排她們走相對輕鬆的B線路。

赤山我是走過的,最起始的果園部分非常有吸引力,會引起所有人的興趣,只是後面那漫長的悶坡就非常考驗人了。我想僅僅這一段悶坡就會讓我帶來的人全體崩潰,而且後面還有一段相對驚險的懸崖路段,那就是同事們的噩夢了。

原本我是應當放棄A線路,陪同同事們共同暢遊B線的風景。不過我被安排和路漫期遠共同帶隊(我和路漫期遠因走過“赤步連穿”,算是瞭解路線的),便無法陪同同事了,連讓小草和同事們多交流的計劃也打亂了(小草肯定是要和我走A線路的)。

在這種困擾之下,我選擇相信自己的隊友,我相信“總有理”(B線領隊)他們一定會帶着我的同事們安全暢遊全程。

近八時三十分,我們在赤山景區大門附近將十六名走B線的隊友扔下(其中八名是我帶來的人),然後原路返回並繞行至穿越赤山始發地——八家子。

九時三十分左右,我們經過波折與反覆,終於找到了八家子,並在那裏做了簡單的休整,然後開始進山。

一切都是那麼熟悉。時隔二年,除了能見度不同外(“赤步連穿”出發時,天光剛剛放亮),地形地貌並沒有大的變化。

我們沿着鄉間便道,先是跨越了一條小河,然後穿過鄉村,很快就進入到位於山坡間的果林地帶。

蓋縣是有名的蘋果產地,享有中國第一蘋果之鄉的美稱,富產大量的紅富士、國光、黃元帥等優質蘋果。當初走“赤步連穿”時,我就給道路兩側果園誘人的蘋果所吸引;在這次走赤山之前,同事們便和我商議能否中途停留,以便購買。這回再到果園,內心便不那麼安分,思想全都落在了道路兩側果園的果樹上。

相比前年“赤步連穿”的時候(十月二十日),日期僅差幾天功夫,景色也大大不同。也或許在這幾天內,果農已經採摘完畢了,大部分果樹上已經難覓果跡,遠遠沒有“赤步連穿”時的那種“望向枝頭滿目紅”或者“舉頭耀目一片金”的喜悅感了。

同行的小草大失所望,可又不甘心的搜尋着,哪怕偶然尋見一枚雞蛋大小的果實都會引起歡呼與驚歎!

我並不相信這一路之行會如此不堪,堅信後面肯定會有驚喜。

果然,隨着果林漸密,一樹樹喜悅便撞破了眼簾。如紅燈籠般的蘋果(國光)掛滿了樹頭,壓得枝丫低垂着。雖然這遠遠沒有“赤步連穿”時剛剛閃過一目紅韻(紅富士)便銜接着一目金燦(黃元帥)的那般界限分明,可也足以誘惑我拉了小草前往拍攝。

非常明顯,果園確是採摘過了。果樹下到處是套裝蘋果的小袋子,樹上的果量也大大減少,最主要的是樹下很難尋到落果。這也多少讓我們感覺悻悻。因爲按照規矩,樹下的落果大多是果農丟棄的,也並不忌諱路人撿拾。

因爲還有路要趕,我們並不能在果樹下停留過久,便依依不捨的離開(估計後面的隊員亦是如此)。

之後的行程大大減慢了,沒完沒了的果林總牽涉我們的精力,哪怕果林漸稀,也會有偶爾乍現的山裏紅樹幹擾我們。雖然趕路很急,但我並不厭煩這種思想波動,小草需要這樣的驚喜,我需要這樣的插曲,隊員們更需要這樣的經歷。

隨着海拔的增加,灌木越來越密,道路也逐漸崎嶇。快接近果園的盡頭時,叉路漸漸多了起來。爲了保險起見,路漫期遠不時和當地的驢友聯絡,以確認準確路線。而和我們一起走在前面的原子乾脆從別的路插上去,去確認正確路線。

我識別路的能力稍差,上一次又是直接從灌木叢中闖過去的,只是印象很深刻,記憶力也很好,堅信最初選擇的上山路線是正確的。估計路漫期遠也確定了正確路線,不斷的詢問和任憑原子確認路線是用了最常規的排除法而已。

等我們完全擺脫了果園,進入到原生樹林帶與灌木叢林帶後,很快就找到了驢友們設立的路標。

原來近兩年時間內,走赤山的驢友越來越多,早已經探明瞭最佳路線,並且在沿線設立了路標。就好像我們本溪的八峯一般,現在只要按路標走,已經很難再迷路了。

進入到驢道之後,坡度變陡,體能消耗也開始大了起來。小草的體能雖然不錯,但比不了我們這些經常帶路的頭驢,現在還能跟上我們已經是盡了最大努力。

這時讓小草退到後隊,她肯定是不甘心的,我只能卸下她的揹包背到自己的身上,以減輕她的負擔和減少她的體能消耗。這樣在我的拉扯與照應下,算是勉強跟上了前隊。

爲了照應小草,我和路漫期遠都放慢了腳步,並也藉機拉近後面越落越遠的隊友們。

原子的體能很好,又不是我這樣的重裝和有人牽扯,便前出到我們前面二十米左右的地方探路。這樣也好,我們確實需要一名隊友在前面爲大家確認路的難度,在我和路漫期遠受干擾的情況下,他去正合適。

這段悶坡其實很煎熬,我在重裝狀態下,還要拉扯後面的小草,哪怕體能儲備很足,也依然感覺到體力流失得很快,失水也很嚴重。

當然,以“赤步連穿”的`標準衡量,我們的速度已經很慢了(按“赤步連穿”的標準,這時我們已經翻過了赤山,進入到山脊穿越路線,最多可能已經完成全程的五分之二)。幸好,我們只需要翻過赤山。這也是我和路漫期遠反對這次出行最初定下的要完成“赤步連穿”線路的主要原因。因爲按照我們全隊的狀態和隊員們的體能狀況,我們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哪怕是選擇我、路漫期遠和原子這樣體能最好的隊員,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赤步連穿”也很勉強。

我們在悶坡上煎熬了半個多小時的樣子,又進入到岩層路段。我知道要開始難度最大的攀爬懸崖部分了,我的內心瞬間緊張起來,小草帽盔山墜崖的陰影一直籠罩在我的心頭……

〖二

“赤步連穿”的時候,我同樣處於領隊的位置。當時爲了給後面隊友探明路的難度,我選擇了一處看似較矮的懸崖攀爬,結果爬過一段之後遇到了另一處較高的懸崖,我攀爬一段見難度較大,便建議後面的隊友改了道路。確切的說,最後克服懸崖那部分我走了和隊友們不同的路,我完全是從一處較高的懸崖處直攀峯頂的。這個時候,我已經找不到當初那條路了。而我們所走的這條由驢友們探明的安全路線是把那種高崖分成了無數段相對好走的矮崖而已。

由於有原子在前面確認路的難度,我和路漫期遠相對輕鬆不少。在接連克服半崖半坡的路段後,順利登上了兩座山峯之間的凹口。

到這裏,我們算是完成了最煎熬的悶坡路段。過山峯凹口之後並沒有路,需要我們攀爬左側的高峯才成,這段需要攀爬的路段基本上都是斷斷續續的懸崖了,也是全程中難度最大的部分。

此時小草的體能已經差不多到了極限。我判斷她的控制力所有下降,並不是最好的攀爬時機。我借接聽電話的機會停下休整,幫助小草恢復體能,爲後面的攀爬做準備。

後面幾位體能稍好的隊友超過了我們,我沒受到任何干擾,繼續休整,幫助小草儲備更多的體能。在確認小草的體能完全恢復,可以攀爬時,纔開始攀爬這段難度最大的路段。

這段路對小草來說確實有點難,好在還有可借力之處。在最艱險的部分,原子還拴了一條帶子,這讓我放心不少。不過即使如此,我依然不敢掉以輕心,不敢離小草太遠,輔助她一點點的向上爬。

還好,最難的部分小草克服了。

我輕舒了一口氣,拉着她順陡峭的山路小心翼翼的向峯頂攀爬。輾轉曲折間,我們攀爬過崎嶇陡峭的山路,登上山峯峯腰處的斷崖底端,停在那裏略做喘息和休整。

我們停留的地方處於懸崖接近頂峯的地方,一塊傾斜度達七十餘度、面積近二十平方米的巖面內凹進崖壁,巖面下有踩踏出來的狹小山路環繞,地勢很險,但可供短暫休整。順崖壁前方遠眺,可見對面高聳的山峯。山峯頂端植被寥寥,其餘皆爲裸露崖石,地形、地勢與我所在山峯相仿,裸露的峯頂之下才是茂密的植被。

因爲在山崖頂端,無法縱覽赤山的全貌。不過結合山下遠眺的赤山幾座山峯,大體可以感覺到那種峯巒刺日、赤豔如火的壯觀。

這處斷崖雖然是休整和拍攝的好地方,但盛不下太多的人,我們並不適合在這裏停留過久。我們這一撥同時到達這裏的五人在做了簡單的拍攝後,趕在後面隊友上來之前離給這裏,好給後面的隊友騰出空間。因爲在透過與後面的聯絡中可知,除了我們來自本溪自遊快樂的二十一名隊員外,另有一支來自別處的戶外隊伍,也正在趕奔這裏。

我拉了小草繼續沿崖間的小路攀爬,把“給後面隊友指路的任務”留給了路漫期遠(沒辦法,因爲我有牽扯)。後面雖然有路,其實也並不容易走,注意力還需要高度集中,時刻注意借力的植被和岩石是否牢固。在攀爬崖壁時,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鬆,因爲任何因心理鬆懈而造成的失誤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又過了大約七八分鐘的樣子,我們順利登上了頂峯。

頂峯上的視野要遠比斷崖處開闊。對面那座差不多與我們攀爬的山峯等高的山峯高高兀立,看山勢陡峭險峻。頂峯也依舊是植被稀疏,到處是巖面陡險的懸崖峭壁,頂峯以下才是茂密的植被。根據情形可以斷定,整個赤山的山峯大抵都是如此。在對面山峯的背後,隱隱可見兩座略顯低矮的山峯藏於峯後。

高聳峻秀山峯的背景是蔚藍色的天空和微微泛起的如紗般的薄霧,間雜點綴着從我們後背斜射而來的縷縷陽光,世界變得奇妙起來。所有的一切,都隱約有微微的金色掩映,頗有一種如詩如畫、如夢如幻之感。

繼續遠眺,薄霧籠罩下的田野如帛畫一般。村落、鄉鎮、農田和公路依次排列,濃重的人文氣息既強烈,又顯得靜謐。

目光收回。內心又忽而懸了起來,原來我們全都滯留在面積不大的峯巔,四故無路,無處可去,連回路都望不見。唯一安慰的是一條踩踏出來的小路橫貫峯巔,讓人感覺會有路。只是除了那條路,四處都是不敢去的,因爲也許多邁一步就會從峯巔的崖上跌落。

我和小草停留在峯頂的崖石上拍攝。我還好一些,能夠擺擺姿勢;小草乾脆跪坐在石上,不敢稍有遠離石面,擔心給峯頂的強氣流帶下山崖。而先來的隊友已經拍攝完畢,有尋路下山的,在高呼歡暢的,也有坐地歇息的。不久,後面的隊友陸續登頂,紛紛在峯頂拍攝。

雖然很努力,我們登上赤山依舊用了太長的時間,而且已經給後面另一支戶外隊伍追及。這一方面說明我們的隊友體能不足外(整支隊伍的狀態並不取決於體能最好的,而是取決於體能最差的),另一方面隊友們將更多的時間消耗在遊玩和拍攝上了。嚴格來說,赤山並不是大強度的線路,我們也不需要趕時間,隊友們抱着休閒的態度穿越是正確的,除非如我們前隊這樣,身負帶隊任務的,才需要收起那種過重的遊玩心態。

見到時間已經近午,天浪要求大家就地午餐。

這個決定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是需要大家自己選擇好的地點午餐。在這樣的情況下,隨意性是無奈之舉,我們很難找得到能同時供二十多人同時進餐的好地點。

我們見山上風大,不利午餐,便順路下山,尋找最佳地點。

下山路途並不好走,在險峻的山路上,我們需要謹慎前行。輾轉間,我們又攀上了一座小山峯。這裏地勢不錯,有幾處相對平坦又背風的地方,正適合我們午餐。

在這一處好地點我們沒有停留,準備把這裏留給後面體能已經消耗殆盡的隊友。

我拉着小草和路漫期遠等其他三名隊友繼續下山,幾經周折,總算找到了合適的地點。

我之所以重裝出隊,全是因爲帶了戶外炊具和帶了過多的水。這樣一方面加重了負擔,另一方面午餐也會比大家用更多的時間。沒有辦法,小草的胃一直不太好,我無論如何也要讓她吃一頓熱食。

準備午餐時,我多少有點兒心急,我不是那種拖全隊後腿的人。緊趕慢趕,仍然落在了最後,好在後面沒什麼難度,我和小草輕易可以追及,心裏也就沒留下太大的負擔。

這條下山路我走過,算是輕車熟路,不過還是需要小心謹慎,控制好節奏和平衡。

大約十餘分鐘的樣子,迎面與一支登山的戶外羣相遇。原來他們是反穿赤步。

我計算了一下時間,吃了一驚。他們先克服的是海拔高度一千一百三十點七米高的步雲山,然後穿越漫長的山脊主體路線,最後到達赤山腳下,開始登頂赤山。這個難度或許比正穿赤步稍弱了一些,但也絕對稱得上是高強度。

我們兩年前正穿赤步是凌晨五時三十多分開始行程,十三時結束,用時七個半小時至八個小時之間,可我們計算的是強者。而這支戶外羣的成員卻男女搭配,參差不齊。他們大約六時開始行程,現在近十五時,至此還能保持着較快的速度,這支隊伍的強悍顯而易見,最少要比我們現在的這支隊伍強。

經過了這段小插曲,大家的速度稍快了些,沒用多久,就到達了山下的舍利塔林(道家塔林)。

“赤步連穿”時,我也曾在舍利塔林做過短暫的停留,這裏也差不多是B線景區路線的最高點與終點,在這之後,我們將會進入到景區的路段,並把景區路段做爲最後的行程。

進入景區,我們的內心開始鬆懈,因爲後面再沒有險路。我們行進的速度也緩慢下來,因爲我們需要增加了更多的拍攝機會,以豐富這次出行。

〖三

見時間相對緊迫,我和小草沒有在景區停留更多的時間。只是匆匆在三清峯主峯和龍潭寺做了簡單的拍攝,就緊趕慢趕的追趕前面的隊友。

龍潭寺原本是我們和B線隊友相會的地點,因爲我們在赤山頂峯耽擱了太多的時間,不得不在山上午餐,因而失去了與B線隊友相聚的機會。這對別人或許沒什麼影響,對我影響要大一些。畢竟我還有八個人在B線,與他們分離已經很不夠意思了,這個時候也沒能與他們相會,實在有點兒不像樣子。

等我和小草順景區便道進入到峽谷時,心裏頓時涼了半截。由於進入了枯水期,所有的瀑布和石潭全都是空蕩蕩的,沒有一點水的痕跡,這讓我們想象中的各種美景奇觀全都成了鏡花水月。

我內心多少有點兒歉疚,畢竟好些同事都是奔那些美景來的,這回卻要讓他們大失所望了。

沒了水的映襯,我和小草的遊興大減。如果不是剛剛修建的木質便道和迴廊還能夠吸引我們的眼球,估計我們就要一路跑下山了。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和小草放棄了大小天橋、月亮洞、朝陽洞、將軍洞、仙人井、金蟬等多處景點,還放棄了我最想去的高句麗古山城。這裏有疲憊的因素,有無水掃興的緣故,更有一覽衆山小之後的疏忽。不過這並不影響本次出行,留點遺憾爲下次出行找點藉口也未嘗不可。

我們直到進入接近景區大門附近的石質迴廊,才真正看到了水的影子。這也才勾起了我和小草的些許興致,我們兩人在好不容易見到的水潭處停留、盤桓與拍攝。也因而轉瞬間,就和前面的隊友拉開了距離。等我們拍攝完畢,前面的隊友早沒了影子。因爲已經接近景區大門,我和小草便不再着急趕路,慢慢順路前行。

遠遠的,處於修繕中的赤山景區大門已經在望了,也看到前面二三百米處三三兩兩的隊友也如我們這般緩緩而行。再看看時間,還早得很。我和小草更不用急躁,也沒有別人等待我們的負擔。

我們的中巴就停留在距景區大門的百餘米處,遠遠可見隊員們在施工的水塘邊淨手,也看到幾位同事熟悉的身影。便急欲上前諮詢遊玩情形如何。

不想,給總有理攔住,告訴我有同事暈高,驚險至極。

我吃了一驚。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幸好當初選擇了B線,如果選擇A線,那結果將糟得不能再糟。連忙上車,找同事慰問。

還好,僅僅是虛驚罷了,同事未受任何傷害。

在我們停留期間,路漫期遠還想着我的同事要買蘋果的事兒,積極幫我聯絡。最後我們全體進入到果農家商購。

很不走運,協商未能成功。我有心買五十斤“國光”與同事分分,卻又擔心沉重無法帶回,更擔心同事沒有興趣,無奈之下,只能作罷。

看到同事們臉上的遺憾表情,我內心極爲不安。

中巴車啓動後,我已經不好意思再要求司機拉我們至市場了。估計同事們也失去了興趣。在車的微微搖曳中,我們總算完成這次赤山之行,我的內心也徹底鬆懈下來。同事滿意與否並不知曉,唯一安慰我的是,同事們全都安全返回……